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精彩范文 乡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2021-12-31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方案范文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当我们打算开展一个项目时,我们可以对行动的具体方案进行一个撰写,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写好实施方案?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精彩范文 乡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任务,集中解决水库上游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畜牧法》、《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布局规划,完成非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粪便雨污分流,污水贮存、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建设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改造,坚决对禁养区内养殖户实行关停并拆除棚内设施或转产,坚决遏制畜禽养殖污染扰民、信访高发态势,集中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二、工作任务

1、托清畜禽养殖底数。各管理区、村在前期统计上报反馈底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排查摸底,切实摸清底数,掌握辖区内养殖情况,确保底子清,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打好基础。

2、非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改造提升。7月30日前对非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户配建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除臭设施,养殖场周围环境卫生进行清理达标。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养殖场(户)依法清理取缔。

3、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清理取缔或转产。禁养区(水库二级水源地保护区、镇驻地、沿河50米范围内)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对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户进行清理取缔或转产。

4、建立长效机制。在非禁养区实行准养证制度,对符合养殖标准、配建合格由镇畜禽污染整治专班验收的放准养证,对不符合养殖标准的不予发放准养证,并下达停养整改通知书,整改合格后再允许养殖。在禁养区建立兽医站、管理区、村三级监管机制,各村加强巡查,发现反弹及时上报管理区,管理区上报镇级层面,及时制止,确保禁养区不反弹。

三、工作标准

1、非禁养区养殖户整改提升标准

(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三级沉淀池,沉淀池上方安装防雨设施,铺设养殖棚通往沉淀池的排污管道。

(2)建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储粪场,储粪场上方安装防雨设施。

(3)养殖棚舍内安装除臭设备,并正常使用。

(4)养殖棚舍周边无污水、无污粪,清洁干净,无直排现象。

禁养区养殖户清理取缔或转产标准

(1)全面停止养殖或者转产,未转产的需要拆除养殖设施,拆除养殖棚或养殖圈舍;转产的需要拆除养殖设施。

(2)全面停止养殖或者转产后,需清理圈舍及周边粪污及垃圾,达到地面干净,无污水污物存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班子成员包扶所在管理区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牵头各管理区完成辖区内禁养区清理取缔或转产,非禁养区内改造提升工作。各管理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各村加快整治进度。兽医站负责对非禁养区整改提升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养殖户提升有标准可依。

(二)严格验收工作。实行销号制度,整治完成的及时上报,镇考核办、兽医站、环保办联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销号。

(三)发挥各方合力。动员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及职能部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非禁养区、禁养区养殖户的亲属朋友工作,引导养殖户自觉进行拆除或改造提升。兽医站与放苗中间商签订放养保证书。强化各级联动,对拒不拆除或整改提升的,报县农业综合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四)建立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对禁养区、非禁养区内养殖场(户)清理取缔及改造提升工作实行每日一调度、两日一通报制度。对各管理区、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开展情况和工作进度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

五、工作考核

考核对象为各管理区、村,实行百分制考核,各管理区成绩为所辖村成绩的平均值,成绩列入年终考核成绩。

(一)禁养区

(1)自即日起实施停养验收制度,各村畜禽养殖户清栏后利用一至两天时间拆除养殖设施,清理周围环境卫生,报畜禽污染整治领导小组等待验收,每出现一户清栏后不上报、不验收的,扣所在村2分,并限期整改。

(2)从即日起每发现一处养殖场(户)清栏后反弹复养的扣村5分,并限期拆除。对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根据以上标准加倍处罚。对工作落后的,给予相关责任人组织处理,并视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3)禁养区内20xx年7月30日前应全部清理治理完毕,到期禁养区内仍有养殖场(户)未清理取缔的,扣村10分,并限期拆除,对弄虚作假的根据以上标准加倍处罚。

(二)非禁养区

非禁养区内20xx年7月30日前应全部提升改造完成。每出现一处未按照标准提升改造的扣村5分,并限期整改。

非禁养区内每出现一例虽提升改造完成,但在养殖过程中存在“建而不用、用而不管”致使粪污直排的,扣所在村10分,并限期整改。

(三)加减分项目

1、自即日起每转产一处加村5分;每发现一处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养殖场扣村50分。

2、每出现一例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不力造成群众拨打12345热线电话或造成信访案件的,一经查实,扣所在村10分,并限期整改,禁养区内养殖场一律关停,适养区内养殖场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限期关停,并清理在养畜禽及养殖设施。

(四)考核兑现

年底考核得分前10名的村和前3名的管理区,分别授予“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考核得分最后2名的村和最后1名管理区取消一切评先树优资格。

03kKK.Com延伸阅读

【方案精选】畜禽养殖分类规范发展工作方案分享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畜禽养殖场、专业户及散养户养殖行为的规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畜禽养殖点多、面广、量大、结构多元的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畜牧生产全过程,加快构建畜禽养殖场、专业户及散养户分类规范发展体系,积极探索实现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发展模式,推动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法律依据

本方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有关条款、规定等作为依据。

三、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分类规范发展,使全县畜禽养殖布局更加合理,养殖行为更加规范,畜牧生产更加高效,畜产品检疫检验更加严格,动物疫病防控更加严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更加完善,粪污综合利用更加有效,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养殖违规违法行为受到有效惩戒,养殖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和谐。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畜禽养殖场户应落实生态养殖理念,做到场区建设标准化,技术水平先进化,畜禽养殖规模化,设施设备现代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生产效益高效化,粪污利用资源化,种养结合一体化,养殖环境生态化。

