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2024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十三篇

2023-12-21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首先要明确主题并确定内容,然后整理大纲,最后整理具体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呢?零思考方案网的编辑为您精心搜集了“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希望您能收藏并关注我们的网站!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1月16日、17日两天我荣幸的参加了通化市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两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北京师范大学钱教授就“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通化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市级名师刘天云,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主任、市级名师赵金明分别就“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两个专题进行了培训。几位专家、教授们的讲座,使我开阔了眼界,眼光不再局限于一科一课。认识到教育领域涉及到的知识是如此的浩大,更加坚定了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

这些高层次的教育观点、详实经典的案例解说,敲打着我的心,触及了我的思想,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到自己平时在做的很多事情,原来只是知其然,而今是知其所以然,高兴之余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有了一些心得:www.03kkk.com

一、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通过学习我知道: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归纳为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职能。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使每个人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同时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教师许多启示:

第一,教育词典没有“差生”二字。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学习困难实际上属于"潜能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只要我们找到开发潜能的有效方法,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优化为学力,我们的学生一定都可以成为学业优等生。因此,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人际关系,将会使学生学会自主解决学习困难,为学生的今后进一步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就应当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开掘、发展他们的各项智能,扬长避短,使他的智能形成优化的机构。

第二,教书——教学生,有质的差别?

这是一个基本观念问题。以教书为主导思想,教师想的更多的是教什么书、怎么让学生把书的内容熟练。只有时刻想着是在教学生,才能更科学、更人性地对待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好比是一颗不同果树的种子,但是我们经常希望用单一的方法去培养。当律师很赚钱、当医生很高尚,就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是律师、都是医生,他这方面的智能是不是长项?他有没有这方面的特长?我们往往忽略了他的个性。就像我们把橘子、葡萄、桃子都按种苹果的方法去种,因为苹果价钱高,就让他长成苹果,这是不可能的!他本来长大以后会是很好的桃子,可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种桃子的方法种,结果他的桃子结不好,苹果也结不出来。通过评估,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掌握种桃子和种苹果的方法有所不同,这一点很重要。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教育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

二、脚踏实地,努力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北师大钱志亮教授及通化市教育专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在课堂上或轻松幽默,或严谨清晰,将知识的传递在举手投足间完成。丰富的知识、独特的视角、精辟的见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也引发了我对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第一,充分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除了要做好体现教学内容的精细的备课,还要做好心理、形象方面的准备。这方面钱教授讲了生动实际的例子,在某个班级,喜欢数学老师的学生数学成绩较高,喜欢语文老师的学生语文成绩相对较高。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形象很重要,我们应该注意自身形象,尽量使自己让学生看起来赏心悦目,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潜在因素。

第二,抓住学生的感觉通道。

钱教授主要展开讲了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两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告诉我们如何确保学生的感觉通道的通畅。使我们一下子注意到很多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比如学生对色彩的喜好与厌恶可能导致学习心理的千差万别,甚至给我们讲到人眼睛的虹膜色差造成的对光线的不同需求。使我们了解到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个体差异,都有可能影响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收。

第三,回顾自己每节课的课堂效率。

随着钱教授深入浅出的科学理论指导,对有效课堂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把握。在分析自己课堂效率的时候有了一些比较详细的指标,比如是否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教学内容,比如看课堂是否兼顾优差生,学生的参与程度等等。这样就使我们在分析自己课堂效率的时候有章可循,尽快找到课堂的不足之处。

此外,有效课堂的评价以及好课的标准等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我们要潜下心来钻研方法,分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自己的素质,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打造自身独特的教学魅力,才能真正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有效课堂。

短暂的培训学习结束了,我的收获颇丰。从学业、理论科研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这是一次充实而具有意义的培训学习。相信这些经验和积累带给我的思考和启迪使我终生受益并成为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7月10日至24日,我非常幸运地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在学习中,聆听了专家与名师的报告,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也开阔了眼界;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在读书中反思。

本次课程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刘松老师完全通过自身的努力,从一个普通数学老师成长为一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他从多方面的角度给我们阐述了“恰当把握教学生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良华教授的讲座:强调广泛的阅读是多么的重要。这些专家与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读书,可以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厚;读书,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几乎每个专家在讲座结束之前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让我觉得自身知识的贫乏的可怜。知之而改之,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读书,只要坚持,哪怕读一点点都是好的。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二、在教学中反思。

