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方案范文:年度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

2022-01-05
实施方案 方案范文 创建无传销城市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对于想要达成某一目标的人来说,我们需要不断得完善好自己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于我们的工作实施十分必要,对于实施方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方案范文:年度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度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就业管理工作,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124号)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征求通知》有关要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原则,实行“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科学控制公益性岗位规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充分考虑我县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状况、就业创业补助资金规模及各用人单位需求、行政村数量、旅游业发展情况、乡村振兴及生态保护任务等,20xx年度共开发三类公益性岗位595个,拟安置595名就业困难劳动力上岗。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

具有户籍、有劳动能力、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有就业愿望的以下人员:

(一)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城镇户籍在就业局办失业登记证的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5周岁;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初次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时。);

(二)未实现就业且有就业意愿的“9+3”毕业生;

(三)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有就业意愿的城镇户籍人员所在乡镇或社区出具证明);

(四)牧区无业青年(年龄:16周岁-45周岁);

(五)脱贫人口(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脱贫人口: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5周岁;县扶贫移民局出具相关证明)。

二、岗位种类、数量及职责

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应根据本地就业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就业困难人员需求、就业专项资金承受能力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等因素,坚持量入为出、总量控制、类别合理原则科学设置。

(一)公共管理类岗位(68个):社会保障协理员22个、城管市容协管员29个、交通协管员17个。

1.社会保障协理员:协助乡(镇)政府或社区开展社保、就业、劳动保障方面的服务工作,负责完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排的有关劳动保障、新农保金征收、就业服务管理等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各乡(镇)场、村(社区)。

2.交通协管员:协助县交警大队开展县城区域内各街道、巷口车辆停放秩序维护及停车点车辆管理等工作。责任单位:涉及乡、镇。

3.城管市容协管员:协助县城管局开展县乡城镇基础设施和县城街道绿化日常管护。责任单位:县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和市场监督管理。

(二)公共服务类岗位(483个):设施维护51个,保洁432个。

4.设施维护:负责城乡公益设施管理维护、应急排除等工作,兼劝导员、疏导员及交通维护等职责。责任单位: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各乡(镇)、场及村(社区)。

5.保洁:负责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集中处置所在辖区生活垃圾;负责旅游景区、213线、209线沿途环境整治,负责饮用水源卫生管理、非营利性公共卫生服务等。责任单位: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民政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景区管理局、县第二政务服务中心、县粮油和物资储备中心、县惠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县信访接待中心、县公务服务中心、县残联、县工业园区、各乡(镇)、场及村(社区)。

(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14个):疫情监测14个。

6.疫情监测:负责做好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按照安排,做好外来人员排查及体温监测工作等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县公务服务中心、各乡(镇)、场及村(社区)。

(四)其他类(30个):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的其他公益性岗位(30个)。

7.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的其他公益性岗位:县域内26座寺庙环境保洁30个。责任单位各相关乡(镇)场及村(社区)。具体岗位职责由相关乡(镇)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20xx年公益性岗位安置中,如遇用人单位找不到符合条件人员上岗或自愿放弃安置计划的,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把本单位的计划退回县人社局和就业局,县人社局将根据其他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年度总计划内进行调剂。

具体分配情况详见附件《20xx年公益性岗位分配表》。

三、岗位申报程序和所需资料

(一)岗位开发

用人单位向县就业局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岗位数量、招用条件、岗位待遇等,填写《公益性岗位开发申请表》,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同意后,纳入县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局统筹管理。

我县公益性岗位实行按年度开发,上岗人员实行一年一聘,同一符合条件人员在公益性岗位上岗不超过三年。

(二)人员招聘与管理

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由用人单位负责,坚持自愿报名和公开、公正、公平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以现场招聘的方式公开进行,招聘人数不超过县人民政府当年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

用人单位确定招聘时间后,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填写《公益性岗位就业申请表》。由用人单位进行初审,并报县就业局审核,就业局审核通过后纳入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范围。

公益性岗位招录前用人单位对拟聘用人员进行公示(乡村两级),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予以安置。用人单位应与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以当年公益性岗位安置时限为准。对考核合格、有能力胜任工作的人员,可按程序继续聘任,但累计不得超过3年。

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用人单位负责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日常管理,从业人员必须由本人持证上岗(佩戴袖章和上岗证),由本人完成工作任务,不得由他人顶替,杜绝“人岗不符”“变相发钱”,防止福利化倾向,上岗人员相关安全事项由本人自行负责。

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履行工作职责的人员,用人单位可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并及时将人员减少情况填写《公益性岗位人员变动花名册》报县就业局。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被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出现空岗需要补充人员的,按上述程序重新招聘,用人单位自行补充人员上岗的,不予拨付岗位补贴。

公益性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发放各项补贴:

1.已实现就业的;

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死亡的;

3.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

4.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管理制度的;

5.有违法行为的。

(三)用人单位申报公益性岗位时向县就业局提供的资料如下:

1.《公益性岗位开发申请表》;

2.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3.《公益性岗位就业申请表》;

4.《20xx年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拟上岗人员花名册》(公示)。

5.《20xx年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花名册》

6.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

7.《公益性岗位管理承诺书》;

