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推荐:行政审批局一流营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例文

2021-12-31
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电商集聚区创建实施方案

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工作项目的要求,我们可以精心编写一份关于自己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一种安排全面到位的计划性文书,如何才能写好实施方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推荐:行政审批局一流营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例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为深化开展"三创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按照《"三创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行政审批局"三创四建"活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省、市、区有关优化营商环境任务,加快提升城市软环境建设,着力解决制约我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短板、痛点和堵点。作出承诺,接受监督,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增加市场主体获得感,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向纵深延展。

三、重点任务

(一)政务环境优质高效

1.提高招投标便利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继续开展根治欠薪活动,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

其中,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由杨阳负责,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由杨秋锦负责,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0天由贺宏伟负责。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2.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在开发区推进区域评估替代项目逐一评估,实行数字化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

责任人:

完成时限:20xx年11月

3.强化督导推进。针对不足补齐短板,区直责任单位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省市级层面支持;抓好工作责任人,强化服务意识;区直各部门密切与服务对象的联系,每月开展1次面对面为企业解难题活动。

责任人: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二)市场环境公平有序

1.加强市场监管,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数据共享、监管全覆盖并强化结果运用

责任人: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2.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落实国家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政策,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实质性下降。开展重点领域政务诚信专项治理。

其中,开展重点领域政务诚信专项治理由戴文军负责。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3.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用地指标优先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区级组卷时间压缩至2个月以内。

其中,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由贺宏伟负责。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三)法治环境公平正义

1.加快诚信建设。建设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打造诚信体系建设"平台"。

责任人:wwW.03KKK.cOm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股室要凝心聚力,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工作职责,将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二)加强配合,分工协作。各股室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效开展。

(三)广泛宣传,及时晾晒。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广泛征求各界对我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大力宣传好的事例典型,工作亮点,及时晾晒工作方案和进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

03kkK.com扩展阅读

【荐】市场监督局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实用


为贯彻落实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市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职责,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基础建设和执行协同、创新提升影响力、营商环境协同力、营商环境影响力4个维度,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工作执行、推进任务协同、工作创新方面,聚焦市场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科学合理、指向明确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推动监管领域改革不断深入,使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按照《市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任务分工,任务包括4个维度、12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

(一)基础建设和执行协同

1、加强基础建设

(1)制定年度营商环境建设实施计划,并在部门网站公开。

考评内容及标准:制定年度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并公开。

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

(2)指定专人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考评内容及标准:配备营商环境建设联络员,如有变更须及时报备。

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

(3)落实重点工作任务。

考评内容及标准:围绕《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确定的重点内容及年度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工作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

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

(4)行业禁令制定。

考评内容及标准:具有行政管理、执法和服务职能的部门应制定规章制度和行业禁令等文件。

责任部门:法规科牵头,相关科室分别负责

(5)机关作风建设。

考评内容及标准:及时发现在机关作风、工作纪律、办事效率和窗口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

责任部门:机关党委

(6)落实相关制度。

考评内容及标准:落实警示、通报、告诫制度

责任部门:机关党委

2、强化工作执行

(7)完成省标任务。

考评内容及标准:在省对我市评价中,所负责的各项二指标的评价排序。(涉及2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知识产权工作)

责任部门:信息网络分局、知识产权科

(8)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考评内容及标准: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策信息公开、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做好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工作等方面的工作。

责任处室:办公室

(9)数据共享。

考评内容及标准:完成本部门信息数据归集工作

责任处室:信息中心、法规科

(10)信用联合奖惩。

考评内容及标准:制定标准化的行业信用承诺书并公开,及时共享和公开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

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信息分局

3、推进任务协同。

(11)通报工作进展。

考评内容及标准:每季度前5个工作日内,将上季度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报软环境建设办公室。

责任处室:办公室

(12)落实交办、督办事项。

考评内容及标准:对省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交办、督办事项及明察暗访结论意见及时办理、报结。对投诉查实的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予以追究。

责任部门:机关党委办公室、办公室

(二)创新提升影响力

4、工作创新

(13)学习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考评内容及标准:学习复制推广国务院大督查发现的部分涉及“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

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牵头,相关科室分别负责

(14)研究“一招鲜”工作举措。

考评内容及标准:突出特点特色,研究“一招鲜”改革举措。

责任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科(室)、分局(中心)

5、上级肯定

(15)通报表扬。

考评内容及标准:被党中央、国务院通报表扬。

责任处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科(室)、分局(中心)

6、获得推广

(16)媒体宣传。

考评内容及标准: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级、省直媒体宣传报道。

责任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科(室)、分局(中心)

(17)简报刊发。

考评内容及标准:报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信息,被省软环境办采用,编写专报。

责任部门:办公室

(18)全省推广。

考评内容及标准:在全省软环境建设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责任部门:办公室

(三)营商环境协同力

7、创新监管

(19)明确任务要求。

考评内容及标准: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办法举措着实、责任时限清晰。

责任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科(室)、分局(中心)

(20)落实相关制度。

考评内容及标准:年度内至少发出以此软环境建设工作警示

责任部门:消费投诉中心

(21)投诉举报受理。

考评内容及标准:没有企业和群众软环境方面来电、来信(含网络)、来访受理处理记录的;因没有及时妥善处理投诉举报,发生集体上访事件的

责任部门:消费投诉中心

(22)通报工作进展。

考评内容及标准:每季度前5个工作日内,将上季度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报软环境建设办公室。

责任部门:办公室

8、信用建设

(23)落实交办督办事项。

考评内容及标准:对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交办、督办事项及明察暗访结论意见及时办理、报结;事实没有查清、纠正处理不到位、上报情况不实;对投诉查实的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应予以追究而未进行责任追究的。

责任部门:机关党委办公室、办公室、督查室

(24)推进《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

考评内容及标准:组织开展《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

(四)营商环境影响力

9、创新监管

(25)通报表扬。

考评内容及标准:被党中央、国务院通报表扬的;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的。

责任处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科(室)、分局(中心)

6、获得推广

(26)媒体宣传。

考评内容及标准: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级、省直媒体宣传报道。

责任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科(室)、分局(中心)

(27)简报刊发。

考评内容及标准:报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信息,被省软环境办采用,编写专报。

责任部门:办公室

(28)全省推广。

考评内容及标准: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责任部门:办公室

三、组织保障

(一)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工作,局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将考核评价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二)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科(室)、分局(中心)立足职能职责,认真研究细化指标体系中的工作任务,了解掌握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采取措施做好修改、弥补和提升工作。

(三)定期对考核评价工作进行督查,针对考评指标,按照任务分工逐项进行自我评价。办公室将定期调度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末向局领导汇报并报省软环境办。

行政审批局病毒防控工作方案分享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积极面对境外疫情输入、境内疫情再传播和传染病防控及爱国卫生运动各项举措,把疫情防控融入日常工作,推进形成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健康素养,在做好病毒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上,充分保障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二、防控措施

(一)可疑病例发现与报告。在疫情防控期间,应加强本单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筛查工作,对外出归来特别是从风险地区归来情况进行重点监控,并上报县防控办。工作期间应加强对工作人员、来访群众的卫生健康监测,检测体温,建立办事群众及工作人员疫情防控监测台账。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了解本人近期有无赴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地区的旅行史,有无鲜活哺乳动物、禽类等接触史,尤其是野生动物接触史,以及有无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及时记录,并立即向县防控办报告,及时采取隔离管控措施。

(二)预防控制。疫情防控期间,全面做好机关场所消毒、防护工作,提高感染预防控制意识。

1、加强机关环境管理。准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定时做好大厅的清洁与消毒,确保大厅的地面、桌椅、门帘及其他公共设施等消毒无死角,保持进出口通风良好。

