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方案精选】深化资本市场工程实施方案优秀篇

2022-01-06
工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创建无传销城市实施方案

工程实施方案。

在我们不知道工作该如何实施时,完整有效的实施方案必不能少,实施方案是一种安排全面到位的计划性文书,实施方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方案精选】深化资本市场工程实施方案优秀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为深入落实全省推进企业加快上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关于深化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金监资〔20xx〕4号)文件要求,加快推动我县资本市场发展工作,加强企业上市挂牌梯队建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政策扶持”的工作原则,按照“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挂牌一批”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促进企业上市、挂牌的工作机制,强化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培育,完善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我县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着力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全县新增股权交易中心“晋兴板”挂牌企业2家以上;新增进入市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3家以上;新增进入县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3家以上。

三、推进举措

(一)建立完善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对持续经营2年以上、主营业务突出、拥有自主研发、领先技术等优势的企业,由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推荐报送或由企业自行申报。在此基础上,筛选一批符合上市挂牌条件的企业列入我县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由县政府办专人负责,对库内企业实行动态更新管理。

(二)完善金融服务对接机制。县政府办要加强与证券公司、银行及相关中介机构的联系,为入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引导银行为入库企业制定综合融资方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鼓励专业性强、诚信度高的优秀中介机构认领入库企业,一对一提供专业服务,提高我县企业上市、挂牌的成功率。

(三)加强企业上市挂牌培训辅导工作。县政府办要积极利用培训会、新闻媒体等多形式、多途径宣传企业上市挂牌有关知识;要定期深入企业,宣讲上市挂牌政策法规,帮助企业了解相关政策,提高企业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认识,增强上市挂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积极开展企业上市挂牌业务培训,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帮助,组织已上市挂牌企业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典型示范,激励后备企业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成立县深化资本市场工程工作领导组,主要负责全县企业上市、挂牌等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制定等,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企业上市工作汇报,研判工作进展,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办要加强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等日常工作。

(二)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直通车式、定制式办法,及时研究解决企业上市挂牌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发改、工科、财政、人社、自然资源、住建、商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环保、税务等有关部门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上市挂牌中需申请出具合规性证明函件或办理相关手续的,要及时予以办理;涉及多部门审批的,实行特事特办,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三)落实奖补资金。县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企业上市挂牌奖励专项资金,按照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和额度,在省市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县级继续给予支持,减轻企业上市、挂牌的负担,増强企业上市、挂牌的源动力。

03kKK.Com延伸阅读

优秀方案: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模板


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改善全区水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努力建设更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相关部署要求,以“河道通畅、水体清澈、岸坡绿化、景色优美、管护到位”为目标,系统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构建水系相连、河网相通的健康水循环体系,切实提升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为打造“四个”提供水环境支撑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xx—2024年,全区累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16条,总长706.17公里,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不低于50%。具体建设任务如下:

(一)20xx年建设任务:全区累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63条,总长201.33公里。其中,区水利局牵头实施15条、总长62.31公里;乡镇(街道)负责实施48条、总长139.02公里(具体河道类型为:建设农村生态河道45条、总长135.02公里;整治村级沟塘3条、总长4.0公里)。

(二)20xx年建设任务:新建成农村生态河道66条,总长219.82公里。其中,区水利局牵头实施7条、总长61.1公里;乡镇(街道)负责实施59条、总长158.72公里(具体河道类型为:建设农村生态河道50条、总长144.62公里;整治村级沟塘9条、总长14.1公里)。

(三)20xx年建设任务:新建成农村生态河道52条,总长177.26公里。其中,区水利局牵头实施5条、总长54.82公里;乡镇(街道)负责实施47条、总长122.44公里(具体河道类型为:建设农村生态河道40条、总长107.24公里;整治村级沟塘7条、总长15.2公里)。

(四)2024年建设任务:新建成农村生态河道35条,总长107.76公里。其中:区水利局牵头实施5条、总长23.3公里;乡镇(街道)负责实施30条、总长84.46公里(具体河道类型为: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5条、总长75.06公里;整治村级沟塘5条、总长9.4公里)。

三、实施步骤

全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自20xx年9月开始,至2024年10月底结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发动(20xx年9月)

