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条例心得体会(经典十三篇)

2024-03-14
条例心得体会

我们应该在工作中用计划制造机会。根据企业单位对我们的要求,制定方案必须考虑发生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方案要具有可执行性,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一篇合格的方案应包括哪些要素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条例心得体会(经典十三篇),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条例心得体会 篇1

近日,中共中央印修订并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实践成果,彰显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新的《准则》和《条例》的出台,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是把从严治党成果转化为纪律和道德要求的现实体现,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与时俱进。

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党的xx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个没有党的纪律观念,一个不把党的纪律放在眼里的人,不可能是合格的党员,更不可能是合格的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纪律观念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中有所淡漠,甚至陷入误区。有的认为,把改革开放与严肃党纪对立起来,认为党的纪律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应当"冲破",可以"变通",提出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有的只要一讲严肃纪律,就被别人说是"左"的表现,是"整人"等等。这些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正是近些年来纪律松弛的根源所在,也是加强党员纪律修养的思想障碍,必须坚决予以清除。全局广大共产党员要做遵守党的纪律模范,必须从加强纪律观念、树立纪律观念做起,为自觉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还要做一名合格的国土工作者,不仅要遵纪守法,还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日常言行中,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要率先垂范,特别是要有"怕"的意识。这里所说的"怕",不是胆小怕事,而是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对党的纪律、对国家法律法规要从心底里敬畏,并用这种"怕"约束自己,在遇到可能违反党纪政纪的时候,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因此,我们必须警钟长鸣,时时做到慎独、慎微、慎欲,在纪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党的纪律作为镜子来正视自己,才能防微杜渐,真正成为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党员。

条例心得体会 篇2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再次修订,释放出党中央以铁的纪律管党治党的强烈信号,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坚定决心,为我们坚定坚决落实总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学习《条例》,不仅要在学上下功夫,深学深悟、融会贯通,更要在做上出实招,学以致用、善作善成。

一、强化政治意识,在坚持真学真懂上不动摇

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修订后的《条例》政治性更强,我们必须以落实“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好《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把《条例》作为“案头书”常看常学、学思践悟。坚持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比新旧《条例》整合、新增或修订的内容,体会党中央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党中央把握新形势,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更高要求,进而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条例》入脑入心、嵌入灵魂。

二、主动担当作为,在强化主体责任上不落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关键中的关键。作为县委书记,抓好阿克陶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党性自觉、行动自觉,把学习《条例》与落实总目标、脱贫攻坚工作统一起来。紧盯“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以身作则学在前、身先士卒干在先,做到在前面“领”、在身边“带”、在一线“干”,真正把管党治党全面从严的责任担当起来、落实下去,形成上级带下级、层层抓落实、整体联动推进工作的良好格局。

三、坚持常抓常严,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上不放松

党内政治生活风清气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关键靠制度规范,必须坚持在“严”“常”上下功夫。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显规则、破潜规则,特别是总结谷文胜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例的深刻教训,把强化监督约束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少数立规,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监督来保障和巩固工作成效,特别是把《条例》作为刚性执行,对踩“红线”、闯“雷区”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规不依的问题,坚决维护《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在笃行实干上不懈怠

《条例》聚焦群众关切,严明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前,正是阿克陶县落实总目标和脱贫攻坚的爬坡期、关键期,全县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总目标上来,以铁的纪律、严的举措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用好“五级联动”工作体系,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援疆扶贫、社会扶贫“四位一体”扶贫合力,坚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为主线,用好用活《条例》这把“金钥匙”,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条例心得体会 篇3

最近,中央纪委重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就是希望“把纪律挺在前面”,通过抓早、抓小,及早发现党员干部中的不良倾向,把问题解决于早,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严重违纪甚至是违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通过初步学习,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是懂得了这次条例和准则适用全体党员。说实话,入党近30年,对于条例和准则还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学习,过去总认为这些规定都是针对处级领导干部的,对于普通党员好像没有关系。通过学习,认识到,这次修改发布的条例和准则是针对所有党员的;也认识到,只有把纪律真正管到位、严到份,以党的纪律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刚性约束,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