已经建设完成投入生产使用的养殖场户,应按照要求继续完善改造提升,新建畜禽养殖场户应按照现代畜牧业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布局,环保、安全等配套设施及相关措施制度应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一)畜禽养殖规划布局

养殖场:养殖场应建设在县政府划定的非禁养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适宜畜禽养殖的区域,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养殖场区达到现代标准化示范场标准,做到场区布局合理,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收集处理区等明显分开。具备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规定的防疫条件及生物隔离措施。(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专业户:专业户应建设在县政府划定的非禁养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适合畜禽养殖的区域,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场区布局规范合理,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收集处理区分开。有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防疫条件和生物隔离措施。(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散养户:散养户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适合畜禽养殖的区域进行养殖、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有相对独立规范的饲养场所,应采取圈养措施,养殖区域有生物隔离措施。(牵头单位: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二)畜禽养殖与生产经营管理

养殖场:养殖场应按照现代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要求开展生产经营。应取得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批准的养殖用地审批、环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或养殖手续。应具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设施设备和养殖场疫病防控条件。应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应配备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应建立完善的畜禽养殖法律法规规定、工作责任、生产、安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畜禽及其产品(生产)销售、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记录台账齐全,种畜禽生产企业需健全畜禽育种档案资料。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畜禽养殖投入品安全使用规范,科学合理的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的畜禽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应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整的畜禽养殖档案、资料和日常记录等,实现畜牧生产及其产品全程可追溯。(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专业户:专业户参照养殖场的标准开展畜牧生产经营。需取得乡镇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的养殖备案、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需具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设施设备。需要配备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需配建符合粪污资源化利用需要的设施设备;按照国家规定的畜禽投入品安全使用规范,科学合理的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整的畜禽饲养规章制度、畜禽养殖档案等生产记录,做到畜牧生产及其产品全程可追溯。(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服务管理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散养户:散养户参照专业户的管理要求,提倡在相对独立区域,建设规范养殖场所,开展畜禽圈养,配建必要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畜禽投入品安全使用规范,科学合理的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参照专业户做法,重点做好日常防疫检疫、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养殖生产和安全检查等重要生产过程、环节的记录,把好畜禽产品安全关口。(牵头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规范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养殖档案规范管理制度,乡镇畜牧兽医站要与畜禽养殖场户同步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档案资料,指导畜禽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基础信息、规章制度、生产记录、技术指导、防疫检疫、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分类建档、专人管理。(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

(三)畜禽养殖防疫、检疫和疫病防控

畜禽防疫:畜禽养殖场户应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做好消毒、免疫接种等动物疫病预防措施,建立免疫档案,配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并按规定佩戴畜禽免疫标识。(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

畜禽检疫:畜禽养殖场户应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规定,出售畜禽应当提前向所在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报检,取得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售,禁止出售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畜禽。畜禽养殖场户在引进畜禽后应及时向所在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报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

畜禽疫病防控:发现畜禽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畜禽养殖场户应立即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或阻碍他人报告,不得自行疫情。发生畜禽疫病时,疫区或受威胁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等工作,防止疫情扩散,服从县人民政府依法采取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

(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养殖场所:畜禽养殖场户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政府或畜牧兽医部门报告畜禽死亡及处理情况的义务。杜绝病死畜禽自行处理等问题,畜禽养殖场户发现病死畜禽时,应由县无害化处理场对病死畜禽进行集中收集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出售病死畜禽。畜禽养殖场户应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台账,并做好相关档案记录的保存。用好“至为无害化处理”手机APP,经常分析、研判数据,精准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

非养殖场所:在城市公共场所和乡村发现的死亡畜禽,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收集、处理并溯源。在野外环境发现的死亡野生动物,由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收集、处理。(牵头单位: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

(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养殖场:应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配套建设“12321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即,一控:配套建设节水设备,控制用水量;二分:雨污分流和干湿分离,通过干清粪措施、配备干湿分离机、建设防雨顶棚和污水管道等实现雨污分流,减少污水产生量,配套完善污水管道、污水池、储粪棚等并及时收集处理;三防:即防雨、防渗、防溢流,杜绝粪污外排污染;二配套:配套储粪棚、污水储存处理池(沼气池),做到畜禽粪污全量收集;一基本,通过沼气工程和种养结合基本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①除味,采取综合措施去除养殖异味。

养殖场应全部完成配建,定期对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牵头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发展改革局)

专业户:需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配套建设“12321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参照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建设要求,配套建设节水设备、储粪棚、污水储存处理池(沼气池)、雨污分流设施,推行干清粪,做到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防雨防渗防溢流,并采取综合措施去除养殖异味,通过沼气能源利用和种养结合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专业户参照养殖场配建数量要求,应配尽配,以镇为单位推进完成,专业户需定期检查维修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确保正常运行。(牵头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发展改革局)

散养户:对饲养畜禽产生的粪污做到全量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根据养殖规模需要建设畜禽粪污储存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去除养殖异味。(牵头单位: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加快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加快推进、尽快完成全县“2+10+2+N”(2个集中收集处理中心,10个收集处理点,2个区域性收集处理中心,780个养殖场户配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网络化建设,搞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和服务,扎实做好化肥减量化、替代化工作,开展打击、处理露天晒粪、随意晒粪等专项行动,抓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等运营、生产,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种养一体等农业生产模式,至20xx年,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与监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研发手机APP,推进养殖场户畜禽粪污从源头到施用的全量化收集处理、全过程监管、全闭环运行,以市场化运作、技术规范、行政约束和法律手段等措施,建立长久的运行机制,推动形成粪污综合利用良好态势。(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局)

