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德育教案分享

2024-02-14
德育教案

做事前没有预先方案,那便会失去宝贵时间。当我们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时,有效的方案对于项目进行必不可少制定方案可以锻炼我们的统筹能力。我们该如何去写好方案呢?以下“德育教案分享”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德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关心身边的人。

2、感受互帮互助,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师生共同讨论:

1、师: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你?你得到别人帮助高兴不高兴?

3、师: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别人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三、引导幼儿表演互相帮助的场景。

师:你能把互相帮助的场景表演一下吗?

四、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相关操作内容。

师: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学他们这样做吗?

使用彩色贴纸中的小红花,引导幼儿学习判断对错。

五、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才能到处充满爱。

德育教案【篇2】

德育课课件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生动、具体和详细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道德和品德教育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本文将从德育课课件的概念和意义、编写和设计原则以及实施和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对于德育课课件,首先需要明确它的概念和意义。德育课课件是指教师根据德育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资源,编写和设计的一种教育工具。它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德育课程的内容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德育的知识、理论和价值观念。

德育课课件的编写和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注重德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德育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因此德育课课件应当突出道德教育的重点和主题,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其次,要注重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德育课课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密切结合,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和应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此外,还要注重德育课课件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德育课程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收获。

在德育课课件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环节和机制。首先,要注重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德育课课件可以提供一些互动环节和小组讨论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要注重德育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德育课课件的内容应当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了解,鼓励他们进行独立学习和自主思考。最后,要注重德育课课件的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理解和接受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反馈,以进一步提高德育课程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德育课课件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详细、具体和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道德和品德教育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编写和设计德育课课件时,需要注重德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实用性和趣味性,以及课堂互动、知识延伸和反馈机制等方面。只有这样,德育课课件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德育教案【篇3】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必须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数学这一学科也不例外。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和学科的特点,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位教师的职责”。以下是我在把数学教学和德育渗透相结合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谈一下。

一、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首当其冲的是来自教材。从表面上看,数学教材里的内容好象只是一些刻板的规律,要从中找到思想教育的素材是不容易的。事实上,数学不是思想品德,当然就不会包含专门的德育内容,但只要你用心去挖掘,数学教材里还是有很多内容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一)民族情感

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以史育人。例如: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而法国数学家巴期卡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我国比外国早四百多年。苏步青教授写的《一般空间微分几何》一书,获得国家科学奖。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等等在相应的教学章节进行讲述,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今的伟大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寓教于美

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沉闷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自觉地引进美学机制,按照美的规律去选择、去创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欣赏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享受数学美,以此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意愿,提高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如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之间的关系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深刻地反映了数学的静态美与动态美……。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其中的美、发现其中的美,特别是若能利用数学美解答数学问题,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应“与时俱进”,不仅要发扬优良传统,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不仅要教、学互动,还要引导学生讨论,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

(一)建立自信

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勇于创新

数学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与数学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而数学教育也可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环境。首先,数学最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是创性思维发展的基础,第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层出不穷的问题为人们的创造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三,数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如何将其他学科与数学联系起来,如何给现实问题找合适的数学模型等都包含创新。因而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合作学习

数学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单单靠教师的讲授,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习方式。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探究问题,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而且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在小范围内给了他一定的表现空间。合作学习给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容易在合作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方法使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的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在讲椭圆方程()时让学生对不同的a,b取值来进行分组,列表、再用描点法画出其对应的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像变化,学生基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给出猜想图象的趋势,每小组派代表作口头回答。老师对每个发言的同学给予评价,学生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大胆阐明自己的猜想。这热烈的场面是以往课堂上难以见到的,学会彼此认可,互相信任,当同伴出现错误时应帮助他们纠正;交流时,要有条理,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彼此接纳和支持,有不同的意见,要等别人说完以后再进行补充或反驳,不要打断别人的回答;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承认自身不足,虚心向他人请教,乐于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让合作学习真正地有效进行。

三、数学教学行为中的德育渗透

(一)人格魅力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精神风貌、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更容易模仿大人。教师的板书、语言、神态、仪表、动作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为师者送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为了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课上课下不放松对学困生的帮助,撒满快乐的阳光。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喜爱之情。做学生成长旅程中的榜样。