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避免出现形式上的整合――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鼠标走,教学跟着电脑走的现象。刘松老师的报告“恰当把握教学生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更直接的指我们在教学中所需要思考的方向: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我校的中心工作,切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工作,促进骨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开展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实施素质的能力和水平,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成立我校骨干教师队伍

根据市局关于骨干教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好做好校级、县级骨干教师的选拔和推荐工作,使我校形成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二、加强骨干教师的师德建设

利用校本培训机会对骨干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素质培养。特别指出骨干教师要注意调节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求骨干教师要树立榜样.形成强有力的师德过硬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确立发展目标、形成规范

对骨干教师,学校在平时的工作中就给他们压担子,高要求。学校为培养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发展潜能,不同层次的推动目标,学校制订发展目标,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其培训目标主要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为其尽快成长成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中承担任务、促其成长

1、教师的成长需要有表演的舞台,锻炼的机会。不同教师各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我们采取有效途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一是师徒结对。通过结对,给双方明确任务和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帮助他们更快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在帮带新教师的同时促进骨干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

2、是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组织骨干教师、教师担任校本教研的领头人。通过他们上教学公开课和示范课的形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同时,扩展骨干教师施者才能的舞台,不光是在校内,每一次与校际间的交流活动,都尽量让她们上教学研讨课,使他们在每次的历练中一步一步地成长。

3、为骨干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走出去、请进来”,让他们多有机会参加县级以上的培训,与教育专家多接触,使其教育观念走向教育的前端。每一次外出学习,我校的骨干教师都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圆满完成任务。同时,让其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让她们担任学校校本培训的培训者,承担一定辅导任务,使其有压力、有动力。

一年来,我校骨干教师在学校形成了一支教学中坚力量,他们在不断地成长,不断走向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我校的夏新老师成为了李静纯教授的亲授弟子,张秀晖,周红霞,王玲,刘敏,马敏,周美丽,霍焕喜老师成为了语文大师于永正老师的弟子,吕灵坤老师也成长为了科学名师应飞老师的徒弟并且各位老师都取得不少的市级论文证件,及各科的县级能手。总之,我校骨干教师的成长很快,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校在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大胆摸索,大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一如既往抓好此项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力争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8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金华市“领雁工程”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我们的这次培训分理论和实践两个阶段:

首先,理论培训持续了整整四个星期,几位专家的思想引领,使我感触较深。从师德、科研、课堂教学专题分析、教材的分析等多方面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这些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迫切关注及需要的知识,分享了张根兵老师的名教师名课例研读;陈秉初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许璋副局长的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意识等等很多优秀专家的讲座。他们从自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各个教育领域的独特见解。使我的思想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冷静一想,我们作为普通的教师,平时想到问题确实太少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对这些方面的知识的确太少了。

其次,实践培训本来要回县里。但是由于县里领导对我们的支持,统一让市里安排了,班主任蒋老师帮我们安排到东阳的吴宁一校。当时还是觉得有些不满意,因为交通的不方便。但是到了那里,看到实践导师的敬业精神,又让我的感触进一步的加深,我再也没有怨言了。指导我们的是吴宁一校的王兴财老师,他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平常工作就很忙,我们培训学员是脱产的,而导师不是,在做好自己份内工作之余,挤出时间为我们进行指导和帮助,我们每每听好或上好一节课,导师就让我们和他一起进行评课活动,提出课的优点和不足,并且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在教学中找出问题,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教案的修改再上课。

另外,王老师精心准备他的课堂教学,让我们去听课,给他的课提意见。在他那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习了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感受到王老师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工作快五年,每天都忙忙碌碌,从早忙到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备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经常觉得筋疲力尽。因此别提好好地去反思,好好地去看书,好好地去写一写了。常常看到一些名师一篇篇的获奖论文、课题,而深感惶恐与汗颜。的确,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而学识源于读书,如果教师不能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而写一写又能帮助我们思考、观察生活周遭的事件、人物;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境,悉心地体察身边的冲突和矛盾,汇成思想的洪流。感谢这次培训,让我重新坐在讲台下,重新有机会思索、沉淀。尤其是后阶段的听课让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更让我感悟到了很多。

