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资料-医院封存反应标本应急预案范文

2022-01-15
方案范文 医院物业工作应急预案 医院项目物业管理工作应急预案

方案范文。

紧急事故突发时,我们最好预先将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做好,做好应急预案能够帮助缩小事故的损失,如何才能写好应急预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资料-医院封存反应标本应急预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院关于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

一、患者在医院期间进行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治疗时,发生不良后果,要当场将标本保存,注明使用日期、时间、药物名称、给药途径。

二、疑似由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的不良后果时,科室应向医务科(夜间向总值班)报告。同时由护士长报告护理部。

三、科室医务人员、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需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四、封存标本需在封口处加盖科室图章,同时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

五、封存标本由医务科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科。

六、需要进行检验的标本,应当到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03kKK.CoM

七、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检验机构时,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八、对封存标本进行启封时,应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

九、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科室要对血液立即进行封存保留,并向医务科汇报,同时通知医院血库,由院方与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联系。

03Kkk.com相关文章推荐

医院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标准操作程序【荐】


医院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制定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病患健康与生命安全。

范围:临床各科室、感染科、药剂科、护理部等

责任人:事件发现者及相关部门医护药人员

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三、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护理部。

六、保留换下的液体和输液器送化验室及有关部门。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

1.一般的输液反应: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观察病人情况。

2.严重的输液反应: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资料-医院信息安全防范应急预案模板


信息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总则:

1、为了保护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促进医院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保障HIS系统的顺利运行,特制定本规则。

2、本规则所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指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由计算机及其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按照HIS系统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是保障计算机及配套的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4、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重点是维护网络系统中数据信息和网络上一切设备的安全。

5、医院内全部上网运行的计算机的安全保护都适用本规则,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6、财务部网络技术组主管全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7、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上网计算机从事危害医院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安全保护制度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应遵守上级主管机关办法的行政法规,用户手册和其他有关规定。

2、计算机网络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和用户使用权限划分。安全等级和用户使用权限以及用户口令密码的划分和设置由计算机中心负责制定和实施。

3、计算机中心机房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规定。

4、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施附近进行营房维修、改造及其他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如无法避免而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施安全的作业,须事先通知计算机中心,经中心负责人同意并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作业。

5、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计算机安全使用规则,以及有关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6、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发生的问题,有关使用单位负责人应当立即向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报告。

7、对计算机病毒和危害网络系统安全的其他有害数据信息的防治工作,由计算机中心负责处理。

8、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等各项操作由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自行拆卸、安装任何软、硬件设施。

9、所有上网计算机绝对禁止进行国际联网或与院外其他公共网络联接。

安全监督

计算机中心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保护工作行使下列监督职权。

1、监督、检查、指导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工作。

2、查处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违章行为。

3、履行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工作的其他监督职责。

4、技术人员发现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隐患时,可立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5、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就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定事项采取特殊措施进行防范。

实施情况

1、制度建立后印发各使用科室,要求各科认真组织学习,做到操作人员必须掌握。

2、财务部计算机网络中心组织全院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为信息质量与安全教育。

信息管理意外事件处理

一、应急预案

1、坚持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权利;

2、发生意外事件后各科室在5分钟内将信息反馈财务部计算机网络中心;

3、快速向科主任及主管领导汇报,并启动应急方案;

4、一旦发生无法挽回的事件后,应立即转入手工状态;

5、当故障解决后,在48小时之内将手工数据全部补录到HIS系统中;

6、解决流程:

故障部门5分钟上报计算机网络中心10分钟到现场事故处理结果

医院领导恢复数据

计算机网络中心组织抢修

7、应急事件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院长、人事行政部经理

组员:网管

二、替代程序

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当现有系统出现问题并且无法快速恢复使用的时候,启用深圳捷信达HIS系统。同时医院财务部购买的是用友财务软件系统。医院这两套系统都备有硬盘备份准备。

参考资料:乡村卫生院输液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处理流程模板


乡村卫生院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二)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资料-第二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精选】


第二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55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一、射洪县人民医院放射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医院放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X射线影像诊断的管理工作。医院所有开展的放射诊疗项目、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X射线影像诊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范要求,配备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放射治疗技师、核医学医师、放射影像技师,对工作人员配备并要求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