动员部署全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xx年10月—2024年10月)

20xx年10月30日前,各乡镇(街道)根据区级下达的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制定年度具体实施计划,并报区水利局备案,启动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每月10日前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进展情况报区水利局,20xx年度工程按照两批分别于11月15日、12月30日前完成,20xx-2024年度工程最迟于每年度10月底前全面完成。具体进度要求如下:

1.20xx年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需于10月下旬进场施工,11月15日前完成农村生态河道24条70.35公里,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20xx年度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

2.20xx—2024年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第一季度需完成方案编制及招标工作,第二季度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总体工程量的50%,第三季度完成总体工程量的65%以上,每年度10月底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第三阶段:考核验收(每年10月—11月)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主要考核区级下达的20xx—2024年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对建成的农村生态河道,各乡镇(街道)要根据《省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标准(修订)》《省农村生态河道评分细则》等文件要求,于每年10月底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自评,自评达标的,及时报区水利局申请复核,区级复核通过后,于每年11月份申报省级最终认定,经最终确认的年度达标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长度将作为上级财政安排各乡镇(街道)补助经费的重要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区农村生态河道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区政府办、水利局、财政局、公安分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行政审批局、资规分局、城管局、工信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街道)相应成立分指挥部,负责做好本辖区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和区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微信等媒介加大宣传,着力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积极宣传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成效和先进典型,同时对一些破坏河道环境的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不断巩固和提升农村生态河道治理成果。

(三)强化责任分工。区农村生态河道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牵头做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组织协调、技术指导、标准制定、协调服务、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街道)要严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整合多方资源,系统推进本辖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各成员单位要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四)强化资金保障。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积极拓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小河道建设资金由乡镇(街道)负责筹集保障,上级财政根据考核验收情况给予一定补助。同时要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发动农村居民筹资筹劳,形成多元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五)强化督查考核。区农村生态河道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要牵头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建立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工程监管,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财务管理安全。要跟踪督查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情况,及时通报整改存在问题,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要严肃通报问责。

【方案精选】网络市场监管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能优势,继续推进《电子商务法》贯彻落实,着力规范网络市场经营秩序,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xx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

一、《通知》印发背景

20xx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函复原工商总局同意建立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原工商总局、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组成,原工商总局为牵头单位。20xx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函复同意调整完善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完善后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网信办、林草局、邮政局、药监局、知识产权局等14个单位组成,市场监管总局为牵头单位。从20xx年开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每年联合开展网剑行动,加强协同联动,着力规范网络市场经营秩序。20xx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是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完善后首次开展的专项行动。

二、《通知》制定依据

以落实《电子商务法》为统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依据《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价格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竞争秩序。

三、《通知》主要内容

按照通知要求,20xx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将围绕七项重点任务开展:一是落实电商平台责任,夯实监管基础。按照《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依法督促电子商务平台落实平台责任;规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集中整治非法主体互联网应用。二是重拳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网络市场竞争秩序。按照《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严厉打击排除、限制竞争及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行为,依法查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等行为。三是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守住安全底线。以食品(含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防疫用品、化妆品、儿童用品、服装鞋帽、家居家装、汽车及配件等舆情热点、社会反映集中、关系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强化线上线下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四是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交易行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公共卫生安全。严肃查处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网络社交平台,、直播和恶意传播、转发违法猎捕、杀害、吃食、加工、虐待和利用野生动物及制品的视频和网络直播行为;加大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交易监管力度,全面禁止网上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五是强化互联网广告监管,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集中整治社会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账户等互联网媒介上违法广告行为,曝光一批大案要案。六是依法整治社会热点问题,营造良好网络市场环境。规范“直播带货”等网络经营活动秩序,依法惩处“直播带货”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二手物品网络交易平台监管,依法打击借众筹名义实施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整治社会热点问题。七是依法查处其他网络交易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工作督促指导,积极推动专项行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不断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优秀方案: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六稳”、“六保”要求,落实市委“五抓一优一促”部署,聚焦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难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惠企政策,提升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我县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商标品牌,营造更加宽松便捷公平有序的市场主体发展环境。

