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集锦8篇

2023-05-13
神奇活动方案

神奇活动方案。

社会上经常会有各种类型的活动,我们一般会在开展活动之前准备一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主要是为维护活动的展开,你做过类似的活动方案吗?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神奇的电活动方案集锦8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 篇1

背景描述:

时代发展的迅速飞快,新事物在一步一步前进,替换下来的物品往往被人们忽视。但在孩子的眼里对于新事物已经见怪不怪了,往往对于那些古老的事物很感兴趣。孩子们的好奇心非常的强。在一次给班上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我用火柴点了蜡烛,突然我听到这样一段对话"老师用什么点的蜡烛"其中一个小孩说是"火柴,这都不知道"。听见这样的对话,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情理解,是不理会孩子的疑问,还是嘲笑他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不是一名幼儿教师该有的,突然想到何不借这个机会来给孩子们讲一讲火柴。再讲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很受吸引,《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既然孩子们很感兴趣,在这可以借这个机会多开展一些活动,美工区一直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一来,火柴画就成了我的一个教学延伸目标。

案例描述:

1、火柴长什么样?

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一番激烈的讨论。

"它的上端是红色的,杆是用木头做的。"

2、火柴可以干什么?

每个孩子的想法都不一样,他们所说出的东西很奇怪,例如:"可以做饭、可以生火、可以画画……"有时所说出的想法也就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我相信他们,因为他们敢想也愿意去证实自己的想法。

3、火柴的神奇作用?

"火柴"听起来就知道它有火,可以点然东西,那除了这项作用呢?再没有了吗?教师引导孩子们向美工方面想象。通过引导更期待孩子们出色的表现。

4、怎样让火柴听话,让它站队?

教师给孩子们展示了自制火柴画的范画,还为孩子们观看了一些精美的火柴画。孩子们的兴趣马上被燃烧起来,迫不及待的想创作,相信孩子们通过创意的想法和一双双小小的巧手,会制作出各异的作品。刘奕辰小朋友的想法很好,要用火柴拼出一条小蛇来,在制作的过程中火柴太长无法表现出小蛇扭动的身体,他摆来摆去的尝试着,说了一句话,为什么火柴这么长的,怎么不做短一点呢?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孩子可以将火柴进行修剪,掰出你想要的长短进行创作,不一会儿,在孩子们的小巧手下一幅幅漂亮的作品展示到了大家的眼前,不无让教师们感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5、怎样使火柴画看起来不单一呢?

孩子们想象的世界是丰富的,千奇百怪的,自己创作的作品也有自己的见解,如:王歆宁粘贴了一架梯子,在作品评价环节中她还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小鸟一直想去云朵看看,可是就是飞不到云朵上就想起来架起了一架梯子找到云朵……看到孩子的作品和美好的想法,真为她们骄傲。可是,粘贴出的作品颜色过于单一,于是,在美工区时候引导孩子进行添画和涂色,这样一来对于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加的丰富。

案例反思: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自信心。他们用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而手工活动更锻炼了孩子们,实现了他们制作的愿望。

手工课程原本就是给孩子们足够的空间与材料,让他们自己发现最深处的想法,用自己的双手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的荣誉感。然而我们老师往往为了省事,就会直接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们或为孩子准备极少的材料,使他们的作品没有创新、没有新意、想法的局限,使他们的想法破灭在萌芽中,所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将是一张白纸。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孩子进行充分的想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材料方面应从各方面来为幼儿准备,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想法、创新、新意可以更好地发展。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 篇2

1、制作意图和教育价值

让幼儿在数学游戏屋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触摸和认识几何图形,认识时间。从而积累数学经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专心、耐心等品质,促进幼儿逻辑能力、想像力、理解力的发展。

2、制作材料:泡沫、色纸、大头针等

把废旧泡沫进行裁减,用大头针进行连接成一个小屋,再用各种色纸进行装饰。

3、制作与设置

取废旧泡沫制作小屋,两块方形泡沫(一块稍短)架成三角形屋顶,两面围墙均可折叠拆装(使用时用大头针固定)