应该说这次实践,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某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使我那种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感觉到我们小学科学教师的压力比较大,课后教学常规还是应踏踏实实常抓不懈。

新教材也是我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改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无疑,新教材的指导思想肯定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好的教学当然是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这种需要是解决学生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需要,而满足后面一种需要对于科学学科来说是很重要的,当然,前一种需要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了解了指导老师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后,便开始着手编写教案。指导老师告诉我,教案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的,除了要体现教学思路,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学思路不是大问题,这些启发性问题的设置就大有学问了,不仅要对教材十分熟悉,有透彻的理解,还要有自己的独特感悟,思想汇报专题十分地费脑筋。

我把这次培训用21个字来总结我的收获:专家引领促有效、同伴互助促共进、自我反思促成长。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5

短短2天的骨干教师培训结束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在贯彻新《纲要》精神的过程中,李元昌老师带来的艺术教育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两位市优秀教师的精彩演讲,让我感受了新课改精指导下角色的转变;孙力全老师讲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清新的气息。由此,我又一次在观念上、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新课改的精神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了与之相关的每一人。下面我就从两点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以前在学校时,我们学习了各科教法,并且老师还告诉我们:在你们以后的工作中,应当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把所学的教法运用于实践当中。但当上班后,似乎觉得学习的教法基本运用不上。于是我找出各科教法书,通透的看了一遍,想温故而知新。温故后的头脑中也是理论一套套,可上出的课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真是苦恼极了。

新课改后自己突然觉得,观念、理念一下子变了,新《纲要》既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儿童和未来社会的成员。正象名师孙力全老师所说“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所以,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什么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呢?我觉得就是《纲要》指出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为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这就凸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

1、困惑中的引导者

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会有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像以前一样干脆的告诉他答案,还是引导他走出困惑,找到光明,体验努力的快乐?不容置疑当然是后者。在老师的引导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而且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体验到过程的快乐,而且从中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2、探索中的支持者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或是提供材料,或是精神上鼓励学生,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

3、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孩子有无数的好奇心,但他们的能力确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探索学习,老师这个主导者要起作用。我想,在孩子探索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孩子的能力有所不同,对于孩子能力所达不到的,就应该帮助他,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其实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记得宋胜杰主任在课上说过“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我们老师应不时适地的对学生进行解惑,示范,启迪,教育。

二、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的学习也是从以要我学,到现在我要学,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我把要学的词编入故事,孩子们听了好听的故事,很开心,还边表演,边学习了里面的词,这样情境表演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一学生词就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都原于教师角色的改变,很好的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孩子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孩子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而且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创造一个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儿童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新课改让老师改变了意识,变化了角色,在充分肯定孩子的同时,因材施教的对每个孩子进行教育,适当的引导支持,共同达到目的。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方针,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20xx年12月19日—24日,在冬至春来之季,我们13个单位来自五区七县、市直属小学共75位老师相聚在美丽的福州教育学院旗山校区的校园里,满怀着期望与渴盼,欣喜与兴奋来参加20xx年福州市第30期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6天来,我们吃在学院食堂,住在学院招待所,抛开一切杂念,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学院里幸福着聆听各位名师、专家、教授的报告,受益匪浅。6天来,分别听取了学院教科处姚翔处长的《让心态阳光、把幸福品味》、福州市宁化小学校长洪丽玲的《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陈曦副校长的《感悟教学设计》、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校副校长陈朝蔚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听课与评课》、福州市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耀荣的《课改的回顾与思考》——小学教育的十年历程、福建省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陈碧光校长的《提高素养魅力、争当骨干教师》、福州市教育学院二附小何捷的《“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观》、闽侯县上街中心小学副校长张依芳(小学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小学教科书解读与使用策略》、福州市钱塘文博分校小学校长陈丽莲的《语文课堂气场的蕴养》等9位名师、专家的精彩纷呈报告,收获很大,感触颇深。可以说,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作为一名教育者,我犹如雨后春笋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他们的讲座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听了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学习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以及如何听评课。所有这些都针对目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新课程新理念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理论性的指导,使我深受启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次培训中,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我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逐渐体会到了为人师者的真正价值所在。下面是我这6天来学习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增强素养,提高技能

