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方案分享

2022-01-27
气象局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气象局预报服务工作总结

气象局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对于想要达成某一目标的人来说,我们最好是预先准备好行动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必须妥善安排好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实施方案要写哪些内容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方案分享”,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20xx年是十四五开局一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市局关于做好气象为农服务的意见,以确保粮食生产为前提,把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了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切实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更好地发挥气象在“三农”服务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服务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服务理念,紧密围绕我县经济建设,将为农服务放在首位,以重大性、灾害性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二、工作内容

(一)、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1、构建有效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机制。建立县、镇联动、部门合作的农业气象服务机制,实现针对性和快捷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加强与农业局的合作,修改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方案、为农服务指标、农业气象服务标准。

2、强化农业生产关键期气象服务。我局根据农业生产状况与气象预测、预报、情报,及时对农业生产决策部门及广大农户发布农业气象专题信息,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和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开展关键农事气象保障服务。及时发布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针对灾害的可能影响提出防御措施,指导农民有效防灾减灾。

3、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紧密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气象服务,开展茶叶采摘期专题气象服务,开发适合本地的精细化服务产品,开展针对性特色服务。

4、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充分利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区域自动站和雷达等开展干旱、洪涝、冰雹等监测预警服务,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平台等进行有效服务。

5、低温冷害气象服务。加强对倒春寒、秋季低温、寒潮、雪灾、霜冻等低温灾害性天气分析研究,提高对低温冷害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结合水稻、茶叶、蔬菜水果等的习性,有针对性等开展服务,提出相关预防措施建议。

6、加强气象预警服务。完善气象预警发布平台,规范预警信号发布制度,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电视天气预报、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及时有效地将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到党委政府部门、涉农单位和村级领导手中,为农村防灾抗灾做好服务。

7、做好农情、雨情、灾情的收集上报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出现灾情要深入第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要尽可能采用照片、视频等方式反映灾害现场,按规定渠道上报上级业务管理和技术部门。每次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结束后,及时对灾害成因、灾害程度、预报服务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提高防灾抗灾的针对性。

(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构建基层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

(1)完善防灾减灾成员体系,并将气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定期召开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

(2)完善平阳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气象应急响应预案体系,建立乡镇、分灾种专项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村级气象灾害应急计划,组织针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演练。

(3)政府出台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相关规定,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积极推动镇、学校、医院等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申报认证。

2、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

建立预报到乡、乡乡有站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实现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率接近城市水平。

3、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1)建设县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做好乡镇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维护工作,保障其正常运行;健全电视、广播、短信平台、声讯电话等多渠道信息接收手段,保证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预警信息送达农村每一个地区。

(2)建立县、镇各级气象灾害防御人员动态库,提供气象信息手机短信服务。在洪涝多发区、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建立气象局与乡(镇)的双向信息传递机制,通过手机、固定电话通知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村级建立通知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通过电子显示屏、高音广播、信息专栏等方式向农民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03kkK.com扩展阅读

气象局2021年决策服务周年工作方案范本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气象服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为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在认真分析总结20xx年决策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省气象局、县气象局、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

一、20xx年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回顾

20xx年是气象部门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各项气象工作,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科学谋划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提高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水平,全力做好防汛救灾、粮食安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疫情防控等气象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整体情况

20xx年,我县出现暴雨、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气象局全年累计制作各类决策服务材料65期,启动暴雨、寒潮等应急响应2次,持续53天;启动疫情防控、小麦赤霉病防控特别工作状态2次,持续102天。主动、准确、及时的服务获县委县政府、农业部门充分肯定。

(二)主汛期(6-8月)气象服务

20xx年我县主汛期共有7次强降水过程,较历年同期偏多。根据县气象局《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县政府、县应急管理局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议,研究部署全县防汛工作。强降水过程期间,共精细化到乡镇的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的预报,超前的服务,多次得到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三)疫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

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短信、两微等新媒体渠道,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和科普宣传。肺炎疫情防控气象服务专报131期;气象台站共常规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以及科普知识、疫情通报、防御指南等信息1000余条。

(四)粮食安全和脱贫攻坚气象服务

全力做好春种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时和小麦赤霉病防控等重要农事活动气象服务,为我县粮食生产做出积极贡献。“直通式”服务覆盖全县9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五)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