8.用人单位拟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公示情况及公示图片(盖章);

9.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包括:从业人员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区域、考勤管理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办法等;

10.从业人员中“9+3”毕业生需教育局加盖鲜章的证明材料、脱贫人口户需提交乡镇和扶贫开发局加盖鲜章的证明材料;

11.从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12.从业人员户口簿复印件;

13.从业人员本人银行卡(社保卡)复印件;

14.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15.从业人员1寸彩色照片1张;

16.经县就业局调查并建档有就业意愿的牧区无业青年:必须是就业局已登记建档的人员《20xx年无业青年入户调查登记表》;

17.回县未能实现就业且有就业意愿的“9+3”毕业生:另提供县教育局出具的“9+3”学生身份证明及《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非农业户口的“9+3”毕业生,还须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18.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指本县非农业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内退人员、办理提前退休人员除外)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无一人就业的家庭。需另提供非农业户籍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及村社和乡镇出具的无一人就业的证明.

强调:各乡镇及用人单位于5月10日前交齐开发全套资料的单位从5月起开发,5月10日后未交齐全套资料的单位从6月起开发。

四、待遇、补贴、申报资料及公示制度

(一)待遇

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上岗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按月足额支付。用人单位和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其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补贴资金来源及标准

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来源于国家每年下拨的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只能用于上岗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后对其用人单位给予的补贴,补贴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补贴。

给予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补贴的目的是鼓励用人单位在开发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不是政府给予用人单位的环卫费或其他补助。

20xx年补贴标准暂按(阿州人社办〔20xx〕133号)文件规定的全州最低工资标准1650元/月执行。岗位安置时限为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10月31日,共计6个月。补贴时限为上岗之日起至20xx年10月31日止。

(三)用人单位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时向县就业局提供的资料如下:

1.《公益性岗位补贴审批表》;

2.《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人员名单》;

3.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工资支付凭证(银行鲜章);

4.经用工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的《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工资发放公示表》及公示结果、公示图片;

5.经用工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的《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考勤表》;

6.《公益性岗位上岗证》复印件;

7.用人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用人单位出具的领条、非经营发票;

8.公益性岗位每月工作开展情况;

9.公益性岗位工作总结;

10.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工作的考核情况(领导签字加盖鲜章,考核情况为合格、不合格)。

上述资料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县就业局各1份。

(四)就业专项资金拨付公示制度

1.公示内容:申请者的名称、申请补贴项目及简要申请理由、审核意见、拟补贴金额及补贴期限等。

2.公示程序:第一步:由用人单位在所在辖区内公示(申请补贴时将公示情况及公示结果报就业局),乡镇公益性岗位必须村(社区)、乡镇分级公示;第二步:县就业局受理申请并进行审核,经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复核后,由县就业局予以公示。

3.公示方式:在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同时在县就业局所在场所和街道、乡(镇)、场、社区等地点,通过张贴公告等方式进行公示。

4.公示期限: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5.公示反馈意见的处理:对公示无异议的,按规定提出资金划拨意见并及时支付资金。对公示有异议的,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就业局组织力量予以逐一核实后依规处理。

五、工作要求

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来源于就业创业补助资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生命线,和社保基金一样,是高压线。为杜绝上述现象发生,确保就业专项资金的安全与完整,20xx年公益性岗位安置时,由用人单位“一把手”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公益性岗位管理承诺书》。各用人单位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保障就业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

六、监督检查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对用人单位岗位使用、待遇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检查从业人员的上岗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公益性岗位人员,一律不拨付补贴。对虚报冒领、骗取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用人单位,除追回所有资金外,还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及所在单位的责任。

各用人单位每季度要书面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就业局上报公益性岗位工作开展情况,申报补贴时上报工作总结(此类材料将作为是否拨付公益性岗位依据之一)。凡不按要求申报、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上报相关材料、公益性岗位发挥作用不明显的,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调整、削减或收回相关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计划。

备注:本方案主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征求通知》制定,具体以州局下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正式文件为准。

03kKk.com其他人还在看

方案推荐: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开发实施方案


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开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扎实做好我市“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兜牢民生底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德市财政局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的通知》(人社〔20xx〕4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全市开发一定数量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现将方案制定如下:

一、开发的岗位和对象:

㈠开发岗位:全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基层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岗位(如:社会保障、便民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等);

㈡开发对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含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特困人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

二、公益性岗位分配指标

乡镇、街道各分配2名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指标,自文件下发之日起20日内未提交《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申报表》(附件1),指标名额由市人社局统筹安排。

三、公益性岗位招聘条件

㈠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记录、无失信记录的籍户口;

㈡持有效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且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

㈢应聘人员应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

㈣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设备、熟练操作计算机office等办公软件,工作责任心强、纪律观念强,具备一定语言沟通能力。

四、公益性岗位期限

㈠公益性岗位人员自聘用之日起聘期一般不超过3年;

㈡用人单位或其委托的劳务派遣机构,在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之日起一个月内,应与其签订不超过3年的书面合同。新聘用人员试用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

五、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㈠对招用公益性岗位人员就业的单位,由市人社局按照我市最低工资标准1570元/月(如有调整按最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结合当地经济水平自行确定。

