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范文系列之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最新模板(8篇)

2022-06-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更快的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我们常常需要书写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每一个职场人士进行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的手段,我们作了工作计划后,就会对某件工作任务有了大概的工作思路。对于写工作计划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范文系列之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最新模板(8篇)》,希望您可以借鉴参考!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1

2.9-2.15

位置3

11

4.20-4.26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5

2

2.16-2.22

位置1退位减4

12

4.27-5.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1

整理复习2考查1

五一休息一天

3

2.23-3.1

退位减5

13

5.4-5.10

运动会三天

认识时间2

4

3.2-3.8

整理复习3考查1

14

5.11-5.17

认识时间1

小小商店1考查1

5

3.9-3.15

图形拼组2

数数、数的组成2

15

5.18-5.24

找规律4

6

3.16-3.22

读书、写数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3

16

5.25-5.31

统计3端午休息一天

7

3.23-3.29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减法1

摆一摆、想一想1

复习 考查1春游一天

17

6.1-6.7

总复习

8

3.30-4.5

认识人民币2简单计算2

清明休息一天

18

6.8-6.14

总复习

9

4.6-4.12

考查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

19

6.15-6.21

总复习

10

4.13-4.19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

20

6.22-6.28

总复习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教学进度安排

月份周次单元教学内容页码

课时数

9

1一准备课2~5222二位置6~1333

3~4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4~31

10

1、1~5的认识3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4~6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10~11

7~13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2~83

20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整理和复习2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

11~12

14~15

11~20各数的认识

84~90

4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16七认识钟表91~9522

17~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2

1、9加几2、8、7、6加几3、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20九总复习4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本班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我于本学期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至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两个数学活动。

二、教学重点

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至20各数。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3)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至20各数,感受0至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3)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3、解决问题

能用0至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德育与数学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102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二)、(三)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7、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教学奋斗目标:

力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在期末统考中及格率达到100%,均分达到105分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到100%。

五、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多鼓励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挖掘提高成绩的有利因素,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6、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现阶段作为数学教师的自己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我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大部分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还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活动园地;11至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表达式题。

(4)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5)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3、解决问题方面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2、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六)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一(1)班学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所以一节课虽然传授的知识不多,但组织纪律上花费的时间不少。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入校园,他们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0~15分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少本地的学生都上过幼儿园;而许多外来人员的子女,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已期更好地完成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读写20以内的数 , 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8、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总目标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 、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五、课时安排:

1、数一数……约1课时

2、比一比……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2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6课时

8、认识钟表……约3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6课时

10、总复习……约10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七)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教学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八)

一、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认识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

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

2。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4。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03kkk.CoM小编推荐

最新实用!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五篇


为了更快的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我们应该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打算了。工作计划应该是一个连续制定跟进的过程,一份好的工作计划可以让接下来的工作更上一层楼!对于写工作计划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编辑的《最新实用!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五篇》,欢迎阅读,供您参考。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七、课时安排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数一数………………………………………………约1课时

2、比一比………………………………………………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8、认识钟表……………………………………………约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10、总复习………………………………………………约4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教学进度安排

月份周次单元教学内容页码

课时数

9

1一准备课2~5222二位置6~1333

3~4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4~31

10

1、1~5的认识3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4~6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10~11

7~13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2~83

20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整理和复习2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

11~12

14~15

11~20各数的认识

84~90

4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16七认识钟表91~9522

17~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2

1、9加几2、8、7、6加几3、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20九总复习4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本班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我于本学期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至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两个数学活动。

二、教学重点

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至20各数。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3)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至20各数,感受0至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3)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3、解决问题

能用0至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德育与数学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102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二)、(三)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7、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教学奋斗目标:

力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在期末统考中及格率达到100%,均分达到105分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到100%。

五、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多鼓励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挖掘提高成绩的有利因素,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6、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教学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分享)


1.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掌握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了解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掌握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了解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了解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9.了解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了解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了解体验1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说得比较完整而简洁。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轻声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合作。能与同学友好合作完成数学游戏、数学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学研究。