二、总体目标

全县市场主体总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至20xx年末全县市场主体达2.6万户,到2025年末,全县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6万户;全县商标总量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5年,全县有效注册商标数量翻一番达到1500件,其中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达到5件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持续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进一步激发创业潜力

1.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立足市场监管职能,指导帮助企业综合运用股权出质、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手段解决融资难题。20xx年,要组织落实好县市场监管局与邮储银行联合开展的“百亿送贷”活动,筛选一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中交易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银企恳谈会、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贴身差异化的融资服务,力争全年投放贷款0.7亿元。(责任单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交易监督管理股、广告和知识产权保护股)

2.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适时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重点针对涉企的水电气价格、企业房屋租金、物流领域相关收费、融资过程相关收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费用、各类保证金等六大领域,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责任单位:价格监督管理股)

(二)持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

3.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整合市场监管系统内部抽查事项,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经营干扰,让监管更加高效公平。除随机抽查、质量抽检、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等情形外,原则上不再对企业开展上门检查,让企业安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每年抽查覆盖企业比例不低于5%。(责任单位:信用监督管理股牵头,各业务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以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张网)为依托,加强市场主体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等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做到“应归尽归”、“应公开尽公开”,确保归集公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鼓励各类企业自愿作出信用承诺,注重归集、公示民营企业荣誉、专利等正面信息。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深入挖掘涉企信用信息价值,对守信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涉企信用信息公示率达100%。(责任单位:信用监督管理股牵头,各业务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5.规范执法行为和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的监督,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县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对整个执法过程实行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对重大执法决定、自由裁量权幅度较大的案件,必须经有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责任单位:法规股、执法稽查股、综合执法队、相关股室)

(三)持续深化服务方式改革,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6.推进质量强市。深化质量提升行动,选取重点行业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发挥质量奖标杆引领作用,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帮助企业通过质量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质量计量股)

7.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继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指导和引导市场主体积极进行注册商标、专利申请。加大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力度,全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量和拥有量持续增加。(责任单位:广告和知识产权保护股)

8.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帮扶、指导标准化试点单位按要求进行建设。到2025年,建成市级标准示范试点2个,完成标准立项7个。(责任单位:标准和认证监管股)

9.加大认证支持力度。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加大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力度,提高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水平,引导市场主体开展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到2025年,全县各类认证获证总数达到150张。(责任单位:标准和认证监管股)

10.加强党建指导力度。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专业市场的党建工作指导,积极为市场主体发展建言献策、解决问题。以党建引领非公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和扩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活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使非公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到2025年,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到86个,党员总数达到610人。(责任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股、室、所、队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工作统筹、政策落实,为培育市场主体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员、场所、设施和经费保障,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股、室、所、队要结合实际,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工作调研,摸清基础数据,将本实施方案细化为具体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切实将培育市场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加强督查指导和跟踪问效,有力有序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三)实行分类施策。各业务条线要针对规上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特点,梳理出“服务菜单”,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帮扶举措,健全市场主体从准入到存续、退出的“全链条”服务模式,确保各类市场主体进得来、活得好、出得去。

(四)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政府网站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和广大市场经营主体对培育市场主体各项政策措施的知晓率和熟悉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方案精选】建筑施工扬尘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优秀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改善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总体工作方案》有关要求,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经研究决定在全县建筑施工领域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特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通过专项治理,建立健全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分类监管、综合防治的良好局面,有效解决扬尘污染问题,通过对各类建筑工地施工扬尘进行专项整治,有效遏制扬尘污染,降低城市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减少灰霾天气产生,进一步改善我县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扬尘治理体系,坚决遏制建筑工地扬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治理范围

全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在建工程。

三、工作目标

通过治理,着力解决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扬尘污染的突出问题,实现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实现“六个百分之百”治理目标到位:

1.施工现场实行100%封闭管理,城市主干道采用不低于2.2米,次干道、支路不低于1.8米硬质围挡。

2.严格按照场地施工条件设置过水沟槽、冲洗平台和三级沉淀池,安装冲洗设施,出入口车辆冲洗率达到100%。

3.建筑垃圾及余土清运实行100%密闭运输。

4.施工现场出入口及施工主要道路硬化,裸露场地和土方、堆场100%覆盖或临时绿化。

5.施工现场土方作业、拆除作业必须配备洒水、喷雾等降尘设施,100%实施湿法作业。

6.工地出口两侧各30米路面100%实现“三包”(包干净、包秩序、包美化)。

四、治理内容

(一)进一步落实参建各方工作职责。按照“谁建设、谁治理、谁付费”的原则,建设单位应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列入工程造价,作为不可竞争费用纳入工程建设成本,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必须编制完成扬尘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细化管控措施和管理责任,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责任人及监督电话等信息。监理单位应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工程监理细则,加强施工现场检查,对发现的扬尘污染行为,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对不立即整改的,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二)制定施工扬尘治理细化标准。各工程项目须大力推行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纳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扬尘治理施工管理水平。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细化为工地围挡、裸土覆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车辆清洗、密闭运输等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三)打造扬尘治理示范工地。按照质量安全生产标准要求,每年度建设1-2个扬尘治理示范工地,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建设各方主体相关人员深入现场一线,学习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规范,提升一线操作人员的意识和技能,加强示范引领。

(四)强化施工扬尘前期监督。从严把关,加强监督,在建设项目招标时,应把达到施工扬尘治理标准作为要约条件写入招标文件,投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承诺。项目开工前,县质监站将对现场扬尘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加强监督。

(五)严控施工过程扬尘污染。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施工过程扬尘监管。规模以上施工工地要安装视频在线监控设施,实施远程监管。

20xx年年底前,将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单,开展建筑扬尘治理专项督察行动,重点督查施工未达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的项目,按照扬尘治理规范要求进行督察,不合格的将责令整改。

(六)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扬尘治理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扬尘治理违法违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从严处理,并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质加强动态监管,增加监督抽查频次,并进行现场核验。同一施工现场在一个年度内因扬尘治理问题受到两次及两次以上处罚的,取消施工单位评选省、市优质工程资格,并将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对建设单位采取约谈告诫、通报批评、公示违规行为等措施;对监理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扬尘治理专项行动中工作迟缓、推进不力、责任不到位、扬尘污染问题严重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通报批评、警示、公开约谈等措施,依法问责。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全县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特成立扬尘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建筑业管理股、质监站、施工管理站工作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质监站,负责专项行动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等工作。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的工作制度。各工程项目要在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扬尘治理进展情况至县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梳理有关问题,提出工作措施并整改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扬尘治理工作开展监督抽查,不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和经验做法,推动扬尘防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三)规范管理,从严执法。县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实施本系统执法检查,与县相关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严厉查处各类扬尘污染行为,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速查处,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扬尘防控执法监管体系。

(四)鼓励公众监督。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宣传教育,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扬尘污染防治意识。公布举报和投诉电话、网站,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信息、参与监督的权利。县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及时受理扬尘污染监督举报信息,及时回复,限期办理。

【精选】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实施方案优秀篇


一、工作目标

以“智慧管理”为突破,“分类监管”为先导,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监管、务实管用,完善长效制度机制,着力破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消费者餐饮消费安全、健康的需求,防风险、保安全、建机制、强效能,以规范助发展、以发展促转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重点任务

(一)以人员培训为重点,强化检查和抽考,着力解决从业人员规范操作、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能力提升问题。

(二)以餐饮后厨为重点,突出加工操作、就餐等重点区域整治,着力解决餐饮环境脏乱差问题。

(三)以进货查验为重点,督促餐饮单位履行进货查验记录义务,着力解决食品安全责任追溯问题。

(四)以餐饮具清洗消毒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检测和执法办案,着力解决食品安全制度执行问题。

(五)以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鼓励举报为重点,强化社会共治,落实奖励措施,提高举报投诉处理效率,着力解决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

(六)以散装白酒、泡酒为重点,强化散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高风险品种安全监管,严禁散装食盐、防范醇基燃料、亚硝酸盐等进入餐饮服务环节,造成误食误伤。

(七)以冷链食品和从业人员为重点,强化疫情防控,建立冷链食品追溯体系,落实从业人员晨检、监测等制度,严防餐饮服务领域出现聚集性疫情。

(八)以线上线下融合治理为重点,开展网络餐饮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以网治网”,强化线上监测,线下核查;提升、拓展监测信息核查处置平台功能,提高治理效率。

三、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

1.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餐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