㈡对招用公益性岗位人员就业的单位,由市人社局按其单位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部分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应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生育等保险费。

六、公益性岗位招聘程序

公益性岗位由市人社局和用人单位按照“公开公平、兼顾困难”的原则共同负责招聘。具体程序:

㈠方案上报。用人单位申请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交《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申报表》(附件1),由市人社局作出审核意见,列入公益性岗位开发;

㈡信息。用人单位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信息,在网络或乡镇(街道)、社区(村)公告栏张贴招聘信息,期限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㈢组织报名。乡镇(街道)、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应根据招聘要求,积极推荐符合公益性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报名。报名人员应向市人社局提交《市公益性岗位人员登记表》(附件2)和本人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就业创业证》等相关证明资料(原件和复印件);

㈣推荐应聘。市人社局根据招聘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报名人数超过招聘人数的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面试;

㈤拟用公示。公益性岗位拟聘用人员名单应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七、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机制

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由用人单位依法处理:

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死亡的;

㈡连续旷工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的;

㈢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㈣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

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所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公益性岗位人员出现解除劳动关系以及自然减员等情况时,用人单位应在5个工作日内报告所在地乡镇(街道)和市人社局,并立即停止发放各项补贴。如确有需要,可按规定流程聘用其他就业困难人员。

八、公益性岗位补贴及社保补贴的拨付

公益性岗位补贴及社保补贴由市人社局拨付到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由用人单位及时发放至公益性岗位人员。申请以上补贴用人单位需提供:

㈠市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资金申请表(附件3);

㈡经费往来结算票据;

㈢为公益性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效凭证(首次申请无需提供)。

九、公益性岗位的监督检查

㈠在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中,用人单位和市人社局要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同时,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公益性岗位招聘做到“公开公平”。

㈡市人社局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虚设公益性岗位、冒名顶替、空岗挂岗、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的,应立即停止其使用公益性岗位的资格并追回套取的补贴资金,同时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和单位的法律责任。

㈢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谁用人、谁管理”的工作机制。用人单位确定其工作职责,并依法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和必要工作条件。

㈣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对所申请拨付的补贴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并接受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纪委监委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方案精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方案合集


为了有效缓解我县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经研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招聘5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招聘对象及条件

具有本县城镇户口,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1、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4050”下岗失业人员(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的下岗失业人员);

2、就业确有困难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夫妻双方下岗、无一人就业且无一子女就业的困难家庭);

3、长期失业人员(失业一年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

4、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城镇复退军人、两劳(劳改、劳教)刑释解教人员;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

二、公益性岗位的申报与调配

凡开发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如果出现岗位空缺情况,必须填写《公益性岗位空岗申报表》,向就业机构及其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申报审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根据掌握的岗位需求信息,建立公益性岗位信息档案。公益性岗位的数量、类型等发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必须填写《公益性岗位调整情况表》,及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申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就业人员进行统一调配。

三、招聘程序

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招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就业机构及其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实施。

1、公开报名

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且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的人员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报名登记表。

2、资格审查

根据报名人员提供的相关资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资格审查,凡发现报名者不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则取消其资格。

3、面试考核

通过面试和调查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符合条件人员情况。

4、集体研究

根据资格审查和面试考核情况,集体研究决定公益性岗位的安置人员。

5、双向选择

研究决定的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根据各单位的空缺岗位选择自己的岗位,空岗单位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所用人员。

四、待遇

1、签订劳动合同。凡被聘用人员均与用人单位签订为期三年的《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合同期满,根据政策规定劳动关系自然终止。对有创业意愿的,县劳动就业中心可按政策规定提供相应公共就业服务。

2、工资待遇。聘用期间被聘用人员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我县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县人社局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补贴,如遇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按照省政府调整规定执行。

3、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单位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缴费部分,以及企业

(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4、工龄计算。被聘用人员在聘用期间的工作时间计算工龄。合同期内或期满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工龄合并计算。

5、管理考核。被聘用人员由用人单位按照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政策和合同权限管理、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在合同期间解除劳动关系或非用人单位原因个人主动放弃岗位的,不再提供就业援助。

五、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1、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由用人单位按合同权限管理。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要自觉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劳动合同期内经用人单位考核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其调整其它公益性岗位。二次被退回者,不再作为就业困难对象安置。就业人员在从业期间自动离职的,以后不得再享受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待遇;

2、用人单位将在岗的公益性岗位人员,调整至不属于原招收的公益性岗位工种范畴之内的,不得再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3、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按单位进行备案管理,就业机构应建立基础档案及台账,做到一人一档,并将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起始时间等情况在其《就业创业登记证》上予以记载;

4、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检查,对出现弄虚作假、人岗分离、把就业资金挪作他用的单位,一经查实,将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5、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对虚报冒领、骗取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单位和个人,除追回所有补贴资金外,还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未尽事宜,由县人社局依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

方案推荐:街道办事处公益性服务岗位实施方案


街道办事处公益性服务岗位实施方案

公益性服务岗位人员的管理实行谁用人谁主管谁负责和办事处监管的双重管理原则,实行责任区段、分段管理、责任到人。为进一步规范我办公益性服务岗位的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新一轮就业政策,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防止再次返贫。