⑼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了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了解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一年级两个教学班。其中一(2)班共38人(男21女17),一(4)班共42人(男25女17)。初入学两班已个性初显:(2)班如山野稚朴天成,勇敢无畏,少约束,法自然,拟严规矩,不压个性,严爱相加;(4)班如园林静美有规,和谐温顺,有礼貌,志上游,拟拓视野,鼓励张扬,放手而爱。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加强游戏、儿歌、演示、观察与操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听、说、读的分量,创造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贯穿审题、解题思路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

5.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四、教学方法方面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养成有很多方面,首先要学会的是整理书包和带齐学习用品,家长要为孩子准备的文具:铅笔(8-10支,每天卷好)、尺、垫板、橡皮。孩子忘带数学书、忘带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难免的,但如果有责任心的话,这类问题是不会反复出现的。孩子要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孩子细心认真的将学习用品准备齐全,这在习惯形成初期非常重要。

其次,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老师会布置,家长只要督促书写端正、格式正确即可)。

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还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家长每天先听孩子说一说当天有什么作业,再看孩子做的是否符合要求,以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计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但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的。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的认识,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又如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虽然这游戏具有挑战性,但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不妨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

数学书中的实际问题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师或家长引导下看书说出题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5、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

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学生”这虽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孩子的为师热情。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

6、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得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7、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

最新: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例


按照公司对我们个人的要求,未来的工作计划也要准备起来了。只有规划好自身岗位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模板1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实践等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5、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6、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进度:

第1周准备课1—5的认识0的认识

第2周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

第3周5以内数的减法复习

第4周6—10的认识6,7的加减法

第5周国庆假

第6周8,9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

第7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第8周整理与复习实践活动

第9周分类、认识物体

第10周实践活动

第11周认识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12周整理与复习

第13周9加几8加几

第14周7,6加几

第15周整理与复习

第16周11减几12,13减几

第17周14,15减几16,17,18减几

第18周整理与复习

第19周总复习

第20周期末复习

八、考核:

1、不定期的小测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期中测试了解学生半学期的学习情况。

3、利用期末测试检测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效果

4、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综合性评价。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模板2

一、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模板3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模板4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六、教学进度:

1准备课1—5的认识0的认识

2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

35以内数的减法复习

46~10的认识6,7的加减法

5国庆假

68,9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

7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整理与复习实践活动

9分类、认识物体

10实践活动

11认识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2整理与复习

139加几8加几

147,6加几

15整理与复习

1611减几12,13减几

1714,15减几16,17,18减几

18整理与复习

19总复习

20期末复习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模板5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培优补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通过学前班结业测试进一步了解到班上学生的情况,班上的学困生主要有:周志超、梁海川、廖丽萍、黄伍展、魏航鹏、曹寒林等;优等生有:熊久乐、肖圣杰、杨博文、余婧瑶、辜晓芳、刘年旺、杨芷谦等.针对这些情况我定出了一(2)班的培优补差计划: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早上、中午和课外活动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5.每周进行一次“周考”,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首先我做到真诚,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宽容,即能从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5、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差生经常会出现作业没做好的情况,教师应该分清楚是什么原因,大多数是懒惰造成的,有的是其他原因。比如:①学生自己不会做.②不敢向同学或老师请教.③不认真,马虎等等。教师一定要找到学生不做作业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会努力去学习.

6、不定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及时反馈矫正,耐心辅导。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模板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 110名学生,其中一(1)班共54人,一(2)班56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具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1)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极个别学生学习惰性稍强,本学期会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与其家长配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育。一(2)班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 本学期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模板7

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学情分析:

两个班一个普高一个职高,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的好,好的教学计划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优异的教师,做好一定的教学计划很有必要。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模板8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 110名学生,其中一(1)班共54人,一(2)班56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具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1)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极个别学生学习惰性稍强,本学期会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与其家长配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育。一(2)班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 本学期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范文系列之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精选六篇