二是懂得了党纪严于法律。通过学习,认识到,条例把纪律“底线”放在桌面上。现行党纪处分条例20xx年12月颁布实施,条例中纪法不分,其中近一半内容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重复,造成极个别情况下出现以纪代法、越俎代庖的情况,这无疑让党员身份成为了不法者的“保护衣”。此次条例颁布,把纪律的“底线”放在了桌面上,删除了与刑法等重复内容,区别五种不同情况,用专门条款分别做出规定,以实现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党员、党组织的纪律处分层次分明,同时列出5减轻3加重,从点滴上严抓严打,从小错抓起,不给任何不作为党员“投机取巧”的机会。

三是懂得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通过学习,明白了条例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6大类规定中,把党员在工作生活中的“负面清单”清晰列出,放在阳光下。党纪要求更加具体化,让领导干部再也无处遁寻“秘术”,把他们的作为圈进笼子,放到阳光下。

四是懂得了必须从小节做起,坚守底线,方能防微杜渐,远离腐败。从全国查处的干部违纪案件也可以看出,如果不及时对他们给予严肃处理,任其发展下去,其中个别同志也可能会逐步越过法律的“红线”,最终滑向腐败的深渊。所以从“小节”抓起,从小节做起,严明党的纪律,通过抓早抓小,防止“好同志”变成“阶下囚”。

联系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尽管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你在政府部门的这个岗位上多多少少总有一些小权,我们必须脑子清醒,要经得住小恩小惠的诱惑,同时,在其他方面要加强修养,坚守红线,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条例心得体会 篇4

19号开始局领导安排我在信访局实习,转眼一周过去了,一周时间里共计接待来访人员14人次。在每次的接待过程中我都认真作了记录,接访过后仔细体会,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经验,希望能与各位同事分享、学习:

常言道:有一个好的态度就能成功一半。无论来访群众人多人少、所需处理问题难度是大是小、教育水平是高是低、家庭出身如何,作为一名接待人员,接待态度必须始终如一。只要群众来,就没小事儿。只要群众来就是想让上级部门给予他指导和帮助,使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能顺利解决。无论来访群众的.态度是好是坏、情绪是否激动,作为接到人员必须热情接待、认真倾听、耐心解答,这样才能让群众转呗你他们对基层党委和政府的偏见和误解,使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不在他们心里受到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导他们。

条例心得体会 篇5

学习贯彻好“两个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多措并举,着力抓好以下四个重要环节:

一、必须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前提。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特殊经济区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市场经济的先行区,经济活跃、开放度高,中西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和摩擦,党员干部面对的诱惑多、挑战多、考验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课题。因此,加强对党员干部“两个条例”的学习贯彻更具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和长期艰巨性。

二、必须在深化学习上做文章。学习是贯彻落实的基础。从开发区看,当前,对“两个条例”的学习已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全面展开,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抓深化。近日,开发区已研究制发了《全区党员干部“两个条例”教育培训计划》,提出坚持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培训全区党员干部。即请中纪委领导为区理论学习中心组宣讲“两个条例”;纪工委和工委党校负责举办全区局、处级干部培训班;各党(工)委负责举办本单位、系统党员干部培训班,区成立宣讲团,工委党校派教师讲课;纪检监察干部分期分批参加中央、省、市举办的专题培训班。并明确规定,各类培训班要达到教育培训计划所确定的课时数和教育面。同时,充分运用以会代训、党课、记写心得、知识测试和竞赛等形式促进学习。还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开辟宣传专栏,营造舆论氛围,进一步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必须在监督重点上用气力。学习贯彻要提高针对性,必须突出重点。“两个条例”都对党员干部具有普遍约束力,但重点对象尤其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强调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并将其列为监督的重点,是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党中央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结合开发区实际,落实重大决策,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特别是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要突出对掌握人、财、物权的重点部门(单位)、岗位、部位和环节上的领导干部的监督。今年,除加强党内监督条例所规定的监督事项外,我区还要建立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的财务清查工作小组,对全区范围内的区直部门、街道办事处、镇和村(居)财务进行清查,监督财权的运行。

四、必须在务求实效上抓落实。学习贯彻要取得实效,关键在抓落实。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明确目标,建立制度,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综合用力。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协助党委抓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考核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贯彻落实。要加大查处违反“两个条例”行为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切实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两个条例”的要求落到实处。

条例心得体会 篇6

第一条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以下统称粮食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粮食流通管理应当遵循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鼓励竞争与规范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公平交易,保障粮食安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粮食流通管理工作的领导,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安全负全面责任。省人民政府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负责本省粮食供需总量平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