2、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积极储备防疫物资,确保物资充足、种类齐全。根据县委、县政府政府的统一安排及公共卫生响应措施,合理使用防疫资源,对防疫过程产生的废物进行规范、安全处理。

3、加强工作人员动态防疫监测。加强工作人员动态防疫监测工作,上岗前与下班后按卫生防疫规定进行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实行台账式管理。

4、加强来访群众疫情检测。对来访群众,应当即时进行体温检测,严把入口关,坚持“外防输入”的防疫工作策略,确保机关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零感染。

5、提高安全防护等级。工作人员统一配发一次性医用口罩,4个小时更换一次;劝导办事群众做好疫情防护,原则上不带口罩的不得进入办公区域;大厅内不得吸烟,不得随地吐痰,发现后应及时制止。

6、加大政务大厅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不定时对办事大厅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全体职工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排查短板,补齐漏洞,统一规范防控标准,逐一落实细化防控措施,优化防控策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第一时间完成整改。

(三)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疫情防控期间,应当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确保群众办事需求、政务服务需求的及时响应。

1、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借助互联网办事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信息平台,多渠道公开政务信息,增加信息公开频次、公开范围,确保群众及时、准确获取政务信息。

2、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对大厅高频事项、网上办理事项等办事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办事指南及时向公众公布,提高办事信息的公开质量。

3、加强线上咨询资源。及时调整人员配置,提升线上咨询、电话咨询的力量,高效解决办事群众提出的问题。

(四)优化服务流程。疫情防控期间,非特殊情形尽量劝导群众减少外出。明确以网上办理为主,现场办理为辅的工作策略,减少群众外出和流动时间,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1、加强网上办理事项宣传工作。加强在群众当中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网办意识,减少外出办事。针对一网通办覆盖的事项应积极落实网上办理工作。

2、加强代办服务。推进党员代办员制度,加强代办服务质量及覆盖程度,优化代办服务承接流程,完善代办过程中的材料及办事结果转接流程。

3、积极推进预约办事。探索多渠道的预约办事方式,有效利用微信预约、网上预约及电话预约等线上预约方式,合理统筹群众办事,减少办事群众在大厅内滞留时间,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4、调整实体大厅窗口布局。积极调整实体窗口大厅布局,合理优化窗口办理事项分布,减少大厅群众的排队等待时间。

(五)宣传教育。通过会前学习、微信等形式广泛宣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按要求正确佩戴好口罩,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养成文明卫生习惯。

三、组织领导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进驻窗口单位为成员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资料收集等日常工作。严格落实责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时刻绷紧防范潜在风险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风险管控到位,不断巩固疫情持续走向好形势。

疫情严重时经请示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可暂停对外服务。

精彩方案:干部作风建设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干部作风建设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净化政治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根据区委推进廉洁广信建设实施意见方案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就街道开展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作风建设的批示精神和在视察调研的讲话精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紧紧围绕区委推进廉洁广信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聚焦“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新变种,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以“开展三项整治活动”为具体抓手,积极营造勇于担当、干事创业、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促进街道上下思想境界明显提升,“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营商环境明显优化,重点难点问题明显突破,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最美提供坚强的作风纪律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深化正风肃纪,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带头执行制度,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侵害管理服务对象利益、破坏投资环境、影响行政效率、损害发展形象等违反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廉洁纪律等行为,以及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持续震慑,保持高压态势。

(三)坚持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党工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注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做到“两个责任”落实同向发力、街道村(居)两级一体推进,形成干部提神、工作提效、发展提速的强大合力。

三、主要任务

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以“三项整治活动”为载体和抓手,从20xx年4月份同步开始,实行每月一小结一调度,到12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并进行总结提升,结合街道实际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将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1.整治“四风”新表现

整治重点:服务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群众办事“推脱绕”让群众多跑路的问题;为民办事“推诿扯皮找借口”不解决的问题;惠民政策落实中优亲厚友问题;纪律松懈散漫、有损街道、村(居)工作形象的问题;服务群众能力不足、本领不高、业务不精、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开展工作措施不力等问题。

工作措施:(1)街道各业务口、各村(居)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对照“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四风”新表现,通过街道、村(居)微信公众号向广大居民群众发放《您所在街道/村(居)的干部作风建设情况如何?》调查问卷,深入进行对照查找问题。(2)畅通举报渠道,受理群众意见建议和问题反映。一是在街道、村(居)广泛设立举报信箱,由街道纪工委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并按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处理。二是开通街道网络投诉举报渠道,在街道微信公众平台上开通“书记信箱”,收集网络问题线索。三是公开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和纪检专干工作电话,延伸群众线索举报“绿色通道”。(3)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的督查力度,不定期对各业务口和各村(居)采取明察暗访、督查检查等形式,对发现的工作期间脱岗、迟到早退、工作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等行为进行公开通报。(4)强化村(居)“三务”公开制度落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发挥驻村(居)村(居)务公开监督员作用,驻村(居)村(居)务公开监督员每两周不少于1天时间深入驻村(居)对“三务”公开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每季度初由纪工委联合党建办、财政所等相关部门对各村(居)“三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对连续两次评比排名倒数三位的,综合运用“四种形态”进行处理,通过强化责任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责任部门:党建办、纪工委;责任领导:卢飞、郭艺晶)

2.整治“决策部署推进不力”问题

整治重点:紧盯街道、村(居)干部职工作风改进,对干劲不足、落实不力以及在重点任务推进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中梗阻”等问题进行整治。

工作措施:(1)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每月由分管领导和街道党政办深入实地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对存在问题难点,及时梳理,建立台账,逐项研究解决;(2)各业务口、各村(居)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干部开展“三看三比”,即看是否敢于担当抓落实、看是否攻坚克难抓执行、看是否精准用心抓服务;比干事激情、比执行效率、比工作实绩。通过“三看三比”,认真查找梳理问题和差距,针对整改问题、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完成时限等方面进行公开承诺,并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切实增强群众对作风建设的认同感、获得感。(3)年中针对党建、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特色亮点等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评,查责任落实、工作推进情况、工作成效,运用好“督查通报”制度,对工作推进好、推进缓慢和无实质性进展的三类状态进行公开公示,亮晒各业务口、各村(居)“成绩单”,通过“评先晒后”,倒逼工作推进,提高工作效能。(责任部门:党政办;责任领导:党政领导班子各成员)

3.整治“服务质效不高、环境不优”问题

整治重点:抓好窗口作风建设,促进政务服务水平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态度生硬、效率低下、承诺不兑现等问题,对在优化环境、政务服务、为民办事过程中出现的让群众来回问、往返跑,久拖不办和违反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工作措施:(1)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和行政执法服务改革,成立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把涉及行政审批和服务群众事项集中于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把涉及行政执法事项集中于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公开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2)推进“放管服”改革,建设“五型政府”,开展“网上办”、“马上办”、“一窗办理、集成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完善错时延时、预约服务、“只跑一次”、“一次不跑”办事机制,让更多的企业、群众享受“放管服”改革带来的便利。(3)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专班”活动,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组织开展经常性走访联系,突出问题协调解决,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责任部门:党政办;责任领导:党政班子各成员)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街道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站办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纪工委书记郭艺晶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相关站办所干部组成综合组、督查组、宣传组,确保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街道班子、各村(居)两委班子成员要带头转变作风,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上率下,把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引向深入。

(三)强化监督检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组织督查组对开展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并纳入目标年度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对工作落实不力、搞形式走过场的,依据有关规定追责问责。