根据领导的指示要求,我们需要好好写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每一个职场人士进行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的手段,对于工作计划,也没有特定的呈现格式,有打印出来的纸质,也有无纸化的表格。优秀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范文系列之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精选六篇》,欢迎阅读,欢迎收藏。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一)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研处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聚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以组内教研为主线开展活动。

二、基本情况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有5个教学班,由3位数学教师组成,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教师们工作热情高、积极主动、学习氛围浓。

三、工作目标

1、通过专家引领、师徒结对、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形式,在组内扎实、有效、持久地开展教研活动,促进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2、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的模式,让集体备课由“形式化”转为“实效化”,努力促进个人备课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把好本组的教学质量关,使每位教师都明确树立质量的意识。

3、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每位老师做到每学期上一节公开展示课。

四、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中动态生成的关系”,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重视平时学生测试及各方能力的综合测试。既要努力锻造精品课,更要注重提高常态下课堂教学的水准。本学期通过开展上示范课、展示课,加强我数学组的互学之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强化教学行为,期初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根据所任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如实实施。督促教师日常教学中要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鼓励数学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水平,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我校数学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3、改革教学形式,本学期数学组以加强集体备课为根本,以理论学习为手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鼓励本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数学测评、家庭作业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认真组织好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五、教研活动安排

第一周:1、各教师制定授课计划

2、推门听“开学第一课”

第三周集体备课,制定教研组备课组计划

第四周理论学习(《新课标》解读)

第五周:学校数学教研大组活动

第六周集体备课

第七周学校教研大组活动

第八周组内集体备课

第九周学校家长开放周活动

第十一周学校教研大组活动,

第十二周集体备课

第十三周理论学习《新课标》

第十五周一二年级口算比赛

第十八周教研组工作小结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二)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举措、新的成效。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这个团队一共四人,有信心做好本学期的各方面工作。具体计划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教研工作将遵照学校教学计划,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重点,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校本教研,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二、工作重点

1、以“同研一节课”为楔机,认真学习名师课堂,提升学生的课堂习惯养成,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水平。

2、以读书沙龙、数学专题研讨、名师课堂我来学、技能大赛等主题化、序列化、互动式培训形式,提升教师爱的教育能力。

3、继续精研“小老师开讲”教学模式,与组内教师一道提升创新教研能力。

4、重视课堂小测、单元小测,认真做好分析,寻找措施,提高学科合格率、优秀率。

5、继续抓好书写。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探究优质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做到“深”备课,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实”上课,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精”作业,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及时反馈;“活”教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积极配合教科研的工作,做好新试行备课的尝试与探究,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使集体备课不再停留于“备”上,而且真正为数学课堂服务,体现其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书写和保持作业本整洁的习惯,自觉验算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等,尤其是注重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作业明星评比、最佳合作小组、数学小明星评比等。

(2)结合本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算、口算等专项训练。如开展我是小小神算手等口算比赛等!

4、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开展组内互帮互助小组。

开设教研课,组织组内“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力争组内优秀资源得以最大利用!组内教师轮流上研讨课,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情况至少要上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和评课,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作好资料收集和记载。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教研活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5、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及时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并与组内成员交流探讨、梳理教学思路。

6、认真、及时地安排好本年级的测试,组织好阅卷工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7、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上网浏览,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素质提高。

9、自觉地搞课题研究,把教学中的问题当课题,做好资料的收集。

以上是本组的初步计划和设想,具体的实施还将以学校的安排及时调整,我们全组成员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中,扎实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探索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以课堂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继续积极探索践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三)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将以学校数学教研工作目标为指导,围绕学校“以生为本”的改课中心工作,探索五严要求下轻负高效的教改之路,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实践“学研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简洁、高效的数学教学工作,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落实数学教学四基目标,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升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具体工作]

一、经常组织理论学习

1、认真学习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各类理论书籍、经验论文。

2、集体研读教材,细读例题编排、练习编排的特点,正确全面地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

3、组内教师须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专题讲座,全程参与教学研讨,必要时作主题发言。平时研讨活动中全组教师也可就常规管理中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二、落实教研组常规管理