发展改革、工商、财政、价格、质量技监、卫生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流通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二章粮食经营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粮食经营者,是指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

第七条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以下简称粮食收购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工商登记规定的相应类型经济实体注册资金的要求;

(三)配备相应的粮食水分、出糙率、杂质、容重检验(化验)设备;

(四)具有两名以上专业或者兼职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人员。

第八条申请从事粮食收购活动,应当向工商登记地的同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资金、仓储设施、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作出许可决定,经公示后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对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九条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需要延续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续期申请。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该粮食收购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十条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经营行为规范:

(一)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

(二)应当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

(三)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

第十一条粮食销售者应当遵守下列经营行为规范: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质量标准、卫生标准;

(二)不得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三)不得囤积居奇、垄断或者操纵粮食价格;

(四)不得欺行霸市,强迫他人接受不平等或者不合法的交易条件。

第十二条建立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禁止陈化变质、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粮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陈化粮(重度不宜存粮食,下同)销售的管理。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的办法由省粮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三条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从事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加工企业应当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账并向所在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

粮食流通统计的具体办法,由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统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四条粮食行业协会应当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倡导诚信经营,加强行业自律,为粮食经营者提供咨询、评价、技术指导等服务。

第三章粮食市场调控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基金的来源、使用和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粮食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县级以上粮食、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农业、统计、质量技监、卫生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粮食市场供求形势进行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及时发布粮食生产、消费、价格、质量等信息。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粮食、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确定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应当按照粮食市场监测报告制度的规定,真实、及时、准确提供粮食价格、库存情况以及相关信息,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依照《浙江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应急成品粮、最低商品粮周转库存和应急加工点、应急供应点等各项应急措施。

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粮食安全调控资金,主要用于粮食应急采购、应急加工、应急供应费用等支出,其资金来源、使用和监督管理按照《浙江省粮食安全调控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因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其他原因,引起本行政区域内粮食供求关系突变,在较大地域范围内出现群众大量集中抢购、粮食脱销断档、价格大幅度上涨等粮食市场急剧波动的情形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启动粮食安全应急预案。

设区的市、县(市、区)启动粮食安全应急预案,需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省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的启动,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启动后,所有粮食经营者必须按照人民政府的要求承担应急任务,服从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和调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

第二十条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早、晚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当粮食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时,省人民政府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的价格干预措施。

第二十一条粮食经营者应当按照以下要求保持必要的库存量:在正常情况下,粮食收购、加工、批发销售的企业保持不少于上年度7天正常经营量的粮食库存,批发销售的个体工商户保持不少于上年度3天正常经营量的粮食库存。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批发销售的粮食经营者应当在粮食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较多时履行粮食库存不低于最低库存量的义务;在粮食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较多时履行粮食库存不高于最高库存量的义务。最低库存量标准为前款所规定正常情况下必要库存量的50%,最高库存量标准为前款所规定正常情况下必要库存量的2倍。以进口方式采购原料的粮食加工企业,原料库存数量可以不受最高库存量的限定。

粮食最低、最高库存量的具体实施时间由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粮食市场形势提出,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支持粮食经营者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稳定粮源。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各类粮食经营主体以多种形式与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粮食主产区企业到本地区建立粮食生产加工线,设立销售窗口等;鼓励本地区粮食经营企业到省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收购基地和加工基地。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扶持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批发市场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粮食自由流通。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规划》的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重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粮食经营活动中的下列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二)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食仓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四)粮食经营者是否建立并执行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

(五)粮食经营者是否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陈化粮销售处理的规定;

(六)粮食经营者是否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是否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七)粮食经营者是否执行粮食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进行监督检查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六条工商、卫生、价格、质量技监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依照各自职责对粮食流通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粮食、质量技监、工商、卫生、价格等有关部门应当定期交流通报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七条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确定监督检查的对象、内容和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六)将监督检查报告以及相关资料归档。

第二十八条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对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被检查者有权拒绝。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粮食经营者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被检查者对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挠、干涉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一条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情况属实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按照下列规定予以罚款:

(一)欠付1个月以上2个月以下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欠付2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的,可以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欠付3个月以上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对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暂停或者取消其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二条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从事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加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报送粮食收购、销售、储存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虚报、瞒报、拒报的,处5000元以上7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对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暂停或者取消其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粮食流通监管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作出许可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许可的;

