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2022-01-26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书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很难想象,对于重要的事情没有的执行方案的话它会能成功。当我们打算开展一个项目时,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考虑制定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妥善无误,对于方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工作方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全镇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根据市委农办、及县美丽乡村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上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一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三处,现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对照《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试行)征求意见稿》标准要求,在全面推进村庄“五化”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的基础上,按照“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以“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俗、文化生活美起来”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建成产业兴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在房家村实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在桑三村、东流桥村、西燕村实施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建设层次,将房家、桑三、东流桥、西燕等村打造成为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村,辐射带动全镇美丽乡村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立足产业基础,突出村庄特色。立足各村农业产业实际,积极按照“一村一品”发展现代农业。以房家百亩苹果采摘园、西燕片林发展等产业为中心,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各村基础设施配套,全方位提升农村建设发展水平。

(二)坚持农民主体,鼓励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三)整合产业项目,统筹推进建设。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各部门单位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基础条件

综合全镇农村规划、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各方面实际情况,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精心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提升试点村庄建设品位,以点带面,在全县起到典型带动和示范作用。

四、建设内容

(一)科学规划,有序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配套建设的要求,严格管理控制村庄风貌,引导村庄住宅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调动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上级对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相关政策,鼓励农户在符合规划的范围内改善居住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对危房进行改造,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困难农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合理规划村庄休闲娱乐、民俗文化、卫生医疗布局,为村民生产生活创造便利条件。

(二)完善基础设施。

1、实施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加大县乡道路、村庄主街道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推进县乡道路新建工程,重点对损毁严重的县乡道路、村庄主街道进行修缮、提升,主街道同步配套建设密闭式排水设施。

2、完善给排水设施。村庄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在村庄内建设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有条件的村可探索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杜绝污水乱排现象。

3、实施村庄亮化工程。积极推广节能灯、太阳能路灯等新光源,经济基础好的村适度提升亮化标准。典型示范村主街道安装路灯,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安装照明设施,并推动亮化向街巷延伸,逐步提高村庄亮化率。

4、完善通信设施。村庄内广播、电视、电话、网络、邮政等通信设施齐全,满足村民使用需求。

5、实施农村治安防控建设工程。配合全镇综治网格化建设,健全治安制度,配齐村级综治人员,加强农村治安防控建设。对陈旧监控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巩固原有视频监控村,典型示范村主要街道、路口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实现村庄主要出入口监控全覆盖。

(三)倡树健康理念,培养健康情趣,实现村民“生活美”。

1、乡村舞台、健身广场建设。建设农民健身广场、乡村舞台,并购置健身娱乐器材,方便村民健身娱乐。

2、推动农户厕所改造工作,确保年内完成农村改厕工作。

3、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落实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民主理财制度等。成立村民服务组织,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实行规范化管理。切实加强村务公开工作,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

五、资金来源

省级示范村规划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76万元,争取省级资金100万元,市级奖补资金40万元,县级资金21.6万元,村集体14.4万元;市级示范村规划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万元,争取市级财政奖补资金60万元,县级资金30万元,村集体20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统筹解决试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分工负责、全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二)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积极争取并利用好上级资金、足额安排本级预算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充分挖掘政策支持、帮扶单位帮扶等各方力量,积极引导资金投向示范村项目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强化督导考核。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示范村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对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分季度进行调度,并以适当形式予以通报。建立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考核机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各试点村确定实施的项目进行考核验收,确保各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使用安全,发挥最大效益,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03kkk.coM编辑推荐

参考方案: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县新农办发《关于做好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20xx年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本方案,请各村(居)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抓好落实。

一、目标任务

围绕推进全县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要求,聚焦让农村“美”起来,加快补上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和规范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运行。着重抓好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和6个新农村点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内容

(一)持续抓好年度村庄整治建设。坚持“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不动摇。一是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重要抓手,推动村庄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严格按照“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的原则重点推进宅基地改革,突出户用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危旧房拆除工作。切实抓好村组“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建设电力网络、广电网络、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庄宜居水平。二是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在有条件和需求的地方,因村制宜配套“8+4”(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卫生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有条件和需求的中心村还要配置小学、幼儿园、金融网点和公交站)公共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三是落实“精心规范”建设要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和精美呈现的原则,高质量做好各新农村建设点的规划编制工作。全镇按照“规划一体化、设施现代化、环境洁美化、乡风文明化、产业特色化”“五化”要求实施建设。四是统筹兼顾其它村庄。重视偏远村庄、非新农村点的村庄整治,引导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新农村点建设。全面落实“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新农村点建设,坚决杜绝“粗糙工程”“形象工程”。街仔上村委会洲自然村美丽宜居乡村振兴示范点,要以“规划设计优秀、环境整治优美、建设管护优良、景观打造优质、发展优势产业”“五优”为标准,精致建设,着力做好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和饮用水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改造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山里村委会黄家堎新农村点要提前布局,做好整体规划,争取打造更具特色的新农村点。砚洲村委会郑家新农村点要以高标准旅游景点为目标,挖掘村庄历史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其他新农村点要注重做好村基层设施建设和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今年我镇新农村点要力争打造出体现农村特点、承载水乡乡愁、凸显现代文明、一村一品的精美村庄,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绿色殡葬改革、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管理、长效管护等方面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是持续全面清理脏乱差,以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为目标,将庭院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新农村建设点美丽庭院比例不低于村庄总户数的80%。要集中向村庄“脏乱差”问题宣战,全面清除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的垃圾、污水、杂草、枯枝、废弃物,全面整治庭院内外破乱围墙、胡乱涂画、杂乱舍棚、凌乱线绳、乱搭乱挂、乱堆乱放、乱围乱挡及乱窜家禽等“八乱”,努力做到井然有序、整齐规范、清爽干净舒畅。二是做好村内空闲地整治,各村点要对拆迁空地、预留空地进行统一规划,对需要审批建房的空地,村集体要及时督促农户加快建房进度,力争11月底前至少完成房屋主体和外立面装修,呈现新房新村新貌;对暂不使用的空地,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将其打造成微公园、小游园,或者分配给农户栽花种树种菜,将其建设成花园、果园和菜园,美化村庄环境。