1、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

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本学期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要求基本与上学期相同,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入手考虑,通常需要备目标、备重难点、备预习设计、备过程设计、备练习设计、备板书设计等。教学之后,要及时写好教后感。

为了便于检查,必须建立一份目录,分类注明。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注重教学目标定位的恰当、准确及过程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尤其要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和有效性,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

2、设计科学有效的练习,合理设置作业

合理使用《补充练习》和《练习与测试》,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题目进行练习,对于有一定思维含量能有效拓宽学生思维宽度和深度的一些题目必须要做,对于一些重复设计的机械操练题,教师可视本班实际情况选择不做或少做。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自行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上学期尚未运用“评研”方式考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本学期可把设计“精巧作业”和评研方式相结合,组内教师轮流命题。作业形式以综合运用、拓展提升为主,同时也可设计趣题巧解、思路点睛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3、紧抓教学质量不放松。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狠抓教学质量,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采取如下措施:⑴平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进行情况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补差工作,并做好追踪记录。

⑵重视平时单元评研的实效。本学期开始尝试开展“评研”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注重评研的有效性,每次利用单元机动课进行评研,教师要根据评研情况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质量,不断调整改进教学,及时做好漏补缺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学科活动,营造校园数学文化气息。

计算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数学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计算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中有大量的计算课,因此本教研组的学科活动更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来展开,平时加强日常训练,学期末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计算能力竞赛”。

四、积极开展教研组课题研究

本学期本教研组的研究课题是“基于低年级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先学设计研究”。为了保证这个课题深入有效地开展,要求组内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以各种方式展开理论学习,提升理性认识。

围绕研究主题,每位教师在学期内学习10篇理论文章, 并做好不少于5000字的理论学习摘记。教师们还可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并学习相关的资料,在小组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和研讨,骨干教师的研究课题可与本课题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课题研究的进展。

2、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探索有效实施的策略

各位教师不论是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都可围绕专题展开。通过课例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结果进行反思,不断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每周安排]

周 次

内 容

主持人

记录人

1、制定教学进度表;

徐珊瑚

徐珊瑚

1、学习《学校教研工作计划》,落实各位老师本学期在教研活动的具体任务。

2、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殷静燕

李晓红

1、学习《学校数学教研计划》及本组工作计划;

2、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3、集体备课:《认图形》

徐珊瑚

吕洁

1、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专题研讨: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设计先学预案

李晓红

吕静芬

1、。第四、六单元教材分析

2、集体备课:《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期中教学常规自查

4、理论学习:修订后《数学课程标准》

吕洁

殷静燕

十一

1、期中调研情况分析;

徐珊瑚

徐珊瑚

十二

1、第五、七单元教材解读

2、理论学习:修订后《数学课程标准》

徐珊瑚

姚玉文

十四

1、专题研讨: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设计先学预案

2、听殷静燕上组内教研课《口算进位加法》并评课;

3、听李晓红上组内教研课《笔算进位加法》并评课;

徐珊瑚

徐珊瑚

十六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2、期末教学常规自查。

徐珊瑚

徐珊瑚

[期终出卷安排]:殷静燕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四)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举措、新的成效。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这个团队一共四人,有信心做好20xx年的各方面工作。具体计划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学校数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依托新课程的深入推进,积极探索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以课堂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

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继续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学校提出的九字方针、即三主四导五勤三程式

二、工作重点与措施

1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论,优化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阅览,做读书笔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踊跃发言并做好业务笔记。

2 、加强数学课改组成员的研究意识,把“怎样在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作为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并能把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思想及时辐射到各学校,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抓好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

3 、在教师认真学习、深入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让教师在教育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不断总结。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评比活动,组织教学案例(设计)评比活动。

4 、加强“同研一节课”的研究力度。组织全组教师参加学校的三轮听评课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让学生得到实惠。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坐庄式”教研。当次主持教研的教师要将自己在“同研一节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困惑进行提炼,事先做一定的研究。提高组内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继续开展学习听课、上研究课观摩课、课堂教学评价,并结合学科带头人的展示活动,促其发展,并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数学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5 、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让学生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起点。

