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方案推荐: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2022-01-29
街道办事处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街道办事处职责 街道办事处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街道办事处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计划是想象力对心灵的许诺。为了在后续工作中更好地表现自己,我们都需要准备一套方案。制定方案能有提升思想认知,从哪些方面来着手写方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方案推荐: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防治方案。

一、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防治主要类型:岩体崩塌、地面裂缝、山体滑坡。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目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办事处各单位、村民委员会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做好汛前、汛期地质灾害的排查、巡查和监测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损失。

三、统一思想、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国土分局,兼任办公室主任,为办公室成员,负责日常相关工作。

四、认清汛前排查和汛期监测的重要性。

各相关部门、各村要开展汛前排查,摸清各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类型、规模及隐患点危害程度,特别是学校、公路沿线、景区旅游观光道、人口密集地区、集市场、施工场所等是重点巡查、排查区域。汛期来临时,各成员单位、村一定要做好此阶段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每个隐患点、监测点有专人负责,汛期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通讯畅通。

五、做好汛期巡查、防治工作。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要防治区段,由村干部、组长负责日常监测和来回巡查,负责到人,填写险情明白卡,下发避让通知书;工程施工引发的地质灾害,由工程施工方和相关部门负责日常监测。

六、建立群测群防体系。

全办建立办、村、组三级群测群防网络。国土分局对全办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动态监测,并与隐患点所在村、组签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书,明确每个地质灾害及危险点的监测责任人,明确财产转移路线,在地质灾害隐患区边界设立明显标志,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撤离,并按规定及时上报街道办事处。

03kKk.com其他人还在看

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预防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及《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镇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一、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概况

(一)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

按照区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要求,20xx年度我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以预防为主。按照我镇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地质灾害发生历史频度和强度,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为周边山区,以及切坡段,发生类型主要有山体的蠕变滑坡,周边山区的崩塌、滑坡、小型泥石流,工程切坡引起的滑坡塌陷,我镇的地质灾害主要以小型滑坡为主,通过前期排查,将我镇20xx年度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监测范围。

(二)主要地质灾害点

按照区人民政府对地质灾害避险要求,及时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安置和应急治理,20xx年对齐心村及文明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整治,投入资金40余万元,高玉村杨家山治理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完成对文明、安平、锦屏、联丰、广安村9户村民的地质灾害避让搬迁。20xx年度我镇的重点监测防御的范围为建国村九组天台寺,拟通过工程项目实施对隐患点的治理。

(三)20xx年度重点防范期

根据历年来的降水资料及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特征分析,我镇地质灾害的高发时间段,降水多集中在梅汛期(4-7月),故我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为梅汛期(4-9月)。

二、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体系

为加强对地质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结构,我镇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村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按职责分工负责各自辖区内的防灾工作。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坚持以群测群防为主。

(一)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无雨季非雨季之分,监测工作应为常态化。

(二)加强各监测人员工作预见性,及时观察村中危房、村内村边的地面、山塘井泉有无异常变化,雨天的雨势情况,以及检查危房户转移避让情况。

(三)加强重点时间监测,一般雨天根据各村内雨势情况自行决定,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3级(含)以上,每天必须有1—3次监测巡查,雨止后3天内每天巡查1次以上。

(四)监测巡查及时上报情况,巡查中如有异常应立即向镇国土建环所报告。

(五)各村驻村干部要加强对村防灾抗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地质灾害易发村要加强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法规及我镇地质灾害点的防灾预案。

(二)切实开展汛前险情巡查工作。在汛期来临之际,各村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排查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巡查工作。在汛期特别注意建房、挖土等破坏地层的行为,一旦发现立即制止,有条件的村要开展植被保护、开沟排水等工作。

(三)坚持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各村在整个汛期要坚持值班制度,纳入地质灾害监测人员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出现灾情,各驻村干部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防灾工作,同时按灾情速报制度要求立即将灾情速报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组织应急调查,加强抢险救灾。发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各村要立即组织应急调查,确认险情,并启动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灾害发生后,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必须要立即速报灾情,并按应急预案要求,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实施各项抢险救灾措施。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五)加强合作,作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要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通过电话、通知、手机短信群发等手段,及时将我镇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信息发送给各防灾责任人及有关人员,来确保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运转。同时创造条件开展地质灾害长期监测,积累雨情资料,为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打好基础。