二、目标与计划

根据我办实际情况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用于安置我办具有劳动力和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

三、岗位职责

1.遵守村里各项管理制度;

2.听从支书、主任的统一指挥,保证完成本人责任区域的工作;

3.遵守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准干私活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对突发情况,岗位人员应随叫随到,在对公益性服务岗位人员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于公益性服务岗位人员不配合工作的,人岗分离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由各村上报人社中心,人社中心请示相关部门后进行问责;对因事、因病等不能正常上岗的,必须向支书或主任请假并获批;

5.各村负责做好本村公益性服务岗位人员工作台账,台账包括每天的考勤、上班的图片,上班图片每个星期上报人社中心一次,签到册一个月交人社中心一次(每个月15日前交);

6.公益性服务岗位人员具体工作由各村支书、主任统筹安排,若有人不服从管理或不愿做此项工作的,各村在当天上报人社中心;

7.已通过其他途径找到更好工作的,可以申请退出;

8.安全方面,各村每天必须向公益性服务岗位人员强调上班时的人身安全相关注意事项。

方案范本_县审计局岗位聘用实施方案


县审计局岗位聘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系统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报告中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人社系统的事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对象

县审计局事业单位在编在岗职工。

四、各类岗位竞聘条件

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类岗位聘用的基本条件,即遵守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品行,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条件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岗位聘用所需的其他条件。

(一)管理岗位应具备的条件

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七级、八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且相应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二)专业技术岗位应具备的条件

竞聘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需要取得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专技五级、六级、八级、九级、十一级岗位需分别在六级、七级、九级、十级、十二级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且相应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思想端正,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

(三)工勤技能岗位应具备的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且相应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且相应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五、优先聘用条件

若符合上述条件人数大于岗位设置中相应等级岗位设置数,将符合条件人员对照《县审计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聘用量化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并按照相应岗位设置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聘用人选。

同等条件下按以下顺序优先聘用:

1、现任行政职务高者优先;

2、所获表彰层级高者优先(注:所获表彰须为现聘岗位期间获得的表彰);

3、年度考核优秀连续次数多者优先。

六、聘用否决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与竞聘,原位职级或降至本类别最低职级安排:

1、有严重违纪违规问题被上级通报、查处或对单位造成恶劣影响的;

2、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质量事故被上级通报、査处或对单位造成恶劣影响的;

3、拒不服从单位工作安排、讨价还价的;

4、近三年年度考核有被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的。

七、岗位设置管理聘用量化评分标准

八、岗位聘用的基本程序

1、各单位成立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安排岗位聘用工作;

2、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岗位聘用的意义及实施步骤;

3、应聘人员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材料;

4、各单位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5、经考核竞聘提出各级岗位拟聘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原则上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公示无异议者填写《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变动聘用备案表》,报局办公室备案;

6、签订《聘用合同变更书》;

7、凭《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变动聘用备案表》从起聘日起的下月起根据所聘岗位核定岗位工资。

本实施方案由审计局办公室负责解释。

【方案精选】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优秀篇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xx年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巩固脱贫攻坚、支持“三农”发展的保障作用,结合我县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和支持农业发展,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业务监管,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秩序,为农业保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适应农业保险发展内在规律,坚持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经营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自主自愿。充分尊重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意愿,不强迫、限制其参加农业保险。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完善条款设计,不断扩大农业保险投保规模、提高保障水平。

(四)协同推进。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和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的协同配合,统筹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利益,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经济补偿和风险管理功能,又注重融入农村社会治理,共同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内容

(一)财政补贴品种

1.中央品种: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保险。

2.中央支持的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品种:苹果、设施农业、奶山羊保险。

3.省级传统品种:核桃、花椒、仔猪、种公猪、农房保险。

4.省级创新品种:苹果气象指数保险。

5.市级品种:生猪价格指数、奶山羊羊乳价格指数、鸡蛋期货、樱桃保险。

(二)试点规模

根据《20xx年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20xx年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和《20xx年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下达我县的20xx年省级补贴资金规模,结合20xx年工作实际情况,并严格按照市级《关于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管理工作的通知》政策规定和召开市县两级级联席会议,确定20xx年度农业保险试点计划和承保机构(详见附表2)。

(三)保费保额及财政补贴比例

20xx年,奶山羊品种纳入中央财政对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保额由800元提高到1200元,保费由40元提高到60元,费率保持5%不变。

省级财政对参加农房保险的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给予每户5或11元(附加地震责任)的补贴。市、县财政参照省级补贴范围,对参加农房保险的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给予每户5元的补贴。农房保险按照愿保尽保的原则办理。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参照《20xx年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执行。

奶山羊羊乳价格指数保险按照《20xx年市政策性奶山羊羊乳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执行。

樱桃保险按照《20xx年市政策性樱桃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执行。

鸡蛋期货的目标价格以期货市场盘面价为准,保险费率不高于6%。

(四)保险责任和理赔标准

各保险品种的保险责任和理赔标准以保险合同约定条款为准。其中,中央和省级补贴品种不得设置绝对免赔条款。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沟通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区县农业、林业、果业、气象等主管部门应认真做好辖区内保险品种承保数据和自然灾害的审核确认工作。财政部门应扎实做好保费补贴资金管理、结算工作,及时向承保机构拨付资金。气象部门应面向保险机构和投保户及时提供气象预警信息,帮助投保户减轻灾害损失。县金融办应加强基层保险监管,不断提升保险机构服务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各乡镇政府要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数据和资料初审要严格审核、要进行实地入户走访核查。