6 、做好课堂小测的实验。加强训练有效性的研究,提高其实效性、针对性和反馈性。认真研究新的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加大改革的力度,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过分注重结果的做法,对学生的发展过程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辅导学习困难学生,使他们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相应的提高,认真做好毕业班的总复习工作,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避免繁杂、无效、重复的练习,减轻学生负担。有条不紊,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实现“有效训练出成绩”。

7 、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小班化教学”,收集、整理对实验教材的评价意见与修改建议,总结教改经验。

8 、做好数学思维训练课,发展学生的思维。

我们把数学思维训练当成一门课程来开展,一是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弱项。我们教研组提出了“发展为本、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体验成功”四个方面的要求。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富于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后重反思总结。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三月份:

1 、讨论和制定教研组具体工作计划、了解本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等。

2 、同研一节课,共同备课。

3 、集体听课,评课,写反思和评课报告。

4 、进行合作性学习的研究、

四月份:

1 、统一注重练习口算。

2 、集中学习业务理论,并交流业务笔记学习心得。

3 、继续听课、评课,写反思和评课报告。

4 、期中试卷分析

五月份:

1 、同研一节课,共同备课。

2 、继续听课、评课,写反思和评课报告。

3 、继续开展学习学科素质教育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工作。

六月份:

1 、集中观看网上教研,学习教育理论。

2 、撰写论文和观课报告。

3 、共同研究合作学习、

七月份:

1 、确定复习方法、计划。

2 、进行基础知识、应用题比赛。

以上活动具体安排按周次进行,如有变动,一切服从学校工作计划。

总之,本期我们要实实在在的把课备好,把课上好,把学生辅导好,在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们要坚持一手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一手抓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五)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将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规范教学过程、细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不断创新为动力,以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主线,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工作,开展校本教研,构建一个团结、和谐、供求发展的数学教学氛围,团结一致,协助教务处细化措施、扎实工作,提高数学教研效率。

二、教研目标

以课改为中心,转变教学思想,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意识,转变教研风气,树立正确“教研观”,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和原则

1.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应按“典型引路----评析----反思----研讨教法----形成共案----完成个案”六个环节进行。

2、及时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数学备课组要围绕数学教研专题,并结合本组实际,定出本年级数学教研课题,并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3、开展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备课组要根据教研计划,围绕教研课题,充分发挥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作用,解决好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次教研活动要严明纪律,实行考勤,做到“一保四有”(即保证教研活动时间、有教研主题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效果,有记载),防止走过场。

4、集体备课要遵循两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通过开展“案例”研讨、“同课异构”等形式,追求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切实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四、集体备课措施:

1.备课组长的工作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团结全组成员奋力拼搏,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2.规范集体备课。形成研讨风气,提高备课质量。

3.加强教学传,带,帮,做到指导耐心,学习虚心,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4.经常开展听课活动,定期举行公开课。并认真开展评课活动。

5.注重业务学习,提高组员素质,加强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

6.加强检查,定期听取学生和班主任意见,及时改进教学工作。为扎实而有效地推动一年级组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学校教导处、教科研处工作计划为依据,“实施有效教学,实现优质课堂”为目标,结合生动的教学课堂实例,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研究。本学期展开"重常规,抓教研”为主线的课堂研究。

五、现状分析

本教研组8名教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教研氛围一直浓,呈现良好的的势态。但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学习习惯很差,需要老师付出很大努力;学生的差异较大,还需老师更积极地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六、工作措施:

1、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探究优质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深"备课,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实"上课,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精"作业,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及时反馈;"活"教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积极配合教科研的工作,做好新试行备课的尝试与探究,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使集体备课不再停留于“备”上,而且真正为数学课堂服务,体现其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书写和保持作业本整洁的习惯,自觉验算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等,尤其是注重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1)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作业明星评比、最佳合作小组、数学小明星评比等。

(2)结合本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算、口算等专项训练。如开展我是小小神算手等口算比赛等!