(六)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有关规定,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审批阶段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为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街道办事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


街道办事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

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对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为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工作,切实抓好创卫工作贯彻落实,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做细各项工作,我办积极响应,现结合我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卫”标准为目标,全面强化城市环境美化、亮化工作,全面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和生态保护质量,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现人员、经费、任务三落实。

(二)工作有计划,措施有落实,年度有总结。

(三)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四)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场所设立健康教育专栏,健康教育面达到100%。

(五)全面落实城乡卫生管理制度和“门前三包”制度。

(六)积极开展创建“无吸烟单位”活动。

(七)扎实开展除四害活动,完成灭鼠、灭蝇等病媒生物灭杀工作任务,工作达到要求标准。

(八)抓好日常资料收集工作,创卫各项工作资料齐全,建立健全创卫工作档案。

(九)建立健全创卫日常督察检查工作机制,并积极做好迎接检查验收工作。

(十)做好投诉处理工作,接到投诉后及时处理回复,确保提升群众满意度。

(十一)做好总结工作,查找不足,探索机制,建立健全创卫工作长效机制。

以巩固和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创业环境,提高城市卫生水平,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构建生态文明为目的,以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强化城市卫生管理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竭尽全力配合做好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整改突出问题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到实处,经办事处研究决定,成立办“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村(社区)支书、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三创办”,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协调服务、督查通报和日常工作;负责收集、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及时准确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各工作部门、村(社区)要按照市“三创”工作指挥部的具体要求,安排工作人员,明确办公场所。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扎实抓。部门之间、村(社区)之间、部门与村(社区)之间,既要分工,又要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按照“属地管理块块抓、分级管理层层抓、行业管理条条抓”的原则,有力推进“创卫”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达标一项巩固一项”,确保“创卫”的各项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通过微博、微信、户外宣传牌、电子显示屏等载体,构筑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格局。要大力宣传“创卫”工作的内容、目标和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创卫”工作在民众中的知晓率,努力开创“创卫”宣传工作新局面。要加强对外宣传,积极协调媒体,加大对我办“创卫”工作的报道力度。办属主要街道、公园、广场、各窗口单位橱窗、旅游景点、车站等,要设置“创卫”宣传标语;建筑工地围墙、交通设施、大型经营场所和机关、团体、社区要有“创卫”公益广告。协力推进“创卫”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商户”,形成全民皆知、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投入,保障有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保障。财政分局和村(社区)要把“创卫”工作经费和硬件设施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创卫”工作顺利推进。

(四)强化督查,严格问责。严格执行“创卫”工作督查、考核、问责制度。对在工作中履行职责好、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到位、玩忽职守、不顾大局,给“创卫”工作造成重大影响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由街道纪工委、监察室对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召回管理;对辖区内不主动、不配合、不支持“创卫”工作的部门,将在全办大会上通报。

县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县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全风险防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做好我县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xx〕20号)、《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闽政〔20xx〕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形势

(一)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县位于省中部偏东北方,隶属市管辖。境内河流属闽江、敖江水系的山地性河流,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多峡谷急流,水力资源丰富。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2100毫米之间,年均降水量为1410.6毫米,雨水充沛。其中5、6、7、8、9月份的雨量最大。7、8、9三个月为台风季节,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县,台风天气造成的局部高强度降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

(二)20xx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1.降水趋势预测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xx年影响我县的热带气旋(俗称台风)总数2~4个,较常年略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县,夏季有1个台风严重影响我县。

(1)早春季(3~4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3成,介于250~350毫米之间。

(2)雨季(5~6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2成,介于350~500毫米之间。

(3)夏季(7~9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多2~3成,介于400~550毫米之间。