(六)法律责任

畜禽养殖场户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畜牧生产经营、防疫检疫、食品安全、粪污收集处理利用、污染防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主体责任,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畜禽养殖场户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由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村村民委员会、自然村经济合作组织应将畜禽养殖规划布局、规范养殖行为、动物疫病防控、病死动物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污染防治等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以村民自治等方式,约束养殖场户的养殖行为,落实生态养殖理念,打造生态和谐、人文友好的养殖环境。(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五、政策扶持

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积极争取畜禽防疫、畜禽良种改良、畜产品稳产保供、粮改饲、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智慧畜牧业平台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等方面的政策、资金、项目、技术培训等,做大做强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打造一批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示范企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街道)

开展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模式。鼓励支持畜禽养殖场户配套完善、改造提升,组织开展养殖场户转产、转型、向生态养殖方向转变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做大做强畜禽规模养殖企业。鼓励支持专业户、散养户改造提升养殖场所,组织开展专业户、散养户转产(种植业)、转型(规模场、专业户)、转变养殖方式(生态养殖)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加大对散养户的宣传和技术服务,引导散养户按照畜禽规模化管理标准开展畜禽养殖,改变养殖陋习,转变养殖理念,规范养殖行为,实现生态养殖。(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加大畜禽养殖的环保投入比重,鼓励规模养殖企业、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投资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及设备购置等,谁投资谁受益,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扶持政策,在建设用地、设备购置、项目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县农机中心)

六、工作职责

乡镇街道负责辖区内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和规范养殖监督管理等工作,制订符合本乡镇街道工作实际的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将畜禽养殖分类规范发展纳入新村村民委员会和自然村修订的村规民约并监督施行,探索农村畜禽散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畜禽养殖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政策、项目、资金争引、落实等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河道周边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是否属于河道管理范围的界定。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将种养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全县乡村振兴规划,将化肥减量化生产使用及畜禽粪肥代替化肥使用同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等结合起来,将散养畜禽管理纳入人居环境整治范围。

市生态环境局分局负责对养殖场、专业户养殖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养殖行为。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畜禽养殖用地规划监督管理。

县行政审批局负责养殖场、专业户工商营业执照的发放,养殖场、专业户畜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动物防疫条件许可证等审批。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对违反畜牧养殖管理和动物防疫等行为立案、查处等工作。

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交易监督管理,查处经营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或生产经营其制品的违法行为。

县公安局负责对涉牧行业刑事犯罪违法行为的打击查处。

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畜禽养殖、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

优秀方案:畜禽养殖档案整治工作方案汇编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规范全省畜禽养殖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养殖档案管理,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依据《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根据省畜牧局制定的《全省畜禽养殖档案整治规范年行动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县畜禽养殖档案整治规范年行动方案》。

养殖档案是保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规范记录畜禽养殖档案是《畜牧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出的明确要求,是畜禽养殖主体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也是健全完善畜产品追溯制度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目前,我县养殖档案管理较为薄弱,部分养殖场(户)还存在养殖档案尚未建立或记录不完整、保管不规范等问题,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疫情防控带来安全隐患。为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养殖档案管理,县农业农村局决定从20xx年2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县内开展畜禽养殖档案整治规范年行动。

一、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绿色高效发展理念,以全覆盖规范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档案为目标,聚焦问题短板,扎实落实普法宣传、指导服务、整改警告、行政处罚各项措施,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维护法律权威和部门公信力,提高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要从具体案例中举一反三,聚焦当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强监管、强指导、强服务。

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养殖主体文化水平、畜禽品种、养殖规模的不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户施策,扎实开展养殖档案规范建立工作。

坚持依法查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坚持基层为主。规范年活动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中小规模养殖户,要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和养殖场(户)能动性,创新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做好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目标任务

通过规范年行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通过体系建立和实施,推动畜禽产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解决部分养殖场(户)无畜禽养殖档案或畜禽养殖档案不规范等问题,确保到今年底,全县正在生产经营的猪牛羊鸡规模养殖场(户),全部依法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建档合格率力争达到100%。

二、重点工作及完成时限

(一)宣传发动。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开发区畜牧站)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畜牧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宣传力度,明确建立健全养殖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常工作中积极宣传,统筹运用微信群传播,打出养殖档案整治行动宣传发动组合拳,营造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养殖场(户)依法履责意识,积极主动进行养殖档案记录。宣传发动阶段,请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开发区畜牧站)登录省畜牧业管理局官方网站、省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96605和畜牧兽医微信公众号,对养殖档案建立等技术环节集中开展学习。(完成时限:2月1日-3月31日)

(二)培训整改。畜牧总站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通过讲课、发放手册、明白纸,制作小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化、简单化的介绍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填写方法,使得档案填报容易理解、方便填写,真正让养殖场(户)看的懂、会操作、记录清、保管好。在此基础上可组成工作小组,深入到养殖场(户)中实地指导。(完成时限:4月1日-6月30日)

(三)执法检查。加强监督执法,第一批先对已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的规模养殖场进行检查,有问题的提出整改;第二批对未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但已在农业农村部云平台备案的规模养殖场进行检查,有问题的提出整改;第三批对中等规模的养殖场进行检查,有问题的提出整改,对逾期未整改养殖档案、拒不建立养殖档案、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或养殖档案填写不规范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要根据《畜牧法》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畜禽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的,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警告或处罚款”,视情节予以处罚,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以案释法,切实起到处罚一个、警示一批的效果。(完成时限:7月1日-10月31日)