4、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开展组内互帮互助小组。开设教研课,组织组内“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力争组内优秀资源得以最大利用!组内教师轮流上研讨课,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情况至少要上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和评课,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作好资料收集和记载。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

5、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及时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并与组内成员交流探讨、梳理教学思路。

6、认真、及时地安排好本年级的周清测试,组织好阅卷工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7、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素质提高。

9、自觉地搞课题研究,把教学中的问题当课题,做好资料的收集。以上是本组的初步计划和设想,具体的实施还将以学校的安排及时调整,我们全组成员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中,扎实完成工作任务。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六)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将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规范教学过程、细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不断创新为动力,以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主线,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工作,开展校本教研,构建一个团结、和谐、供求发展的数学教学氛围,团结一致,协助教务处细化措施、扎实工作,提高数学教研效率。

二、教研目标

以课改为中心,转变教学思想,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意识,转变教研风气,树立正确“教研观”,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和原则

1.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应按“典型引路----评析----反思----研讨教法----形成共案----完成个案”六个环节进行。

2、及时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数学备课组要围绕数学教研专题,并结合本组实际,定出本年级数学教研课题,并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3、开展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备课组要根据教研计划,围绕教研课题,充分发挥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作用,解决好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次教研活动要严明纪律,实行考勤,做到“一保四有”(即保证教研活动时间、有教研主题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效果,有记载),防止走过场。

4、集体备课要遵循两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通过开展“案例”研讨、“同课异构”等形式,追求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切实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四、集体备课措施:

1.备课组长的工作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团结全组成员奋力拼搏,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2.规范集体备课。形成研讨风气,提高备课质量。

3.加强教学传,带,帮,做到指导耐心,学习虚心,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4.经常开展听课活动,定期举行公开课。并认真开展评课活动。

5.注重业务学习,提高组员素质,加强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

6.加强检查,定期听取学生和班主任意见,及时改进教学工作。为扎实而有效地推动一年级组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学校教导处、教科研处工作计划为依据,“实施有效教学,实现优质课堂”为目标,结合生动的教学课堂实例,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研究。本学期展开"重常规,抓教研”为主线的课堂研究。

五、现状分析

本教研组8名教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教研氛围一直浓,呈现良好的的势态。但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学习习惯很差,需要老师付出很大努力;学生的差异较大,还需老师更积极地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六、工作措施:

1、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探究优质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深"备课,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实"上课,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精"作业,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及时反馈;"活"教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积极配合教科研的工作,做好新试行备课的尝试与探究,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使集体备课不再停留于“备”上,而且真正为数学课堂服务,体现其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书写和保持作业本整洁的习惯,自觉验算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等,尤其是注重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1)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作业明星评比、最佳合作小组、数学小明星评比等。

(2)结合本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算、口算等专项训练。如开展我是小小神算手等口算比赛等!

4、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开展组内互帮互助小组。开设教研课,组织组内“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力争组内优秀资源得以最大利用!组内教师轮流上研讨课,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情况至少要上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和评课,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作好资料收集和记载。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5、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及时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并与组内成员交流探讨、梳理教学思路。

6、认真、及时地安排好本年级的周清测试,组织好阅卷工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7、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素质提高。

9、自觉地搞课题研究,把教学中的问题当课题,做好资料的收集。以上是本组的初步计划和设想,具体的实施还将以学校的安排及时调整,我们全组成员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中,扎实完成工作任务。

2022范文: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为了在后续工作中更好地表现自己,我们要为新的目标和计划开始做计划了。工作计划,就是自己对未来某一时间内工作的大致规划,当我们忙起来时,容易忽略一些环节,工作计划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对于写工作计划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小编通过努力,整理了“2022范文: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大家尽管来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一、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德育教学计划范文优选4篇


一年级数学德育教学计划(篇一)

随着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改版,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设计上,以及新版教材的认识和解读都将有所不同。为了能更好地解读新教材,完成课标的新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针对一年级上册,制订本新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确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采取相应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一年级数学德育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我将更深刻地学习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与《数学课程标准》。多读课改知识,多参加课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一年级数学德育教学计划【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跟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跟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跟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跟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跟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跟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跟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跟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跟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跟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跟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跟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跟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跟圆。