4、应用年龄和地点:适合2―6岁的幼儿进行操作

地点:放在数学活动区等

5、操作方法(具体见图)

1)图形:让幼儿按形状把不同图形的小纸片塞入小屋

2)帮小白兔找家(复习加减法或者分解与组合)

在小白兔回家的图中出很多题目(由于是泡沫,方便更换题目)

3)花盘中剪贴出钟面,指针可以转动,方便幼儿认识时间。

4)数学游戏转盘,可以让幼儿转动复习10以内的加减。

年龄班:中一班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 篇3

目标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

准备

1.图片。

2.区角中设置若干果树生长、动物生长的图片。

3.幼儿收集有关动植物变化过程的资料。

过程

1.发现小火车的神奇。

――出示背景图“小火车”,猜猜这是一列怎样的火车。

――教师将角色“小桃核”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想上火车,他们上车前和下车后相比会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看看小火车会变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谁是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小桃核下车后会变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接着谁又上车了?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下车的鸡蛋为什么会变成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呢?

――小青虫们上了车,它们又变成了什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小男孩上了车,走下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是谁呢?

――原来大胡子叔叔是小男孩变的,他喜欢这样变吗?那可怎么办呢?

――这真且涣旧衿娴男』鸪担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 篇4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妙妙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敢于假设和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

2、初步观察热胀冷缩现象。

活动准备:

幼儿:每组一个瓶子、鸡蛋(大于瓶口)、鸡蛋、面包、玩具拼的正方形、积木、小皮球、海绵、小玩具。

教师:打火机一个、报纸、镊子、蜡烛、瓶子、鸡蛋、面包、玩具拼的正方形、积木、小皮球、海绵、小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神奇瓶子。

2、幼儿5-6人一组进行实验。

――你是怎样把比瓶口大的物品放进瓶子里。

3、让幼儿动脑筋想办法有什么方法让比瓶口大的鸡蛋放进瓶子里,却不破呢?

4、老师示范“吸蛋入瓶”的过程。

----幼儿尝试着做实验。

活动延伸:

出示酸奶瓶问幼儿喜欢喝吗?如果倒着喝能喝到吗?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神奇妙妙瓶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 篇5

活动前言:

今天表哥来我家玩了,并且还带来了一张酷酷的小手枪,看起来就像是警察一样,真威风,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小表哥终于答应也给我做一把,原来只要有纸与颜料就可以了,虽然自己做的没有表哥的好看,但是我也已经很满足了。通过此小活动可以开发宝宝们的想象力,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折、粘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敏捷力。

2、让幼儿自主探索使纸站立的方法,激发其对纸探索的欲望。

3、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幻灯片、剪刀每人一把、双面胶每组两卷、纸篓五个、展台一个、城堡模型一个、手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幻灯片出示)

1、师: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小纸片生来扁扁的,非常孤独它好想像小鸡一样站起来,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小纸片想干什么呀!(站起来)

(评析:利用幻灯片中的形象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

二、幼儿讨论

1、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站起来?

2、幼儿自由讨论

3、师:小朋友有那么多好办法,下面大家试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自主探索活动

1、幼儿第一次探索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分享探索成果。

2、幼儿第二次探索

(1)再次投放材料剪刀和胶水

师:今天还请来了两位好朋友给大家帮忙,剪刀和胶水,大家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卫生。好,下面咱们看谁的办法最多。(幼儿操作,师指导)

(2)分享成果。

(评析:这两次探索活动的进行,使孩子们自发地感受到了纸片的站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次探索:只投放了纸片,使幼儿感受到用折的方法能使纸片站立;第二次探索:又投放了辅助工具剪刀和双面胶,幼儿感受到可用粘、剪使纸片站立。对这两次探索的结果都做了展示,幼儿间相互分享,使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使其更有信心进入下一环节,而且两环节后的幼儿小结,幼儿也清楚的表达出来了。)

3、幼儿第三次探索

(1)出示城堡,幼儿感受纸的变化。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处美丽的景观,一所城堡,小朋友观察一下它是由什么做成的?

