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合集5篇

2023-03-06
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设计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为确保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应该在事情开始之前做好一份方案。《实验设计方案精选》是由零思考方案网特意为您提供的内容,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篇1】

一、实验名称: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观察和指导

二、实验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己动脑思考的能力。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切片时可能会有人受伤)

(二)实验步骤:

1、临时装片的制作

⑴准备

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改进:将洁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衬垫上洁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改进: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性也较好取用刀片在洋葱表面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撕取外表皮

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学生不熟练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镜视野中难以找到理想的观察对象,致使实验效果较差。

改进: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0-1.5cm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所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离,操作简便)即可。这一改进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⑵盖盖玻片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⑶染色

染: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己流入玻片。问题:染色时书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然而,部分同学可能将盖玻片下所有水全部吸干,做出的装片会有很多的大气泡,且气泡将细胞掩盖了,或者有人将气泡误认为细胞。

改进:染色时不用吸水纸吸水,而是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这个角度一定不能太大,太大水就会流出盖玻片下的小空间,然后从较高一侧的盖玻片与载玻片的缝隙往里滴碘液,让碘液自己流进盖玻片下,如果有液体流到盖玻片外,用吸水纸擦拭,但一定要强调不能从盖玻片边缘吸水,盖玻片周围一定要有充盈的液体,这样才不会出现大气泡。

⑷镜检

用显微镜观察

2、临时切片的制作

⑴选材

选择软硬适度的材料,先截成适当长度,一般以20-30mm为宜(便于手持即可),材料太软,可用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或肥皂将欲切取的材料夹住一起进行切片,本实验用空心莲子草,可直接用于切片。

⑵切片

用三只手指夹住空心莲子草,(使其高于手指,右手持刀片(刀片用水润湿),将空心莲子草削去一层,形成平面,刀口向内,与断面平行,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注意要整个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

⑶镜检

如此连续动作,切下一些薄片,然后用毛笔将最薄的几片材料移至滴有一滴清水的洁净的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3、临时涂片的制作

⑴把成熟的番茄果肉放在培养皿内,让汁液流出(汁液中有均匀的离散细胞)。⑵吸取汁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将涂抹的液滴滴于载玻片的中央或偏右约1/4处,左手持载玻片或放在平台上,右手持另一载玻片作推片。先慢慢向右移动,让短边接触溶液,两载玻片的夹角约为30-45度,再向左迅速推载玻片,即可涂成一均匀的薄片。(也可用解剖针、牙签、火柴杆等涂成薄片,盖上盖玻片即可。)

四、预期结果:

1、成功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西红柿果肉细胞及空心莲子草茎的结构。

2、通过使用显微镜对细胞的观察,同学们对显微镜的使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3、通过学生们对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独立自主的制作,使得大家基本掌握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

4、通过对细胞结构的观察,使同学们对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篇2】

一、研究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作用

二、实验处理:

对比性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

等组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

三、实验变量

1、实验自变量

X=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

2、实验因变量

Y1=获取信息的能力

Y2=合作学习的能力

Y3=对信息评价的能力

Y4=反省认知的能力

Y5=自我评价的能力

3、干扰变量及其控制

干扰变量:(1)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不同

(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3)学生与他能力的变化发展对这五种能力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控制:

(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等组对比实验。

(2)为避免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实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学生的确基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作预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考虑并予以排除。

四、试验程序设计

1、实验假设

(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3)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对信息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4)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反省认知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5)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自我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实验对象

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2)、(5)班为实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学高二(2)为实验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学高二(5)班为控制班,教学中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实施前对学生能力进行前测,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相当,视为等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学生和二中高二(5)班

●实验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学生和二中高二(2)班

(注:考虑到前测时可能两个学校的两个班不一定全部可以分为两个等组,故从两学校的两班中分别选取部分同学形成两个等组。为不影响实验的正常、顺利进行,对不纳入实验的同学也实施同样的实验手段,但不纳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

3、实验过程

本实验研究采用等组对比前测后测实验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对预期的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并分别从两个自然班中选取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和控制组。

(2)利用调查问卷对实验对象进行学习风格、能力结构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已具备的能力状况,为以后的效果分析扫清障碍。

(3)在两个学校的两个实验班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任务驱动基本架构是由研究者和学科教师根据研究和教学的需要共同确定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行为观察记录表、反思日志表、调查问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4)在研究进行两个月左右时对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行形成性检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行补救。