作为一名语文骨干教师,力争做到师德高尚、师能全面、教艺精湛、教技突出。这将成为每一位教师毕生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具有高尚的师德呢?福建省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陈碧光校长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1、提高教师的素养与魅力务必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我感悟。

2 、提高素养与魅力的形象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乐作风、四项注意、八字经验。

3、素养与魅力的作风体现:“三八”作风可现。

4、素养与魅力个性体现:工作生活里显特色,有创新。

5、素养与魅力工作体现:抓落实、有逻辑的布置工作、检查工作、完成工作。

6、素养与魅力生活体现:理好家庭财政,努力做到“五个一”。

作为一名小语骨干教师,师德与职业技能都很重要。本次培训班的学习中,我们分别学习了新课程背景下下如何评课,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还有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所有这些都为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给予了指导和引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会将老师的理论付诸实践,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xx、xxx、xxx老师的课,给我的启示最大。我们的一线教师正应该在“且思且行”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以前每当我校的教科研室布置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材料时,我都会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其根本原因就是平时不注重挖掘和积累教学实践中的资源、小故事、小事件以及这些带给自己的思考。这次听了xx、xxx、xxx老师的讲解,真是如同在我混沌的心屋中开启了一扇小窗,使我看到了指引我向前的方向。平时要在教学实践中多观察、多发现、多积累、多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有事可写,有感可言。

三、聆听名师教诲,感受职业幸福

小学教师职业意味着对儿童少年生命世界的引领和人类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尽管我们目前的教师职业活动还很难达到这一高度,但至少我们内心中应该怀有一份敬意,不至于使教师职业堕落为纯然谋生的职业,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心灵性。通过本次培训,姚处长的课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职业幸福感”。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的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我都深切的体会到了“职业幸福感”对一位老师来说,多么重要。其实,幸福是一个过程,精彩的总会精彩,而且会在不经意间显现,就看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没有敏感的心灵。珍惜这种过程,感悟学生的成长未尝不是快乐的事。不管压力多大,我们都可以快乐而优雅地追求幸福。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平常心。就看你是否愿意走近学生的心灵,和他们做真心的朋友。

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科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7月21日至24日,我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收获颇多,现把学习心得简述,作为自己的一个积累。

本次培训汇集了全省27个“中原名师”工作室的256名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培训由河师大文学院承办。21日上午举行了开班典礼,出席开班典礼的有文学院院长李永学等,班主任刘育霞向我们介绍了项目开展情况和注意事项,院长李永学向我们介绍河师大历史,培训的目的、组织形式、培训的意义等,旨在培训一批名师队伍,更好服务于全省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河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崔振成主讲了《核心素养下教师的教学意识研究》。他首先提出了三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1、人工智能做高考数学试卷考了138分,此例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吗?如果人工智能能取代人,那我们还守望什么呢?

2、高中生杀了同学,他的妈妈去监狱看望,他劝妈妈不要哭了:“这监狱比在学校好得多了!”,我们的孩子对学校的看法令我们深思。

3、一线的教室被手机绑架,老师的学习力去了哪儿?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应该常反思的问题。接着他从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内涵讲到教师教学意识的结构,又讲到优化教学意识的策略,整堂课层层剖析,由浅入深,直击核心素养的培养,让我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应该紧紧把握主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培养人放在我们工作的首位,要淡化素质教育,转而培养“文化人”。教育学生要有毅力有意志,学习的过程是苦的,是一种境界,大苦=大文化,要培养学生九种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紧紧围绕“思维导向-----问题引领”这一主线引领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思维比知识更重要,课堂要少预设多生成。这些教学意识让我受益匪浅。

冯淑娟老师主讲的《走好作文教学的实践之路》我全程聆听,冯老师的现场作文博得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她让学员自由命题,即兴下水文,口述流畅,思路清晰,显示了老师深厚的文字功底。冯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注重使用思维导图,四步作文,选取美好的点、道具,制造悬念,设置波折,让文章跌宕起伏,才能写出成功的作文,她的“四物法”非常实用,让学生在平时注重积累文字,写作文片段,写作文时才有内容可写。冯老师指导学生作文的佳境是动态生成,从生活中来,到生命里去。要读写打通,内外打通。