(2)幼儿讨论。

(3)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操作。

师:城堡中的每一个模型都是由一张纸变成的,下面请每一个小朋友来拿其中的一个模型,把它变成一张纸。

师:你们是怎么变出来的?他们现在变成了什么形状?

师幼小结:长方体变成了长方型,圆锥体变成了扇形,他们是由几张纸变成的?这样小纸片又扁扁的了。

小纸片又提要求了,它们说请小朋友再想办法使他们站起来,请每组五个小朋友合作把它们拼成一个漂亮的模型,看哪个组能使纸片站的好,组合得漂亮。

4、幼儿合作制作成型的纸站立模型,教师指导。(每组投放篮子,篮子里有剪好的圆形和长方形及正方形供幼儿用。)

5、参观作品。幼儿讲解,相互分享。

(评析:城堡环节中幼儿通过拆合纸片,进一步感受纸片的变化:一张纸片可以变多种形状,幼儿在拆做的过程中有了亲身的探索体验,而且请幼儿将拆开的纸片重新站起来,请每组五个小朋友重新组合漂亮模型,当时考虑到每位幼儿手中只有一个纸片造型,他们在组合小组模型时有些单一,于是在最后这一环节我又在每组投放了纸,供幼儿组合模型装饰用。在合作制作模型环节,也体现了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幼儿在美工方面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小结:

小朋友们表现真棒,不但想了好多办法使小纸片站起来了,而且还用它们组合了漂亮的模型,纸片站立的奥秘多不多?好咱们去告诉别的小朋友这个秘密好吗?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由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生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又具有教育价值的事物来拓展幼儿的经验。10月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和美味都是小班孩子可进行丰富感知与创作的教育资源。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大奎小朋友在益智区游戏时,将各种水果穿放在一棵大树上,高兴地对我说:徐老师快来看,我的树上结出了大苹果、大鸭梨、香蕉,还有葡萄呢!看到孩子兴奋的表情,我赞许道:呀!你的果树可真神奇,一棵树上能结出这么多种水果。没想到,自己无意的一句表扬,激起了孩子们对这棵果树的喜欢。小班幼儿喜欢想像,树上结满了各种水果的有趣情景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想空间。艺术的核心目标是创造,而水果的外形和颜色又比较适合小班幼儿表现,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神奇的百果树这一艺术创作活动应运而生。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多种水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教师的提醒下尝试自己收拾整理材料。

活动过程

1多维度的前期经验感知,为幼儿后续创作搭建台阶。

我利用周边社区资源,组织幼儿到菜市场去参观。他们发现了水果有圆圆的、弯弯的等形状,以及许多种不同的颜色。回到幼儿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玩起了摸一摸、猜一猜、尝一尝、找一找、拼一拼的科学游戏。

摸:小班幼儿好动,根据他们对水果外形的已有经验,我们与幼儿玩起了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孩子们通过将小手伸到多个神秘的口袋里,用手摸来感知水果的不同特征。

猜:水果有多种颜色,我们将水果榨成水果汁,放到透明瓶子里,孩子们通过看水果的颜色、闻水果的味道来判断是什么水果。

拼:结合水果的外形和颜色特点,在益智区投放了香香的水果自制游戏材料,通过寻找相同颜色进行组合,进而调动幼儿动手动脑进行思维,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水果的不同特点。

随着幼儿的兴趣发展,我先后在音乐活动、户外活动、环节过渡中都给幼儿创造感受水果特性的机会。

分析

目标制定后,通过什么形式来完成活动目标,课程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创作前需要有哪些经验准备,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由于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多种感官来完成的,为了让幼儿后续能够更好地参与创作,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活动,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加深幼儿对水果外形特征的认识及喜爱之情,为幼儿后续的创作奠定基础。

2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拓展幼儿创作的空间。

围绕水果开展的系列小活动,虽然使幼儿对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有了丰富的感知,但其经验的捕获仍然是片面的、零散的、个体的。那么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能够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使零散经验成为整体经验呢?