(5)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行终结性检验,验证实验假设是否成立,如成立,用实验数据证明,如不成立,说明原因。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篇3】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4、对简单鉴定后的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由鉴定结果查伯杰氏手册以确定分离出微生物的品种。

二.实验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每支4.5mL水)、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搪瓷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琼脂、蛋白胨)、Lugol氏碘液、0.2%可溶性淀粉液、结晶紫染液、番红染液、碘液、95%乙醇、0.5%番红水染液、无菌水等。3、土样:取自桂林师专1栋宿舍楼后面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实验方法步骤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1g,放入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0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梯度稀释至10。

3、分离用稀释样品的同支吸管分别依次从10、10、10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注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倒入灭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体培养基,小心摇动冷凝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琼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鉴定对多种菌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观察,记录结果。

5、α-淀粉酶鉴定

6、1)实验原理:

细菌能否产生α-淀粉酶主要依据是鉴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该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2)步骤:

将培养的的各种待测菌种接种在含有0.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琼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将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到溶化好的培养基中,调匀),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8、纯化从平板上选取淀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较大的菌落,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培养物至斜

面上,并进行2-3次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至斜面上,培养后观察菌苔生长情况并镜检验证为纯培养。

四.实验结果

五.个人总结

1、在分离实验中,原土样的10-3g/mL浓度中得到5种不同的能够分解淀粉的菌落,经初步淀粉酶实验,1号菌的淀粉分解圈大,2号、3号、4号次之,5号最小。

2、在淀粉酶试验中,3号培养基感染杂菌,出现不同菌落,故后面不再对其处理;其它菌种均得到较纯的单菌落,淀粉酶实验结果不变,与上面相同。

3、各种菌落的革兰氏染色中大部分为阳性,菌体形态多为椭圆形趋于杆状,只有4号菌为阴性;5号菌菌落难以挑故过没能进行染色。

4、1号、2号、4号经划线纯化均得到单菌落,5号菌没能划出单菌落;综合分析可以判定,1号菌即为优良的淀粉酶产生菌,即为枯草芽孢杆菌。

5、本次实验遇到一件让人颇为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实验所用酒精灯的酒精被煤油替换,连消毒棉也是煤油的,因为使用煤油产生大量的黑烟,导致大量颗粒吸附在实验器具上,其气味也难以忍受,故在实际操作中减少了使用,引起带来的影响尚不明确。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篇4】

缓控释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课程:作物栽培学

班级:种子科学与工程131(专)

姓名:王晓玲

学号:1341014126

缓控释肥施量及施用方法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试验目的

缓控释肥是一种对肥料养分释放速度进行调节的新型肥料,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技术手段来调控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实现肥料中养分元素的供应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基本相同,实现动态平衡,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本研究主要开展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春小麦生产中的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法研究。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区位于河西学院农学实训基地,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海拔1410~1700米,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降雨量131mm,年平均气温6℃,年平均最高气温15℃,年平均最低气温0℃,全年日照3000小时。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白菜。

1.2实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宁春8号。供试肥料为金正大缓控释肥(N+P2O5+KO>45.0%,N-P250-K20=25-12-8,由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3实验设计

1.3.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划分小区,如下图:

(注:保护行90cm,走道40cm,小区长3.5m。宽2m,三个重复。行播量:19.6g)

1.3.2四个施肥水平A1A2A3A4和两个施肥方法B1B2随机区组排列,(施肥水平A1=0kg/kg2,A2=450kg/hm2,A3=675/hm2,A4=750ke/hm2)四水平。

施肥方法设为B1:肥料全部作为基肥结合翻地深施;

B2:50%肥料作为基肥,50%作追肥,在分蘖期一次性追施。

区组1:A1B1 A2B1 A3B1 A4B1

区组2:A1B2 A2B2 A3B2 A4B2     (注:共8个水平)

1.3.3田间小区播种方法:条播法共播种17行,行距12cm,播种深度3.5cm。

1.4观测项目与方法

1.4.1生长速率的测定(即生长发育动态观测)

生育期的测定可判断小麦玉米速率的快慢。记载出苗期,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的日期。根据日期的早晚可判断玉米生长速率的快慢。