(4)秋季(10~11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3成,介于70~100毫米之间。

2.主要气象灾害预测

目前辖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49处和危险性较大的房前屋后高陡边坡3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类型区划分:滑坡81处,崩塌66处,泥石流2处。按行政区划分:城东街道9处、城西街道25处、大甲镇9处、大桥镇21处、凤都镇12处、凤埔乡7处、鹤塘镇15处、黄田镇4处、吉巷乡5处、泮洋乡3处、平湖镇8处、杉洋镇12处、水口镇10处、卓洋乡9处。目前仍威胁4789人的生命安全,威胁财产7200多万元。

雨季及台风季节,我县可能出现持续性暴雨或短时强降雨,易诱发地质灾害。预计20xx年7~9月为地质灾害多发时段,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多分布于屋后土质及岩土质高陡边坡、坡度较陡的自然斜坡处,局部位于沟谷地段的矿山堆土场等处。

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及重点防治范围

我县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山边河边、沟口地带、矿山弃渣分布较集中区等区域在短时强降雨或持续降雨条件下易引发地质灾害。县内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对象和重点防治范围主要有:

丘陵斜坡地带的房前屋后因工程建设和人为削坡所引发的滑坡崩塌灾害,主要是威胁边坡前后建筑物内的人员及财产安全。

公路沿线边坡所引发的滑坡、崩塌灾害,主要是堵塞交通、毁坏公路及附属设施,威胁通行车辆和过往人员的安全。部分高陡的边坡,危害范围可延伸至公路上、下方一定距离的民房和其它设施。

采矿工程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威胁矿山周围的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如露天开采高边坡及弃碴场滑坡等可危害周边已有建筑物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部分沟谷潜在的滑坡并发性泥石流灾害,主要是危胁沟谷下游的部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灾责任人、监测人

(一)防灾责任人。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受威胁单位主要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干部担任。

(二)监测人。地质灾害监测人由受威胁的单位和相关个人承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由村(居)“两委”组织村(居)民开展巡查、监测;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由单位组织员工开展巡查、监测;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公路、铁路、航道、通讯、水利及临时施工工棚等,由其相应的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巡查、监测。县自然资源局要督促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要按要求建立基础台帐,不断更新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

(一)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主动防灾的有效手段,对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特别对减少人员伤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街道)必须严格制定。

(二)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和核查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根据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结合本轮我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统筹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要充分依靠技术支撑单位在汛前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全面开展排查工作,针对高风险区、人员密集区、工程建设区,要加强隐患排查力度,进一步核实和掌握隐患类型、威胁范围、威胁对象和危害程度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信息,明确每个地灾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

(三)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是村(居)防灾应急预案的核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对好防灾责任人等信息,并落实好“两卡”的发放工作。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体系,逐点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制定防灾预案,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确保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位,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对于新发现的隐患点,查明后要及时更新至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纳入群测群防体系。

(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类处置。按照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各地要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情况,科学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治理。一是对于偏远山区、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投入过高或治理后仍不能彻底消除隐患的地质灾害点,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鼓励受威胁的村(居)民实施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复垦旧宅。结合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成果,核定搬迁对象,制定搬迁计划,编制搬迁安置实施方案,明确安置地点、补助政策等事项。二是对位于村、镇建设规划区内,危险性大,威胁人口多、造成或潜在经济损失大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应统筹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需求,实施工程治理。其中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其纳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有序开展治理。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方组织治理并承担治理所需费用。对未履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工程建设项目,未按技术规范建设挡土墙、护坡等支挡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责成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完善防范措施,及时采取工程措施治理。三是对危险性、危害性较小的小规模地质灾害点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可实施排危除险处置工作。

20xx年要继续加大投入,有效降低成灾风险,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完成现有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0%核销工作。

(五)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不断完善、充实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组织演练工作,强化监测预警预报成果的信息发送,落实好地灾防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发现灾害险情时,提请当地政府提前果断转移,全力构建信息传送通畅、指令落实有力、指挥调度精准的人防网络。地质灾害险情未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支撑单位迅速开展应急调查,查明地质灾害成因、类型、威胁范围、规模、发展趋势,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配合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相关工作。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区域,地方政府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明确责任人和监测人,并向社会有关公示、公告。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束后,技术支撑单位应及时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交应急调查报告和应急技术方案、应急监测方案。相关技术资料应及时录入“省地质灾害综合管理系统”存档。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分工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责任重大。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调整、充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政府统一领导、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地勘单位技术支撑、群众积极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并确保防治措施层层落实到位。