(二)适应社会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在数学体系中到处可以找到印证。如数学中的“正与负”、“动与静”、“数与形”、“直与曲”,“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相等与不等”、“常数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等反映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学习数学要求严谨、认真,在教学中应有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及培养,在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轨迹是椭圆等知识(可在木制的小黑板上,拿两个小图钉,用细线固定其两端,再用粉笔拉紧细线,在黑板上画弧线即画出一个椭圆),增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数学教育不仅让学生深刻地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我们不仅能用静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更能用矛盾分析的观点全面地看待周围事物,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有较高层次的理解,培养他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优化心理品质,在展示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过程中,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悄悄地注入学生的心田,提高学习兴趣,为高三学习做准备,更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知识及心里准备。

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只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挖掘教材、用心设计教学,使德育教育溶于数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就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推进素质教育真正而有效进行。

德育教案【篇4】

一、学情分析

今年四年级总共187人,学生都是从不同的学校来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还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该班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仍有不少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不扎实,能力也较差,学习比较困难。由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大多数的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些学生已失去了刚开始的兴趣,使得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全册共有8个单元,内容包括职业、动物、餐点、科目、学校等方面。让学生在听听、说说、唱唱、玩玩、演演中认字母、学单词、说句子,然后将所学语言积极的运用到生活中去。通过英语增进与他人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欣赏。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了解基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语言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本册的单词及句型。

2.教学难点:学生能掌握本册的单词及灵活运用所学的句型,提

高学生用英语的能力。

五、考点

本册的单词、句型及相关的语法知识

六、教学目标

希望通过努力,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的能力,整体成绩再有新的进步。平均分75分以上,及格率85%以上,优秀率50%以上,消除学困率.

七、教学方法

(一)会话教学

在会话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融合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师生一起在表演中教,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而不要将会话教学变成跟老师念跟录音读,集体、小组、个人读的枯燥无味的形式。

(二)词汇教学

力求做到在旧语言中学生词,用旧词练习新语言。语言词汇的教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利用并丰富教师教学用书中可供选择的游戏,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一至两种游戏形式丰富课堂教学。设计生动活泼的交际性语言活动。

1.充分发挥TPR活动的优势

TPR活动深受儿童喜爱。节奏和动作能刺激大脑皮层,激活记忆,使学生在对各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

TPR活动的操作方式:

1)Listen,lookandguess(听音、看图、猜意)

2)Listenandpoint(听音指图)

3)Listenando(听听做做)

4)Puttheminrandomorder(打乱顺序做)

2.注意示范教学单词的发音

3.单元词汇表上得这些单词是本册的教学重点,教师应详细教授它们的结构与书写。

(三)歌曲与歌谣教学

要使歌曲和歌谣真正起到活跃教学,并服务于语言学习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每节课中渗透

2.灵活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3.唱演结合,培养艺术素质

(四)趣味故事教学

每个单元C部分的趣味故事不仅仅是给学生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扩展语言和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教学的作用。

1.对于理解力、记忆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理解故事,会讲述故事,表演故事,并鼓励他们运用故事中的新语言。

2.对于中等学生,要求他们理解故事,能够跟录音指着图讲述故事。

3.对于接受能力略慢的学生,只要求理解故事,会跟录音指图即可,教学故事的步骤:

1)教师让学生听录音、看图,猜图意。

2)教师在演示中略教扩展性语言。

3)教师让学生听录音,模仿语音、语调,扮演角色。

4)优秀者自我展示。

4.评价活动

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分三个方面在课堂上开展:

1)对会话和词汇的评价

2)课堂作业本是按照形成性评价的思路设计的,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测。

3)每单元的听力检测

(五)几点提示

充分体现主情境图的作用:

1.展示本单元的语言、词汇、教学目标,做到一目了然。

2.本册8个单元的8幅主情境图是一天故事线。

3.用于复习时展开游戏。

德育教案【篇5】

《Rules round us》这一单元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用must和mustn’t表示义务和禁令,二是情态动词的用法与表示命令的祈使句之间的转化。《Rules round us》是牛津英语6AModule 2 Unit 4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重点围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规则为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句型We must…/We mustn't…,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英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规则。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词组:play ball games, leave rubbish, draw on the desk, listen to our teacher, eat or drink, walk on the grass,wait for the green man, keep quiet, run across the road。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本课时的主要句型:We must…/We mustn't…,并能在适合的情景中自由运用。

2.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正确使用We must…/We mustn't…并能在适合的情景中自由运用。