(一)在放射治疗场所按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检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二)在核医学科,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地,配备温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三)在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地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三、当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县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诊断放射性药物世纪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的;

(二)放射治疗时机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25%以上;

(三)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药物的;

(四)放射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的;

(五)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引起的其他放射事件。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应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并立即进行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二)发生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事故时,应作如下应急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严防进一步污染。

2、对可能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医学救治及处理措施。

3、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4、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5、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时,应保护好现场,并认真配合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侦破。

五、报告程序:

发生或发现放射事故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尽快向科主任、医务科、保卫科报告,医务科、保卫科接报告后立即快速进行调查,将调查情况向院领导报告,并根据事故类别、性质逐级向射洪县卫生局、公安机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放射事故报告卡》由事故单位在24小时报出。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还应同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

参考资料:医院甲亢危象患者应急预案【荐】


医院甲亢危象患者的应急预案

一、住院患者因急性感染、精神创伤、高热、妊娠、甲状腺手术等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当患者体温升高至39C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即刻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密切观察其变化,每15-30分钟测T、P、R、BP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改为1-2h一次,必要时心电监护。

二、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应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如丙硫氧嘧啶,复方碘溶液,呼吸急促时给予氧气吸入。

三、患者出现体重变化,如体重锐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应警惕虚脱,休克、嗜睡、谵妄和昏迷时应及时备好液体,准备抗休克治疗。

四、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做好:

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服,避免受凉。

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服务。

3、按;: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五、待患者病情安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诱发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资料-第二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二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并消除其危害,防止医院感染的继发和蔓延,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对医患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医患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制定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xx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xx年试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xx年)》、卫生部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20xx年)的通知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院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医患双方身心健康等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件实行分级管理。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保障。各相关小组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广大医护人员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的职责及成员

(一)、领导小组

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成立成员结构合理的指挥部。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副书记

(二)指挥部

指挥部成员接到信息联络小组的通知后必须按时到岗,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督促落实应急处理措施并评估应急处理的效果。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组长:分管副院长

组员:院感科、医务科、总务科、设备科、药剂科、保卫科科长,检验科、护理部主任

(三)信息联络小组

随时更新指挥部成员的通信联络方式,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负责联络指挥部成员,联络内容包括联络原因、事件概况、到岗地点、到岗时间等。

组长:行政办公室主任

成员: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

三、流调小组

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能原因、病原学检验等。

组长:院感科科长

组员:检验科主任、院感专职人员、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五)、诊断救治小组

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涉及人员的诊断救治。

组长:医务科科长

组员:大内科、大外科、临床各科室主任

(六)消毒、隔离及防护小组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和消毒实施工作。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

组长:护理部主任

组员:院感科、总务科科长,各科室护士长

(七)疫情信息组

根据传染病报告有关规定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负责疫情的报告与院内信息交流工作。

组长:院感科科长

组员:保健科科长及相关人员

(八)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等物资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组长:总务科科长

组员:总务科相关工作人员

(九)保卫小组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现场保卫工作。

组长:保卫科科长

组员:保卫科相关人员

四、医院感染突发事


件应急处理流程

(一)日常检测

1.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定期对病区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病区院感兼职医生报告,并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科室确定责任人,每日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等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或院感兼职护士报告,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预警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监测信息,按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三)报告

1.报告人:医院任何部门为责任报告部门,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为责任报告人,所有医护人员为义务报告人。

2.报告程序:上班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下班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医院管理科负责人或医院总值班。

3.报告时限: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及时、准确地报告。Ⅰ级突发事件立即报告;Ⅱ级突发事件30分钟内报告;Ⅲ级突发事件12小时内报告。

4.报告监督: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权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总值班报告突发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医院领导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四)应急反应

1、原则

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同时,要遵循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要根据不同类别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升级预警和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及时撤销预警。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在30分钟之内,赶赴事发现场采取相应措施。

2.1初步证实

1)初步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若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应计算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病区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初步证实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2院内报告

1)医院感染管理科经初步证实后,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向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领导汇报,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提出是否启动应急处理措施的建议。

2)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领导经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决定是否成立应急指挥部,以及组成成员名单。