(三)违反规定管理和使用粮食风险基金、粮食安全调控资金以及其他有关专项资金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予以查处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除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以外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8月1日起施行。8月2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条例心得体会 篇7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粮食收购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更好地规范粮食收购行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粮食收购管理条例》。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该条例的重要性和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下面将从粮食收购的重要性、条例的内容、实施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粮食收购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收购管理条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粮食收购的监管与管理,有效地防范了收购环节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规范的收购行为,才能够让农民有更多的信心种植粮食,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同时,规范的收购行为也可以保障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其次,粮食收购管理条例规定了收购人的准入门槛、规模经营要求、价格形成机制等内容,为粮食收购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条例规定了收购企业的准入条件,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信誉良好的经营记录,这样可以保证粮食收购行为具有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条例要求收购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此外,条例还规定了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参与粮食收购,提高农民收入。这些条款的制定和实施,为粮食收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规范。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收购企业存在着收购数量不准确、价格不公开透明的现象。这种情况使得农民难以获得应有的收益,也影响了粮食市场的正常运行。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这导致一些粮食收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违规收购、囤积粮食,严重扰乱了粮食市场的秩序。最后,一些农民对粮食收购市场存在着认知不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骗和剥削。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首先,加强对粮食收购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收购企业信用评价和监督机制,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给予相应处罚,并严禁其参与粮食收购。其次,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执行机制,确保粮食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粮食市场的认知,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

综上所述,《粮食收购管理条例》的实施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和培训、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才能够进一步规范粮食收购行为,保证农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条例心得体会 篇8

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徽为金黄色的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党旗为旗面缀有党徽图案的红旗,红色象征革命,金黄色象征光明。锤头、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的诞生和演变离不开时间的考验和广大党员的认同。我们了解党旗党徽的演变和规范过程后,更有利于强化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意识。维护党旗党徽,是每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正确使用党旗党徽,对党员和人民群众是一种教育鼓舞和激励,有助于激发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和向往。

党员干部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徽制法说明》、《中国共产党党旗制法说明》规定要求,熟悉党徽党旗制作的各项标准、使用的场合和管理方法,要树立“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的政治观、价值观,熟读《条例》各项规定,做一名过硬的《条例》精神解读员,把维护党徽党旗作为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全面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切实发挥党徽党旗的政治功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胸前佩戴党徽是一件令我向往的事情,当在许多中重要场合看见正式党员佩戴党徽,我无数次渴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在我的白衬衣上能有一枚党徽。在未来,我定加更要时刻以正式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定期向党作思想汇报,做到人未入党思想先入党;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以共产党员不畏艰辛的精神要求自己,多下村、多和群众交流,把自己摆在群众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在生活中,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廉洁自律,真诚对待身边人。我深知,要想佩戴党徽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我只有不断要求自己,努力向优秀的共产党员靠拢,才能拥有那无尚的光荣。

因为党,我们得以生存在和平年代,有着幸福稳定的生活,作为新一代华夏儿女,我暗自发誓,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条例心得体会 篇9

纵观信访二字,发现其很有特点,“信”字由“人”和“言”组成,“访”字由“言”字旁加个“方”字,意为党和政府设立信访局就是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而且是讲那些以解决问题的话的地方,所以如何接待来访群众,是我跟班一个月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初到信访局跟班已有一个月,发现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接访。

井冈山的接待工作很多,如何接待上访群众就成了我到信访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商务局4年的工作,一直都是以接待客商为主,接待的主要方向是让其投资,同为接待,信访局面对的是群众,主要方向是解决群众解决不了的事情,接访中群众的情绪是有严重的偏差的,这就更需要信访干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我看来,做群众工作、信访工作一定要有方法,“春风润物细无声”我们要春风化雨般的.解决矛盾。

这一个月,我发现信访局的领导干部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微笑,无论是遇到多么棘手的上访事件,他们都是微笑面对,正是这种力量化解了一个个的矛盾纠纷。“人不伤心不落泪,民无难事不上访”,我们要感同深受般的了解上访群众的难处,知道他们所需、所想才能将信访工作落到实处。

信访是个欢笑与泪水并存的事业,看的见人性的最善面也能认识到人性的最恶面,调解工作无法开展时,总是会有群众热心帮助,遇到一些恶性的事件时,我们更要武装起来化解这些事件。

条例心得体会 篇10

粮食是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粮食管理条例在保障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储备、稳定粮食市场、维护粮食安全以及加强粮食标准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粮食管理条例的指导下,我深深地认识到了粮食管理的重要性并深入思考了粮食的管理策略。