3.学生养成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句型We must…/We mustn't…,制定不同场所的相关规则。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课件、视频、图片等,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的情境,采用精讲多练,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掌握、巩固,从而习得语言。

四、教学过程

1.创设生活情景,复习学过的图标。

上课开始,我询问学生:“What are these?”。 学生们都会说是班规和交通标志。接着让学生看标志说句子,复习图标。教师接着说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则和标志。解释rule-rules-traffic /class/zoo rules

2.自主学习,层层递进

首先,幻灯片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本28页,回答问题: “ Where do we have rules?”。最后头脑风暴,启发学生和说英语的欲望。鼓励学生用We have rules in / on / at…来回答。

其次,师生看关于交通的视频,并且讨论 “traffic rules”,初步引入导入情态动词must.学生先阅读含must, must not的表示和禁止的句子,然后把句子和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配对。并句型:“We must / mustn’t…in /on /at…”的操练。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地依据已有知识,从生活中体验运用知识。)

3.小组合作,拓展练习

生活中无处没有规则和标志,在学校,有校规。在班级有班规。学生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所,制定规则。

Traffic rules Park rules Family rules

Class rules Zoo rules Library rules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4.当堂检测

This is our school. It is beautiful. Try to make our school better, we must make it clean and tidy(整洁)。 We must follow the rules everywhere.

We must not smoke.

We must (not) …

5.家庭作业

A ) 观察身边的标志,画出并写出它们的含义。

B)Workbook 6A pages 42 and 46.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符合两点:一是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本课时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二是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与兴趣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本着这两条原则,我在设计这堂课时,从一开始的复习图标,引出本课的内容,再通过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再接着看标志说出这些标志是在哪里的。所有的过渡语言和活动,都有着极其明确的目的性,即在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紧紧围绕着课题而展开,大多数学生在我精心设计的一层进一层教学活动中,感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获取知识的满足。不过还是觉得不够成功。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让学生合作学习时,还是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自学而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规则的语言,学生的活动较单一。今后要在教学中大胆尝试,让学生自觉自愿学习。

德育教案【篇6】

后附孝道小故事和情景剧剧本。

1、母亲节的来历

1906年5月9 日,美国费城妇女安娜查维斯的母亲不幸逝世,她悲痛万分,在第二年母亲逝世周年纪念上,安娜倡议每年规定一天来感谢母亲的伟大。后来,她到处演讲,给社会各界写了大量的信,呼吁建立母亲节。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1914年5月7日,每届国会都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美国**于同年5月9日颁布命令实施,并建议在那天全国都要升旗庆祝,美国西雅图长老会带头颂扬母爱活动,并用安娜母亲生前酷爱的石竹花(又名: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象征。

每年5月,康乃馨盛开,仿佛母亲不遗余力地养育孩子。人们普遍佩戴石竹花,戴白花的比作自己的母亲已去世,佩红花的表示母亲还健在。

2、刻木碗的故事

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亲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有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

”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连忙把自己的父亲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 ,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

3、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王祥年幼死去了母亲。虽然他的继母不喜欢他,但他仍然尊敬她。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的继母生病了,非常想吃新鲜的鱼。

那时,河面上有一层厚厚的冰。渔民不能去网里钓鱼,也不能买新鲜的鱼。为了满足继母的要求,王祥带着网和棍子来到河边。他脱下外套,重重地敲了敲冰。由于冰太厚,王祥暂时无法将其打碎,因此他赤着双臂躺在冰上,然后用体温溶解固体冰。

几轮之后,终于钻了一个大洞。一网下来,居然钓到了两只大鲤鱼。邻居们得知后,都说他是个孝顺的儿子。

4、缇萦为父伸冤

西汉时期,临淄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淳于意。一个大商人的小妾生病了,所以他被要求去看病。那女人吃了药不见好转,没几天就死了。

大商人就告他是庸医。地方官把淳于意判为肉刑,押到长安受刑。她有一个小女儿,名叫蒂英,只有10多岁。她还去了长安。

缇萦到了长安,想见见汉文帝。守门的人不让进。她就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我父亲要受肉刑,我不但替他难过,也替其他受肉刑的人难过。如果一个人死了,他就活不下去了。他割下鼻子和手脚是不能再长大的。以后再要悔过自新,也没办法了。