(四)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街道、村(居)微信工作群、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报道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及推进情况,大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切实做好舆论监督和引导工作,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现代农牧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州委、州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全县特色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构建县域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纵向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横向拓展农业功能价值,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让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思路

立足全县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种植以党参、羌活为主的中藏药材,以刺五加、乌龙头为主的经济林果,发展以从岭藏鸡、中华蜂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在海拔1500—1800米之间的半高山地带种植以柴胡、板蓝为主的中藏药材,以核桃、花椒、金丝皇菊为主的经济林果,发展以从岭藏鸡、黑土猪、中华蜂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川地带发展以羊肚菌、黑木耳为主的设施农业,以葡萄、大果樱桃为主的经济林果和观光休闲农业。突出河川、半高山、高山优势产区,狠抓全产业链建设,发展适度规模,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林牧互补、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绿色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增强发展合力并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产业承载经营主体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瞄准需求定产业,找准销路定规模。针对农牧业产业体系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瓶颈制约和重点领域,强化政府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群众协同发力,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推进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与拓展产业链条并重。立足全县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合理确定各乡镇主导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为农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量身制定扶持“菜单”,灵活开展“菜单式”产业扶持。加大对农牧产业标准化种养示范基地扶持力度,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带动引领性强的农牧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丰富农业商品种类,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促进农牧业由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由初加工向精细化加工转型,由单一产业链条向全产业链条发展。

(三)坚持适度规模与提质增效并重。突出发展以经济林果、中藏药材、从岭藏鸡、黑土猪、中华蜂和羊肚菌、黑木耳、金丝皇菊、玫瑰等为主导的特色富民产业,在坚持适度规模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品种改良保护,努力形成“独一份”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模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抓好品牌培育,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销体系建设,提升全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坚持产销对接与健全物流并重。坚持以销促产、产销衔接,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确保种养户获得稳定可观的经营性收入。建立健全农产品储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延长农特产品的销售时间,改善生鲜农产品外销条件,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四、目标任务

以产业振兴为目标,以产业调整为核心,紧盯“五无·美丽”建设目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投入扶持资金576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2903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825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812万元、财政预算资金220万元),提档升级以从岭藏鸡、中华蜂、黑土猪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做精做细以党参、黄芪、羌活、当归、柴胡、板蓝根为主的中藏药材产业,大力发展以羊肚菌、黑木耳为主的设施种植产业,改良提升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稳步增加金丝黄菊、玫瑰、美人椒、藜麦、油用牡丹、金银花等新型品种种植面积,不断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种养产业结构。力争年内全县养殖从岭藏鸡115万只、中华蜂5.6万箱、黑土猪5.5万头,种植中藏药材13万亩、羊肚菌5000亩、黑木耳800亩,栽植乌龙头600亩、刺五加400亩、花椒1000亩。

提升改造已建成从岭藏鸡养殖基地16个、中华蜂养殖示范点31个、百亩药材示范种植基地13个,升级改造绿脉农业观光园和南峪乡南二村小杂粮豆制品加工车间。扶持新建5万只从岭藏鸡养殖基地2个、七彩山鸡特色养殖基地1个、集中连片百亩以上中藏药材示范种植基地5个、千亩中藏药材种植基地1个、金银花种植基地1个、百亩半夏种植基地1个、百亩绿色赤芍育苗基地1个。扶持新建花椒收购加工包装生产车间2个、山野菜和中藏药材收购包装加工车间各1个,柿子、藜麦、苦荞加工生产线各1条,有机肥生产加工厂1座、废旧农膜加工回收网点3个、农业产业观光园2个。

五、重点任务

(一)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辐射带动力强的乡村产业聚集区,努力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投资30万元编制完成19个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个,每个乡镇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打造一个优势特色产业群,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品牌。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扶贫办、县商务局

实施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做精做细中藏药材产业。投入扶持资金275.6万元,其中扶持新建5个集中连片百亩以上种植示范基地资金25万元,扶持新建1个百亩半夏种植基地10万元,已建成13个百亩药材示范种植基地扩建扶持资金65万元,育苗基地提升扶持资金69.6万元,已建成收购加工基地提升扶持资金20万元,金银花种植扶持资金20万元,重楼推广种植扶持奖励资金60万元,种植技术指导及工作经费6万元。

以打造省级中藏药材重点县为目标,在高山地带种植党参、羌活、大黄、当归等5.2万亩,在半高山地带种植红芪、柴胡、板蓝根、重楼、白芨等7.8万亩。在镇种植金银花200亩,对20xx年已建成的4个收购加工基地进行标准化打造,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全面落实“五无·美丽”建设要求,中藏药材种植全面禁止使用化肥,推动中藏药材产业向无公害、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精选:支前物资供应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例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努力实现"应对台海突发事件应急动员有保证、不同类型军事行动动员有保障有基础"的目标,积极探索支前物资供应站政府保障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与应急作战相适应的支前物资保障体系,全面增强支前物资供应的保障能力和水平,为应急应战提供坚强有力的支前物资保障。现制定支前物资供应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任务和目标

支前物资供应站是为保障驻闽、入闽部队作战、演习、训练、抢险等应急状态下支前物资供应的组织保障机构,负责协调所供应的部队与在地方支前物资保障关系,组织支前物资供应,并承担上级政府和国动委及支前办赋予的其他支前任务。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制度完善,组织有序,设施配套,资源充足,市场运作,保障有力。

二、机构和人员编成

(一)支前物资供应站成员

站长:

副站长:

成员:

支前物资供应站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党政办:负责落实支前物资供应站支前物资采购供应中的相关问题,协调各职能部门支前物资保障工作,并适时提出工作建议。

武装部:负责支前物资供应站与部队相关问题的协调。

派出所:负责支前物资供应站的防奸保密、安全保卫和岗位人员的政审工作。

财政所:负责支前物资供应站经费保障和票据管理以及财务监督。

市管所:负责支前物资供应商经营行为的监督工作。

卫生院:负责支前物资供应站支前物资的卫生防疫、食品卫生检测和防疫消毒工作。

粮站:负责协调支前粮油采购供应工作。

其他有关单位协助负责协调保障支前物资供应工作。

(二)支前物资供应站成员花名册和通讯录

支前物资供应站花名册和通讯录(略)

三、场所建设

(一)支前物资供应站

确定一个中心站址两个备用供应点。一是中心站址依托政府与农贸市场,面积500平方米。二是渔洋里村委楼,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场地300平方米,与东冲半岛二级路、961县道相毗邻,便于车辆、人员、物资进出。三是吕峡码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场地500平方米,有码头一座,可停靠数艘货轮,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二)场地分区

供应场地制定平面布置方案,设置管理人员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值班休息室,规划供应大类分区,预留大型卡车进出通道,保障物资运输便捷。

(三)设施管理

要认真搞好支前物资供应站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做好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档案管理和标识管理,制定《支前物资供应站设备及资产管理规定》。指定具体设备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定期维修、维护,并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以保证支前物资供应站在应急状态下的正常运行。

四、健全制度

制定政府保障与市场化供应保障相结合的支前物资供应保障制度和规定,包括以下制度:

(1)《支前物资供应站站长工作职责》

(2)《支前物资供应站各岗位工作职责》

(3)《支前物资供应站保密制度》

(4)《支前物资供应商守则》

(5)《支前物资供应站采购供应制度》

(6)《支前物资供应站支前物资品种必备目录》

(7)《支前物资供应站财务制度》

(8)《支前物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9)《支前物资价格管理制度》

(10)《支前物资供应站运行时安全保卫及值班制度》

(11)《支前物资供应站组成人员政审的规定》

(12)《支前物资供应站供应统计报表制度》

(13)《支前物资供应站设备及资产管理规定》

五、制定预案

(一)签订供应保障协议书

为了确保应急状态下支前物资的采购供应,支前物资供应站应根据支前物资保障的实际需要,规范供需双方的合作行为,按照《支前物资供应站支前物资必备品种目录》,以标准合同的形式与支前物资供应商协商一致,签订《支前物资供应协议书》,明确与支前物资供应商的权、责、利关系。