李永波老师主讲了《参与式教学》,李老师在整场讲座中幽默风趣,师生互动,红包不断,笑声连连,学习氛围轻松愉悦。在教学中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效能,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

语文教育专家耿红卫主讲《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他从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有效教学的内涵、选择贴切的教学方式、注意教学的细节、完善教学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有效教学。适合学生,乐于被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探求语文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到:力争做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力争做担当型教师,力争做反思型教师。要做到“六讲”、“六不讲”,达到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要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

本次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会认真总结,认真反思,学以致用,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做一位幸福的教师。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作为长期一线老师,通过八天的学习培训,对国家推行的课改、培养教师有了新的认识。铜仁的几位专家从教师师德修养、专业发展、教学技能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班级安全教育及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从教理念。

首先,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这是课改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而新课改是要改变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育除了要教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们老师改变且应该做到: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应该由重教师“教”转向重学生“学”,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在这次听课中一位专家所说:最高级的历史课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导”出来的;最优秀的历史教师不是表演家,而是思想家。所以,我们应该向着成为带领学生成为思想家的道路发展。

其次,要认真钻研课标,重新审视教材,研究教材教法。铜仁市实验中学李佳慧老师的《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有效课堂》专题讲座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以往的历史课教学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只有全国统一的一本历史教材,教师上课只需要一本书而已。而新课改中,我们实行的是一标多材,共有四个版本的教材,且每种教材的内容会有些许的不同,而高考却是依据课标而非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牢牢树立一个观点:历史的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是讲授增减的唯一依据。在备课中,应深入研究课标内涵,把握课标的各项具体要求,针对课标的不同要求制定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决定每节课之前,将课标内容首先在黑板上标出,让学生第一时间去把握课标,从而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从备课到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时时处处将课标理念贯彻进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李佳慧老师的“对于教材,我要看它、想它、利用它”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她能把看似复杂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概括。把庞杂的知识点加以重构,大胆的取舍,能驾驭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

第三,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的培养。新课标应时下,学生的思维活跃和批判精神应作为新课改下的首要问题来探索。老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大胆地陈述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并应该敢于质疑老师的教学。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民主气氛。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上课先由学生阅读,各个小组之间可以就课文内容互相提问,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有争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动手查找资料,制作资料册或小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总之,教师的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学生置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之中。

不过,在这次的培训中,我和其他一些教师一样有着疑惑。第一就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难度颇大的挑战。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已经根深蒂固的原有的教学观念,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这个过程必定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磨合期。同时,新课改一切都是新的,缺乏足够实施案例,因此需要教师发挥能动性,不断的探索与提高。再者,新课改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不一定能得到家长的支持――课外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学生的配合――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被动接受、不会积极动脑的习惯,要改变他们的惰性,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同时,对于学生基础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动起来,但对于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提出问题往往是一问三不知,怎么开展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总之,8天的培训时光飞快,专家和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分享及学员教学技能展示,感慨良多,许多疑惑得以释怀,许多自己教学过程的漏洞得以修复,收获最大的是理念的更新。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我有幸参加这次市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有专家讲座引领,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通过这次培训,我亲身体验了在专家引领和伙伴互助下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同时,通过学习和聆听专家讲座,我眼界也开阔了很多,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以解决。不仅提高了业务素质,同时也深刻感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以下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体会:

培训总的感觉是:有压力、有动力、有快乐、有收获。“我的教师专业成长和师爱主张”、“做个幸福的老师”、“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等活动大开了我的眼界; “教学实践”、“教学观摩评课”、 “与名师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增长了见识; “先学后教的模式研究及实践思考”、“学习与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运用”等一些理论讲座,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此行收获颇丰。

一、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我知道了怎样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以使我的课堂充满激情,让我的学生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多样的、持续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认识教育灵感

每天听着专家们的精彩讲演,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值得我推敲,我在收获甜甜果实的同时,我心里也有酸酸的感觉,他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执着的教育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汗颜。他们提出的观点是新的,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是辨证的,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回顾自己的教学,才发现自己实践的不少,但思考太少。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懒于反思、总结,通过这次学习,我才发现在不经意间我错失了许多。在失去了及时总结的习惯的同时,教育灵感的火花也瞬时熄灭,如今只有感叹名家怎会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