每天环境气象专报,为全县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决策参考,为秸秆禁烧提供监测预警服务。

二、20xx年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

20xx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要紧盯地方需求,围绕服务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切实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力做好全年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一)年度战略性决策服务关注重点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乡村振兴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热点领域,制作专题服务材料。

(二)综合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关注重点

综合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关注重点(见表2)。各单位根据年度天气气候条件,及时开展相应气象服务。

(三)各月灾害性天气决策服务关注重点

根据我县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特点,制订各月灾害性天气决策服务关注重点。各单位密切关注不同时段天气气候条件及其对各行业和百姓生活的影响,做好气象服务。

县气象台加强延伸期预报及月气候趋势预测服务,制作相关气候服务产品,农试站根据气候预测意见,重点关注不同气候条件对重要农时、农事季节的影响,及时决策服务材料。

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制作与考核

我局以《气象信息专报》或《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形式报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报业务科备案。

(一)启动条件

预计未来有重要天气过程;已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启动了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重点工程及重大活动的需要;可能出现或已出现了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天气气候事件等。

(二)工作流程

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制作流程执行《县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流程》;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决策气象服务执行《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三)信息共享

县局向县委、县政府提供的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必须上传省市县一体化业务服务平台。

(四)信息反馈

在收到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府专项工作协调机构对决策服务材料的反馈信息后,应留存归档,并抄送市局业务科。

(五)监督检查

业务科定期检查决策气象服务材料记录台账,做为业务技术人员量化考核的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进一步健全决策气象服务岗位职责、值班制度、内部业务流程。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和专题服务牵头单位,要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切实做好各项服务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科技支撑

加大对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研发、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决策服务经验总结与效益评估,支持新成果、新技术在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中的转化应用,提升决策服务科技内涵。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决策气象服务岗位人才培养,有计划地选派决策气象服务业务骨干进行横向纵向短期交流锻炼,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精选】县助老适老金融服务工作方案分享


为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xx〕45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程度的意见》(银办发〔20xx〕183号)通知精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推进老年人金融服务便利化工作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综合金融服务,各部门要围绕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从现金管理、支付服务和普惠金融三方面入手,紧盯金融网点、水电气缴费大厅、医院、超市和行政服务大厅收费窗口等老年人日常的高频金融场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贴合老年人需求的“助老适老”金融服务。让老年人搭上“数字快车”,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辖内金融机构围绕“多方联动、分类施策、精准服务、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互惠共赢”的工作方针,以政策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规范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为支撑,通过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普适性金融服务与老年客户特殊需求相结合,线下柜面服务与线上渠道服务相结合等方式,有效地将各项暖心服务传递给更广泛的老年客户,从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水平。

三、工作内容

(一)资源整合,强化服务管理。即辖内金融机构应本着资源共享的工作方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通过“金融助理+部门融合”的服务模式,拓展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一是依托平台,开展精准服务。各金融机构可依托已设立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和现金示范区,开展农村地区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征集,并及时为农村地区老年人各群体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二是窗口前移,提供精心服务。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入驻行政服务大厅、公积金管理中心等设立服务台,或派出金融业务指导员深入网点附近的医院、超市等指导帮助老年人办理相关金融业务。三是信息共享,开设全景服务。将传统金融服务资源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促进惠民政策和金融科技高度融合,实现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的有效整合,为各参与方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政府监管效能、市场发展效率与银行经营效益互惠共赢良好格局。

(二)健全制度,提升服务质量。辖内金融机构应在完善服务制度上“用功”,即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群体的特点,建立一套标准化老年人服务工作制度,细化助老适老服务要求,从制度层面压实主体责任,规范敬老爱老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健全上门服务机制,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提供上门服务,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为老年客户解除后顾之忧。二是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要求各金融机构以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度为目标,在各营业网点为年满6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设绿色通道优化服务窗口,指定专人提供“一对一”负责接待、引导、辅助、询问、办理等多个服务环节,确保各项精细化服务落到实处。三是优化助老服务。针对特殊群体,制定个性化特色上门服务项目和内容,组建上门服务机动分队,实现服务“最后一米”。