(二)建立支前物资保障数据库

要认真做好支前物资潜力调查,完善支前物资保障潜力数据库,按照省支前办制定的统一表式,把当地有关企业、市场、货源供应能力、联系方式等逐一登录归档,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潜力清楚、供需协调、保障有力。

(三)制定应急保障预案

依托支前物资供应站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基本保障力量,制定一套规范的、与战时应急运作相适应的应急保障预案。

(四)制定防空疏散预案(略)

六、组织演练

制定演练方案,安排在10月底组织一次综合演练。

七、实施方案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省市县支前办的部署,按照全省支前物资供应站规范化建设要求,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支持,认真组织成员单位按工作目标逐项落实,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支前物资供应站规范建设任务。

(二)增强服务意识

支前工作是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成员单位要发扬拥军优良传统,立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动员建设协调发展。建立与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相适应的支前保障新体制,为国防建设提供支前保障。

(三)推进管理常态化

落实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是适应市场化条件下建立支前物资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提供保证。努力做好支前物资供应站建设,使我市的运作管理工作实现常态化,确保做到支前物资"供得上",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迎接省市年度工作考核,进一步增强支前物资的保障供应能力。

方案推荐: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实施方案


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追赶发展,优化政务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改善营商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xx〕13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20xx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坚持线下线上结合,在线下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推进“一窗通办”和集成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通过线下线上融合发展、协同服务,实现更多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

(二)实现更广领域不来即享。认真落实省市出台的一揽子针对性创新性突破性惠企政策,依托“省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政策精准推送、事项在线办理机制,梳理公布不来即享政策清单和事项清单,实现更广领域惠企利民事项“不来即享”。

(三)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建设。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理念,将优化服务向重大项目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帮办代办,做到“企业带着资金项目来、剩下的事情我来办”。

(四)推动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持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规范大厅服务管理,强化能力提升,提高服务效率,补齐“放管服”改革效能短板。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行政审批提质提标工程。

1.加快推进“一事联办”。以办好“一件事”为导向,聚焦民生关切、涉企服务、人才服务等重点领域,梳理“一事联办”事项清单,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多环节办理事项,采取“五减”措施,推进业务流程再造、细化办事场景、优化窗口设置,做到“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实现更多事项“一事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府办,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

2.全力实施“异地通办”。对“通办事项”统一编制办事指南、优化工作流程,6月底前,在区政务大厅配置“跨省通办”自助一体机,部署专窗系统,积极推行“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9月底前,实现户籍证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等73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不动产登记等137项事项“省内通办”。(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区卫健局、市公安局分局等有关部门)

3.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将部分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乡镇街道,指导、监督、支持各乡镇街道对承接事项优化流程、规范管理,确保承接的赋权事项无缝对接、规范实施。将街道便民服务事项尽可能下放到社区办理,对不能直接下放的,认真落实帮办代办,采取社区受理、街道审批、兜底服务。(牵头单位:区委编办、区政府办、区司法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清理整治“变相审批”。梳理编制依职权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实施清单,重点对2001-20xx年省、市已经取消、调整和下放的40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回头看”,做到应接尽接、应取尽取,确保接住管好、运行顺畅。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清理重复审批、变相审批事项,规范备案事项管理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区司法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纵深推进“减证便民”。继续梳理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6月底前梳理完善并公开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制定工作规程,规范办理流程,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落实率和群众知晓率,努力实现“法无规定一律取消”和“法有规定无需提交”的“无证明城市”建设目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牵头单位:区司法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实施惠企利企提质提标工程。

1.简化投资项目审批前置流程。全面梳理投资项目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筹资方案等审批前置事项清单,明确办理流程和时间节点,确定专人提前介入对接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进一步精简优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和申报材料,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模拟审批、帮办代办等措施,对中远期投资项目,及早开展前期论证,有序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牵头单位: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

2.持续压减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管理系统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系统审批信息共享,推行“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6月底前,一般政府投资审批类项目和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办理时限均压减到80个工作日内,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办理时限压减到65个工作日。(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分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

3.推行重大招商项目“管家式”服务。建立招商项目代办服务中心,设立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专窗,依托招商云平台,开展“云会面”“云洽谈”“云招商”“云签约”等活动,对重大招商合作项目成立专班,确定专职帮办人员,主动向市场主体提供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全周期“管家式”“一对一”全程服务,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建设。(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

4.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创新“证照联办”模式,聚焦市场监管、卫生、文旅等重点行业领域,梳理一批“证照联办”事项,按照“一窗受理、一套材料、内部流转、并联审批、统一出件、邮寄送达”的方式,固化办理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构建更加便捷、更为高效的商事登记体系,实现企业办理证照“一趟清”。巩固提升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成果,6月底前,实施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网上自主申报;9月底前,全面推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承诺;12月底前,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解决“准入不准营”难题。(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区文旅局等部门单位)

5.完善企业简易注销制度。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综合运用普通注销、简易注销、强制注销等方式,加快推进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完善企业出清机制,降低注销成本。年底前,实现企业注销登记当场办结(不含法定公告期),手续压减到2个,材料精简到3份以内。(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

6.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优化再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发放流程和模式,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信贷服务。依托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加强线上线下宣传引导,使企业能够通过平台自主融资需求,快速获得银行贷款。督促金融机构公开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操作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做到应延尽延。年底前,制定容错免错监管机制,营造敢贷、会贷、愿贷的金融环境。(牵头单位:区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

(三)实施便民服务提质提标工程。

1.推动“不来即享”升级扩面。依托市级“不来即享”惠企政策精准兑付平台,进一步梳理“不来即享”的涉企优惠政策清单,为企业提供政策、金融、便企等精准服务,实现惠企政策深度触达,惠企资金精准兑现。依托税收优惠“不来即享”机制和电子税务平台,对符合政策的纳税人实现税收优惠事项办理“自行申报、网上处理、先行享受、后续监管”,使纳税人足不出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聚焦就业、医保、民政等重点领域,继续梳理一批“不来即享”事项清单,推动“不来即享”向多领域、多层级拓展延伸。(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税务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区民政局等部门)

2.推动不动产抵押登记再提速。加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登记业务协同,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广应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便利企业和群众融资贷款。在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推动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办”。(牵头单位: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责任单位:区政府金融办)

3.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对非公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取消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等环节,鼓励用人单位通过信函、传真、网络等方式与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线上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不见面办理”渠道,线下推行容缺受理机制,解决高校毕业生多次跑、空跑趟的问题。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互联,加快推行“一点存档、多点服务”。(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教育局等相关部门)

4.创新医保服务方式。加快电子医保凭证推广应用,探索医保业务“同城通办”,12月底前,实现所有定点零售药店扫码结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及身份识别、电子病历、诊疗信息、报告结果等信息在不同医院互通互认,减少群众重复办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责任单位:区医保局、区卫健局)

5.优化老年人办事服务。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新增授权、亲友代办、一部手机绑定多人等老年人办事功能模块,优化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窗口布局,在服务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识,完善线下服务,配备引导人员,畅通服务渠道,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指引、帮办、代办等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6.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号响应”。按照“应合必合、应接必接”的原则,协调推进市电子民生平台与省级热线平台完成对接,统一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一个号码响应,“7×24小时”全天候服务。12月底前,健全完善热线工作机制,实现企业群众诉求办理闭环运行,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实施信息共享提质提标工程。