(四)电子档案建立。畜牧总站要按照《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吉牧加发〔20xx〕150号)要求,开展备案工作,严格形式标准、做到实时更新。种畜禽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养殖场(户),可通过电脑等信息化手段,记录养殖档案。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养殖场(户),也可填报纸质养殖档案。已有电子养殖档案系统的规模养殖企业可与省级追溯平台对接,省局通过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完善了在线养殖档案填报系统,系统同“拱e拱”“动监e通”“先打后补”等多个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一键检疫申报、无害化处理补贴申领、先打后补等功能。畜牧总站、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开发区畜牧站)可积极指导、鼓励养殖场(户)通过“拱e拱”、96605等公众号进行在线填报,努力实现养殖档案信息化。

(五)建立长效机制。畜牧总站、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开发区畜牧站)要结合本次整治行动,认真梳理、查找养殖档案建立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健全完善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畜牧总站、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开发区畜牧站)要加强档案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和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与养殖企业双向记录互相印证机制。通过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养殖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完成时限:11月30日前)

(六)明确职责分工

1.监管部门职责。畜牧总站负责制定生产记录、种畜禽个体养殖档案等内容的填写标准和政策解读,并指导各地落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制定免疫程序、免疫记录、动物疫病防疫监测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等内容的填写标准和政策解读,并指导各地落实;畜牧总站、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将养殖档案规范填写与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等工作有效衔接。兽医药政科负责制定兽医医政兽药管理等内容的填写标准和政策解读,并指导各部门落实。畜牧总站负责制定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内容的填写标准和政策解读,并指导各地落实。畜牧产业科负责整治规范行动的牵头组织、统筹协调和日常调度工作。各部门要将整治行动联系人报送至畜牧产业科。规范年行动采取月报告、季通报、年总结的形式开展,各部门要在11月4日前,报送规范年活动总结至畜牧产业科,畜牧产业科汇总后上报。

2.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职责。畜牧总站及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开发区畜牧站)负责规范年行动的宣传培训和政策解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内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技术指导,并开展强制免疫疫苗抗体效价监测工作。

3.加强综合执法。落实基层减负规定,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作用,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减少对养殖活动干预,实行综合监管执法,要将养殖档案监督检查和防疫档案、兽药、饲料等投入品档案监督检查合并在一起,统一开展综合执法,避免多头执法。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综合畜禽养殖档案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集中精力抓好畜禽养殖档案整治规范工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好整治行动部署、工作进展、责任追究等主要节点工作,安排分管同志专门负责整治规范年行动,全力做好督促检查和协调调度,确保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严格依法建档。建立畜禽养殖档案是畜禽养殖场的法定义务,要严格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按照《畜牧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进出场日期,饲料等投入品以及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情况,对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对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和畜禽养殖代码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率先规范规模养殖场的档案,通过示范引领,强化规模养殖场对中小养殖户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实现养殖档案全覆盖。

精彩范文 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方案模板


为认真做好我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按时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任务,根据《县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划分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金政发〔20xx〕44号)相关要求,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

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严守“三条红线”执行“四项制度”为重点,严格按照省、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要求,在上年度年压减地下水量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高效节水工程、调整种植结构、压减灌溉面积、关停地下水开采井等措施,进一步压减地下水超采量,全力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力争全县地下水水位逐年上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任务

20xx年,全县共需压减地下水量1018万m3,其中:鸳鸯灌区压减地下水量775万m3,黑河灌区压减地下水量243万m3,全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05以上,具体任务如下:

(一)高效节水工程。20xx年度灌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1万亩,压减地下水量144.1万m3(含生地湾农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压减地下水量22万m3),黑河灌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压减地下水量55万m3。

(二)种植结构调整。20xx年度灌区新增调整种植结构面积4.6万亩,压减地下水量55万m3(含生地湾农场新增调整种植结构面积0.5万亩,压减地下水量6万m3),黑河灌区新增调整种植结构面积0.7万亩,压减地下水量8.4万m3。

(三)压减灌溉面积。20xx年全县两灌区七个乡镇及生地湾农场通过停止灌溉、轮耕、休耕压减灌溉面积1.68万亩,压减地下水量756万m3,其中:鸳鸯灌区停止灌溉、轮耕、休耕压减灌溉面积1.28万亩,压减地下水量576万m3(含生地湾农场停止灌溉、轮耕、休耕压减灌溉面积0.16万亩,压减水量72万m3)。黑河灌区停止灌溉、轮耕、休耕压减灌溉面积0.4万亩,压减地下水量180万m3。

(四)关停地下水开采井。20xx年—20xx年全县应关停地下水开采井39眼,其中:鸳鸯灌区关停地下水开采井33眼(含生地湾农场关停地下水开采井6眼),黑河灌区关停地下水开采井6眼。根据20xx年—20xx年关停地下水开采井的任务要求,没有完成的乡镇要在20xx年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有关部门、生地湾农场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督促、亲自指导推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结合春耕生产有利时机,抓紧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合理制定符合本乡镇、本辖区的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目标。

(二)加快推进落实。各乡镇、有关部门、生地湾农场要严格按照《县20xx年度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任务分配表》(附件1)中分解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将治理任务纳入年度地下水超采治理计划中,并于3月25日前将20xx年度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计划报县水资源办公室(县水政监察大队)。要确定专人负责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做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完成情况印证资料收集,于每月20日前报送《县20xx年度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进度统计表》(附件2),6月5日前报送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半年工作总结,10月30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