3)应急指挥部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督促落实应急处理措施并评估应急处理的效果。

2.3院外报告

按照突发事件的分级要求实行分类报告

(五)、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

五、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分类应急处理措施

(一)医院感染的流行或暴发

1、分级

Ⅰ级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Ⅱ级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

发生3例以上5例以下医院感染暴发;

2.基本处理

2.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医院感染病原学的流行病学特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①根据疾病传播途径、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防护镜、穿防护衣等。进、出隔离病房必须遵守规定的流程,如人、物进出的流程和卫生通过等。

②操作前后必须消毒、清洗双手。

③隔离区或隔离病房间设独立的医疗小组以减少不必要交叉感染。

④密切接触传染源者应做必要的限制性隔离,以免病原菌扩散。

2.2开展医院感染病人的救治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住院患者一旦被确诊为院内感染暴发或流行应立即单间隔离(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以便于进一步治疗或转传染病医院。患者隔离期间谢绝陪住和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2.3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

①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②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③查找引起感染的原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④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

⑤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⑥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⑦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专家人员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⑧主管院长接到报告,指挥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2.4做好现场控制,有效切断感染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废染。①隔离区或隔离房间的一切医疗(一次性应用)、生活用品必须单独使用,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


1000-2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预消毒后方能回收、清洗、灭菌。②隔离病房每日酌情进行空气消毒,必要时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③治疗台、床头桌、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④隔离病房的门把手纱布和地垫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并保持湿润。⑤废弃的医疗废物放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封,专人回收后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则按规定用消毒液喷洒后双扎口作用2小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⑥患者转院或病逝后按不同病种行终末消毒处理(包括空气、墙面、地面、物品和运输工具等。

2.5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

2.6确诊或疑似传染病人按规定及时转诊传染病院。

3.报告

3.1院内报告程序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领导报告。Ⅰ级立即报告;Ⅱ级1小时内报告;Ⅲ级24小时内报告。

3.2院外报告程序

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医院报告。

Ⅰ级:应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Ⅱ级:应在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Ⅲ级:医院内自行处理即可。

根据相关规定上报上级部门。

(二)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1.分级

Ⅰ级

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

Ⅱ级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

2.基本处理

2.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医疗废物的分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处理原则,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2.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2.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理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2.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3.报告

3.1院内报告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领导报告。Ⅰ级1小时内报告;Ⅱ级24小时内报告。

3.2院外报告程序和时限

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医院报告县卫生局、县环保局。

Ⅰ级:应在24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

Ⅱ级:应在48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报告。

六、善后工作

(一)效果评价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应急指挥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根据事件分级报告医院领导和(或)相关上级部门。

(二)奖励

医院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征用物资、劳务的补偿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部门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

(四)责任

对在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应急组织体系各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责分工及时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和物资,成立应急处理队伍,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保障。

(二)技术保障

1.信息系统:应急处理组织体系的成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期间应保持24小时通信工具畅通;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正常。

2.应急处理: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和实验室检验能力。

3.应急医疗救治:医院要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4.演练:医院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三)物资保障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应急储备物资应妥善保管、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无过期失效并及时补充更新。突发事件发生时30分钟以内必须到岗。储备物资应包括:消毒物资(如消毒药品器械、隔离衣和口罩等防护用品)、应急设备(如应急照明灯、简易呼吸器等设备)。科室自备常用量消毒、隔离及防护物资,突发事件发生时服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无条件统一调配。

八、预案管理与更新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附件: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织体系工作流程;

2.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3.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应急处理措施流程;

4.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流程。

资料-第二医院急危重症病人处理应急预案范文


第二医院急危重症病人处理应急预案

一、目的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为病人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对危重病人的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二、要求

1、门诊、急诊、病房须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有问题及时向医务科及院领导汇报,及时会诊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2、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3、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4、上级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认真记录。病历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妥善保管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

5、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6、注意与病人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病人抢救治疗。

三、逐级报告程序

1、各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病人后,要迅速到达病人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资料,并向病人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病人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2、严重外伤、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在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3、遇2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白班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夜班要向总值班报告,由科主任或总值班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科主任或总值班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务科报告,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科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援。医务科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突发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4、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时,值班医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历记录等文书工作,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必要时写出书面意见向医务科汇报。