三、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更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课堂上要多用微笑和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使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我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在教学中,常用鼓励性的语言“你真聪明、真能干”、“你说得太棒了”、“这朵小红花是你的”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愉快地接受课堂教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学生汇报多样化算法时,发现有学生的算法与众不同,颇具特色时,我马上表扬他:“你的算法很有特色,你今天是最棒的!”如学生发言独特,我立刻赞扬:“你的发言真精彩,老师还想听!”如发现胆小的学生也举手发言时,我及时鼓励他:“你的声音真悦耳,普通话也有进步,你今天的表现真棒!明天能更大胆吗?”等。这些简短的话语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感受幸福生活

幸福是什么,也许每个人的说法不同,我认同“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的意义在于幸福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幸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感受”这种说法。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都会觉得过得很累,都不会感到自己过得幸福。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幸福,怎样才能创造幸福呢?应从这三方面入手:1.转变幸福观念,寻求幸福的感受,培养幸福的能力;2.调整生存取向,明确生存意义;3.树立享受教育,感谢生活的情怀。只要我们时常保持阳光心态,就会感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幸福。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美起来,我们就会用一颗爱心去培养更多的爱心;就会用智慧去启迪更多的智慧;就会用教师高尚的人格去塑造更多高尚的人格。就会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当成耕耘的田野,去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五、专业文化成长

经常听到有人说一句话“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句话我认为不够准确,我们教师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清澈新鲜、源源不的水。这几天几位专家老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有个老师问了我们一句话:“老师都不好好学习,学生能天天向上吗?”是啊,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六、创造多彩课堂

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在讲座中说: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纯表面意义的活跃,而是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好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我们要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的.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

第一阶段的培训已经拉下帷幕,而我觉得这只是个开端,这次培训也使我补足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让我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神圣。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把握住了明确的方向。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回顾这些日子,心中竟有些涩涩的感觉,原来我已经习惯了于每次的辛苦,不舍这苦乐酸甜的学习生活,担心着自己倦怠,日后不能将所学到的十八般兵器练成十八班武器……我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我要将名家们的精神延伸到今后的每一次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这次,院里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作为骨干教师中的一员,深感机会难得,所以格外认真对待此次培训。做到按时参加,仔细听讲座,认真记笔记,积极讨论发言。最让我觉得有意义的是:引发了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多方面思考;坚定了我的教学原则;促进了我的教学方式的改进。当然,不管是教育教学基本功的培训,还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不管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讲座,还是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导,一次次地培训,一次次地讨论都让我受益匪浅。但在此只想选择一个主题,来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这次心得体会,我选择了《多些理解,多些宽容》这样一个主题。源于北大教育系李斐博士的讲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浅议》。她讲到: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应包括公正、良心、义务、荣誉、幸福、仁慈这六个方面。会后,我们系所有的老师都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一些社会上的例子对此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当时,意见还有些不统一。我的观点是:对学生我们应该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当然,理解的基础是了解,宽容并不等于放纵。我主张:鼓励式教学。同时,我也认为:鼓励在很多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压力。

xx师大心理系赵微博士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让一个人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让一个人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让一个人生活在耻辱中,他就学会了负罪;如果让一个人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让一个人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既然,学生的自信、感激来自于教师的鼓励、表扬,为什么我们不能多一些鼓励、表扬、理解和宽容,少一些批评与敌意呢?

我们的学生是需要理解与关心的。大学的教育模式使专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日渐疏远。说实话,现在每学期带五、六个班,将近300多学生,的确难以做到人人关心,事事关心。甚至许多学生的名字都不知道。那么,怎样在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向学生传达一种关怀,一种理解,一种信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有这么一段话:“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告诉我们: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而应该是平易近人、发自肺腑的,如同对朋友的爱。但真实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宽容”“理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时也是很难的。

在平时教育中,批评与惩罚往往是教师教育犯错学生最常用的法宝。作为教师,总希望自己的教育方法能够“立竿见影”,但是有些做法往往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所以,我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总会采用暗示、说理、感化等手段。我对课堂上爱说话的学生多加暗示,让他们专心听课的同时,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对后进生,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在老师的宽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宽容和对学生的理解,不是对学生错误的妥协和放任自流,而是在教育学生的具体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是在某些步骤和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的程度的让步,目的是给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一次机会。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严中有宽,“严”和“宽”不是绝对对立,而是有机的统一。教师教育艺术恰恰就体现在“严”和“宽”的适度结合之中。严不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而是在学生犯了错误后,能在老师的宽容下,同学们的理解中,使他自觉地改正错误。