于是在创作前,我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整理、提升已有经验。我认真选用了多媒体课件中的截图、聚光灯等特殊辅助功能,为活动本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随着截图功能呈现的一点红效果,孩子们的小眼睛都聚焦在这一点红上。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我的话音刚落,冠丞就很自信地说:樱桃。你从哪里知道是樱桃的?因为我吃过樱桃,樱桃就是红色的。对,有红色的樱桃。苹果也是红色的。梦阳迫不及待地回答。对呀,苹果也是红色的。梦阳说出了第二种水果。孩子们更加好奇:到底是什么水果呢?当孩子们用点触笔点开一个又一个水果后,挂满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水果的百果树就出现在幼儿眼前。他们连连拍手喝彩:哇,好多的水果呀!

分析

由于小班幼儿喜欢做游戏,又比较好动,课件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课件功能中的截图效果,展现出水果的一部分,显示了水果的局部特征;而利用延时放大的功能键,能吸引幼儿了解各种水果。这个环节的设计给予了幼儿积极思维的空间,同时也有效地帮助幼儿回忆常见水果的明显特征,使幼儿进一步感受到百果树的奇,真正打开了想像的空间。

3创作中的引导注重回扣目标,启发幼儿的个性创作。

当幼儿的创作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时,随着我的提问:如果你也有一棵神奇的百果树,你想结出什么样的水果?孩子们的创作就此拉开了序幕。

我为幼儿投放了丰富的纸张材料:大砂纸、大彩纸、涂鸦墙,以供幼儿大手笔地进行创作;提供了富有层次的创作工具,如水彩笔、毛笔和即时贴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创作需求。面对如此丰富的材料,孩子们脸上充满了欢笑,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材料进行互动。由于小班幼儿正处在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所以绘画前,我还注重用趣味性语言提示幼儿:小毛笔要舔一舔再去画,颜料不小心掉到桌子上,用小擦布给它擦一擦脸。

在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婧宜小朋友用水彩笔画出了三五个红色的小水果后,便停在那里不知该如何画了。我一边走一边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果树可神奇了,不仅能够结小小的水果,想一想,还能结出什么样的水果呢?婧宜一下子好像想起了什么,快速地换了一支绿颜色的水彩笔,看了看自己的果树,在几个红色圆形旁边画了一个绿色、大大的圆形,在圆形里还画上了几条波浪线,圆圆的大西瓜就诞生了。

兰杉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关注到她在砂纸上画出了很多颜色的圆时,我便悄悄地走到她的身边,很认真地欣赏着她的创作,并适时地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表扬了她的作品:你的果树太厉害了,告诉我,都结出什么好吃的水果了?她的眼睛传递出从未有过的兴奋,告诉我:有大鸭梨,还有我最爱吃的葡萄。

用即时贴创作神奇的百果树的这一组小朋友好似兴致勃勃地在比赛。看看谁的果树上的水果又多又漂亮。我用语言激发他们。梓溪说:看我的果树上结了这么多颜色的水果。亿轩说:我的上面还有桃子和香蕉呢!

分析

神奇的百果树的绘画内容是非常开放的,不拘于形式与内容,给幼儿预留了充分表达表现的空间,多层次的材料投放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以及能力的强弱,选择画什么、怎样画。在幼儿自主表达的创作过程中,在关注全体幼儿的同时,还要关注个别幼儿的个性表现和小组的互相学习,运用有效语言给予不同性格幼儿以启发,并适时加以引导。

4讲评分享,自然地在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互相学习与表达的机会。

创作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创作的百果树情有独钟,一边画一边情不自禁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百果树。为了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我们请先画完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讲给客人老师或者小朋友听,孩子们主动地向他人认真讲述着自己的作品。