(三)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各金融机构应在完善服务措施上“用心”,即根据老年客户的特点,一是配备完善设施。即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均要配备爱心座椅、老花镜、验钞机、雨伞、饮水机、医疗箱等便民设施,在雨雪天气及时铺放防滑垫,摆放小心地滑标识牌,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老年人服务满意度。二是加快设施改造步伐。各金融机构应加快ATM机、自助开卡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普惠金融便民服务点机具等服务终端适老升级改造步伐,通过采取大字体显示、语音辅助引导和优化服务界面、增加转账风险提示等举措,消除老年人支付服务数字鸿沟,增加老年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完善便民设施功能。即将收集服务需求、受理“老年人优待证”、发放节日慰问品、受理城乡医保缴交等便民惠民服务加载至便民服务终端上,通过丰富农村便民服务点“助老适老”服务内涵,提升便民服务的深度、广度与温度。

(四)加大宣传,提升服务效果。各金融机构应在完善服务宣传上“用力”,针对目前多发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情况,通过加大金融业务宣传,解锁多层次老年服务,为下一阶段开发老年人“能懂得,能辨别,能使用”数字金融服务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一是将营业网点作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的主阵地,通过液晶电视、LED显示屏滚动播放防范金融诈骗、集资洗钱危害等金融知识,柜台上摆放各类金融知识以及防诈骗手段宣传手册,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以“3·15”金融消费权益日、6月“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和9月“金融知识普及月”等活动为契机,深入乡镇、村、社区集市等人流密集区域,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对老年客户进行面对面深入宣讲,提高老年人的金融防范意识,树立健康的金融投资理念。三是开设老年人金融知识课堂。即要求辖内各金融机构以轮值的方式,定期为老年人举办金融知识讲座,通过大讲堂方式增强老年人防诈、防骗能力,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的老年人熟悉智能化服务,融入数字时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助老适老”金融服务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各自网点对老年人金融服务要求落实到位、执行到位。要全面提升服务深度、广度和温度,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线上服务和线下渠道相结合,让金融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二)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互惠共赢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依托机构网点分布城乡、深入社区等优势,加大与政务、公共事业、医疗、商超等机构合作,开展老年人政务代办、医疗代办、健康讲座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关爱、帮助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巩固客源,互惠共赢。如,依托便民服务点开展国债下乡、保险理赔等业务。

(三)强化便民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各金融机构应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适老性工作管理,建立并落实定期服务工作机制。如,按月上门提供残旧钞换新和小额面值人民币补足和金融需求信息征集服务等,确保银行卡和现金受理渠道畅通,各项金融精准服务有效地落到实处。

(四)注重工作成效,纳入督促检查

各金融机构要将“适老助老”贯穿日常业务工作之中,夯实基础,努力创新,为创造县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无障碍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人民银行县支行将落实属地监管职责,把服务工作纳入对金融机构的“两管理两综合”考核。

(五)分类细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为确保助老适老工作有效地落到实处,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从组织管理、设施改造、宣传推广、服务成效等方面,对县金融机构助老适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评出A、B、C三个等级,年终将该指标作为金融机构当年文明单位创建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由县文明办负责实施。

精彩范文 县店小二服务工作方案


为着力打造崇商、重商、安商、暖商的服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现就发扬“店小二”精神,助力我县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推进省会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和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抓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充分发扬“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店小二精神,瞄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出台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彻底根治项目建设审批部门多、办事难、时限长等顽疾,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达产达效,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

二、工作举措

(一)主动靠前热情服务

牢固树立“既比政策更比环境,既比投入更比服务”“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企业一事为难”的服务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开发区项目审批服务,大力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切实做到“墙内事情企业办,墙外事情政府办”。对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严格落实领导分包责任制和“六个一”工作机制,每个项目,专人代办,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积极主动帮助项目企业协调跑办各项前期手续,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持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大走访活动,主动深入第一线,摸清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以企业的诉求为风向标,一线研究、一线解决,主动作为、优化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只要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的承诺。〔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直有关部门,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一是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依托政务服务网,推行全县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三是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进度,做到主动对接、提前辅导、全程帮办,一对一帮助企业完善审批手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四是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即来即办的原则,对重点项目办理登记、备案等事项,优先安排、快速审批。五是全力做好政务服务向乡镇基层延伸工作,做到应划尽划、应放尽放,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六是提供延时错时政务服务。严格执行政务服务大厅双休日“不打烊”、工作日“不断档”服务制度,不断提升项目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稳步推进要素支持