材料。

2.规范连锁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

3.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推动食品安全管理和服务升级。

4.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二)持续深入开展网络餐饮综合治理

1.加强审查登记管理。

2.加强线上信息公示监管。

3.加强配送过程管理。

4.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管理。

5.强化线上监测线下核查。

6.开展网络餐饮政企共治。

(三)加大规范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

1.从严执法检查。

2.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3.规范“小餐饮”经营行为。

4.加强高风险食品安全监管。

5.逐步实施智慧监管。

6.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

7.加强餐饮服务许可、备案监管。

(四)强化社会共治

1.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

2.指导行业协会开展量化分级评定。

3.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五)规范应急处置

1.规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严格落实《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强化应急准备,规范信息报送,有效预防、主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危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四、时间安排

(一)20xx年作为“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年”

(二)20xx年作为“餐饮服务规范年”

(三)20xx年作为“餐饮环境卫生提升年”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

(二)加强组织实施

(三)及时报送工作信息

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工程实施方案优秀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皖发〔1〕1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皖发〔1〕2号)、《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的指导意见》(皖扶组〔8〕18号)和省政府、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民生工程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带动水平;着力培育产业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主体带动质量;着力实施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提升项目实施效益;着力推广特色农业保险,提升产业发展风险防范能力,支持脱贫户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脱贫地区村集体经济和脱贫户稳定脱贫增收。

二、实施对象

脱贫地区具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条件的行政村、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脱贫户,以及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主要内容

(一)支持建设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依托当地种养习惯、产业优势,以做优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做精做深优势产业为出发点,在脱贫地区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条件的村中实施到村产业项目,建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经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支持对已建成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园区,根据产业和主体需求,实施农产品加工、储藏、冷链物流、交易市场等项目,完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三产融合发展。鼓励位置相邻、产业集中的村联合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园区,整合资源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对0年因洪涝灾害受损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园区,以及因灾受损的到村产业扶贫项目,予以修复或重新安排项目进行完善,确保产业扶贫项目持续稳定,发挥效益。强化资产运营,明确财政资金投入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形成的资产产权归属,通过自主经营、租赁、入股等方式带动村集体增收,每个任务园区年度为村集体带来租金、分红等收入不低于2万元。按照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政策要求,加强资产监管,确保持续产生效益和发挥作用。

(二)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产业发展。推动脱贫地区持续加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进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或提供土地、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强化主体带动激励,对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好的主体在奖补支持、金融信贷、示范评定、项目安排、特色保险等方面给予倾斜。强化主体带动利益联结,健全完善订单生产、务工就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履约监督,强化纠纷调处、协调利益诉求,开展信用评级、建立诚信档案,维护和巩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带动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提升主体带动质量。

(三)支持脱贫户自种自养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根据脱贫户实际,因户施策指导实施优质高效的自种自养项目,鼓励支持脱贫户持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强技术支持、政策扶持,依托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做大产业,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致富。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扶贫专家组、产业发展指导员、基层农技人员作用,通过入户帮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加大政策宣传、技术帮扶、指导培训力度。

四、实施步骤

(一)落实项目。1—3月,研究落实“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项目,筹措项目资金,开展项目申报、审批。

(二)组织实施。3—月,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月底前各县(市、区)要完成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三)定期调度。4月份起,按照省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调度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启动调度制度,定期开展调度。

(四)绩效评价。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绩效评价方案,并于年终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五、资金安排

各县(市、区)要加大“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资金投入,资金由各县(市、区)按规定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简称“衔接资金”)和涉农资金中统筹安排。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履行牵头责任,扶贫、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谋划,合力推进项目实施。

(二)加强风险防范。各地要发挥产业扶贫专家组、产业发展指导员、基层农技员作用,加大产业发展指导服务力度,积极防范特色产业发展的自然风险、疫病风险、市场风险,切实保障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稳定持续、产业收益稳定持续。对实施的到村项目,要从产业选择、品种选择、市场销售、资源环境等方面充分论证评估,对评估发现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深入推进产销对接,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加强品牌宣传,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三)加强项目监管。严格遵守中央及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管理使用规定,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履行监管职责,增强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规范开展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抓好整改落实。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公开公示相关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