第二段:粮食生产

粮食管理条例强调了粮食生产的关键作用。了解农业生产的发展动态,加快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引导,为大规模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土地资源。

第三段:粮食储备

粮食管理条例中对贮备粮食的管理力度加大,强调建立稳定、可靠、经济的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储备的注重保护粮食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储备品种、管理规范、设施设备、技术水平等,优化储备结构和管理方式,确保储备粮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维护粮食行业的稳健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

第四段:粮食市场

粮食管理条例中通过完善粮食市场运行机制,保障市场供应的手段,完善市场体系和网络建设,实现市场的位置配置、信息公开和竞争化交易。同时,既兼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为粮食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在推进乡村振兴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田园建设,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理想。

第五段:总结

通过学习粮食管理条例,我深刻地认识到把管理粮食视为重要的国家任务,需要树立全球粮食大市场的观念,全面贯彻“粮食生产基础、市场供需平衡、贮备保障、积极进口、管理乡村”等方针,推进应用“互联网+粮食”、新增长点领域和金融支持,创新“一带一路”陆海空大通道,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建设更加富裕、美丽、幸福的新型农村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条例心得体会 篇11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专家指出,条例的印发施行,标志着党的问责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再次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政治信号。条例对谁来问责、对谁问责、什么情形要问责、如何问责等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让问责工作“有章可循”。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细化具体化,问责的“利剑”指向何方?“板子”怎么打?“新华视点”记者梳理条例为你一一解读。

覆盖各级党组织 瞄准“关键少数”

条例: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问责条例对问责工作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首先明确了问责工作的主体和对象,即谁来问责、对谁问责的问题。“问责的主体是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党组织的执政党来说,问责工作必须落实分级负责的原则,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压实责任。”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除了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原则,条例把问责的责任不仅落实到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也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工作部门,这是问责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细化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鲜明态度。

对于“对谁问责”的问题,条例规定包括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

专家表示,将各级党组织纳入问责对象之中,意味着问责不能只对下级,包括中央部委党组、省区市党委也要把自己摆进去。同时,条例还突出强调问责重点是主要负责人,突出了“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更成为了问责的重中之重。

6种问责情形 体现纪法分开

以来,党中央把问责作为管党治党利器,先后对山西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等严肃问责。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对4.5万余名党员干部作出了责任追究,起到了很强的震慑警示作用。

在现有500余部党内法规制度中,与问责相关的共有119部,这些法规制度对事件、事故等行政问责规定多,没有突出坚持党的领导、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问责主体不明确、事项过于原则、方式不统一。条例明确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有6个方面失职失责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影响恶劣的,就要进行严肃问责。

根据条例原文,这6种情形概括起来包括:

党的领导弱化,在推进各项建设中,或者处置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等情形;党的建设缺失,党组织软弱涣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等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等情形;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特别是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等情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管辖范围内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情形;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职失责情形等。

辛鸣表示,条例从6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失职失责需要问责的情形,前5条是主体内容,第6条是兜底条款,紧扣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与行政问责事项区分开来,对引咎辞职、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等已有明确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不再重复规定,体现了坚持依规治党,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的原则。

7种问责方式 可以合并使用

现有各类问责规定中,共有14种不同问责方式,包括批评教育、作出书面检查、给予通报批评、公开道歉、诫勉谈话、组织处理、调离岗位、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辞职、免职、降职、党纪军纪政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等。

条例区分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两种不同对象,根据情节轻重规定了共7种问责方式:

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有3种,包括检查、通报、改组。

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有4种,包括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其中诫勉既包括谈话诫勉,也包括书面诫勉;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包括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

谢春涛分析指出,这些方式均在党内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也经常使用,问责条例对既有各类问责规定中的问责方式进行了规范。

条例还规定,这些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谢春涛认为,这主要是考虑到在问责实践中,有时要进行组织处理,也要给予纪律处分,这时就要将两种方式合并使用,“双管齐下”。

规定问责时限 实行“终身问责”

条例:问责决定作出后,应当及时向被问责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有关问责情况应当向组织部门通报,组织部门应当将问责决定材料归入被问责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并报上一级组织部门备案;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相应手续。

辛鸣认为,条例明确规定了问责决定作出后如何执行等细则,特别是要求受到问责的领导干部书面检讨的同时,还要在民主生活会或者其他党的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制度,可以保证问责达到最终效果。