(三)强化监督检查。县上将采取定期督查、重点督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加大对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的督查落实,及时汇总通报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进度,对各乡镇报送的停止灌溉、轮耕休耕面积年内要停止供水;对确定关停的地下水开采井要及时督促井主办理取水许可关停手续。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将作为各乡镇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督查考核,注重结果应用,确保下达到本辖区的地下水开采量压减任务不折不扣完成。

精彩范文 化肥减量增效与退化耕地治理工作方案分享


为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化肥减量行动”文件精神,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土壤酸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为工作重点,稳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取土化验。统筹考虑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调查评价需要,以及本乡镇产业布局要求,合理布设土壤样品采集点位,20xx年全区采集土壤样品任务数50个。

(二)安排田间试验。全区开展1个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有条件的乡镇开展经济作物田间肥效试验、主推技术模式肥效验证等试验。

(三)创建示范片。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要实施主体,以主要作物、主推技术为重点内容,各乡镇建立一个连片面积50亩以上的示范片,集成配方施肥、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配方肥、水溶肥、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充分发挥示范片技术集成展示作用,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大面积推广。

(四)开展调查评价。在全区范围内采集土壤样品,委托有资质的化验室开展化验,充分利用田间调查和取土化验数据,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完成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数据库1个、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报告1个。

(五)加强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利用12315信息平台、微信、短信等媒体,宣传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意义。通过印发科学施肥指导手册、施肥建议卡等方式,普及科学施肥知识;采用多种形式,对农技人员、广大种植户和肥料生产经销企业进行培训,普及科学施肥知识,确保关键技术入户到田。

三、主推技术模式

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选择确定1—3个主推技术模式,落实实施主体、关键技术与实施要点,细化建设内容、规模和资金使用等,化肥减量增效示范主推技术模式:

(一)“配方肥+”技术模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鼓励实施主体按目标产量、作物养分需求规律确定施肥总量与施肥时期,合理制定施肥方式、施肥次数,施肥结构等,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二)“水溶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鼓励实施主体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选择适合的水溶肥,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满足作物所需养分,减少养分田间残留或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三)“绿肥(秸秆还田)+配方肥”技术模式。鼓励实施主体因地制宜推广绿肥种植或秸秆还田,以扩大有机肥源,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有机无机相结合,减少化肥施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四)“土壤调理剂+”技术模式。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四、资金用途

20xx年,中央财政安排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工作补助。开展土样采集、土壤化验、田间试验示范、标识牌制作、技术指导、宣传培训、现场观摩、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等给予补助。

(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对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所需要的配方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物化投入给予补助。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专业队伍。按照项目工作要求,成立项目技术攻关小组,组长由土肥站站长担任,土肥站副站长为副组长,成员为土肥站及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等相关站办同志。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土壤肥料推广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构建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网络,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提供技术支撑。

(二)压实主体责任。按照“层层落实责任”的总体要求,构建区、乡(镇)、村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主体责任。结合我区实际,遴选一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落实示范片地点、面积,细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技术模式。

(三)加快项目进度。按照省厅下达的实施方案与绩效目标要求,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根据农时施肥季节与土样采集化验进度,按项目进度推进落实。

(四)开展技术指导。因地制宜确定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技术模式,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现场观摩、专家巡回指导、技术培训等,确保关键技术入户到田。加强对实施主体、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构建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网络,为全面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五)强化舆论宣传。各乡镇(街道)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微信、短信等媒体,宣传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挖掘鲜活案例,树立一批化肥减量增效的示范样板,普及科学施肥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

精彩方案: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xx年10月13日全省、市、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推进会议精神,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确保圆满完成我区三年蓝天保卫战、“十三五”规划目及市下达我区秋冬季大气攻坚目标任务。根据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20xx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xx〕48号)和市能源局《关于做好市秋冬防攻坚行动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长能源电发〔20xx〕194号)文件,迅速扭转当前环境空气质量不降反升的不利局面,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点任务

辖区内燃煤电厂使用硫分1%、灰分16%以下的煤炭,排放浓度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责任科室:电力科

整治时限:立即开展,常态化坚持。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燃煤发电企业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指定专人负责,按方案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细化工作任务。各燃煤发电企业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秋冬防重点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煤质化验管控制度,建立燃煤使用台账,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逐项梳理建账、逐项施策理帐、逐项销号交账。每月25日前向我局报送工作进展情况,首报时间为10月27日。

(三)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预判预警,建立日报告工作机制,掌握各燃煤发电企业进煤情况。每日报送秋冬防攻坚行动工作情况表(详见附件),强化内部沟通联络,确保信息畅通,及时跟踪问效,如有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四)强化督查检查。区局将启动秋冬季攻坚行动督查检查工作,围绕秋冬防重点任务进行全面督查,切实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

精彩范文 乡镇抓好耕地抛荒工作方案范本


为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力稳定粮食生产,下大力气抓好早稻栽种面积的落实,确保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稳住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产量“一保二稳”的目标,制定如下防止耕地抛荒工作方案:

一、宣传发动

主要任务:一是召开全镇农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农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二是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责任;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加大对农村耕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对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要想法设法将政策送达到其本人或电话告知其本人。

二、调查摸底

各村要深入各农户和田间地头,对土地弃耕撂荒土地的承包人、地块名称、面积、四至座落、流转或撂荒年限等基本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将撂荒摸清的情况汇报材料及整治工作方案报镇春耕备耕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集中整治