一是保障重点用地需求。实行“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争取更多项目使用国家用地计划指标,确保县级组卷时间不超过3个月。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利用率。〔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二是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创新方式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协调银行服务部门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盛唐担保公司对县域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责任单位: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县财政局、县人行、农行、农发行、农联社、工商行、邮政银行〕三是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加快推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一点存档、多点服务”。〔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就业服务中心、县人才交流中心〕四是强化惠企政策落实。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推进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大厅设立政策兑现窗口,构建政策兑现“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兑现”闭环流程。〔责任单位:县税务局、县财政局〕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主体责任。县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开发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定期走访企业,征求意见建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对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以及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进行追责问责。

(二)加强督导检查。县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办公室会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承办科定期、不定期对“店小二”精神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县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县纪检监察机关要将监督问效贯穿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对检查发现、信访受理、部门移送的相关问题线索进行严肃查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宣传“导向标”作用,县融媒体中心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便民利企服务措施。积极挖掘各乡镇(开发区)、各相关部门精准帮扶、破解难题的典型做法及实际效果,营造有利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优秀方案: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工作方案范本


企业之间开展共享用工,进行用工余缺调剂合作,对解决用工余缺矛盾、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稳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强对共享用工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共享用工有序开展,进一步发挥共享用工对稳就业的作用,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支持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

支持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解决稳岗压力大、生产经营用工波动大的问题。重点关注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稳岗意愿强的企业,以及因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长期停工停产企业,引导其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短期内用人需求量大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对通过共享用工稳定职工队伍的企业,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稳岗返还等政策可按规定继续实施。(责任科室:社会保险科)

二、加强对共享用工的就业服务

把企业间共享用工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及时了解企业缺工和劳动者富余信息,免费为有用工余缺的企业供求信息,按需组织专场对接活动。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帮助有需求的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加强职业培训服务,对开展共享用工的劳动者需进行岗前培训、转岗培训的,可按规定纳入技能提升培训范围。对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和劳动者,免费提供劳动用工法律政策咨询服务,有效防范用工风险。(责任科室:就业促进与劳动关系科、就业服务局、人才流动中心)

三、指导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及时签订合作协议

指导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防范开展共享用工中的矛盾风险。合作协议中可约定调剂劳动者的数量、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休息、劳动保护条件、劳动报酬标准和支付时间与方式、食宿安排、可以退回劳动者的情形、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的责任划分和补偿办法以及交通等费用结算等。(责任科室:就业促进与劳动关系科)

四、指导企业充分尊重劳动者的意愿和知情权

指导员工富余企业(原企业)在将劳动者安排到缺工企业工作前征求劳动者意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共享用工期限不应超过劳动者与原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剩余期限。要指导缺工企业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企业规章制度以及劳动者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企业不得将在本单位工作的被派遣劳动者以共享用工名义安排到其他单位工作。(责任科室:就业促进与劳动关系科)

五、指导企业依法变更劳动合同

原企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将劳动者安排到缺工企业工作,不改变原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者非由其用人单位安排而自行到其他单位工作的,不属于本通知所指共享用工情形。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指导原企业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新的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在缺工企业工作期间应遵守缺工企业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等。(责任科室:就业促进与劳动关系科)

六、维护好劳动者在共享用工期间的合法权益

指导和督促缺工企业合理安排劳动者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及时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结算给原企业。指导和督促原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不得克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以任何名目从中收取费用。指导和督促原企业跟踪了解劳动者在缺工企业的工作情况和有关诉求,及时帮助劳动者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劳动者在缺工企业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由原企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补偿办法可与缺工企业约定。(责任科室:就业促进与劳动关系科、社会保险科)