现在的青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是最要强、最自尊,也是最敏感的,很多学生最容易偏激、冲动、是非观念不清,很难克制自己的情绪等,无意间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决不能认为这就是些“道德品质败坏”的学生。所以我们每位教师都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替他们着想,了解他们的感受,尽可能给他们留些“面子”,满足他们小小的虚荣。这样做学生不但容易接受,效果也比一般的批评要奏效。比如:在上课时,同学们都正在集中精力听讲,忽然一个学生喊“报告”,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一下子被打乱了。有些学生就转移了注意力,有些学生还跟着起哄。我当时也很生气,可冷静地想了一下,还是采取了宽容的态度,笑着对全班学生说:“他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否则他不会迟到的,你看他跑的满头大汗的,说明他也很着急。”于是,就招呼这位同学进教室上课。当然,在课堂上,也经常会借着讲营销人员的基本素质这个话题,告诉同学们守时的重要性。

像我所上的营销课,经常会让学生做一些讨论或上台演讲。确实有的学生

讲的不是很好。但我从来都不批评他们,反而去鼓励他们。“第一次能讲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下次肯定会更好的”“很不错了”“虽然分析的不很全面,但有的见解挺独到的。”等等。实际上,让学生讲比我自己讲课还累。几节课下来,脖子和眼睛都很疼。因为我必须随时和台上的同学有眼睛的交流,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信任。还必须不时地点头与微笑,增加他讲下去的信心。所以,很多学生说:“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他们感觉很轻松,也是在大学里唯一一次上讲台讲那么多话。”

所以,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识规律需要理解、宽容。在学生不小心“冒犯”了老师或偶然犯了错误时,如果老师能理解学生,宽容处理,无形中会提高自己的威信,更多地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填平师生之间的鸿沟,如果不能理解学生,不能容纳学生,不能宽容学生的偶然过失,和学生斤斤计较,到头来只能是一个失败者。所以,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态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缺点和错误,能以宽容的胸怀,善意的理解,心平气和地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引导,那么教师的教育工作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前段时间合肥市教育局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东北师大进行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听了10场报告,每天晚上我们老师都要反思消化白天报告的内容。以下是我第一天学习后的关于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的本领、技能非常多。通过今天三个讲座的学习,我体会到这样的几种技能是优秀教师必须要具备的。

一、尊重学生

优秀的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新课改倡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俯下身子教书,其涵义就是师生关系的平等,抛弃师道尊严的面具,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教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师才会耐心的了解学生。一切的教育都是从了解学生开始,了解学生,才会因材施教。才会悬置先入之见,了解学生,才会对学生的行为举止理解、宽容。

学习了今天的讲座,使我对一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多了一份宽容与理解,尤其是对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身上暴露的一些毛病,今后我会更加慎重的处理,决不能凭自己的主管臆断去解决问题。

二、掌握练习的量,拒绝题海战术

在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一些老师凭“题海”战术,小学村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取得了高升学率,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顺理成章的冠之以优秀教师的称号。但在教师“名利”双收的背后,是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被挤占,老师整天也埋头在作业堆中批改作业,精疲力尽。这种以牺牲师生大量课余时间,身心俱疲的方式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取的,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真正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单凭“题海”战术获取成绩,而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之上,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研究恰如其分的习题量。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说“熟能生巧”,我曾经怀疑过,但不够自信,学习了今天的讲座,找到了理论依据,“熟也能生笨”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熟也能生厌”,“熟也能生拙”。什么意思呢?对于新知识,需要一定的习题量巩固,并且在刚开始阶段,随着习题量的增加,学生的解题技巧、能力以及解题速度肯定是上升的,但习题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学生的“巧”已达到最高点,如果还是盲目的增大习题量,学生的“巧”反而会降低,大量的机械的重复训练,学生心力俱疲,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所以优秀的教师会研究习题量的度。

三、有效远离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达到一定年限(10至xx),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心得大部分人不可避免的患上职业倦怠,很难取得更好的成就。如何抵制职业倦怠呢?我想一是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重新挑战自我,二是适当跳出模式化教学,积极参加一些培训或聆听一些高校教授的讲座,三是多与名师、大家接触,心灵会得到震撼!