镇春耕备耕领导小组、各村委会根据调查摸底情况,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认真进行梳理,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撂荒的,由各村下发复耕通知书限期复耕,限期未耕复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并对该撂荒耕地的所有涉农补贴不予发放,由村集体将收回的耕地进行发包;对违规改变耕地性质用于非农建设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恢复农田原貌,对该耕地所有涉农补贴不予发放;对弃耕通过镇、村二级做工作愿意流转出来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其土地承包合同依然有效,涉农补贴照常发放。

四、检查验收

各村委会在农村耕地承包管理集中整治撂荒工作结束后,要做好本辖区内的档案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因工作不力继续耕地撂荒的,将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年终村委会评先评优资格。对制止耕地撂荒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各村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精彩范文 乡镇公共安全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公共安全防控的总要求,在县应急办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精神和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州委和县委关于应急管理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应急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全镇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处置办法,综合协调应急处置办法衔接工作,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推动应急避难设施建设,指导各村(社区)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三、突出重点,强化公共安全防控

(一)安全生产

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镇农牧民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广播、发放宣传单、标语、微信公信号等新闻媒体的作用,搞好安全生产的社会化宣传工作,把安全生产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各驻镇单位主要负责人、各村(社区)委员会书记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要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增强处置和预防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的能力,加强对所管区域的安全监管。

3.镇辖区各单位,各行政村(社区)要加强应急管理,做好各类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4.各驻镇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严格实施“三同时”制度及隐患排查治理。

5.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大合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目标管理和奖惩机制,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

6.以防火、防爆、防冻、防滑、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煤气中毒、防人身伤害、防交通肇事等为主要内容,镇各相关负责单位要认真展开安全大检查活动,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7.加大“元旦”、“春节”等节庆期间的烟花爆竹物品的安全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的形为。

8.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对全镇农用车、小四轮进行全面登记,严禁农用车、小四轮无证驾驶、小四轮载人、超速超载,规范公共汽车的停放。

9.排查辖区安全隐患。对重点区域(刷马路口、原军分区、原生药厂、原州牧校、吊脚楼)及社区范围内的危房进行排查;对各村(社区)委员会公共设施安全性能进行排查。

10.各驻镇单位、各村(社区)委员会要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严格加强挂牌值班制度,确保零火情发生。

11.完成县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道路交通安全

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一是加大排查监管力度,对各村车辆(包括拖拉机、摩托车、私家车、客运车等)进行全面调查统计,掌握其基本情况;二是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要求所有车辆在行车前必须检查车况,保证车况良好,严禁“病车”上路,严禁车辆脱保、漏保及驾驶员配备不符要求。三是加强公路沿线牲畜的管理,防止因牲畜突然出现而引起交通事故和矛盾纠纷。四是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在易发交通事故地段设立安全警示牌和安装限速牌,在汛期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等,并及时清理,力争将事故发生率降低至萌芽状态,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五是在镇区协调安装减速带,设置停车位,派出所人员随时对镇区街面进行交通指挥。六是对各种植户随意在公路两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管控,减少事故发生率。七是对部分人员进行指挥交通相关的技能培训,安排其在各个交通要道建筑工地指挥交通,保障过往车辆安全通行。

(三)食品安全

1.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三无”、不卫生食品的危害,掌握辨别伪劣食品的能力和相关生活技能,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等良好的饮食习惯。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向群众宣传《食品卫生法》,提高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取得他们的配合,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2.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保证人身安全;对于街道周边的违法食品摊点,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密切配合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坚决取缔周边无证非法经营的食品销售摊贩,杜绝以各种方式侵犯群众健康权益的行为。

(四)消防安全

一是将消防安全纳入本年度单位综合工作体系,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二是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本年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依法做好消防工作;三是要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每半年对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情况至少开展1次专项督查,落实年度考核工作,严格奖惩;四是按照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工作部署,认真对所属的消防工作开展督导。

(五)水利、地质灾害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强化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程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和水利工程险情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为主进行处置,并实行双组长责任制。各驻镇单位积极支持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建筑施工

重点整治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冬季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特别是防滑、防冻、防火、防中毒窒息工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

(七)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

一是重点整治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等安全风险大、事故隐患对的企业。大号全镇化工、危化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两年攻坚战。二是烟花爆竹方面重点整治经营零售店“上宅下店、前店后宅”及销售专业燃放类产品,重点检查危险等级高的引火线、黑火药、组合烟花企业。

(八)森林草原防灭火

1.落实工作职责、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一是各村(社区)要通过村民大会、村级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将镇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位群众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镇森林防火办要通过贴标语、挂横幅、发放防火宣传资料等等方式搞好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火扑火意识。

2.积极预防,强化火源、重点人员管理。一是各村(社区)要对进出山道路严格管控,严禁今冬明春带火进山,对田间地头用火要做到人走火灭;二是在农历“十一”、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等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时刻,要教育群众提倡文明的祭祀方式,严防因烧香烧纸发生火灾;三是专职巡查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加大巡察密度,缩短巡察时段,并做好巡查记录,做到有火早发现、早扑灭,不酿成火灾。