七、保障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工作的自主权

劳动者在缺工企业工作期间,缺工企业未按照约定履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回原企业,原企业不得拒绝。劳动者不适应缺工企业工作的,可以与原企业、缺工企业协商回原企业。劳动者严重违反缺工企业规章制度、不能胜任工作以及符合合作协议中约定的可以退回劳动者情形的,缺工企业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原企业。共享用工合作期满,劳动者应回原企业,原企业应及时予以接收安排。缺工企业需要、劳动者愿意继续在缺工企业工作且经原企业同意的,应当与原企业依法变更劳动合同,原企业与缺工企业续订合作协议。原企业不同意的,劳动者应回原企业或者依法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回原企业或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缺工企业招用尚未与原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原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责任科室:就业促进与劳动关系科)

八、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和查处违法行为

指导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劳动纠纷协商解决机制,与劳动者依法自主协商化解劳动纠纷。加强对涉共享用工劳动争议的处理,加大调解力度,创新仲裁办案方式,做好调裁审衔接,及时处理因共享用工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要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及时查处共享用工中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以共享用工名义违法开展劳务派遣和规避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责任科室:调解仲裁与信访科、劳动监察大队)

局相关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开展共享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共享用工健康发展。

精彩范文 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方案汇编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小学生放学后托管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区各小学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落脚点,以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为宗旨,着力破解学生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孩子难以接回、无人看护的问题。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xx〕2号)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知》(吉教联〔20xx〕14号)文件精神,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使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愿参加。以服务学生、家长为宗旨,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本着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充分尊重家长需要和意愿,由有需要的家长自愿报名,接受课后托管服务。

2.坚持以学校为主体。课后托管服务由学校组织实施,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和监督下进行,确保托管科学、规范、安全、有序。

3.坚持规范操作。各校在本方案指导下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规范操作。以学生自习、为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以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主。坚决不允许利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集体授课、补课。

4.坚持以安全为主。加强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发挥学生校园保险作用,切实保证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安全问题。

二、实施范围、课后托管时间及实施步骤

(一)实施范围

从20xx年秋季开学开始,在城区各小学全面实施课后托管。

(二)托管时间

托管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四(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除外)下午3:30放学后至5:00(夏季可延长至5:30)。每周五下午3:30放学,3:30-5:00为教师集备或者政治、业务学习时间。

(三)实施步骤

1.调查动员阶段:

各个学校要成立课后托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教师大会,做好教师动员工作,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

2.工作准备阶段:

学校制定课后托管工作实施方案及安全预案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明确托管工作职责分工,上报教育局审核。结合学校实际确定特色活动科目、教师、场所等,为实施课后托管服务做好准备。

3.实施阶段:

课后托管开始实施,学校课后托管工作领导小组对托管服务全程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确保托管服务安全运行。教育局也将加强对课后托管的过程性监管和指导,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进行规范。

三、托管服务师资力量、课程内容、管理形式

(一)师资力量。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要由校内教师自愿承担,要筛选身心健康、业务能力精专的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学校和教师要签订责任状。

(二)课程内容。采取作业辅导加特色活动课的形式,其中特色活动以体育、艺术、社团活动为主,将琵琶社团活动纳入其中。不得利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集体授课、补课,不得将课后托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

(三)管理形式。以“静态辅导+动态活动”为基本托管运行模式,主要以学校为主,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

四、托管经费来源、使用、管理

(一)托管经费来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设定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应当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按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联合报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基于我区实际,拟采用收取服务性费用的方式筹措课后服务经费。考虑我区的学校实际、教师工作量、家长承受能力等,同时借鉴其他县市的收费标准,我区收费标准拟暂定为每生每月80元,按月收取。将来省相关部门确定统一收费标准后,如有偏差再依据规定重新核算。

(二)托管经费的使用

课后服务经费专项用于保障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所产生的开支,如参与课后服务的一线教师、带班领导、后勤保障人员的补助费和因开展课后服务而产生的水电费、开展活动所用设备和耗材的购置、管理运行经费及集体培训等。各学校要定期公示托管经费的使用情况,经费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三)托管经费的管理