我愿意当**的仆人,为父亲赎罪,以便父亲有机会进行改革。恳求皇上开恩。”汉文帝看了信,不但同情她的孝心,而且也深感到肉刑的不合理,就下了一道诏书费了肉刑。

小缇萦不仅使父亲免于体罚,而且为世人做了一件大事。

5、闵损替后母求情

古时候,鲁国有一个叫闵损的孩子。孙闵损的生母死得很早,继母经常虐待他。平时,难免吃剩饭、穿烂衣服、挨打挨骂。

这个冬天,天空早已飞起鹅毛大雪,北风咬骨。后母亲生的两个儿子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闵损的“棉衣”里却塞满了芦花絮。一天,闵损的父亲外出打工,请三个儿子帮忙推推车。

敏达明的两个弟弟脸色红润,但她却冷得脸色苍白。父亲认为他懒惰,所以用鞭子抽打他。“棉衣”抽破了,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一看,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又痛又气,立即带着儿子回家,把妻子赶走。闵损却流着泪,忍着痛,跪到地上给母亲求情:“母亲不走,只是我一个人受点冻;如果你摆脱了你的母亲,我们三个都将是没有母亲的孩子。

”父亲见他感情真挚,这才作罢。后母听了这番话,羞愧万分。从此以后,她对闵损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

情景剧剧本:《一碗馄饨》

画外音:在一个无月的寒冷冬夜,外面寒风刺骨,温暖的屋子里母女两人又在为考试成绩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母亲:你就知道整天的玩,也不知道体谅一下我的苦心,你好好学吧!

女儿:你整天没完没了的絮叨,烦不烦呀!我就这样了……

“啪”,还未等女儿的话说完,一个脆生生的耳光打在脸上。

女儿:你打我,好,这个家我没法呆了,我走。

妈妈:好吧,你走吧。有本事就别回来。

画外音:我女儿一句话也没说。她转身冲出房子。女儿走在寒冷的街道上,在风中,力量裹在自己的衣服里。

看着街角热气腾腾的馄饨摊,她正无助地与冷战抗争。

突然,一碗又香又热的馄饨摆在他面前。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孩子,吃吧!”

女孩热泪盈眶的说:“谢谢您。”

老婆婆:你怎么了孩子?

女孩擦擦泪说:“没什么,我只是感激。我们不认识,你对我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和她吵架了,她甚至把我赶出去叫我不要回去!”

奶奶: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画外音:女孩惊呆了,想了想。她很快转过身,跑向她家。

远远地女孩看见,在家门口一个人正在翘首张望着。看到女孩回来了,男子跑过去抱住了女孩。

妈妈:你这淘气包,回来了。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

女孩泪流满面。

画外音:这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你都要好好照顾你的父母!

德育教案【篇7】

德育,简单说来就是教会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它的影响大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因此,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不容忽视。培根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教学内容之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在教学中竭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充分利用数学的观点理解和阐述教材;适时地,有机地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进取意识,而且可使学生重视自我修养,逐渐形成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观,树立远大理想,真正充实、完善整个内心世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德育教育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使学生有艰苦创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此就数学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谈点浅显的认识,以求抛砖引玉。

一、挖掘教材内容蕴涵的数学史是渗透德育的重要形式。

       数学教材中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和贡献,只要我们认真挖掘和提炼,便可达到“寓道于教”的目的。如:在《立体几何》的祖恒原理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原理的内容以其含意和作用,而且还要告诉学生这一重要原理的发现是我们的古代数学家祖恒早在公元五世纪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并使用这一原理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在欧洲直到七世纪才被意大利的卡发雷利发现,落后了我国一千二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又如:在讲“极限”概念时,可用刘微的“割圆术”、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论述,介绍中国古代极限的思想,这样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抽象的极限,更重要的是突显了我国劳动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再如: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可介绍具有特殊结构规律的“杨辉三角”,这是我国数学史上又一光辉的成就。在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就有记载,要比法国帕斯卡早四百多年,它和勾股定理、圆周率的计算等数学成就一样,反映了我国光辉灿烂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总之,我们只要深入教材内容,就能随时随地发现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挖掘教材中的辩证因素是渗透德育的关键。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我们要深入挖掘课本知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注意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他们形成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如:在讲授《三垂线定理》时,引导学生注意“平面内的这条直线”可以在平面内任意平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的诸多关系都可以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教学,使同学们逐步认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又如:讲“反证法”证明题目时,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反证法证题的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要用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那些直接难以奏效的问题,为什么可用反证法解?是因为反证法是在假设结论不成立的条件下进行推理的,这实际上是把结论的否命题当作一个新的条件使用,从而解决了问题中“条件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矛盾双方的转化。解题的过程实质是揭示矛盾、转化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进而逐步使同学们树立普遍联系和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可见,数学教学中处处体现和闪现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予以揭示、引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立场。