(二)规范资金拨付。县财政部门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台账,对上级预拨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分级次单独记录核算。承保机构按季度(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向县农业、林业等主管部门报送经乡镇审核确认后的补贴资金审核确认表格及相关证明材料(含在行政村村委会公开公示的险种承保规模相关信息资料)。承保机构申请手续不全的,主管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主管部门应在承保机构提交齐全申请资料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确认工作。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承保机构应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贴资金申请文件。县财政部门按季度与承保机构进行资金结算,在承保机构提交申请后及时完成补贴资金拨付工作。

(三)明确时限要求。各保险机构要迅速组织开展工作,并按照《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20xx年保费补贴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每月终了后10日内向县财政部门报送工作开展情况。每个承保险种完成时限:小麦四月完成承保险险种任务五月报送资金申请资料;玉米为五月份完成承保险险种任务六月份报送资金申请资料;核桃为三月份完成成保险险种任务四月份报送资金申请资料;公益林和商品林为八月份完成承保险险种任务九月份报送资金申请资料;能繁母猪、仔猪、育肥猪为九月份完成承保险险种任务十月份报送资金申请资料;苹果为四月份完成成保险险种任务五月份报送资金申请资料;市级险种生猪价格指数和奶山羊价格指数九月份完成承保险险种任务十月份报送资金申请资料。

以上险种未在规定期限月底内完成承保任务并报送资金申请资料的视为自动放弃。

(四)规范经营行为。各农业保险承保机构要严格落实“五公开、三到户”(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服务规范,切实维护投保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利益,充分保障其知情权。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条款通俗化、标准化、合理化,建立健全科学精准高效的查勘定损机制,做到不惜赔、不拖赔,切实提高承保理赔效率,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合规经营水平。从今年起,各承保机构资金申请资料要附乡镇政府签字盖章证明承保险种资料。

(五)将绩效考评、灾后赔付与次年承保资格挂钩。进一步加强对保险机构的指导督促和监督管理,对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随机检查,检查内容具体包括险种规模承保进度以及能否按时完成、险种承保是否真实发生、险种计划数与实际完成数是否一致、险种资料是否真实完整、险种审核环节是否按程序进行、险种承保是否合规性、理赔是否及时;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保险机构的承保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强化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竞争机制。

(六)加大宣传力度。各农业保险承保机构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等手段,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向农业生产经营者宣传普及农业保险知识和政策,将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险种、保费标准、赔付标准和理赔事项一一宣传到位,全力打造积极参保、保障有力、助推脱贫增收的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七)严肃监督检查。县财政局将联合政策性农业保险成员单位不定期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检查,对各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开展的各项承保业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具体包括险种规模未完成、险种承保资料与实际完成不符、参保群众未真实参保投保或是群众对承保险种相关政策条款不掌握、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不到位、承保资料弄虚作假、承保资料审核不严格等等现象,按问题严重程度叫停、整改、取消各承保机构承保资质。

[方案范本] 实施方案范文


在我们不知道工作该如何实施时,我们都需要对其进行策划并撰写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优秀的实施方案是什么样子的?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方案范本] 实施方案范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学生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参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积极组织参加市校园足球活动,在我校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提高青少年的足球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发展体育教育和特长教育。

二、工作方针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协作配合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提供好后勤保障,确保校园足球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廖其华

副组长:杨跃、查兰林、黄发泽

组 员: 李万云、王洪成、陈远亚、吴振翔、邵选兵、

(二) 体艺组全面实施校园足球活动的教学、训练与联赛工作。

四、职责分工

1.由分管副校长负责学校足球工作的全面开展;

2.体育老师负责组建各班级足球队,班主任协助;

3.黄发泽负责组建学校男子足球队,并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足球技术、足球战术的培训与指导,负责组织校内竞赛,负责带领学校足球队参加校外比赛。

4、查兰林负责组建学校女子足球队,并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足球技术、足球战术的培训与指导,负责组织校内竞赛,负责带领学校足球队参加校外比赛。

5.查兰林负责参赛运动员的学籍和注册管理;黄发泽负责将每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有关的图片、信息上传至校园足球QQ空间,其他教师也应积极参与。

五、具体要求

1、各部门统一协调,保证具备足球教学、训练、比赛所需场地及器材等条件;

2、学校足球队教练查兰林、黄发泽根据情况对其他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3、在校学生每周应有不少于2小时足球活动时间,全校保证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

4、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比赛,学校必须组织校内班级、年级间比赛,各级比赛每年保证不少于5场比赛。

六、经费管理

1、建立独立的账目,确保专款专用;

2、经费用于赛事组织、器材和装备购置、教练(教师)和裁判员的培训、场地建设、宣传推广、工作运行、奖励等。

七、鼓励措施

1、所有体育教师均有机会参加校园足球活动教师培训班,所发培训证书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2、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纳入体育竞赛等级运动员评定计划。足球运动水平较好的学生依靠足球特长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足球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依靠文化课或其他特长进入高校,并走向社会。