“这既体现了‘严’和‘实’的精神,也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例,发挥警示作用,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辛鸣说。

此外,条例特别规定: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

对此,谢春涛表示:“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才能不让问责的利剑生锈,形成破窗效应。”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相关专家最后指出,作为一部党内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条例对问责情形、问责程序等作了明确而原则的规定,目的是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紧密联系实际细化问责工作、制定实施办法、抓好贯彻落实留下余地。

条例心得体会 篇12

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我党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建党85年、建国57年以来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 下面我就《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最新亮点第一次将党政一把手列入党内监督重点这个热门话题谈点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抓住关键,切实提高"一个认识" 。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抓好班子建设,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党政一把手是班子之首,事业之帅,在领导全局工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大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班子的权威、形象和战斗力,决定着一个地方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效,影响着党风和社会风气。如果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就能为整个班子树立好的榜样,增强班子团结和提高战斗力,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上下形成合力。反之,如果一把手自律意识不强,组织上又不注重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就可能造成一言堂,影响班子团结和班子整体形象,降低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造成工作重大失误。我们必须站在推动整个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保护党的宝贵财富,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增快,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推动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更需加强对自身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的学习与提高,从而带领群众去开拓创新。如果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不严,导致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既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党的事业的损失。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是对领导干部本人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保护党的财富,健全党的肢体,推动党的事业的需要。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法规和制度还不是十分严密和健全;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迫使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必须集中于经济建设,需要同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加上一把手领导干部位高权重,一些人往往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拉拢和引诱领导干部,寻求自己的保护伞和谋求不正当利益。如果一把手自律意识不强,经受不住各种考验和诱惑,就会产生以权谋私。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政机关人权、事权、财权密集的部门逐渐成为腐败攻击的主要对象,这些部门的一把手则成为腐败分子轮番进攻的重中之重。泰山脚下的胡建学,官至市委书记(泰安市,地厅级)之后,竟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他说:"官做到我这一级,就没有什么人能管得着了"。江西的胡长清,能够随意离开工作岗位而纵情声色,竟然有了"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喻牛栏缝隙之大)的感悟。沈阳"慕马案"中17个党政部门一把手集体腐败更令人触目惊心。 据中央纪委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交报告中的数据统计,19921997年、199820xx年的两个5年间,全国处分了厅局级领导干部数分别为1673和2422人,增加44.8%;处分省部级领导干部数分别为78和98人,增加25.6%。在受处分的干部中,高中级干部受处分和受重处分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党员的比例。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呈较大上升趋势,既表明了这一问题的严肃性,也从反面证明了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的迫切性。

二、以身作则,正确处理"两层关系" 。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是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作为铅山县委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如何做好监督和被监督的表率,我谈点个人心得。我认为领导干部首当其冲要从思想深处真正解决好谁让掌权、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的问题。必须处理好两层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权利、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增强宗旨意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也指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自人民,决定了权力的服务对象也是人民。"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因此,防范权力风险,增强宗旨意识,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干群关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要增强责任意识。权力是一种责任,体现在政治责任。领导干部在用权时一定要讲政治。权为民用,权为发展而用。要防范权力风险,领导干部就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是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增强奉献意识。权力是一种责任,体现在奉献责任。掌权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只有运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的义务,绝没有为个人捞好处的权利;领导干部拥有了权力,就必须奉献。在和平年代,这种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生死考验面前能够挺身而出,更多的体现在平时对待名利、地位、个人进退去留的正确态度上。明人悟空写的一首《万空歌》云:"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这首诗就是奉劝为官者认清人生价值,权力、虚名、财富都是身外物,做官就要做好官,做人就要做好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掌权者应该约束自己。正确对待权力,需经历一个由外在他律向内在自律的转化过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依靠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机制。自律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一旦丧失自律,极易走向腐败。纪律是外在的条件,作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要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爱护,要拿出共产党人的气度和胸怀,自觉、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