三、突破教材重、难点的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要形式。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对概念的叙述、理解和习题的解法过程,要求学生养成严谨、周密、扎实和一丝不苟的良好思维习惯,要培养学生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的品质,遇到难懂难理解的概念,启发学生对概念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遇到难题,引导学生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各个击破,教给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闯难关的学习思想。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同样也要求有较强的严密的逻辑性,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题,如果学生不具备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是不容易顺利解出来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那样,既要有严谨慎密的作风,要有独立思考、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造就学生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和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优秀品质。

四、良好的德育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基础。

教师端正的教态、豁达的性格、宽广的心胸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镜子,做人的示范。教师精炼、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活跃,并能让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有水平和有能力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准确的专业术语使学生更加尊重老师,并能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一丝不苟,端正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教师规范的书写和精心的课堂设计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使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感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同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融为一体,要从数学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出发,做到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内容所蕴涵的德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以及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目的。

德育教案【篇8】

本课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习礼仪 讲文明》中的第一课《塑自己的良好形象》,本课分为三学时。

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全部为男生,其中大部分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没有感受到良好行为

习惯带来的快乐,甚至不少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今后就能找到好工作,对修身齐家的思想很是排斥。

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引导学生主动去发掘修身的重要性,让他们较好理解人

格魅力为个人带来丰富的社会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塑自己的良好形象。

1、知识目标: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交往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能力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让学生在面试时不会出现紧

张而出现的各种如抓头、抖脚、挖鼻孔等多余动作或因进退场不打招呼等无礼行为。

3、情感目标:塑造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教法:展开情境分析,布置任务带动学生思考,利用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主要是由这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实践结论交给学生去分析。

教学过程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怎么才能充实地走完这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礼记·大学》曾有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意思是说:修身齐家是儒家的伦理政治。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只有治理好了家政才能治理好国家。

那么,如何才能修身?这是本次学习的重点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数据调查,公司在对人员进行面试时,第一印象能给人加分不少,可是也有许多第一印象让人错失了优越工作机会。

讨论:中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是每个人应该知道的道理,要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情境故事:小丽很注重自己容貌的修饰,衣着的打扮,举止的表现。当大家肯定或赞扬时,她就特别高兴;别人批评时,就难过伤心。有人说这是自尊的表现。

小豪自小右腿短小,走路的'时候一蹶一拐,很多同学在背后指指点点,但他仍然坚持学习,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常常乐于帮助别人,老师和同学都很佩服他,在毕业生工作推荐的时候,他平时的表现得到了一所大公司的重视,从而得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

讨论:结合上面的事例,说说中职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自尊?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是个人的道德品质。

我们如何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任务二:

礼仪修养显示个人魅力(是否具有个人魅力,在小处彰显,打造好“第一印象”)

尽管“人不可貌相”,但在与人交往中,仪容仪表,个人形象对于事业发展还是起着重要作用。

情境故事一:一家企业的招聘现场,一个男生挤到招聘席前,高举着简历,大声叫嚷“喂,收一下我的应聘材料!”但招聘人员盯了他一眼,继续和其他应聘者交谈。事后,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没礼貌的人,谁也不敢要!否则,哪天公司形象受损都不知道。”

讨论:个人礼仪应遵行什么样的要求,才能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

第一印象也叫首因印象、首次效应或优先效应,由第一印象所形成的心理感受最为深刻。有人说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成功了一半,这说明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而个人礼仪又蕴含着道德意义。

情境故事一:一名外商到我国某地进行考察,对该地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均感满意,通过洽谈,已基本达成意向,准备隔天签约。休息时,公司负责人带领外商到厂区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公司负责人随地吐了一口痰。为此,外商决定放弃签约。