3.加强扑火队伍建设,确保发生火灾能拉得出、扑得灭。一是为适应防灭火工作需要,各村(社区)要设立村级扑火队伍,是各村(社区)火灾先期处置力量,由各村(社区)自行管理,镇政府统一指挥调配;二是镇民兵应急排30人为应急处置力量由镇武装部管理;三是扑火队伍由各村(社区)基干民兵组成,为确保人员的在位率和扑火队伍的稳定性各村(社区)民兵连长为扑火队伍第一责任人,务必做到拉得出、扑得灭。

4.加强信息报送、确保工作落地落实。一是各村(社区)和林业工作站要坚持每天将开展的巡查工作上报至镇防火办。二是坚持每天报平安制度,各村(社区)每天下午5:30分前在微信工作群上报平安;三是防火办负责收集汇总工作信息行成工作简报上报县级防火部门。

五、工作措施

(一)细化责任,加大隐患排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集中整治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将责任确实到位,落实到具体企业、单位和项目,以危险化学品行业为点进行全面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和对发现问题的有效整改,从实从细做好集中整治工作。要紧盯风险隐患突出的重点企业,把握关键环节,切实将集中整治内容落实企业生产作业一线,确保隐患整治到位。在广播、发放宣传单、微信工作群等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企业内部职工及家属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

(二)强化整改,加大督办力度。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做到排查整改、执法查处、督查督办贯穿集中整治全过程。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自查自纠长效机制,完善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三)强化督查,严肃考核问责。开展明查暗访,把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地方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干部绩效考核。对领导责任不落实、集中整治推动不力等问题,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

六、防控阶段性工作

第一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10月):围绕确保全国、全省、全州“两会”和元旦、春节、“十一黄金周、羌历年安全做好今冬明春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工作。”

1.抓紧整改今年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中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凡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整改的,务必于20xx年3月底前整改到位;暂时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列出整改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控。

2.突出抓好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电力等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三违”治“三超”,严密防范重特大事故。

3.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消除火灾等重大隐患。

第二阶段(20xx年4月至9月):结合汛期和行业特点,持续抓好汛期大检查大整改工作。

1.针对这一时期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发频发的特点,把存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威胁的化工企业和建筑施工工地,存在溃堤危险的病险水库、河流等作为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的重点,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落实防洪防汛、防坍塌、防泥石流、方溃堤等各项措施,严防应发事故灾难。对查出的隐患,要加快治理和出险加固进度,确保汛期到来前整改到位,因工程或其他原因无法完成的,要加强监测,制定预案。

2.以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等夏季事故易发的行业领域为重点,抓住容易引发事故的重大隐患,加大检查排查整改力度。危化企业、加油站、危险物品运输要防火防爆、防泄漏、防中毒;建筑施工要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道路交通要防超限超速和酒驾,毒驾。

第三阶段(20xx年10月至12月):针对第四季度赶任务现象增多和冬季冰、雪极端天气的特点,确保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取得实效,防范杜绝重特大事故。

1.坚决查处生产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三超”行为,加大对非法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2.指导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检查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寒风大潮、防冰雪灾害,以及道路防滑、防碰撞等措施。

3.认真总结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健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及重大危险源监控长效管理制度,实现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第四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

1.森林防火工作按照“属地管辖、隐患排查、分工负责”的原则开展工作。成立镇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指挥部设五个小组,分别是综合协调组、督导检查组、村级巡查组、专职巡查组、应急处置组。

2.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宣传。通过广播、微信群、走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全方面的宣传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常识,强化群众的防火扑火意识。

3.广泛开展防火隐患排查。排查林缘边、公路旁、林地内电力线路、加油站点垃圾堆放点等是否有森林火灾隐患,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合理规范。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消除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驻镇单位、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驻镇单位、各村(社区)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制定工作方案,并按时组织人员开展辖区本行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

(二)各驻镇单位、各村(社区)要认真履行职能。切实开展内部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得推诿。各驻镇单位、各村(社区)要主动加强配合与协作,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安全。

(三)注重检查效果,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对事故隐患生产企业要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责成有关单位落实督办,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予以关闭,确保安全生产。

(四)完善台帐,及时上报。各村(社区)居委会、驻镇各单位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对隐患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精彩范文 建立散煤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分享


自散煤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上级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散煤治理工作部署要求,有序推动散煤整治清理,为进一步加强散煤持续管控,防止“死灰复燃”,建立散煤防治工作持续推进长效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夯实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工作,巩固全镇散煤治理成果,持续加强全镇散煤管控。

二、工作目标

(一)压实责任分工,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加强散煤监管常态化

一是落实责任。各社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散煤治理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狠抓责任落实。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确保散煤流通过程全监控,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是常态治理。各社区、各部门要保持散煤治理严管态势,持续抓,细致抓,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坚决做到监督治理常态化,整改落实常态化。要试行“村自查、社区监控、镇督导”制度,层层落实散煤管控责任,严防死守,盯住不放,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坚决打好散煤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三是以民为本。各社区、各部门要做好政策解读和群众工作,消除工作中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要积极回应解答,化解矛盾。同时,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散煤治理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坚持清洁取暖,做好后续管护,持续推进清洁取暖长期效益发挥

一是加快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加快推进村内清洁取暖改造,促进改造工程长效运行。全镇上下要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县关于清洁取暖工作要求,严格落实20xx年全镇清洁取暖建设任务目标,结合镇域内情况,科学选择清洁取暖改造方式,确保保质保量完成清洁取暖任务。

二是建立清洁取暖长效机制。全镇要结合县委“83”工程关于清洁取暖长效机制建设工作部署及县清洁取暖及供应保障和散煤治理工作专班的工作要求,建立制度完善、队伍健全、服务规范、监督到位的后续管护机制,促进清洁取暖改造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切实让清洁取暖改造惠及群众、展现作用,发挥社会效益。