(四)建立健全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推进,按照“五有”(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和“五定包干”(五定即定范围、标准、主体、模式、经费,包干即省统筹考核、市牵头指导、县主推监督、镇宣传组织、村具体实施、农户房前屋后三包)要求。切实解决“四个不到位”突出问题,即领导重视不到位、管护资金落实不到位、信息平台搭建不到位、长效管护制度模式不到位等情况,狠抓工作落实。一是积极推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码上通”。建立完善镇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信息平台,按照市县新农办工作要求,积极推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码上通”,让基层干部群众深度参与管理和监督。二是多渠道筹措长效管护资金。按照省定要求,按每个行政村不低于5万元标准及时足额筹措管护经费,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提供坚强保障。三是管护好村庄设施。各村(居)要加强村点公共设施管护,对存在破损的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进行及时维修,无法维修的进行拆除;要加大农村公厕管护,做好日常保洁,确保公厕使用干净正常。三是建立长效管护奖补激励机制。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监管办法和奖惩细则,实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效果与资金分配挂钩,依据考核评价结果分档拨付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补助资金。四是实行一票否决。对管护资金不落实、管护平台未建立、奖补机制未形成和长效管护制度模式效果差的地方,取消今年先进评选资格。

(五)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继续围绕治理有效的目标,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和优秀乡村文化,牢牢把住农村文化阵地,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勤劳致富的积极性。逐步在村庄内建设村史馆、民俗馆、名人馆、农家书屋和老年文化娱乐中心等,保护好传统村落、建筑遗迹和古树等,让乡村承载文化、留住乡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整治农村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资金管理

(一)资金补助标准。每个村点安排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0万元。同时严格按照省、市、县、乡(镇)1:1:2:1的比例,落实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资金,保证每个行政村不少于5万元/年的长效管护资金。

(二)资金使用途径。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新农村整治建设村组内的道路、巷道、入户便道建设,农户改水改房补助,村内改沟改塘,村庄洁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等建设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村组所在的行政村统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设备的配置。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资金,主要用于村庄环境设施管护补助等。

(三)资金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发〔20xx〕8号)《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xx〕34号)要求,坚持“用钱必问效、无效低效必问责”原则,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建设标准,确保资金合法、合理、高效使用;强化绩效考评及结果运用,把资金落实情况作为下步项目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整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倾听群众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聚焦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超前建设,杜绝“垒大户”“堆盆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农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要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建立村组资金台账,完善村务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要严格落实专项资金“四个不得”的规定,规范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严防专项资金滞留、套取、挪用、计划变更等不良现象发生。

四、保障措施

20xx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起步之年。各村(居)及相关单位要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千方百计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秀美家园。

(一)强化组织领导。村(居)为新农村建设责任主体,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各村(居)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和协调督导的工作职责,确保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相关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格局。

(二)强化宣传发动。今年重点围绕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和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微博等平台,积极展示本地区村组整治建设、新农村点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的最新成果和典型经验。积极宣传美丽家园建设中的典型事迹和创新做法,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资源整合。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金融、社会和工商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集聚更多资源用于村组整治建设、新农村点建设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投入强度,提升村庄活力。

(四)强化压力传导。一是强化过程管控。紧紧盯住资金落实、建设施工、验收考核等关键环节,及时进行情况调度、实地调研、随机抽查、绩效评价,适时组织开展攻坚战,保障工作有序推进。抢抓建设进度,原则上要在9月底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强化督促考核。今年将把村组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运行,作为每年一度新农村建设考核评先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村级年终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每季度将组织对全镇秀美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一次督查,年底开展全面考核,确保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方案推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党的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xx]1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三农”金融服务,全面提升全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和水平,发挥示范带动和创新引领作用,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序开展,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人行主抓、金融机构主办、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立足点,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切入点,以缓解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着力点,加大政策引领,加大金融配置,加大要素整合,以更大的支持力度、更多的信贷产品、更全的民生服务、更优的金融环境,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创建目标