3.训练教师、带队参赛教师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每训练一次训练教练计3课时,主教练和参与教师每人计2课时;外出参赛按加班计算。

八、其它

1、校园足球的各项工作从实施方案公布之日开始有序开展;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六日

范文资料:区域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整改实施方案大全


为进一步夯实我镇区域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基础,提升监管能力,确保全镇社会面平稳有序,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整改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持续深入开展区域性治安稳定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抓紧部署开展公共安全领域大排查、大起底行动,将区域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和"五个专项治理"相结合,采取强有力整治措施,着力解决区域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深化全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确保全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通行秩序良好,努力降低交通安全事故,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有效确保全镇社会面平稳有序。

二、工作措施

(一)组织机构

调整充实区域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指导专人负责协调运转,配备专职交通安全员协同派出所开展联防联治,并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健全区域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将区域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纳入镇年度考核内容。落实20xx年、20xx年省、市、县督导工作所通报的整改工作,补齐短板,巩固阵线。

(二)基础工作

1、农村道安信息系统管理。组织开展辖区五小车辆及驾驶人基础信息的排查,分门别类建立驾驶人、车辆台账,实时更新,并及时录入(更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坚持每月对客车、货车、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驾驶人交通违法记满12分、逾期未审验等情况进行排查,督促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驾驶人及时办理相关业务。规范"两站"建设,配足配强"两员",并投入使用。

2、路面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每季度对辖区内公路进行养护,及时发现、处置、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对镇、村危险路段设置标识、标记和指示牌,对所有接入镇主干道的村道均设置减速带。

3、路面交通管控教育。组织派出所、城管、综治、安办等部门联合行动,以村(居)为单位,结合"五小车辆"摸排,开展交通安全劝导及违法车辆查处整治常态化安全劝导。组织治安巡逻队在全镇范围不定时巡查,全力整治交通乱象。派出所以整治违法、违章车辆和驾乘为重点,定期对镇、村道路进行巡查,依法查处道路各种交通违法、违章行为。重大节假日期间,在镇村中心场所、重要路口组织派出所民警及平安志愿者集中行动,重点整治醉驾毒驾、三轮车超载、人货混载、摩托车无牌无证、超员、超速、不戴头盔、加装遮阳伞以及不按规定停放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对涉及人员进行提示和劝导,预防和减少农村交通事故的发生。

4、路面安全设施整改。开展主街区静态交通专项整治,增设20块禁停标志牌,适当增加非机动车位,并完善镇区交通标线;在现有监控探头的基础上,再增加6个探头,增加监控探头密度;在主街道划分三个网格区域(分别为田中村委会至田中学区一个区域,卫生院至仙峰路前坂段交界处一个区域,仙峰路口至125县道交界处一个区域)由派出所和城管各抽调一名进行巡查,全力推进镇主街区静态交通整治工作。

(三)宣传教育

制定镇20xx年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构建"五有"宣传格局("有广播、有宣传栏、有提示牌、有宣传员、有工作台账")。道安劝导员入户开展督促,劝导车主主动消除无牌、套牌、报废、改装等非法车辆。依托镇、村中小学幼儿园,通过设置交通宣传栏、开设交通安全课、文明交通进校园等方式,全面加强农村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素质教育。规范农村交通安全教育设施建设,在镇、村主要路口设立固定式交通安全提示牌、警示牌。

(四)企业管控

把源头管控做为交通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严格监督企业,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指导企业与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及时发放《安全责任风险告知书》,建立驾驶员档案管理条例和车辆管理条例。实行驾驶员安全绩效奖励制度等。同时,组织派出所、安办人员开展上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驾驶员守法驾驶、安全行车意识。

三、工作要求

持续深入开展区域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是推动和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的重要举措。要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市、县等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盯紧风险隐患,抓紧部署公共安全领域大排查、大起底行动,立足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治安面貌明显好转。

(一)强化组织部署,确保整治责任传导到位。各村居、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思维,按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不折不扣落实好整治工作责任,最大限度构建条块结合、齐抓共管整治工作合力。各村居主干要切实担负起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指出的突出问题亲自研究、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分管领导要严格落实直接责任人责任,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围绕存在问题,深刻剖析、找准病灶、提出措施、制定方案,逐项细化责任清单、整改时限,逐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抓牢重点任务,确保整治措施落地落实。要把上级部门通报整治工作与公共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攻坚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整合资源、调动力量,拓宽问题隐患线索来源渠道,从群众来信来访、村居部门掌握情况、上级部门督导通报问题等方面,及时排查发现治安盲点漏点、矛盾纠纷隐患、涉黑涉恶和"保护伞"线索。切实加大突出问题攻坚突破力度,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行业落实好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措施,对其中风险隐患较大、可能激化升级的,要实行领导挂包,务必做到能化解的尽快化解,能整改的及早整改,一时无法化解、整治的稳控到位,坚决做到隐患不消除不放过。