情境故事二:午饭时间,某职业技术学校饭堂内人头攒动,大多数同学自觉排队打饭,李想打完饭经过长长的队伍时,因为空间比较窄,加上走路太急,不小心碰到了正排队打饭的张强,张强很大声地责备说:“他X的,走路没张眼睛啊”,李想一听也没好气地说:“谁叫你不排好队的”,“你跟我说对不起!”“凭什么?你也不对!”两人遂吵起来,后来看有老师走过来制止. 张强指着李想鼻子说:“你小子等着瞧!”,李想毫不示弱:“谁怕谁啊!”后来双方各约一大帮人晚上聚集在学校比较隐蔽的地方解决问题,结果几句话不合,双方动起手来,引发一起恶性校园打架事件,几个主要肇事者被学校开除,其他参与打架者被处以校内留校察看处分。

德育教案【篇9】

【适用年级】三年级

【理念阐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和长辈对孩子过于疼爱,凡事都代劳,以至于孩子劳动意识淡薄,对父母的辛劳熟视无睹。然而,家长们认为,只要孩子有特长,学得好,他们就是万能的。其实,这个被家长忽视的“劳动”,恰恰对孩子的成长和他们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劳动可以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独立的品质、勤劳节俭的美德和健全的人格。

【活动目标】

1使团队成员在学校里努力工作,互相配合,有责任心;在家里能成为孝顺父母,自己的事做自己的好孩子。

2坚持每天在家做自己的事,学会做自己不能做的事。例如:洗衣服、打扫房间、做饭、买菜等等。

三。理解工作创造美好生活的真正意义。

【活动准备】

1每一位队员首先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体验父母的心勤劳动。

2、排练小品等其他节目;训练小主持人。

3、准备节目道具。

【活动设计】

1、 班主任的发言引出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请给主持人。

师:欢迎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同学们参加三(1)班主题班会!同学们,前段时间老师要求大家回家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心血,体验父母的辛劳,通过日记把情况告诉老师。

老师读书,知道学生们希望成为生活的小主人,都是勤奋好学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的讨论,看看如何做个勤劳的好少年。现在让我们邀请主题会议的小主人。欢迎光临!

二、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女:尊敬的领导

男:敬爱的老师

他: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三(1)班主题班会。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努力做一个勤劳善良的青年。

女: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首先有请×××和×××同学为我们表演《小皇帝》,大家欢迎!

㈠小品表演《小皇帝》。

(男主持:)看完《小皇帝》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汇报和沟通。

分组讨论:《小皇帝》观后感受,交流自己在家的情况。

a、主持人请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们谈论小品的人物和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略)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通过故事中的“小皇帝”对照自己,知道不应凡事依靠家长,应孝顺家长,自己的事自己做。

听了同学们的话,丁丁非常难为情,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他下决心要把这个坏毛病改掉,同学们想不想帮助他?(生:想)

b、小品表演《好孩子》

老师:你能告诉丁丁什么是对的吗?我们有请×××和×××为我们表演小品《好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不能依赖父母,应该孝顺长辈,做自己的事情。

㈡讲故事,明事理。

男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位年纪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的父母一心望子成龙,他除了读书外,什么事也不干。

后来他真的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少年科技大学”。到了大学后,他住在宿舍里。平时在家里,他不要说帮父母做家务了,就连自己的事也要父母代劳,比如说穿衣服、系鞋带、事理书包、事理床铺等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不会干。

在宿舍里,人们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可他却成了一堆:脏衣服乱扔在床上,臭袜子东西一双;学习用品随便摊在桌子上;吃完饭,连碗都不洗,随意一丢,该他值日了,连扫地也扫不像样,因为以前都是他爸妈代劳的。同伴们都不喜欢他,不愿跟他交朋友。

在远离父母的新环境中,他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他到处遇到困难,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他被学校退了回去。

男主持人:同学们,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小组讨论后组织几名同学发言)

女主持人:是呀,我们在一天天长大,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事事要父母和别人帮助,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否则就会象故事里面的人那样了。[设计意图]教育学生自立自立,否则将无法适应环境,在比赛中被淘汰。

㈢三句半《我们从小爱劳动》

男主持人: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勤奋的年轻人,培养自立精神,从小做起。

女主持人:请看三句半《我们从小爱劳动》。(四个同学上台)

独生子女是个宝,

劳动观点最重要,

培养劳动好习惯,

不能娇!