自然资源部门: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负责提供中型及以上级别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协助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应急调查,提出应急处置技术措施和建议。

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导协调一般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并按权限作出决定;承担县级应对一般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协助县委和县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协调组织一般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配合财政局、粮储局做好救灾的财、物准备,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协调灾民的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协助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妥善安置和救济灾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建筑工地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检查、落实防灾措施;督促业主单位做好灾点监测和防御,发现险情立即采取应急防范措施,配合事发地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做好相关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及时组织修复因灾致损的城市道路、自来水管道等市政设施。

交通运输部门:协调公路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管养的普通公路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的防灾工作进行检查、落实;督促监测人对地灾隐患点和危险区加强监测、防范,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抓紧修复损坏的公路,保障交通干线畅通;做好防灾抢险人员、防灾物资及转移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负责对辖区内普通公路线性工程沿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进行检查、落实防灾措施,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对灾点监测和防御;发现险情及时排除,确保行车畅通和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部门:负责对本系统病险水库、闸坝、堤防管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易发区库岸和附属设施的检查,落实防灾措施;督促项目业主对水库(含水利部门管理的发电水库)及其它水利设施管理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危险体的监测、防御;发现险情,及时通知水库下游乡(镇、街),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对非水利部门批准建设的发电水库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地质灾害检查、监测、防治工作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

教育部门:负责对校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巡查,发现险情及时组织在校师生、员工避险转移。

财政部门:根据本级财政能力,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物资储备经费列入当年度财政预算。

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根据县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负责县级救灾物资的采购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县应急局的动用指令按程序调出。

文旅部门:负责督促旅行社做好团队游客避险疏散、救助及撤离、安抚工作,并督促导游人员落实好相关的安全提醒和告知义务,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气象部门:负责收集、分析气象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提供雨情;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适时台风、暴雨预警。

卫健部门:组织医疗队伍,随时准备奔赴灾区投入防疫、治病和救灾工作;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疾病加强监测、预防和控制;加强对灾区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监管。

通信部门:确保各级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重点地质灾害防御区之间的通讯畅通。

其他部门和单位根据政府的部署,按照分工履行职责。

(二)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由弱到强依次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四级: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三级(黄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高;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二级(橙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高;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一级(红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很高;

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达到三级以上时,由自然资源、气象部门联合签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并对公众。县级人民政府收到辖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应有效运转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做好防灾的各项工作。黄色预警,防灾责任人应组织监测人加强巡查监测;橙色预警,隐患点受威胁对象应转移避险;红色预警,隐患点、高陡边坡受威胁对象应转移避险。

针对本县地质灾害特点,进一步推进县、乡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数据集成,自然资源、气象、应急管理、水利、交通等部门监测网络、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做好各相关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强化预报会商、信息共享,努力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水平。

(三)强化地质灾害应对措施。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防范,做好各项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三级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应部署防灾工作,加强值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巡查;隐患点和易发区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村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下称“村级协管员”)应加强对隐患点和易发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其他部门和单位对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加强监测、巡查,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二级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应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特别是高陡边坡)进行加密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村级协管员应对隐患点和易发区的加密监测和防范。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转移至地质灾害避险点;易发区受威胁人员要根据当地雨情、险情,适时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一级时,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做好投入抢险救灾的准备,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群众转移至地质灾害避险点。

地质灾害转移对象: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边坡建筑物内的群众;易发生泥石流山沟及沟口(低洼)地带的群众;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其他在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带的群众。

(四)依靠专业队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我县要继续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购买服务,以合同形式细化技术支撑服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力量,在基础工作、应急调查、临灾处置、防灾建议、管理提升等方面给予服务,并做好资金保障。汛前要明确应急队伍人员信息与工作任务,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与清单管理,发挥专业技术队伍应急支撑作用,及时组建应急小组,有效调度专家技术力量,确保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突发事件,迅速及时响应,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之有效”。