(三)夯实基层基础,确保长效机制健全完善。要在加大打击整治力度的同时,更加重视长效化、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建立,真正从源头防范突出问题反弹回潮。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学习借鉴网上枫桥、海上枫桥等共建共治共享的好经验好作法,为基层解决纠纷提供更多选择,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更多渠道;进一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实现公共部位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将防控触角向农村延伸,并不断提升公共安全视频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水平,打造更多实用、管用、好用的"雪亮工程+"品牌亮点;持续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作,持续提升网格员队伍素质,不断丰富服务管理事项、提升服务管理实效,真正成为听民意、解民忧、保民生的坚实基础;持续加大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宣传力度,运用微信等新媒体、新手段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认可度,营造出"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镇将聚焦存在的区城性治安稳定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五个一"整治措施,将整治成效与村居、部门的绩效考评、平安创建、等工作挂钩,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整治不见效的责任村居和人员严肃倒查问责,赏罚分明推动整治措施落实。

地方乡村振兴年度实施方案合集


一、指导思想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实现构建美丽幸福村,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总体目标

在现有产业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收入上下功夫,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立筑牢防返贫动态监测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发展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围绕产业兴旺,全面发展到户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发展以柴胡、猪苓、天麻等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以干杂果、食用菌、养殖业为骨干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着力培育长中短结合、可持续增收的到户产业。引导农户发展种植柴胡1000亩,天麻60000窝,养殖生猪1200头,累计发展核桃600亩、板栗320亩,猪苓18000窝,养殖中蜂1500箱,实现农户收入稳中有升;二是建成的新型经营主体徐香猕猴桃示范园300亩,今年已挂果,预计产量近6000斤,积极协调帮参扶单位,待猕猴桃成熟后帮助销售,发挥帮扶干部消费扶贫的作用,实现猕猴桃种植农户稳步增收。三是扩大高山坪中药材种植项目规模,稳步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四是发挥支部书记带头发展产业的模范作用,落实支部书记种植柴胡10亩。

(二)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农户厕所改造提升为整治内容,扎实推进“八清一改”,广泛动员群众清理“三堆”、治理“三乱”、实施“三改”和美化“三口”。全力实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黑山沟示范点,并有效带动周围村庄提升干净整洁度;加快安置点污水处理站施工进度,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常态化开展垃圾治理和清洁行动,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制定《村规民约》和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不断强化村民环保意识,倡导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生量。持续开展各项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村庄和庭院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激励和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爱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我村无害化厕所改造。

(三)改善和提升村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项目资金,统筹推进村域内道路项目建设,力争本年度实施大路口至大块地7公里通组水泥路建设。二是加强村域内设施管护,落实公益岗位、村民小组长管护责任,加强对村域内砂石道路、水泥路、路灯、水利设施、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公厕、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建立、完善各种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四)加大帮扶力度,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力量,建立全村预警监测体系,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了以联村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村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成员,中心护长、网格员、信息员直接参与的防返贫动态监测体制,按照省、市、县防返贫动态监测“2531”工作要求,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形成互为补充、互相协同的方式,通过日常排查、重点排查、集中排查的工作机制,对排查的问题、风险隐患每周召开会议研究,建立台账,对“三类人群”按要求启动监测识别认定程序,并根据风险点,针对性的落实帮扶措施开展帮扶工作。

(五)持续推进“两业”增收项目,落实后续保障政策。实行“农村基层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骨干项目和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同步推进贫困人口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在引导群众做大做强柴胡、天麻、猪苓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以中蜂、猕猴桃、嫁接板栗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转移就业500人以上,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稳步增收。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组织上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了镇村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巩固衔接期内工作。

方案范本_社会服务大学生专职岗位实施方案


社会服务大学生专职岗位实施方案

为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加强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力量,根据《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闽毕就〔20xx〕1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分解下达20xx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任务指标的通知》(人社办〔20xx〕65号)及《县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古政办〔20xx〕6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大学生专职岗位实施方案》如下:

一、岗位开发

(一)岗位性质

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大学生专职岗位,是指为解决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由政府出资开发的、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设置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包括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社保、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农业水利、扶贫救助等领域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如县行政服务中心、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大学生专岗,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

(二)招录对象

面向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籍毕业后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岗位可放宽至全日制大专学历。重点安置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

(三)服务期限:原则上先安排就业见习岗位6个月,签定就业见习协议书,享受就业见习岗位补贴待遇。岗位见习期满考核合格的签署不超过3年期大学生专岗劳动合同。

二、岗位待遇

(一)就业见习岗位待遇:每月2130元,用人单位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大学生专职岗位薪资标准:每月2420元(其中基本工资1510元、岗位津贴90元、生活补贴620元、奖励性绩效200元),并办理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其中个人缴纳部份由用人单位从个人薪资中代扣代缴。

(三)大学生专职岗位人员可享受政策允许的津贴、奖金(具体由用人单位确定并承担)。

三、岗位管理

(一)资金列支渠道

1.就业见习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符合就业补助资金列支的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不足部分从县财政配套资金列支。见习单位要为就业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费由见习单位缴交。具体就业见习政策按《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六部门关于开展三年千名青年见习计划的实施意见》(人社〔20xx〕132号)执行。

2.大学生专职岗位薪资待遇:专岗薪资和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工伤保险费和服务费从县财政拨付的配套资金列支。