1.提升“全程网办”比例。依托“陇码”公共服务平台,协调推进“一人一码”“一企一码”“一事一码”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刷脸办、码上办”。9月底前,配合市政管局建设可信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系统,大幅提升政务服务“全程网办”比例,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不来即享”。(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提升数据共享服务能力。依托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梳理数据共享需求清单,6月底前,统一共享数据信息名称、项目内容、服务方式、提供方式、更新周期,加大数据资源共享力度。9月底前,可通过数据核验的证照和信息一律不得要求办事人提供。12月底前,试点推进政务数据精准授权和可信认证共享,加快隐私数据共享应用。(牵头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单位)

3.深化电子证照共享应用。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公共支撑系统,全面推广电子居民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信息技术深度应用。9月底前,实现结婚证、电子社保卡等60种高频电子证照标准化应用;12月底前,电子证照100%关联办事材料清单可在全国范围内互认共享。(牵头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推广运用“掌上超市”。加大“i”陇码公共服务平台和定政通APP宣传推广,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掌上办”。12月底前,注册用户数达到4万人以上,日活跃用户数达4000人次以上。要坚持线上和线下办理相结合,鼓励线上、支持线下,允许企业和群众自主选择线上或线下办理方式,加强对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群体的引导和服务,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优化提升“一窗办、一网办、掌上办、就近办”服务模式,各街道办事处在人口密集的社区、市场、银行营业网点,科学布设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建设便民服务驿站,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资源下沉、关口前移、多点通办。(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五)实施政务环境提质提标工程。

1.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化“三集中三到位一限时”改革,做到“应进必进、凡进必办、进必授权”,促进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普遍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主动开展咨询、引导、帮办、预约、免费打印等无偿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深入推进“局长进大厅零距离”服务活动。(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加快推进政务大厅“一窗通办”。根据企业和群众办事频率和实际需求,优化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设置,6月底前,全面开通“跨省通办”“一事联办”“社会救助综合服务”“招商引资项目代办”“老年人服务”等专窗,充实人员力量,配齐必要设备,提升办事效率。(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

3.分类分步推进“线下停办”。落实国务院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要求,以政务智能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梳理“无人审批”政务服务事项,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分类分阶段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线下停办”,推动事项办理“网进网出、全程闭环”,引导企业群众网上办事,所有事项全程留痕、效能监管,阻断权力寻租空间。(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打造一流政务服务队伍。坚持“大厅为主、部门协同”原则,严格落实《市政务服务大厅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有效提升市政务服务大厅管理运行水平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制度办法,按照评优优先、待遇优先、奖励优先、考核优先“四优先”原则,完善和落实区乡两级政务大厅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坚持大厅为主、协同服务,选优配强政务服务干部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能力素质。成立大厅党支部,组建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积极开展“最美政务人”“最优政务大厅”“金牌帮办服务团队”等评选活动,增强政务服务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实施监管评价提质提标工程。

1.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将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加强重点监管领域数据汇集和报送,形成风险预警线索推送、处置和反馈机制,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加大失信惩处力度,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推进包容审慎和智慧监管。全面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等领域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中设立的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和不予处罚情形,推进柔性执法,6月底前制定“两轻一免”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对新产业、新业态,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更加注重发挥平台监管和行业自律作用。(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实施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托市信用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在市场主体画像、红黑名单比对、行业风险评价工作中加以应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领域,推行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降低企业成本。对市场主体实行差异化监管,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为守信企业减负。(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评价标准,全面开展政务服务“一事一评”“一次一评”的“好差评”服务。强化“好差评”结果运用,反映问题作为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动态调整办事指南的重要参考依据,评价结果与接受评价单位、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在区乡村三级全面推广应用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评价。完善差评和投诉问题调查核实、督促整改、结果反馈和申诉复查机制,全力遏制“差评件”发生。充分发挥效能监督员作用,帮助收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要将“放管服”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研究推动和落实,按照《方案》任务分工,细化具体工作方案,做到任务明确、要求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工作任务。

(二)强化跟进落实。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要健全完善工作报告制度,紧盯重点改革任务,紧扣工作时间节点,确定专人跟踪推进落实。要强化对亮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加强宣传推广和信息报送,同时,在每季度结束前10天,向区政府办上报本季度工作进展情况。

(三)强化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区乡一体、整体联动、系统推进的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要组织力量实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要协同支持、相互配合,做到无缝衔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四)强化督查考核。要落实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工作机制,按照“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考核细则”,对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压茬推进“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要加大对各部门单位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跟踪督办,对问题严重且产生重大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或个人责任。

【荐】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例文


20xx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有关规定,结合乡情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完成减贫任务为基础、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与总书记视察和重要讲话精神,有效应对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严格按照"四不摘"要求,突出问题导向,落实精准方略,完善优化政策,坚持尽锐出战,落实精准方略,全面夯实"四大"保障扶贫,大力推进"八大"提升行动,健全完善"六大"工作机制,配合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主要工作

(一)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

1.坚决打好防控疫情影响风险"阻击战"。全面排查、动态监测、有效应对疫情风险,重点排查监测疫情影响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导致脱贫人口返贫、造成边缘人口致贫等风险,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户因人施策、确保遇困遇病遇灾不返贫不致贫。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有效应对肺炎疫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赣市办发〔20xx〕1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疫中疫后分类预警与防范,深入分析研判疫情风险新挑战,强化包村指挥长与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责任,积极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突出产业就业帮扶重点,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风险,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2.坚决打好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歼灭战"。紧盯剩余23户44人未脱贫人口,聚焦致贫主因,落实帮扶举措,彻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强化综合保障扶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每村提取一定比例光伏扶贫收益设立深度贫困人群保障扶贫基金,发放50元-200元/人.月特困扶助保障金;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特困对象列入救助范围。通过公益性岗位、资产收益分红等途径增加弱劳力贫困家庭收入,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探索互助养老、设立孝善基金和孝老食堂等模式,创新家庭养老方式,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二)全面夯实"四大"保障扶贫

1.全面夯实教育保障扶贫。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资助政策,完善"困境儿童兜底保学计划",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继续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和对口帮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乡村温馨校园"。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学,资助更多贫困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2.全面夯实健康保障扶贫。完善相关医保政策,逐渐消除贫困群体和非贫困群体两大群体医疗福利的"悬崖效应"。探索设立医疗扶贫救助基金,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为妇幼、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的规范管理。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3.全面夯实安居保障扶贫。进一步健全圩镇集中安置点管理服务机制,完善就业培训、扶持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帮助贫困搬迁户稳定脱贫增收。完善农村保障房动态管理制度,对符合住房安全保障的贫困户,继续按20xx年的补助标准落实好新建、改建或维修工作,强化保障房管理使用和后续维护,引导群众按"五净一规范"要求改善居住环境,让群众住上整洁房、干净房。(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4.全面夯实兜底保障扶贫。发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综合保障作用,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政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贫困家庭"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家庭赡养、监护照料法定义务。健全落实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提高临时救助实效。积极推进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集中照料,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帮助争取慈善捐赠和社会力量帮扶,织牢兜底保障扶贫网。(牵头责任单位: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三)大力推进"八大"提升行动