区教育局财务科、监察室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要确保托管经费专款专用。

五、托管服务程序

是否参与课后托管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并公示确定后,学校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按照本校工作方案实施。学校要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带班制度,每天由副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督促检查课后服务情况,同时设定专人以年组或者楼层为单位进行监管,做到全程有效监管,确保课后服务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学生课后托管服务,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区教育局成立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的谋划、指导和监督。局相关科室、直属部门、各小学校要统一思想,切实把学生课后服务作为民生工程抓实、抓好,积极稳妥推进。

(二)强化学校主体责任

学校要制定完善的服务方案和管理制度,负责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成立组织机构,每学期要制定详细的课后服务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建立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家校联系制度、准入和退出机制、公示制度、课后看护日志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做到集中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保障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要建立信息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托管的科学化水平。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学校要审核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并给予恰当的指导,确保课后托管服务让学生满意。要加强对参与课后托管服务教师的在岗培训,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三)加强安全管理

要加强课程设置、活动场所、设施设备的风险预评估,同时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将该时段纳入校方责任险和学生校园意外伤害险的承保范围。各学校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办法,做好活动安全预案,保障师生的安全,确保托管服务顺利实施。

(四)坚持利民惠民

课后托管服务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贫困家庭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给予适当的费用减免政策(以建档立卡为主的贫困学生,每月按收费标准减免一半费用),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托管服务,确保惠民实事落到实处。

(五)坚持家校协作

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通过发放告知书、信息提示、召开家长会、签订托管协议和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学校、社会、托管人员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切实界定清楚责任、保障各方知情权。定期征求家长意见,及时完善改进课后服务工作质量。要建立以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为主,社会评价机构参与的督导评估体系,切实加强课后托管的过程性监管和指导,对在检查和督导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精选】农民工外出服务工作组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区外出农民工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体系

牵头区领导:

组长:

第一副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联络员:

成员:

二、责任分工

区人社局:1.负责农民工外出服务工作组疫情防控的统筹协调工作。2.做好区内农民工返乡情况统计摸排工作。3.加强疫情防控政策信息宣传,引导在外务工人员错峰返乡或在务工地过年,返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返乡后及时到村(社区)报到,减少外出聚集活动。4.负责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广泛收集企业用工信息,依托线上和线下渠道及时向农民工、推送,积极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5.做好农民工返岗服务,建立农民工返乡返岗监测预警机制,摸清农民工节后返岗出行需求,提前谋划返岗农民工健康服务及“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6.加强对辖区重点行业、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隐患定期排查,对出现的问题提前介入、及时处置,对涉及疫情的劳动关系政策的落地落实和企业劳动用工服务加强指导,支持企业职工自主协商处置劳动关系矛盾纠纷。

区交通局:1.负责车站、交通卡点等返乡农民工聚集区域的疫情防控工作。2.在车站、高速路服务区设置农民工服务台,为农民工提供消杀物品、常用药品、开水供应等便捷服务。3.为农民工返岗提供便捷服务,根据区人社局提供的返岗乘车需求,协调做好“点对点、一站式”专车直达运输服务。4.完成农民工外出服务工作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区卫健局:1.负责做好境外返乡、中高风险地区返乡农民工核酸检测等工作;2.做好返乡农民工核酸检测等工作;3.完成农民工外出服务工作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区公安分局:1.负责做好在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务工人员的数据摸排并及时反馈乡镇;2.完成农民工外出服务工作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各镇:1.信息摸排全覆盖,组织村(社区)提前掌握返乡人员信息,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动员外出务工人员就地过年。2.登记造册全覆盖,组织返乡人员抵达居住地后向村(社区)报备,建立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做到登记无遗漏。3.申领“天府健康通”全覆盖,引导返乡人员主动注册使用。4.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全覆盖,组织省外务工返乡人员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对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的返乡人员,从事冷链食品、隔离场所、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海关和口岸、国际航空等高风险行业的返乡人员,督促其自抵达居住地之日起7日内每天向包户干部报告体温和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置。5.劝导返乡人员减少外出和探亲访友,提倡家庭私人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不大办酒席、不办坝坝宴,婚丧嫁娶活动尽量从简,避免人员扎堆和聚集。6.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推送,引导人员返乡就业创业。7.开展人员返岗信息收集,及时反馈区人社局,做好返岗农民工“点对点、一站式”专车直达运输服务的组织工作。8.做好农民工返岗所需健康检查协调服务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积极开展工作。充分认识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认真履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二)认真摸排,加强信息报送。各镇每日下午5点前将当日摸排的市区农民工返乡情况统计表报送至工作组办公室。在统计报送过程中做好信息保密,以免造成信息外泄。(三)做好防护,确保自身安全。工作组的成员和各镇、村(社区)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身防护。