(五)加大投入,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县财政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专款用于地质灾害防治支出,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制定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降险处置等年度综合治理目标和计划,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及时填报项目进展情况,推动项目实施,对照资金绩效,对所辖区域内的项目开展实地核查,确保治理工程及时、有效发挥防灾减灾效益。

(六)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自然资源部门要会同应急管理部门,加强以群测群防员和基层干部群众为重点的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努力提高队伍协调联动、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要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集中宣传节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途径、多方式、全覆盖向社会公众广泛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扩大受众范围,宣传地质灾害的危害,增强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使群众在防灾工作中发挥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切实降低灾害风险。

(七)严格值班值守,确保防灾信息畅通。为了及时妥善处置突发地质灾害,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落实地质灾害值班制度,严明值班值守工作纪律,明确值班人员工作职责,加强值班人员业务培训。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期间,值班人员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每日两次按时上报灾险情数据,遇到突发情况,可先行报送受灾规模、受灾人数等简要概况,待查明后补全完整信息,确保地灾防御信息渠道畅通。同时要加强网络舆情跟踪,涉及到可能和地灾有关联的灾险情信息,要及时跟踪了解、报告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八)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特别是防治工作责任制、群测群防体系、年度防治方案编制以及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巡查监测、“两卡”发放、应急调查、应急演练、地质灾害评估等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地质灾害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等方面的考核,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

六、方案的实施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教你写报告: 街道办事处见习报告(篇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了将我们的某一项目开展得更有序,我们在项目开始之前应该有一份完整的方案,每一个方案的实施都有它的意义,写好方案应当从哪方面入手?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你写报告: 街道办事处见习报告(篇一)”,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到xxx街办事处实习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这短短的一个月是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生活,当中有辛苦的,有轻松的,有快乐的,也有不开心的……总的来说,在这一个月中,我学会了很多。

实习的日子并不比上学的时候轻松,有时甚至辛苦得多。每天早上准时起床,快手快脚地整理完,吃完早餐就出门了。有时候遇上区领导到街道突击检查,我们还要七点前到达办公室,这自然要比平常又早起许多。拿起午餐,快步走向车站,又要面临每日最痛苦的事情——挤公车。明明看到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但是没办法,还是要勉强挤上去,最痛苦的时候莫过于被人挤在后门门上。因为我们实习的这个月刚好是“创文”检查时期,所以我们经常要出去支援居委会的工作。有几次我们就是到马路上当“文明劝导员”,别看只是站在那里,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路上的气温可是很高的。我就因此中暑了,还病了一个多星期。而且要敢于向行人指出错误,这对于我来说是一项突破。有的时候就到街道上除牛皮癣、捡垃圾,虽然工作简单,可以也是很累的,每次都干得大汗淋漓。

相对来说,在办公室的日子要舒服得多,毕竟办公室里有空调。而且在办公室里做的事情也相对轻松。文件录入,整理文件,复印文件,偶尔还写写方案,我们日常的工作大致就这些。虽然有点琐碎,但工作环境是算蛮不错的了。再者,办公室里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也很关照我们这些实习的大学生。他们都尽量把轻松的工作安排给我们,也很愿意教导我们。对于偶尔的迟到和请假,他们也显得很体谅我们。平时如果不是有什么状况,他们会允许我们先下班。不到情非得已的情况,他们也不会让我们加班。

与此同时,这次的实习也让我认识到了更多的人。有来自华农的,也有来自广大的,他们都是大三的学生。平时除了和他们开玩笑外,也会向他们请教。毕竟他们比我们大一年,经历的事也比我们多。其实大家都是挺和善的人,所以很快就熟了起来。开心,不仅因为认识了新朋友,而且办公室里气氛也让人觉得很舒服。虽然说办公室里的都是领导级人物,但他们都是非常和蔼的人,有的阿姨还很会搞气氛,经常讲笑话,惹得办公室里经常都是人人笑口常开。工作之余,他们有时候还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接电话,或者做其他事的要领。这些善意的提醒真的非常有益于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学生。

然而,在一个月里,同学之间也不免会有摩擦。不过我觉得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难得的是,同学们都能够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见。有错则该,无则加勉,大家都能够抱有正确的态度。