1.推进产业扶贫提升行动。巩固推广"五个一"机制和"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谋划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效衔接。健全完善"3+X"产业发展构架,力争全乡种植烟叶1800亩以上;推广白莲良种良法技术,白莲种植面积稳定在7000亩以上,发展壮大中力专业合作社,本年度新增会员30户以上,全乡辐射发展会员100户以上,提升白莲品质,培育生态有机莲基地50亩,打造石城首个有机白莲基地,规范合作社运营管理,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力争实现合作社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推进莲子粉、莲子露、莲子羹等白莲副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拓宽销售渠道,稳步提升白莲产业效益;推进村大棚蔬菜种植,。重点培育石城一家人脐橙合作社,引导、强化一家人脐橙合作社规范化、组织化、合作化建设,打造石城首个示范性脐橙合作社,创建标准化示范果园,力争打造100亩以上有机橙果园。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发展油茶、脐橙、山地鸡、土番鸭等特色种养产业。设立经营主体培育奖补基金,推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建立工资性、生产性、资产性等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3个以上产业发展示范基地,2个以上示范合作社,示范带动提高贫困户生产组织化水平。全面落实产业指导员制度,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加强光伏扶贫项目后期运营维护,规范收益分配。积极争资争项,扩大招商推介,做好堰塘岩开发前期规划编制,力争堰塘岩开发取得新进展。以堰塘岩为中轴,争取水南、王沙"百美村宿"计划落地实施,争取7月份举办中力合作社首届"白莲采摘节"暨"草甸烧烤节",挖掘濯龙蛇灯文化争取资金,提升濯龙蛇灯文化展馆品味,适时举行蛇灯互动表演,推出蛇灯文化产品,持续推进旅游扶贫,完善旅游景区帮带机制。创新推进电商扶贫,推动农村电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集体所有土地等资产资源使用权作价入股,引导村集体发展农林产业、休闲旅游业等,力争到年底基本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户户都有增收渠道"的产业扶贫新格局。(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2.推进就业扶贫提升行动。通过政策激励、干部引导,继续加强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帮扶,完成900人以上转移就业、35以上车间就业、25人以上能人创业带动就业,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精准实施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乡、村两级招工信息平台,搭建招聘服务平台,实施"双向"招工计划,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加强对就业扶贫车间或企业(实体)的运营管理,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提升履职到位率及人岗匹配度,全面解决挂岗取酬、一人多岗、轮流上岗等问题。落实"雨露计划"补助政策,提升贫困群众稳岗就业增收能力。(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3.推进消费扶贫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消费扶贫政策,实施消费扶贫促产业发展行动;组织工会、帮扶单位工会利用50%工会福利资金,采购因疫情影响滞销的扶贫产品发放给工会会员。充分发挥商会与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集中采购、组织展销、开展扶贫产品专卖等方式,动员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4.推进志智双扶提升行动。深化扶贫扶志感恩教育自立教育、自强培育、自立激励、自尊治理"四项行动"和"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激发群众自我发展动能。健全完善农村基层自治体系,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贫困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大力宣传表彰勤劳致富先进典型,开展贫困家庭星级评定,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开展"道德讲堂""创业论坛""感恩奋进"等系列宣讲活动,增强贫困群众内在动力。结合"扶贫爱心超市""赣南新妇女运动"等评比活动,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就业、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等。把智力扶贫、人才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产业大户、创业能人、致富带头人等头雁效应,通过"依托身边产业、遴选身边人、传授身边技术、带富身边群众"模式,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道德新风。(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5.推进创业致富带头人提升行动。开展"双培育"工作,把贫困户培育成创业致富带头人,把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成产业基地或合作社领办人;打造精品培训班,加大"走出去"教学力度,提升培育成效。打造一个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示范基地,提升带贫益贫效益。做好党建融合文章,把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同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紧密结合,引导优秀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把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选入村"两委"干部队伍。(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6.推进社会扶贫提升行动。大力宣传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定期部分贫困群众的爱心需求,及时公布需求对接成功信息,拓宽爱心人士参与对接路径。引导民营企业设立的扶贫基金和慈善协会力量,通过捐赠帮扶资金、扶贫项目引进、提供对口销售渠道等方式,拓宽脱贫路径。(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7.推进脱贫监测户与边缘户巩固提升行动。强化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动态预警监测,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落实针对性工作措施。重点关注脱贫监测户,建立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的机制,加大因病、因灾、因产业失败导致系统性返贫风险防控力度,主动干预,及时帮扶。摸准贫困边缘户对象,坚持因户施策、开发式扶贫、适度激励和反向约束四个原则,重点从医疗保障、产业扶持、就业扶持、金融扶持、临时救助等方面研究制定措施,实施精准帮扶,有效防止和减少致贫返贫。(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8.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坚持监管同步,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经费、有人员"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农村改厕任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继续完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水利水渠、绿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项目,推进村庄绿化净化美化;规划引领精致乡村建设,结合实际打造一批风景秀丽田园乡村、文化古村、休闲旅游乡村、现代宜居乡村。(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四)健全完善"六大"工作机制

1.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和"四不摘"要求,持续压实乡村两级扶贫责任。继续坚持定期研究调度脱贫攻坚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帮扶,凝聚合力攻坚。(牵头责任领导: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干部:机关全体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各帮扶干部)

2.健全完善驻村帮扶管理机制。强化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管理,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实效。调整工作重点,驻村工作队的重心由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转变。严格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日常管理,推动抓实精准扶贫、基层党建等工作。驻村帮扶单位重点协助村"两委"推进农村党建、防贫预警监测、产业就业、村集体经济壮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维护以及乡村治理等工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3.健全完善常态化整改机制。坚持以问题整改为抓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常态化开展整改"回头看",发现问题建立台账,举一反三及时整改,以强有力的整改举措稳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4.健全完善防致贫返贫预警机制。定期开展预警监测,建立乡村预警、部门联动、主动申请等识别渠道,及时掌握面临致贫返贫高风险因素的农户,并经乡扶贫办核查排查,建档确定防贫干预对象。通过临时救助、兜底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产业就业等方式,对防贫干预对象因人因户分类落实干预措施。建立健全防贫保险机制,按45元/人的标准为"非贫低收入户"与"非高标准脱贫户"人群购买防贫保险,防止因病、因灾(含意外事故)、因赔偿责任等突发事件致贫返贫,确保遇困不返贫。(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5.健全完善定期调研督导机制。注重发挥扶贫办在脱贫攻坚中综合协调、督导参谋的职能作用,定期下到各村调研督导巩固提升工作,力促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三落实",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三精准",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与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三保障"全面到位。继续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保持脱贫攻坚工作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权重不变。(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6.健全完善项目后续管护机制。全面清查20xx年以来扶贫资产底数,按照到户类资金、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三类进行分类管理与确权,纳入国有资产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建立资产管理台账,明晰资产管护责任、管护主体和具体责任人。建立健全扶贫资产运营定期审计评估机制,强化经营性资产风险管控。明确扶贫资产的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及监督权等,提高资产效益。重点强化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后期管护,充分发挥扶贫项目效益,确保不停摆、不闲置。全面开展扶贫资金项目"回头看",确保益贫带贫绩效目标稳步达标。(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五)配合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全覆盖开展查缺补漏"回头看",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确保已脱贫群众稳固达到脱贫标准,各项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全力配合做好脱贫攻坚普查,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三、保障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压实脱贫攻坚乡、村主体责任,挂点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责任,注重发挥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精准脱贫政策,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良好局面。(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二)稳定资金投入

持续加大脱贫攻坚资金投入保障力度,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重点加大非贫困村支持投入力度,把资金投入重心转向发展产业和解决脱贫监测户、贫困边缘户与相对贫困户方面。(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三)强化作风建设

持续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连心连情促脱贫",通过小组会、屋场会和户主会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治理扶贫领域"怕慢假慵散"等的作风顽疾。注重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和扶贫腐败等问题。(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四)加强宣传引导