(1)出苗期:整个小区50%的植株主茎叶露出胚芽鞘的日期。

(2)三叶期:第三片叶子长出2cm的日期。

(3)拔节期:植株主茎第一节间生长2cm的日期。

(4)抽穗期:族叶叶片全部抽出的日期。03kkk.cOM

(5)开花期:全田50%以上的小麦开花的日期。

1.4.2叶面积系数的测定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10-20株,洗涤剪根,测定时将全部的叶片剪下即称重。再按比例选取大,中,小老嫩叶片30片,分成三等分,每10片叶叠整齐,切取中段3-5cm长,得到标准叶片立即称鲜重,然后挨个铺平后压在米尺下,量其总宽度,长宽乘积即为部分叶面积。

全部叶面积=部分叶面积*全部叶面积重/部分叶面积重

单株叶面积=全部叶面积/取样株数

叶面积系数=每公顷叶面积/每公顷土地面积=每公顷叶面积*每公顷基本苗数/10000*10000

1.4.3考种

小麦成熟后每小区取20株,测其经济产量及性状。分别测小麦麦穗的籽粒数,粒重,千粒重来测定两因素。因水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并测定金正大缓控释肥施用量的4个水平集施用方法对春小麦的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株高:由地表量到生茎穗的顶端(不带芒)

(2)分蘖总数:包括抽穗和不抽穗的全部分蘖。

(3)有效分蘖数:抽穗结实的分蘖数。

(4)穗长:自穗轴茎部量到穗顶部,如有分蘖穗也量其长度。

(5)小穗数:指全株所有穗上的全部小穗总数,包括无效小穗。

(6)籽粒数:全株上全部小穗的总籽粒数。

(7)单株平均籽粒数:所测植株所有有麦穗脱粒之后称重求其平均值。

(8)千粒重:以两个1000粒分别称重,求其平均值。

1.4.4计算肥料的利用率(N,P,K含量)

测定土壤中剩余N,P,K含量,计算小麦吸收同化剩余的N,P,K。以此来判断N,P,K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石元亮;抑制剂型缓释肥将成主流[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2)赵秉强;发展有机无机肥料优化化学肥料养分[N];农资导报;2010年

(3)曹倩,贺明荣,代兴龙,等.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4):815-822.

(4)高聚林,刘克礼,刘瑞香,等.不同栽培条件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2003(3):85-89.

(5)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6)张宝良;;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对水稻金早09的增产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实验设计方案精选【篇5】

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宣汉县胡家初级中学 戚文波

一、实验名称:乒乓球在物理力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计思路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要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的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乒乓球的实验应用很多,可以探究能量转换、重力方向、力的作用、弹力、热胀冷缩、惯性等,在这里我只演示3个小实验,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算作抛砖引玉。

三、实验器材:乒乓球 电吹风 水 矿泉水瓶

四、实验过程

演示一:浮力产生的原因

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如图甲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直到水倒满后,乒乓球还沉在水底并没有浮起来。原理:因为乒乓球下部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只有水对乒乓球竖直向下的压力,所以乒乓球始终沉在水底。如乙图当用手指堵住瓶颈的出水口,使水慢慢流下并注满玻璃管后,乒乓球上浮。原理:由于乒乓球的下部有了水,所以受到了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差(浮力),由于乒乓球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球上浮。  

演示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乒乓球盖严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过来,放开手后水不会流出来乒乓球也不会下落。原理:瓶内除了水外没有空气,乒乓球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掉下来

演示三: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或热风吹动乒乓球。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原理:由于流体流速与压强的作用:流速大压强小。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演示一由于密封性不高,倒水时一定要迅速。

(2)演示二要注意排尽空气,并选用较硬的大口径饮料瓶,动作要轻柔,可以先把它们倒置在水中在慢慢提离水面。

(2)演示三可以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但不能过大,动作要稳定。

六、实验的优点:

1、实验的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醒目、趣味性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比用任何语言描述效果都要好

2、器材简单、便于寻找(乒乓球和饮料瓶就在我们身边),方便于老师和同学都能制作

3、将教材及生活中学生只能观察到的静态的、抽象的实验现象转化成可感知的动态的过程

七、体会

乒乓球的这些实验看着简单,却给物理教学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只要我们能留心观察加以应用,就能培养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课后小制作、小发明。通过制作、演示、观察、分析、归纳等,增强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