平时的我都在学校和家里,这个月的实习生活带给了我许多。像复印机、传真机的使用,我之前都是不会的。经过他们的教导后,我都可以熟练地使用了。因为要录入资料,所以使用办公软件excel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事了。虽然说学过,但平时使用的机会极少。而这刚好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也因此,我才发现,我对它的很多功能其实都还未掌握。有时候遇到不懂设置的地方,我还要上网去找解决的办法呢。同时,经过亲身实践,我对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未实习之前,我对居委会的了解非常片面,总是以为他们只是负责收费、保安而已。但是在实习期间,我看到了他们为老人们********事宜,看到了他们为居民调解纠纷,也看到他们为了街道的保洁而付出的劳动。而街道办事处则是沟通区政府和居委会的桥梁。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劳动者,他们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暑假。贴近生活,接触社会,能使我更全面地发展。我希望以后,我还能够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精彩方案: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深入贯彻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20xx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全县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环境保护条列》和《市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办传〔20xx〕57号)等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xx年地质灾害的概况

20xx年我县无地质灾害发生。首羡镇王庄、大毕庄两村因采煤造成的小面积地面塌陷,出现了部分房屋开裂,地面积水等现象,村民已搬离采空区。

二、20xx年全县地质灾害趋势分析和防治重点

(一)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根据全县地质环境气候特征、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和隐患点稳定状态,结合气象部门对20xx年全县降水趋势初步预测,预计今年全县地质灾害发生频度较往年有所增加,类型以滑坡、地面塌陷为主,发生时间集中在6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及汛期以及非汛期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期间。预计20xx年全县局部地区有发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特别是李堂煤矿新的采空塌陷,防灾形势日趋严峻。

(二)重点防范期

地面塌陷防范期为全年;汛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及汛期和非汛期强降雨、台风极端天气期间是滑坡地质灾害的易发期和重点防范期,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要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工作,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加强监测、预警和防范。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李堂煤矿采空区、丰成盐化工有限公司金马盐矿和省瑞丰盐业有限公司瑞丰盐矿沉降区,为地面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2.首羡、师寨、顺河、常店、欢口等镇是软土塌陷区,具备地面塌陷的地质条件,直接威胁地面建筑物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地面软土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3.滑坡崩塌灾害重点防治区。华山镇华山采石宕口周围,边坡高陡,易发生滑坡崩塌,为我县滑坡崩塌灾害重点防治区。

三、防治目标

学习贯彻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指示和总理的批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工作责任。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县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明确防治任务,拟定防治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和任务分解,切实防范到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道)、开发区主要领导对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各镇要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列》和《省地质环境保护条列》各项规定,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县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地灾防治监管工作。县各有关单位负责本单位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矿山企业要承担企业的主体责任,负责本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二)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加强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充实调整地质灾害防治一线力量和群测群防员的配备,及时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认真落实重点防范期和重点防范时段的值守制度,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到岗到位,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要认真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险)情速报、续报等工作制度,坚持汛期“每日零报告”,完善地质灾害信息报送平台,确保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

(三)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县气象局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加强沟通和配合,积极做好我县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四)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借助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识灾防灾、避险自救等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防灾氛围。组织开展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前兆识别、临灾处置、信息报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活动,增强基层一线的履职能力和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技能。

(五)突出重点,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镇(街道)要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体责任,压实压紧自然资源、应急管理、住建、水务、气象、交通、文体旅、教育等有关部门防灾责任,构建属地负责、部门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到位。自然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系统的技术优势,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建立健全联动协同机制,做到“防”和“救”无缝对接。加大专业化监测投入和推进力度,进一步提升预警、预报水平。应急管理、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要督促责任主体及时采取应急消险、工程治理、监测预警等防范措施,有效减少减轻灾害风险。

各镇(街道)要严格按照《省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工作。对已完成治理的隐患点要及时开展“回头看”,强化动态跟踪监管,确保防治工程长期有效发挥作用。

自然资源部门要启动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应用,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制度,各镇(街道)、开发区要根据需要认真完成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