把握舆论导向,全面宣传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好的做法经验。加大舆情监督,建立舆情负面应对制度。认真总结和宣传各村、各驻村工作队在脱贫退出巩固提升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着力宣传表彰一批、推荐一批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干部,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营造良好氛围。(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各村书记)

营商环境九大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分享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相关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服务”,做到“十最”,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令第722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九大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营商办发〔20xx〕4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市、县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立足“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紧紧围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评价指标、先进经验、问题短板、企业需求、服务质量、数字政府建设、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开展补短增效、达标提升、争先进位、复制推广、整改提升、纾困解难、评优创优、数字营商、服务提质“九大对标提升行动”,全力补齐差距短板,做优“五星级”服务品牌,加快打造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政策高地、成本洼地、投资热地,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助力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对标条例规定,开展“补短增效”行动。

1.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依法确需对市场主体的财产和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实施查封、冻结和扣押等强制措施的,应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条件、程序进行。禁止超标的、超范围查封、冻结和扣押涉案财物,鼓励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查封、扣押,最大限度减少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施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举报投诉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维权援助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建立专利预警制度。(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3.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建立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保障中小投资者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收益权和监督权,提升中小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便利度。(县法院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贯彻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得另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对清单所列事项,持续优化管理方式,严格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行政审批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5.规范涉企收费。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依法核定和清理,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目录清单之外的收费和保证金一律不得收取。(县财政局、发改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6.提高融资担保能力。组织开展“千企评银行”活动,扩大“惠企贷”“政银保”业务覆盖面,防止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随意减少授信、抽贷断贷“一刀切”等做法。建立担保费补贴和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担保业务规模,降低担保费率。引导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降低或取消反担保条件,通过信用保证方式提供融资担保,引导保险公司为小微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更灵活的保险增信服务。(县金融办牵头,县财政局、人行营业部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7.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综合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用服务、人才培训、法律维权、市场开拓等全方位的公益性服务。(县中小企业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8.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有效预防和制止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9.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实行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管理,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依法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公开交易目录、规则、程序、结果、监管和信用等信息,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并平等参与交易活动。推进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0.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培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制定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行业发展标准、技术服务标准,发挥其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评比、认证等行为依法规范监督。(县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1.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披露、使用和管理,依托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向市场主体提供免费的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县信息办、人行营业部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2.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完善政务诚信监督机制,着力解决政府部门不履行承诺和合同,减损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问题。20xx年底前,对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的欠款要应清尽清,存在分歧的欠款要通过协调、协商、司法等途径尽快解决,不能增加新的拖欠。(县信息办牵头,县工信局、财政局、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20xx年底前)

13.简化企业注销程序。优化市场主体注销办理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间、降低注销成本,强化与税务、社会保障、金融等部门协同办理,鼓励推行清税承诺制,提高注销便利度。对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者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市场主体,适用简易程序办理注销登记。(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行政审批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4.提升破产办理质效。健全企业破产“府院联动”工作协调机制,探索建立重整企业识别、信用修复等机制,支持破产市场主体的债务重组和后续发展,协调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涉及的企业注销、涉税事项处理、资产处置、职工权益保护等有关问题。(县法院牵头,县司法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5.建立“审管联动”机制。制定公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事项清单,逐事项完善办事指南和运行流程图,明确各环节承办主体、办理标准、办理时限、监督方式,进行事项清单动态管理,不断提高行政职权运行的规范化水平。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进一步明确行政审批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职责边界,加强行政审批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协调联动,推动审批监管有效联动,闭环管理。(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20xx年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16.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受理制度,制定实行容缺受理的事项清单,明确事项的主要申报材料和次要申报材料。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材料或者副件有欠缺的登记、审批事项,申请人按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后,先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可容缺申报的材料。(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20xx年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17.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实行分类管理。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经审批部门批准取得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的特殊管制行业外,企业凭营业执照即可开展一般经营活动。(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行政审批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8.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制定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目录,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但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公共安全、金融业审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和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行业、领域除外。(县市场监管局、司法局牵头,县行政审批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9.加强政企常态化联系。按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求,建立政企沟通机制,通过定期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和反映诉求,了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依法帮助其解决,推动营商环境改革精准施策。(县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电商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贸易园等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0.深化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加强“差评”问题整改,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和差评整改全覆盖,通过企业和群众的评价倒逼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优化服务。(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1.建立信用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依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及风险程度等,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督管理。对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减少监督检查比例和频次,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给予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便利服务;对信用风险较大的市场主体加大监管力度;对严重失信主体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县市场监管局、信息办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2.强化新型信用监管。分期分批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政务服务、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政府资金安排、企业投融资服务等事项中设立信用信息查询环节,将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公共信用综合评分、公共信用报告、第三方信用评价报告等作为重要参考,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防范决策风险。(县信息办牵头、县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财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金融办、人行营业部等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3.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按照鼓励创新、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针对其性质、特点分类制定和实行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标准,留足发展空间。(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4.加强重点领域“互联网+监管”。加强部分重点监管领域数据汇集,依托“互联网十监管”系统,规范监管行为,实现信息可追溯,减少人为干预,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县职转办牵头,县级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5.规范招投标监管服务。推进工信、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将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和信用评分纳入评标指标体系,依法建立招标投标领域信用黑名单制度,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机构、评标专家、招标投标交易场所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并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公示。(县住建局、信息办牵头,县工信局、交通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6.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适时对现行有效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清理和评估,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妨碍市场公平竞争、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规定,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并予以公布。(县司法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7.建立纠纷解决途径。建立完善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相互协调、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县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8.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对哄抢财物、强迫交易、滋扰冲击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侵犯市场主体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制止,依法惩处,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有关单位和个人。(县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9.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企业负责人、职工、城乡居民代表中聘请特约监督员,建立执行特约监督员工作制度,协助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县人大办、政协办、工商联负责落实,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20xx年9月底前)

(二)对标目标任务,开展“达标提升”行动。

30.狠抓任务落实。对照《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改革任务、改革举措,进一步细化任务清单,夯实工作责任,提升工作标准,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落实到位。(县营商服务中心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20xx年6月底前)

31.强化督导落实。各改革任务牵头部门负责本项任务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要切实加强对各责任部门和各镇办(社区)落实本项任务的督导和培训,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对标评价指标,开展“争先进位”行动

32.完成季度评价考核。组织县级各参评单位根据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考核安排部署,做好我县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考核相关工作,倒逼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力争在多个行业领域树立标杆,实现“以评促改、以改促优、以优促建”目标。(县营商服务中心牵头,评价指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33.推进“六减一增”工作。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从企业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着手,深入开展“减环节、减材料、减证明、减跑动、减时间、减费用”等“六减”工作,切实方便群众企业办事。进一步做好政策公开和解读工作,审批依据、审批要件、业务流程要在网上和政务服务大厅公开,办事进度要对外公开可查,切实增强服务透明度。(评价指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34.制定任务清单。县级各参评单位要在总结20xx年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标20xx年中央及省、市、县对口部门政策文件和决策部署,认真研究确定本行业、本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坐标系”,找准职能定位、标定推动方向、破解瓶颈问题、制定任务清单,抓好贯彻落实。(评价指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35.夯实工作基础。县级各参评单位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素材收集、挖掘工作亮点,围绕企业实际需求,扎实做好自查自纠工作,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全力抓好整改落实,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为20xx年参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评价指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36.加强协调配合。县级各参评单位要逐指标明确分管领导、业务负责人、指标填报人,密切协作配合,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确保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评价指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四)对标改革举措,开展“复制推广”行动