行政审批局病毒防控工作方案分享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积极面对境外疫情输入、境内疫情再传播和传染病防控及爱国卫生运动各项举措,把疫情防控融入日常工作,推进形成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健康素养,在做好病毒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上,充分保障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二、防控措施

(一)可疑病例发现与报告。在疫情防控期间,应加强本单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筛查工作,对外出归来特别是从风险地区归来情况进行重点监控,并上报县防控办。工作期间应加强对工作人员、来访群众的卫生健康监测,检测体温,建立办事群众及工作人员疫情防控监测台账。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了解本人近期有无赴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地区的旅行史,有无鲜活哺乳动物、禽类等接触史,尤其是野生动物接触史,以及有无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及时记录,并立即向县防控办报告,及时采取隔离管控措施。

(二)预防控制。疫情防控期间,全面做好机关场所消毒、防护工作,提高感染预防控制意识。

1、加强机关环境管理。准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定时做好大厅的清洁与消毒,确保大厅的地面、桌椅、门帘及其他公共设施等消毒无死角,保持进出口通风良好。

2、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积极储备防疫物资,确保物资充足、种类齐全。根据县委、县政府政府的统一安排及公共卫生响应措施,合理使用防疫资源,对防疫过程产生的废物进行规范、安全处理。

3、加强工作人员动态防疫监测。加强工作人员动态防疫监测工作,上岗前与下班后按卫生防疫规定进行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实行台账式管理。

4、加强来访群众疫情检测。对来访群众,应当即时进行体温检测,严把入口关,坚持“外防输入”的防疫工作策略,确保机关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零感染。

5、提高安全防护等级。工作人员统一配发一次性医用口罩,4个小时更换一次;劝导办事群众做好疫情防护,原则上不带口罩的不得进入办公区域;大厅内不得吸烟,不得随地吐痰,发现后应及时制止。

6、加大政务大厅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不定时对办事大厅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全体职工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排查短板,补齐漏洞,统一规范防控标准,逐一落实细化防控措施,优化防控策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第一时间完成整改。

(三)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疫情防控期间,应当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确保群众办事需求、政务服务需求的及时响应。

1、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借助互联网办事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信息平台,多渠道公开政务信息,增加信息公开频次、公开范围,确保群众及时、准确获取政务信息。

2、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对大厅高频事项、网上办理事项等办事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办事指南及时向公众公布,提高办事信息的公开质量。

3、加强线上咨询资源。及时调整人员配置,提升线上咨询、电话咨询的力量,高效解决办事群众提出的问题。

(四)优化服务流程。疫情防控期间,非特殊情形尽量劝导群众减少外出。明确以网上办理为主,现场办理为辅的工作策略,减少群众外出和流动时间,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1、加强网上办理事项宣传工作。加强在群众当中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网办意识,减少外出办事。针对一网通办覆盖的事项应积极落实网上办理工作。

2、加强代办服务。推进党员代办员制度,加强代办服务质量及覆盖程度,优化代办服务承接流程,完善代办过程中的材料及办事结果转接流程。

3、积极推进预约办事。探索多渠道的预约办事方式,有效利用微信预约、网上预约及电话预约等线上预约方式,合理统筹群众办事,减少办事群众在大厅内滞留时间,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4、调整实体大厅窗口布局。积极调整实体窗口大厅布局,合理优化窗口办理事项分布,减少大厅群众的排队等待时间。

(五)宣传教育。通过会前学习、微信等形式广泛宣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按要求正确佩戴好口罩,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养成文明卫生习惯。

三、组织领导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进驻窗口单位为成员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资料收集等日常工作。严格落实责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时刻绷紧防范潜在风险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风险管控到位,不断巩固疫情持续走向好形势。

疫情严重时经请示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可暂停对外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