依托金融服务岔河味稻小镇创建经验,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着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和典型。通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配置,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营造良性循环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20xx-20xx年创建期间,区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逐年降低。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推进,农户及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得到有效供给。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银行卡助农取款、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更加普及。农村现金服务站点网络更加健全,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增信机制持续改善。

三、主要工作安排

(一)突出特色小镇品牌建设

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定位,突出自然风光、地域文化、乡土民俗、历史遗存等独特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实施普惠金融落地落实,支持蒋坝河工风情小镇、老子山温泉康养小镇、西顺河渔家风情小镇、岔河味稻小镇、三河蘑菇小镇、东双沟农旅康养小镇、高良涧电子商务小镇、朱坝高铁小镇、黄集羊肉美食小镇等建设,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服务业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形成“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努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品牌。

(二)明确创建活动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摸底阶段(20xx年5月-7月),各银行机构依据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区有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方案。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20xx年8月-12月),巩固岔河味稻小镇创建基础上,加强蒋坝风情小镇、三河蘑菇小镇金融服务工作,并积极做好其它特色小镇金融服务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推广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各银行机构针对9个特色乡镇不同产业、行业及经营主体,研究确定合适的利率水平,开发便捷、实用的信贷产品,满足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扩大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授信面,提高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占比,切实降低涉农融资成本。人行支行加强对各银行机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综合评估;各银行机构要及时反映本单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总结上报好的做法、成效和经验。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8月-10月),各银行机构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领导小组依据评估办法从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评估打分、综合评价,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进措施。

(三)落实创建重点工作措施

1.创新金融产品,增加信贷投放。一是运用央行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增强法人银行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以优惠的贷款利率投放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法人银行机构涉农企业信用贷款及无还本续贷两项指标占比逐年增加,并纳入区政府金融高质量发展目标进行考核。二是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立足绿色稻米、生态渔业、健康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实际,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特色产业扩面、多元复合经营、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多种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休闲观光、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区、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农业新业态。创新推出粮食产供销系列产品“粮惠贷”“兴农耕”“金粮仓”,村居改善产品“住房按揭”“安居乐”“装修贷”,绿色信贷“环保贷”“生猪贷”,信用产品“惠农贷”“合家欢”“抵押快贷”“富民创业贷”“云义贷”,以及依托云平台、大数据支撑开发的线上产品“惠民e贷”“天使e贷”“税e贷”“云快贷”等,提供适合不同阶层、不同产业、不同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努力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三是探索扩大抵质押品范围。积极推动厂房、大型农机具、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农业保单融资等信贷业务,推广“政银保”合作融资模式,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积极稳妥推广农地抵押贷款业务,结合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进展,稳妥开展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进展,加大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集体资产清晰、现金流稳定的集体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力度。

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金融服务。一是推动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应用,积极推动助农取款服务、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与信息进村入户、农村电商、城乡社会保障等合作共建,不断拓展和提升服务站(点)的网络价值。对接餐饮、学校、医院、菜场、交通、景区等民生行业,搭建如“向日葵故事”等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并全面实施乡村智慧公交移动扫码支付服务,全面推进电子银行业务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拓展。二是加强现金示范区示范建设,引导涉农机构加大乡镇营业网点自助机具配置,规范服务内容和形式,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统一服务质量标准,努力夯实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现金服务的工作基础。

3.加强信用建设,优化融资环境。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牵头、各方参与、服务社会的整体思路,加大信用宣传,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启动整村授信第二阶段社会化营销体系搭建工作,提高整村授信家庭签约率和用信率,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企业等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进一步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功能。

4.建立补偿机制,分担金融风险。一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调整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每户贷款最高额度扩大到5万元,贷款最长期限延长到3年,设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切实提高对低收入农户的帮扶效果。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实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探索开发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稻虾共作和螃蟹气温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三是落实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补贴、社会保障等优惠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为农村个人创业、合伙创业、农村小微企业提供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四是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财政补贴等方式分担涉农领域的贷款风险,解除银行机构的后顾之忧,推动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更多投放本地,形成金融支持涉农主体发展的良性循环。五是建立企业破产协调联动机制,合理把控企业信贷资产风险,提升不良资产处置的质效,提升金融债权的保障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金融办、人行支行负责人任副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工信局、财政局、人社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为成员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人行支行,负责具体工作协调、推进、考核、督促等工作。

(二)加强协作配合。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建立区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加强与金融部门街接。由人行支行、区金融办牵头,建立银行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运行机制,发挥农商行主力军作用,协调涉农机构积极参与,其他银行机构主动配合,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交流“三农”、乡村振兴领域最新政策和动态,做到政策互通、信息共享,及时协调解决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问题。

(三)强化考核激励。人行支行按照《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要求,从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大方面对银行机构进行评估,按年通报评估结果,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申请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财政支持、银行机构执行人民银行政策综合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区金融办要加强对各镇(街道)督促监督,强化宣传,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并将各镇(街道)、银行机构参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纳入区政府金融机构支持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奖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