以上我关于这次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10月19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上海路小学的于静老师和外教同课异构,为我们展示了两节精彩的课。

外教的课给人感觉轻松自然。他们重视营造语言环境,重视课堂的趣味性,他们常常使用夸大的生动活泼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我们交流,甚至把自己容入所讲的故事情节,按不同角色给我们表演。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学生也随着外教一起快乐一起进步,自身的口语也在交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外教的课堂理念也让我感觉到,在平时教学中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教师施教之工,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

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

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把讲堂变为学堂,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变为生活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像演员一样体验人生的种种际遇,在‘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领会语言运用的真谛。

于静老师的课让人感觉扎实,有效,更适合当前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模式。她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找出KEY WORDS ,MAIN IDEA 和如何构建知识体系。这一方法教会了学生如何进行阅读,掌握了阅读技巧,加速了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外教老师在肯定于老师的课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这节课趋向于迎合应试教育的某些要求。在座的老师也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认为,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和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应该是有很大差别的。首先,我们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我们的学生需要对所学重点句型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与别人交流的可能。其次,我们的英语教师的个人英语素养有待于提高,与我们教语文的老师相比,我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相差太远,而实际上,我们英语教师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达到像语文老师运用汉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得到有效的拓展,才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随时把握课堂生成。

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然而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从教材中挖掘素材,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上出高效率的课,从根本上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和努力的方向。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全天听了专家李玉平的讲座。李玉平何许人?他本人的经历颇具有传奇色彩。他是一位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教学学者。他当过民办教师、公办教师、教务主任、校长、教研员、教研室主任,还当过三天的副局长,现任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正因为当地教育部门的爱才,他的工作也相对的比较轻松一些,只用负责教研工作。他完全称得上是一个“草根专家”,草根到连所研究的项目都是那么地微小,自己都称之为——“三小研究”。就是这个“三小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他和他的团队发明了上百条教学策略,积累了上千篇实践故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在课堂上具体的小问题。他们的研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4月,李玉平还受牛津大学的邀请,在“中国教育问题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

听着李玉平老师用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风趣幽默地介绍他的理念和研究方法,看着他展示的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小故事,我的心中不由地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和科研有多大的距离?

我知道我们老师对科研是既爱又怕。爱的是有了科研成果——论文、课题等对晋职称有用;怕的是科研对我们而言是那么地神秘,而且真正地抵达科研胜利的彼岸路途艰险,布满荆棘,我们是可望而不可求。我当然也是如此。学习的间隙我啃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类的专著,那些生涩的名词,深奥的原理把我绕得头昏脑胀。我边看边思考边想:这些专家真不愧是专家,这些东西我光看就看晕了,他们竟然还能有条理地进行论述!真厉害!科研真不是那么容易研究的!

现在呢?李玉平老师给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进行科研的思路,就是关注身边的教学故事,进行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个巨大的教育资源。我们每天都要发生很多故事,我们的课堂无时无刻不在出现着一个个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一个个让我们一筹莫展的问题。可是我们很多老师都没有敏锐的眼光,好像对这些故事和问题麻木了,对它们熟视无睹,要么是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可研究性,没有去寻找故事背后真正的原因。比如,有些学生为什么时而甚至经常缺作业?

仅仅是他们懒惰、贪玩?是不是还有布置的作业对这些学生而言有些多余?作业难度是不是超过了这些学生的能力?那么我们的作业又该如何改进呢?再比如,大多数的学生都惧怕老师,这是正常的现象吗?学生为什么惧怕老师?这种现象对于教育教学有哪些负面影响?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我想,这些小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我们研究这些小问题不难,因为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存在,我们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抓住它们的身影。只要我们按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一步步地走,扎扎实实地进行调查、探讨,我们一样可以像李玉平老师和他的团队那样,找出一个个适合我们的小策略,解决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小问题!看来,教育科研对于一线教师并不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我们有了敏锐的眼睛和思想,我们就和教育科研很近——近水楼台;反之,我们思想麻木,意识僵化,我们就会逐渐远离教育科研——满目山河空念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