三、强化措施,建立健全"三项机制" 。党政一把手是党政领导班子的核心,他们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决策实施中处于指挥地位和督导地位。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对其运权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约束和纠偏,确保他们行得正、走得端,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事前控制"机制。就是在某一名干部行使一把手权力之前,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做到关口前移,把监督的起点定位在一把手的选拔任用上。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使用干部,同时完善荐才失察追究责任制,被推荐的党政一把手出了问题,推荐者要负连带责任。同时配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提高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班子成员与一把手朝夕相处,对一把手的政治思想、领导能力、勤政廉政情况最有发言权,而且对一把手监督也是每个班子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求每个班子成员都应从大局出发,从关心同志出发,敢于坚持原则,严格履行互相监督的责任,做到防范在先。二是"事中约束"机制。就是在一把手正在行使权力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向上级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领导班子政务公开制度,在严守党和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对各部门的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对一把手的职责、权限以及决策内容、形式、程序等在不同范围内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人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使诸多部门的监督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增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整体效能,使一把手的领导行为处于监督约束之下。三是"事后追究"机制。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者。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管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如果管不住,后果不堪设想"。而要实现党要管党,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一把手。从严治党,首先必须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不仅是由一把手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和责任所确定的,而且也是当前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违纪现象增多的新情况、新特点所决定的。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仅可以提高一把手的廉洁意识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使其主动地担负起领导责任,"带好班子,抓好队伍",而且能使其本人受到约束和限制,"管好自己",不敢为所欲为。其次,还应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对负有责任的一把手,提出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及建议,并严格实施。既要杜绝那种借口集体负责,而实际上谁都不负责任的现象,又要避免不分责任轻重,搞"一锅端"的做法,更要防止本末倒置,在责任追究上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切实使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受到应有的责任追究。

四、养身修德,着重培育"四种意识"。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的复杂形势下,自觉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修身重德,提高境界,加强官德修养,着重培育"四种意识"。一是民主意识。民主意识要求为官者以民为本,要察民性、顺民情,知民、爱民、为民、利民、富民。今天,我们提倡以民为本,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的重要体现,是评价领导干部道德意识的重要标准。是否视民为本,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曾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和改进自身道德建设的总纲。每位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本质的人格特征和政治素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二是尚廉意识。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要",是共产党人的基础性品德。领导干部是全社会的表率,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格。"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领导干部道德的主要内容。其中,廉洁是为民的前提,不讲廉洁,就做不到为民,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有可能失去民心。没有廉洁,也谈不上勤政、务实、高效。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正清廉,公道正派,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三是服务意识。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以为民服务为己任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必须尽到的道德义务。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道德原则。党的xx大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全党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必须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加快经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服务。四是自律意识。官德修养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党员干部对自身言行有无约束力。有些人能够小心谨慎,用纪律和法律约束自己,成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模范;有些人却视纪律和党规党法为儿戏,甚至以身试法。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自律意识。早在古希腊时代,哲人苏格拉底说过:一个没有自制能力的人,不值得信任,不能托付他做重要的事情。因此,领导干部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在制度不健全、政策有漏洞的时候,在无人监督、在各种不健康思想侵蚀和引诱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注意提高警惕、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管住自己。

我将会把学习到的这些感受,运用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尽自己的所能为人民服务,做个合格的人民公仆。

条例心得体会 篇13

近日,我国出台了新的粮食管理条例,对粮食的购销、存储、加工以及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通过学习和了解该条例,我深感其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对粮食管理条例的心得体会。

首先,粮食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对粮食市场交易的监管。粮食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物资,保障粮食安全十分重要。新的条例明确规定了对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强化了对粮食交易行为的监管力度。条例中明确了对粮食市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侵害粮食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这一点对于引导粮食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确保粮食流通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其次,粮食管理条例对农民收入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民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而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农村稳定发展、农民尊严实现的重要保障。新的条例鼓励农民发展经济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条例中规定了对农民协会和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通过条例的实施,农民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现代农业体系中,通过种植高效益、高品质的粮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三,粮食管理条例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新的条例具体规定了农业生产资料的支持政策和技术培训要求,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装备,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条例还加强了粮食加工环节的规范管理,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升级和创新。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能够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第四,粮食管理条例注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粮食领域问题的关键所在。新的粮食管理条例提出了各种灵活的政策举措,包括鼓励创新、扶持小农户、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旨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条例将通过引导粮食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并推动粮食加工产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最后,粮食管理条例的出台及其实施,需要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只有不断加强粮食生产、落实粮食安全政策,才能够确保我国粮食供给的充足稳定,保障国家及人民的粮食安全。同时,条例的实施也需要农民自身的素质提升和意识转变,积极参与到新的粮食管理中来,共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总之,粮食管理条例的出台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条例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我国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