三、主要任务

一是谋划工作思路。各社区、各部门要针对辖区内实际情况,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的要求,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散煤治理成果,提高散煤治理长效性。

二是增强巡查排查力度。各社区、各部门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不间断开展“拉网式”排查,不定期组织“回头看”行动,做到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并严格责任追究,以高压态势遏制散煤违法行为,不断巩固治理成果。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各社区、各部门要多形式开展有声势、有影响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自律意识,让保卫碧水蓝天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呼吁群众积极参与,及时举报违规经营散煤的行为,形成全民参与、同防同治的良好氛围。

四是落实督察督导。镇散煤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要严格落实履职责任和对责任社区的定向督查责任,采取不定时向社区及镇域内对散煤治理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导。每次督查要对上次查处的问题进行“回头看”,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按要求解决整改。并以点带面、推动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工作效果。

五是全面开展工作。6月底前,全镇范围内开展排查、督导工作,7月份起,全县每月开展一次联合检查和一次实地督查。各责任单位务必于每月29日前将散煤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表、督导报告及现场照片交办公室。

优秀方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方案模板


为全面推进我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xx〕47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统筹规划、属地负责,政府监管、市场运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健全完善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构建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二、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力建设

(一)鼓励大型养殖场、屠宰场建设达标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对自身产生的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建设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采取“场户交送、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部门监管”的处理模式,建设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全县未建无害化处理设施或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以及未通过环评的养殖场(户)均应委托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对病死畜禽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应组建专业收集队伍,配备专用收集运输工具,建立收集制度,完善收集措施,统一收集各乡镇饲养、屠宰、加工、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要采取专车专人、流动收集、全面消杀的办法,确保对病死畜禽及时、安全收集。

三、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一)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从事畜禽饲养、屠宰、加工、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部门报告畜禽死亡及处理情况的义务。发生畜禽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时,畜禽养殖者要按规定及时报告疫情,不得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疫区或者受威胁区内的畜禽养殖者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县政府的要求,迅速、有效地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等强制措施。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规程,对因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死亡或者须扑杀的染疫畜禽,送交指定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畜禽养殖者在养殖档案中要明确载明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全县范围内有关生产经营者均须签订承诺书,对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出公开承诺,履行主体责任。不具备自行无害化处理能力的生产经营者均须委托取得资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单位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病死畜禽,统一收集、集中无害化处理。

(二)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范围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总责。要组织有关单位和村级基层组织、动物防疫员队伍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辖区内畜禽养殖、屠宰、经营、运输等从业者信息,逐场逐户落实监管责任人员,形成网格化监管格局,建立健全监管台账,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监管工作全覆盖。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弃置在辖区内的病死畜禽,一经发现要及时组织收集处理,并组织力量调查病死畜禽来源,向上级政府报告。

(三)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1.农业部门负责牵头、协调其他有关部门执行监管职责,负责技术规范制定、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以及养殖、屠宰环节病死畜禽行政案件的查处;督促养殖户、屠宰企业与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签订病死畜禽委托处理合同。负责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品(如有机肥)的推广使用。

2.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查处病死畜禽进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餐饮环节的行政案件。

3.公安部门负责查处屠宰、收购、运输、加工、销售病死畜禽刑事案件。

4.环保部门负责查处病死畜禽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5.财政部门负责做好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的落实。

6.发改、工科、财政等部门要在项目安排、创新奖励、资金扶持等方面,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

四、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运行和监管机制

构建养殖业主、保险公司、无害化处理中心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四方联动的无害化处理长效运行和监管机制。实行病死畜禽死亡报告制度,养殖业主要及时将畜禽死亡情况向所在乡镇兽医站、县无害化处理中心、保险公司(投保业户)报告,并妥善存放畜禽尸体。保险公司负责及时进行病死畜禽的勘验、保险理赔工作。无害化处理中心及时到场收集病死畜禽,乡镇兽医站出具加盖印章的《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单》,并作为保险理赔的必备依据。无害化处理中心对收集的病死畜禽要建立规范完整的病死畜禽收集、无害化处理和工业产品去向等台账,建立无害化处理报告制度,按时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病死畜禽的收集处理情况。要逐步建立无害化处理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无害化处理信息化监控平台,实现县、乡两级监控,以及从收集、运输、处理和产品流向全程可控、可追溯。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建立由分管副县长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考核制度,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列入食品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完善配套保障政策。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机制。对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每处理一头我县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的病死猪,县财政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农〔20xx〕130号)给予无害处理费用补助。处理其它疑似疫情产生的大量病死畜禽时,由畜牧兽医部门和财政部门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确定补贴方案。要综合考虑病死畜禽收集成本、实际处理成本等因素,不断完善财政补助政策,确保无害化处理中心能够正常运营。

(三)加强宣传教育。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宣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对无害化处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生产经营者处理病死畜禽的自觉性。县畜牧兽医部门要按一户一张明白纸的要求,印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宣传材料,免费向养殖场户、屠宰场、经纪人、运输车主等发放,确保无害化处理法规政策进场入户。各乡镇要在村居主要道路、重点场所等通过张贴宣传挂图、标语等形式加强宣传,为全面推进无害化处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县政府依托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建立监督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对抛弃、收购、贩卖、屠宰、运输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四)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随意抛弃病死畜禽、加工制售病死畜禽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依法立案侦查。对公安机关查扣的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在固定证据后,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