在最后的讲评分享环节,我们将幼儿的作品按照水彩、砂纸和即时贴三类绘画材料进行了分类展示,并用不同的讲评方式与幼儿进行分享活动。

幼儿自评。朵朵是一个性格开朗、非常喜欢画画的孩子,她积极举手,主动向我们介绍她的果树:我的果树上有许多好吃的水果,还有苹果的妈妈呢。琪琪用手比划着说:我的果树上有圆圆的西瓜、大苹果和小小的草莓。雨晨说:我的树上水果太多了,都满了。齐齐是个胆子比较小的孩子,我鼓励她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百果树。她慢慢地走到前面,看着自己的画说:我的果树上有红橘子、樱桃、大西瓜。我立刻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很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有目的的讲评。在众多的作品中,我会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有特点、有分享价值的作品进行讲评。如,徐老师非常喜欢小朋友们画的神奇果树,其中,我最喜欢森森小朋友的果树,他的果树上的水果最多了,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几种水果(水彩画)。我还喜欢可鑫的果树,他的果树上的水果有大象可以吃的大西瓜,还有给小老鼠吃的小樱桃呢(即时贴画)。

分析

在一节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创作往往有很多精彩、有趣的绘画内容是值得和他们一起及时分享与提升的。由于小班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往往都喜欢自己的绘画作品,所以我为幼儿创设自评的机会,充分激发幼儿大胆表达的欲望;并利用教师有目的的讲评,挖掘作品中的价值,使得讲评环节也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 篇7

设计思路

家里添置了一台具备3D显示功能的电视机,对于这个新玩意,全家都感觉新奇好玩,儿子还几次三番地要求看3D电影。后来,我发现班上90%以上的幼儿都看过3D电影,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为此,我萌发了“设计一个关于3D的学习活动”的念头。

有了想法,我便和男同事们一起开始着手研究3D,试着找出其中适合幼儿的“突破口”,我们发现“红蓝”模式的3D适合活动的开展。我们准备了红蓝眼镜,打印了一些网上找来的3D图片。但是,究竟怎样设计活动呢?起初,我们拆下了红蓝滤色片,试图让幼儿自由组合镜片,发现3D眼镜的组装模式。但是,经过试教发现,活动无趣也无味。仅仅将3D眼镜作为这个活动的核心,难免走入预设过强、过于程式化的误区。

经过一次次教研碰撞,两个初步的情境化雏形出现:一个是“帮助小动物破案”的情境;另一个是“密室逃脱”的情境。最终,男教师们还是选择了更为紧张刺激的“密室逃脱”情境。在一个封闭的密室中,“逼迫”幼儿去寻找走出房间的方法,其最主要的逃脱线索依赖于3D眼镜。为了让活动按照我们所预设的方向行进,我们又对3D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作出属于这个活动的3D图。

活动目标

1.以游戏“密室逃脱”为线索,探索不同的滤色片组合,初步感知立体图像的有趣。

2.寻找逃出“密室”的方法,体验“有限的时间”概念和发现“逃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情境准备:封闭的活动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陌生的环境),灯光略暗。

2.材料准备:

(1)教具:《密室逃脱》ppT、盒子、开门用的钥匙、双色点阵图(其中某一色为数字形状)3张、二维码图片(内含立体图像)3张三组。

(2)学具:红蓝滤色片若干、记录纸笔、有框却无镜片的眼镜人手一副。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密室”规则

1.今天我们去玩“密室逃脱”游戏,谁知道“密室是什么意思”?进入密室前必须知道游戏要求,这样才能寻找逃离的好方法。

2.倾听神秘者的叙述(旁白:“门已锁,要利用神奇的眼镜和聪明的大脑才能逃离密室”),熟悉周围环境。

3.幼儿人手一副眼镜,集体讨论这副眼镜神奇在哪里?镜框上的箭头是什么意思(眼镜没有镜片,箭头指明了插入镜片的方向)?