37.根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发现的15个地区创新举措和《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xx》提供的210余项改革亮点和18个重点领域70个典型案例,以及省提供的复制推广借鉴典型案例,鼓励和支持县级相关部门、各镇办(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先行先试,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一批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加快形成可在市、县范围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县营商服务中心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五)对标问题短板,开展“整改提升”行动

38.按照市20xx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报告反馈问题清单,由县级各参评单位负责做好问题整改工作,后续按照市营商办安排分季度进行评价考核和问题整改工作。(县营商服务中心牵头,县级参评单位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六)对标企业需求,开展“纾困解难”行动

39.全面梳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双包一解”大走访活动。(县营商服务中心牵头,县工信局、市场监管局、中小企业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0.持续收集中央和省、市、县惠企便民政策,按照行业、领域、层级进行分类,精准推送至项目企业,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通达率,切实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县工信局、市场监管局、中小企业局、发改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电商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贸易园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1.探索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发挥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构建职能部门、属地街道“企业服务共同体”,对企业和项目单位反映的涉及多方的问题,由首办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团式”推动解决,形成齐心协力帮扶企业发展的合力。(县工信局、市场监管局、中小企业局、发改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电商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贸易园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20xx年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42.畅通企业投诉渠道。依托“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服务平台,“互联网+”大走访平台和营商环境“零投诉”运行机制,畅通企业投诉举报反馈渠道,保障市场主体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及时处理。(县营商服务中心、信息办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七)对标服务质量,开展“评优创优”行动

43.规范窗口服务行为。按照窗口单位无否决权,说NO需报告的原则,政务服务类窗口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出的审批需求、不能简单说“不行”。对不符合条件的,不能拒绝,应给予指导;对不属于本部门办理的事项,不设路障,应予指导;对政策规定不明确,不要否决,要指路径;对法律法规有限制的,不说不行,要帮助分析,逐步规范窗口服务行为,提升窗口服务水平,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4.开展评优树模。依托推优树模评选机制,制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青年示范岗评选方案》,明确评选范围、评选标准和奖励办法,激励青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营造比学赶超,“青年关心营商环境,青年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团县委负责落实;完成时限:20xx年10月底前)

(八)对标数字政府,开展“数字营商”行动

45.推动数据共享共用。进一步强化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应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务数据共享使用授权机制,推动数据下沉使用,为全面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数据支撑。配合市级动态更新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和共享清单,深化数据共享应用,能够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收集的,不得要求服务对象重复填报。(县信息办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6.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加强财政直达资金日常监控,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全面梳理、公布涉及市场主体的减税降费、行政奖励、财政补贴补助等各项优惠政策和产业促进政策,编制政策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基础上,依托市级“免申即享”系统,推行认定类、指标达成类等政策“免申即享”新模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变“企业追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推动政策从“纸上”落实到“地上”。(县财政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中小企业局、信息办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20xx年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47.运用“营商地图”系统。梳理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产业经济、产业规划、发展目标、重点企业、优惠政策、厂房楼宇、交通区位等资源信息,建立产业园区“园小二”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依托市级“营商地图”系统,为来武投资企业提供“一站式投资导航”“一站式政策咨询”“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解决招商资源“不见面考察”和政策咨询、审批服务等问题,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县招商局、行政审批局、工信局、信息办、工业园区管委会、电商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贸易园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20xx年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九)对标先进经验,开展“服务提质”行动

48.推行一站式集成服务。围绕企业群众办事更高效、体验更愉快的目标,聚焦办事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完善服务功能,丰富应用场景,提升网上政务大厅、移动客户端(APP)、自助服务终端的办事体验,完善实体大厅“一站式”功能,提速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配合;完成时限:20xx年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49.推行套餐式主题服务。以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为导向,聚焦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强化数据共享,注重业务协同,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公布标准化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真正使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县行政审批局牵头,信息办等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20xx年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50.推行链条式流程服务。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不动产登记、纳税、融资信贷、办理破产“八事快办”链条式服务机制和县级服务链“链长”机制。支持园区针对重点产业制定专项服务清单和个性化服务清单,提供清单式服务,全面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企业成本切实降低、合法权益有效保护、惠企政策全面落实,让企业服务一键即达。(县行政审批局、工信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住建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税务局、金融办、法院、工业园区管委会、农产品加工贸易园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20xx年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51.推行管家式兜底服务。探索建立“项目管家”制度和三级服务模式,采取重点项目领导包单当管家,一般项目部门专人接单当管家,园区委员会项目成立专班跑单当管家的三级兜底服务模式,按照“企业下单,园区列单,政府买单”的方式,明确管家职责,细化服务内容,确保服务到位。(县发改局牵头,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农产品加工贸易园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52.推行保姆式贴心服务。在实现线上服务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线下服务,畅通服务渠道,解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使用智能技术难的问题。科学合理布局,配备引导人员,设置接待窗口,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指引、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办(社区)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保障措施

53.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九办四组”工作机制,调整相关成员单位,形成县营商服务中心统筹、8项指标牵头部门专项推进的“1+N”工作框架结构。(县营商服务中心牵头,县级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完成时限:20xx年6月底前)

54.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全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督促落实、研究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营商服务中心牵头,县级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限:20xx年6月底前)

55.建立奖优罚劣机制。对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对在优化营商环境季度考评中结果不达标的县级有关单位,由县委督查室发出提醒函;连续两次不达标的进行约谈;三次以上(含三次)不达标的移交县纪委监委进行问责。(县纪委监委、县委督查室、县营商服务中心负责;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56.加强条例宣传解读。及时、解读条例各项法规措施,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新闻媒体应当创新宣传方式,系统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和成效,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舆论监督。(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融媒体中心负责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范文资料:冰雪运动会实施方案例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和全省加快冰雪运动发展推进会议精神,促进我县群众冰雪运动发展,决定举办"全城热练"20xx年青少年冰雪运动会,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实现"到20xx年全省参与冰雪运动群众达到3000万人"目标,加快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

二、运动会主题

燃冰雪激情,展运动风采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教育局

协办单位:卫生健康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播电视台

为确保运动会圆满成功,成立赛事组委会,下设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宣传报道组和裁判组等五个工作小组。

四、活动安排

(一)展示和培训

1.活动内容:冰壶球展示赛

时间:

地点:湿地公园下沉广场

参加人员:县轮滑协会、冰雪运动协会会员

2.活动内容:冰壶球培训

时间:

地点:湿地公园下沉广场

参加人员:县轮滑协会、冰雪运动协会会员

参加人员:县轮滑协会、冰雪运动协会会员及全县群众

(二)竞赛单元

1.青少年组暨中小学生轮滑

时间:

地点:初级中学南校区

竞赛项目:100米个人轮滑竞速赛;200米个人轮滑竞速赛

参加人员:全县各中小学校在校生

2.冰壶比赛

时间:

地点:初级中学南校区

竞赛项目:冰壶球团体对抗赛

参加人员:全县各中小学校在校生代表队12只

3.社会组冰壶球职工团队赛

时间:

地点:湿地公园下沉广场

竞赛项目:冰壶球职工团队赛

参加人员:县直各单位职工

4.社会组冰壶球大众赛

时间:

地点:湿地公园下沉广场

竞赛项目:冰壶球职工团队赛

参加人员:全县健身群众

五、工作保障

(一)提高认识,强化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举办冰雪运动会对推进我县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根据本方案将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二)通力协作,统筹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勤沟通、多协调,建立顺畅有序的工作协作机制,互相配合,统筹推进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

(三)强化保障,做好服务。各部门要围绕运动会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能有效衔接、顺利推进,确保运动会办得圆满、成功、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