我在家里学做饭,

烙饼煎鱼炒鸡蛋,

炒肉不咸也不淡,

能干!自己锻炼洗衣服,

洗衣机一开呜呜呜,

干净衣服穿身上,

舒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集体劳动不怕多,

家长老师都高兴,

真不错!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家做家务,又不被宠坏。

㈣小队接力赛“看谁做得最好?”

男主持人:下面我们将举行“看谁做得最好?”小队接力赛,请各小组做好准备。

(比赛方法:将全班分**数相等的4个小队,每个队员准备好一件衣服、一双鞋子(有鞋带)、一条红领巾、一个书包等竞赛用品。)

比赛过程:

①穿衣——拿起衣服穿好扣齐。

② 穿鞋子-不要把鞋带系得太紧,长度要一致。

③系红领巾——要系得规范。

④ 整理书包——书和文具要放整齐,书包的扣子要扣好。把指挥棒传给第二个学生,依次做。一支速度快、成绩好的队伍会得到红旗,前三名的学生会得到一面黄旗。)

女主持人:各小队及每一位参赛队员都进行了出色的比赛,现在公布比赛结果。(公布前三名队伍和个人的成绩)请给中队辅导员和中队长颁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

㈤小品《今天我值日》

男主持人:做自己的事,关心集体,更别说了。每一次大扫除后的评比,我们三(1)班都是“最清洁”。

主持人:是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使教室干净整洁。

男主持人:是伙伴们的挥汗如雨,换取劳动后的欢声笑语。

主持人:但是,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请看小品《今天我值日》

(几个学生提着卫生工具上)

s1:哦,我太累了。又轮到我值班了。搞得满身灰尘,累得腰酸背痛的,连今天下午的动画片也看不成了。嗯,有了。(捂着肚子)

生2:咳咳,汤品禹,快去提一桶水来,愣着干嘛?

生1:人家今天有点不舒服嘛,你们就可怜可怜我,替我值日吧。

生2:刚才还看你在操场生龙活虎地打篮球,这会儿看值日了,你就装病了,看我不去告诉老师?

生1:不要不要,这样吧,你替我值日,我给你一块钱,怎么样?

生2:(略思考一下)好吧。

生1:(高兴地溜走)哦!哦!回家看电视喽!

男主持人:当然,我们班有很多劳动模范。另一个值日生是怎么做到的?

快板:(a)太阳出来眯眯笑, 值日生呀来得早。

先把地板打扫干净,然后摆好椅子,

卫生器具摆放整齐,做到三清三合一。

(b) 如果你想问三清是什么,请听我说。

墙面清、桌面清、地面清。

哪三齐?桌椅齐、书籍齐、洁具齐。

大家一起来动手,做个勤劳好儿童。

全班学生:小朋友们眯眯笑,今天的值日生真正好。

师:孩子们,你能说说平时在值日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吗?(指生说一说)

老师还把“三清三齐”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学生齐读)

“三清三齐”小儿歌:

勤擦玻璃、扫地板,室内物品摆放整齐

墙壁桌面无污迹,洁具桌椅摆成线

废纸杂物不乱抛,三清三齐我牢记。

【设计意图】在校做到勤劳合作、有责任感,搞好值日工作。

男主持人:在我们学校,劳动创造美。没有建筑工人的劳动,就没有美丽的教学楼;如果没有油漆工人的劳动,我们就没有白墙;如果没有同学们天天打扫卫生,就没有洁净的校园。同学们,你们都是我们校园里的美容师,是光荣的工作者。

主持人:在我们班上,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把我们从一个无知的孩子培养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青少年;班干们努力的工作,使我们班的卫生纪律等方面都保持领先的地位。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努力做一个勤劳的年轻人!

㈥结束部分:

(男主持人:)今天,大家都畅所欲言,美好的时光总很快过去,我们的主题班会已接近尾声了,现在,请班主任为我们为小结。

1、 主持人请班主任小结。

(师:)队员们,你们的中队主题会开得很成功,老师希望你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从小培养自理自立的观念和能力。

我们一年级曾学过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生续: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创造,……)同学们说得好,我们的未来要靠自己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我们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同学们,让我们通过学习,通过实践,通过体验,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齐:

争做勤劳好少年)逐步成为自立、自强的新一代吧!现在,老师请大家欣赏歌曲——《幸福在**》,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

2、欣赏儿歌《幸福在**》结束主题班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内涵,创造美好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