四、流程

1、急诊出诊:凡接120指令或呼救,要求5分钟内出发,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急诊科或病区值班医师。病人急诊留观不超过72小时。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根据病人病情可决定是否入院。如病人无足够经济能力,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

2、转入病人,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并明确病人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病人入院或转入新科室后应马上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立即到场查看病人下达医嘱,立即完成首次病程志,转入志,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病人,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必要时行全科讨论或全院会诊,认真做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书面和床旁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值班医师应认真查看病人,掌握病情。

5、病情稳定后,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天内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医师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若需其他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科协调,应避免患方在场时发生分歧。

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

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病历中做详细记录。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14岁以下患儿的术前应有儿科会诊。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名。

10、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病人或家属告知。

11、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向病人、家属或其委托人交代病情(不能行使委托行为者,向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人或家属下列情况:

(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

(3)植入物。

(4)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

(5)手术、麻醉及其他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

(6)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

(7)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

(8)搬动病人可能造成危险。

(9)有创操作需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

(10)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务科,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

(11)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入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

12、强化制度保障

(1)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接诊危重病人后首诊医师要迅速到达病人身边,询问病史,检查病人并做出初步诊


断,开出抢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时机。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资料的记录。紧急情况确无时间的可以在术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但是记录应以病人实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始。

(2)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做出初步诊断后,首诊医师要立即向病人,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下一步需要进行的检查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对需要外出进行的检查或治疗,要明确告知其并发症和危险程度,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同病人进行检查。凡是应该告知未告知,告知不详细,应记录未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应陪同未陪同,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及时等,一旦发生纠纷,后果由主管或值班医师负主要责任,由科主任负次要责任。

(3)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责任督促、检查护士的执行情况,有权利要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医师掌握病人病情,及时向病人家属通报。

(4)强化科主任领导和医师分级负责制度,任何医师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发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主要责任。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及时到达者,发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主要责任。

(5)强化院内会诊管理:在紧急情况下,首诊医师可以电话或口头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主要责任。凡已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及时到场,影响抢救者,会诊医师负主要责任。(普通会诊24小时内到位,紧急会诊和抢救病人会诊15分钟到位)

(6)加强转科病人管理:入院后病人因诊断有变紧急转入其他科室,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院后医嘱,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关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资料,并在记录时间一栏后加括号注明“补记”字样。上述记录时间以病人实际开始治疗为准,不以办理住院时间为准。科室之间对病历资料的书写要从实际出发协商解决,有争议及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凡因扯皮而不及时完成病历资料者,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科室分担。

(7)病人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院,要向病人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如病人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后向医务科报告经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病人。

资料-第一医院供水系统应急预案样板


第一医院供水系统应急预案

供水系统正常运行,是确保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要保障。是实施医疗服务,医疗急救的根本条件之一。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根据供水系统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供水系统系统具体情况

1、我院自来水供应由我所自备厂供应。

2、住院手术室配置30吨水箱两组,可保短时应急使用。

二、故障及解决方案

1、“跑,冒,滴,漏”故障。

由总务科组织维修人员在最短时间修复或更换其配件。

2、管网爆管处理。

由总务科管理人员,管道维修人员协助自来水厂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处理。维修后,铁管道养护时间10-12小时。

3、管网计划停水,管网爆管等停水的处理。

(1)管网计划停水:由总务科通知各用水科室做好工作安排,保证重要科室应急用水。

(2)管网爆管:发生此情况后由总务科管理人员,联系送水,为医院重要科室应提供必要的用水,保障医院医疗工作正常进行。同时向主管院长汇报。

资料-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精选】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和《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管理办法》及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条:组织机构

(一)成立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

秘书:检验科科长

成员:检验科副科长,院感科、保健科、总务科、设备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二)成立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医疗救护专家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大内科、大外科、临床各科室主任

(三)成立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医疗应急工作队:

队长:医务科科长

成员:保卫科、总务科、设备科科长长及总务科、保卫科、设备科相关人员

第二条: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职责:

(一)协调与卫生局所属各相关部门及各区级政府机构的关系,在县卫生局及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收集、汇总、分析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及时向卫生局及各相关部门汇报,交流信息。

(三)领导与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临床救治,实验室管理,现场控制。

(四)负责组织发生实验室生物事故处理时所需的人员、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物质到位。

(五)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医院实验室生物事故医疗救护的日常工作。

专家组职责:

(一)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医疗救治、会诊任务。

(二)必要时参加市、区的统一调动。

工作队职责:

(一)负责医院实验室生物事故的现场处置,配合诊治全过程的物质保障。

(二)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提供医疗救护、现场人员疏散,现场处置、现场保护等工作,并接受上级统一调遣。

第三条:现场处置

(一)医院在接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或卫生局通知后,立即组派应急救护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采取防护措施,开展现场急救。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急救医疗队,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三)现场急救以组为单位进行,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确保受伤者所在环境安全,作好救护人员及伤病人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四)现场急救针对危险生物品种类和受害人伤害情况予以相应处理。依据受害者的伤病情况,按轻、中、重、死亡分类,分别以“绿、红、黄、黑”的伤病卡作出标志(伤病卡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置于伤病人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部位便于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五)现场急救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要将经治的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逐一填写伤员情况单,并置于伤员衣袋内。

(六)现场急救工作队服从医院领导小组或事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指挥。

第四条:报告程序

当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务科,医务科立即组织医疗救援和现场处置,启动该预案。医务科与相关科室主任共同调查事故情况,立即口头或书面报告院领导、卫生局。

医院消防应急预案方案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下面是关于医院消防应急预案方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为进一步强化医院消防应急能力管理,在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同时,及时果断、稳妥地处理火灾事故,确保广大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人身与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消防法》与公安部第61号令规定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与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与消防“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充分认识火灾的极大危险性,在行动上落实各项防火措施、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切实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同时积极做好各项灭火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扑救、及时报告,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与人员伤亡,有效地保护员工、患者及家属的人身与公共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1、为了保障医院区域内人员与财物安全,一旦发生火灾,在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恪尽职守,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利用安全疏散通道迅速撤离到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学会自救与救人。

三、适用范围

医院区域内发生的火灾紧急疏散与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

(一)医院成立消防应急处置指挥部:

总 指 挥 :

副总指挥 :

成 员 :

主要职责 :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各部门、科室与院微型消防站力量,进行人员紧急疏散与灭火救援指挥工作。

(二)指挥部下设各成员组,组成及主要职责如下: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保卫科, 负责协助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发挥作用。

职 责:

(1)负责有关消防工作的指示、通报与指挥部有关决策的传达贯彻,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报。

(2)掌握突发火灾的全部情况,按指挥部的要求收集、汇总、上报突发火灾所采取的措施。

(3)统一调配使用人员力量,负责做好处置突发火灾的具体调度与协调工作,监督检查每个专业组工作落实情况。

办公室下设五个专业组:灭火行动组、医疗救护组、疏散引导组、新闻应急组、安全防护组。

1、灭火行动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微型消防站成员及保安人员

职 责:负责按照消控中心报警要求,迅速启动微型消防站,携带灭火装备赶到现场进行初期火灾扑救与人员疏散掩护。

(1)熟练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及灭火方法。

(2)熟悉着火部位的地形、位置、水源、灭火器材的配备、安全通道情况。

(3)如有人员被困时,掌握好寻人、救人的基本方法。

(4)会扑救初期火灾,负责人员疏散掩护。

(5)及时抢救贵重物资,减少财产损失。

2、医疗救护组

组 长:

成 员:各科主任、值班医生与部分护士。

职 责:

(1)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对其进行救治。

(2)根据火灾现场险情状况进行相应救护,必须按照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发生火灾则迅速采取灭火措施,控制火势,配合救援人员将火扑灭。

(3)救治能力超出医院范围的,及时向附近医院求助并将伤员护送到对应医院。

(4)院办室负责救护车辆的保障工作。

3、疏散引导组

组 长:

成 员:保安人员与起火部位所属科室人员为主

职 责:

(1)迅速地、正确地引导患者与家属及医护人员向安全区域撤离。

(2)迅速地将火灾周围车辆与贵重物品疏散到安全区域。

(3)在疏散人员与车辆、物品时,若发现有易燃、易爆物,要及时将其撤离危险区,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4、新闻应急组

组 长:

副组长:

职 责: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统一接洽可能来院的新闻记者,及时准备统一发布有关信息,必要时封锁灾情现场,防止不良新闻事件发生,最大限度降低灾情影响。

(1)增强新闻应急防范意识。

(2)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并第一时间予以接待。

(3)及时与指挥部进行沟通,报告最新准确信息,统一口径,统一发布。

(4)及时警戒维持火灾现场秩序。

5、安全防护组

组 长:

组 员:保安人员与机关各科室人员为主

职 责:

(1)划定火灾时的安全区域。

(2)划定火灾现场的警戒区域,疏散围观群众。

(3)负责现场与警戒区域的安全与警戒工作,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4)在安全区域设立明显的救护标志。

(5)加强巡逻,防止物资丢失。

五、形成扑救初期火灾三支战斗力量

第一支战斗力量:正常上班时间由火灾现场工作人员组成,科主任、护士长、科室消防治安责任人为相关责任人,在第一时间自发形成灭火救援力量。非正常上班时间由值班大夫、护士迅速组成,利用就近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第二支战斗力量:由院微型消防站成员与保安人员及院值班人员组成。上班时间由微型消防站队长组织人员进行扑救,非正常上班时间由保卫值班人员组织当班保安人员携带灭火装备进行扑救及人员疏散。

第三支战斗力量:接到报警的公安消防专业灭火救援力量。

要求:各科室要对全科人员进行明确分工,组织火灾扑救与疏散引导两个小组,原则上医生与男同志为火灾扑救组,护理人员为疏散引导组。

六、灭火应急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一)火情报警的处置程序及方式

火情报警分两种情况:

第一,消控中心接到火灾控制器(联动型)火警信号后,应立即查看火情报警显示位置,通知一名消控人员及保安携带消防应急电话与消防应急包迅速赶赴现场核查,如确认误报,应查明原因,将火灾控制器(联动型)复位并做好详细记录;如确认火灾情况发生,应立即通过消防应急电话向消控中心报告,启动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第二,消控中心接到电话报告火警,应立即向院总值班报告启动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通知医院总值班立即到达消控中心或现场进行指挥。

2、通知保卫值班启动微型消防站,组织微型消防站成员与保安携带专业设备奔赴现场进行灭火及人员疏散掩护,如火势较大无法控制,立即向消控中心反馈,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3、通知带班领导与主管领导到达消控中心或现场进行指挥,紧急情况通知院主要领导到场指挥。

4、总值班向医院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同时通知相应组长,做好各自准备。

5、带班领导通知各专业组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三)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及措施

(1)发现火灾后,现场科主任、护士长、科室消防治安责任人立即组织值班人员,使用就近的灭火设备进行灭火,灭火过程中,根据火灾性质(如发生电气火灾时,必须尽快将故障部位相关电源开关切断,再通过CO?犆鸹鹌鹘衅司龋┎煌≡裾返纳璞讣胺绞浇衅司取?

(2)消控中心接到报警,立即报告医院总值班启动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将火灾控制器(联动型)开启到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除外)。

(3)保卫科启动微型消防站,组织微型消防站成员与保安携带专业灭火设备迅速赶往现场实施灭火与人员疏散撤离。

(4)各专业组,根据现场情况,时刻准备,等待领导统一指挥。

(四)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现场医务人员依次搜寻每一个病室,通知患者及家属有组织的紧急疏散。

2、消控中心通过火灾控制器(联动型)应急广播向火灾现场发出疏散指令。

3、微型消防站人员通过扩音喇叭指挥人员安全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洁,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五)安全救护及现场境界的程序与措施

1、医务科组织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其他友好邻近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2、医务科、器械科、后勤科人员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3、安保人员迅速赶赴火场,进行现场警戒,维持秩序。

七、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1、事故报告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与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2、事故统计

对事故过程中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工作提供依据。

3、事故分析总结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与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定提供经验与完善的依据。

4、进行奖惩

依据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惩,妥善处理好在事故过程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与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