4.游戏开始(旁白:“你们只有30分钟的时间。”)屏幕上出现秒表倒计时。

【设计意图:活动的导入部分确立整个活动的基调、氛围,让幼儿感知“密室逃脱”的游戏规则,为之后的操作和解谜做好铺垫。活动室的环境创设、神秘者的叙述和倒计时屏幕的出现等,都是为了进一步烘托游戏的神秘气氛。解读眼镜的“神奇”,为之后的环节扫除操作上的障碍。】

二、“密室”解谜

1.单色滤色片解谜

(1)神秘者的旁白:“先去找找桌上有什么秘密吧?”

(2)幼儿操作(屏幕上出现3分钟倒计时)。

(3)集体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3张桌上分别有3个数字1、2、3;带上红色镜片就能看出蓝色的字来了)?

(4)幼儿小结:原来戴上红色的镜片就能把图上的红色去掉,看出另外一种颜色。

(5)神秘者的旁白:“你们很会动脑筋,但游戏才刚刚开始。这里有一把密码锁,找到3个正确的数字才能打开锁,找到下一步线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让幼儿探索发现滤色片能将某种颜色过滤的材料特性,这也是3D原理的基础部分。对于游戏本身而言,这个环节可以进一步巩固游戏规则,让幼儿体验初步成功的快乐。其中幼儿获得的答案“1、2、3”,实际上是最后一个游戏步骤中的重要线索。】

2.解密码锁

(1)猜测三位数字(屏幕上出现3张图片,分别对应3个数字)。

A.六边形(数字6)

B.双色点阵图(数字4)

C.前两位数字相加的尾数(数字0)

(2)按照幼儿的各种解锁思路,教师操作课件,直至解开密码锁。

神秘者的旁白:“恭喜你们打开了锁。打开了这把锁,你们就会得到接下来的出门线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加入了非3D立体图像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开动脑筋通过多种方式寻求答案,同时也让幼儿的眼睛得到短暂的休息。数字6的出现形式和第一个环节解谜模式一致,也是巩固前一环节的方法。从“密室逃脱”的游戏角度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衔接部分,为后续的环节做好了准备。】

3.双色立体图片解谜

(1)(屏幕上出现3张二维码立体图片)观察3张双色立体图片寻求解谜途径。

(2)幼儿操作(屏幕上出现倒计时14分钟)。

(3)集体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看出来的(看出了数字2、汉字“下”、图形——长方形)?

小结:使用两种颜色的镜片就能看出立体图像。

(4)引导幼儿观察3个“线索”(数字2、汉字“下”、图形——长方形),进行回忆和联想,找出钥匙盒。

神秘者的旁白:“你们很棒,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关。钥匙就在盒子里,不过你们只有一次打开盒子的机会,请看最后一个线索。”

(5X屏幕上出现3分钟倒计时)屏幕上出现6张盒子的图片,利用立体眼镜观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高潮部分。首先,在操作中,从尝试用单色镜片过渡到用双色镜片,从而看出立体图像,这是感受3D立体现象的核心部分。其次,通过对立体图像给出线索的解读,是对整个活动的一次回顾。最后,再次利用已经完成的红蓝3D眼镜,找出6张图片中与众不同(突出或陷入)的1张。进一步感知3D立体图像。在设计时,这个环节进一步烘托了整个活动的紧张氛围,也是“密室逃脱”游戏的难点和高潮。】

三、“逃出”密室

1.带领幼儿“逃出”密室,激发幼儿再探索的热情。

神秘者的旁白:“这个游戏刺激吗?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

2.小结:今天我们的冒险旅途很刺激,同时也学到了不少本领。下次我们要玩蒙住眼睛找东西的游戏。

【设计意图:整个活动中神秘者的旁白基本都以“命令者”的口吻出现,游戏结束时转换成亲切、快乐的语气,让幼儿从密室中逃脱的同时也从紧张刺激的气氛中“逃出”。这是一个体验成功喜悦的环节。由于幼儿现阶段不可能理解3D成像的原理,所以这里对于3D眼镜及其成像的原理不再提及。我们的活动目标主要是培养、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神奇的电活动方案 篇8

材料:

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5.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就可以了。

快举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么?哇!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