(二)岗位确定

1.20xx年试点开发服务社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首批拟招录30名。今后岗位开发由县人社局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报请县政府同意后开发。

2.招录办法:采取公开招聘与零星补录相结合办法,新开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时,采取公开招聘形式,公开招聘由县人社局负责。当岗位职数未招满时或岗位出现空缺时,由用人单位报经人社局同意后自行招聘,并报人社局审批备案。

四、其它事项

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由县人社局负责实施,具体管理办法由县人社局负责制定。

范文模板: 实施方案之二


为了贯彻落实工作项目的要求,我们必然要将实施方案给制定好,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施方案要写哪些内容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范文模板: 实施方案之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以计算机及网络设施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程度迅速得以提高。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很快便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中的尖端领域,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使用等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功能,使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得以大大扩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辅助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各个具体学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更优化,教学效果更显著,就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教育现代化设施不断完美:计算机在学校中的数量逐渐增多,日渐能满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开,我校连上因特网,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全面实施,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信息技术从一门单独的学科逐渐进入学校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学的面貌产生了很大变化。

信息技术虽然在不少方面有着强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风貌,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思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小学课程:在这里指学校根据上级课程计划而开出的各门学科。

2、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主要有三个重点:(1)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2)不仅教师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3)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研究思路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规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师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加快学校信息化的步伐;

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研究开发一批实用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科教学课件。

④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研究报告、论文。

⑤积累一批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和典型课例。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学生的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自主性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经验和激励机制;研究并探索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2、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系统归纳、总结、提炼出不同学科内容、不同教学类型的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示范课例;构建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提高学校教师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能力。

3、学校的发展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使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培养一个现代化科研型群体,使学校向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先进学校迈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的途径主要有:学习理论文章,参加媒体培训,上好实验课,撰写论文小结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实验法。通过一堂堂实验课来探索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很好整合,来观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研究怎样合理有效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五、课题实验内容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课题实验管理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实验课题由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负责。在学校实验课题之下,又根据学科教研的特点,分解出几个下级课题,主要有语文组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数学组的《学生如何在信息环境下探究性学习》。各个课题小组定期开展研究活动。课题组之间阶段性地进行集体活动,相互学习、交流、研讨、总结,使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

课题组分工表

姓 名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分工

王志明 小学高级 信息技术 课题主持人

邹小华 小学高级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

陈梅英 小学高级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

徐建祥 小学高级 数学教学 学生如何在信息环境下探究性学习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为使课题研究规范而深入地开展,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不定期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章、教学案例等内容编订成学习小册子,发给课题组成员参考学习;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活动,汇报实验开展情况,探讨发现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

3、按上级要求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4、抓住机会派教师外出学习,听取专家的相关学术报告,听取全国的、省市各级的优秀整合课,认真分析内化,指导自己的课题实验;

5、请教科研专家来校讲座,使全体教师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掌握教科研方法,提高课题实验能力……

(三)从学校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1、在传统课堂里“点亮一盏灯”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历经无数岁月的淘炼而不衰,说明其中自有合理、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内涵,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观念改变,回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在直观性、有效性和启发性等方面,就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适当地发挥以计算机技术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功能,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亮丽的光彩。几年前,我校就有一套装备在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因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够方便,因此,使用效率不高。

(1)恰当而简明的演示,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即便是在传统方式的课堂教学中,也努力利用传统媒体,增强直观性、启发性,帮助学生学习。如今有了多媒体设备,教师或从网络上找寻相关课件,或自己动手制作课件,针对难点进行演示,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式,在一节课上应用的时间不是很多,但应用的效果却是显著的.

(2)生动而丰富的演示,扩充了容量,强化了训练,提高了效率。

随着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其功能也逐渐得以发挥,一套设备替换下了更多的传统设备:小黑板、挂图、卡片等,课堂的容量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训练也得以强化,课堂效率提高了。

个别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动了同轨教师应用,逐渐地更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

以传统作为基础,将传统中有生命力的精华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同时结合时代、科技的发展,将新的内容融入传统之中,使传统合上时代的节拍,跳动时代的脉搏,形成一种新的体系。传统的悠久历史内涵使该体系广博、深刻,合乎时代节奏的新内容使该体系焕发蓬勃生机。

2、在网络环境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接入网络成为终端之后,既是探视信息海洋的窗口,也是作用于信息海洋的码头。带学生进入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探究空间,也给学生以更多展示个性的机会,因为网络是无边的,网络也是互动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网络,查询资料,以补充课本教材信息的不足,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网上互动交流……

六 、实施步骤

根据课题组安排,结合本课题具体情况,拟定本课题实验研究周期为1年半,即20xx年10月--20xx年6月。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调查分析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现状,整理、收集各种数据。

2、组建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接受相关知识培训,上网查询资源

3、填写课题申请书,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培训实验教师,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2月)

1、结合各 学科课程的内容,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编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3、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它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优化网络和多媒体软件,研究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中的一些理论、技术问题。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xx年01月--20xx年6月)

1、撰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按科目分类整理,并加以综述。

2、整理网络和多媒体软件脚本,进行教学反思,最终研制成果用多媒体教学光盘的形式向广大教师推广。

3、分析展示实验成果,迎接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评审鉴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