6、通过直观演示跟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跟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跟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跟知识设计活动内容跟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跟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跟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跟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跟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跟学具。

一年级数学德育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我得好好把握,但同时我也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必须打持久战,而急于求成,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2、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6—10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教学难点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凑10法。

三、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5、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6、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8、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2—9.6

准备课

(3课时)

2

9.10—9.14

位置

(3课时)

3

9.17—9.21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4

9.24—9.29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5

9.30—10.7

国庆放假

6

10.8—10.12

认识图形

(4课时)

7

10.15—10.19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8

10.22—10.2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9

10.29—11.2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10

11.5—11.9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11

11.12—11.16

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

12

11.19—11.20

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

(2课时)

13

11.26—11.30

期中复习

14

12.3—12.7

认识钟表

(3课时)

15

12.10—12.1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课时)

16

12.17—12.2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课时)

17

12.24—12.2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课时)

18

12.31—1.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课时)

19

1.7—1.11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一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一:一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中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有个别学生因学习行为习惯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二十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 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 复习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3课时)

3、分类(1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1课时)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中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有个别学生因学习行为习惯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二十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最新模板四篇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进度,我们应尽快完善好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工作要实现的目标,以及想要达成的效果,我们在拟工作计划时,不仅能让人看懂,也要可执行,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对于写工作计划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最新模板四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音、学习普通话。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措施

(一)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教学以口语教学为起点,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当放低要求,坚持大面积训练。口语训练要贯穿本册教学的始终,不仅说话课要联系,拼音、识字、阅读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

(二)识字、写字

在识字方面,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要重视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要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偏旁结构、笔画、笔顺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要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

一年级必须打好写字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要对运笔方法、笔顺、间架结构等作具体指导。写字练习不在于写得多,而在于保证质量。

(三)阅读教学。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和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儿童在识字的基础上,以口语为中介,理解文章的内容。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好朗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清楚、响亮地朗读,把句子读连贯,防止拖腔拉调。

四、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汉语拼音1、2 认一认1

3、汉语拼音3、4、5

4、汉语拼音6 认一认2 汉语拼音7

5、汉语拼音8、9 认一认3

6、汉语拼音10、11

7、汉语拼音12 认一认4

8、汉语拼音13、14

9、汉语拼音15 认一认5 复习、

10、识字1、2、3、

11、练习1 课文1、2

12、课文3、4 练习2

13、课文5、6、7

14、课文8 练习3 识字1

15、识字2、3 练习4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奔着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使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则,深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确实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此,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这学期我所任的班级是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的教学任务。共有29名学生,其中,男生有9人,女生19人,全部是少数民族,来自全村18个组的适龄儿童,尤其是最边远的马草河的学生更多。由于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学生的成绩也不一致,因此,教学起来十分困难。

2、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扎实地抓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自己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工作扎实,责任心强。

3、按时开学,按时上课,不随便停课、缺课,坚持每周五天半的工作时间。开学后,认真组织好自己的班级,抓好班风、学风和教学常规工作,使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情感。根据大纲要求,开设各科课程,全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

4、每周上好8-9节的语文课,6-7节的数学课,做好单元测评和教辅资料的作业批改,测完一次就批改一次,使学生成绩保持在全镇同年级的中上水平。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xxx个,其中会写xxx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4、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5、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xxx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6、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三、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新教材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参加新课程教材的 培训 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制定本学期的 教学计划 如下: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8人,通过在校一个多星期的接触、了解,发现他们个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他们接受学前教育也参差不齐。

1、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对语文已有初步的接触、学习,他们学习语文的氛围和习惯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有初步的形成。他们初入学,早上来学校还不能自觉进教室进行早读,上课习惯不好,像读幼儿园一样,小动作极多,不能专心听讲,也不愿思考。上课很多学生不能认真、安静地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回答。但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很早来到学校,个个都还很有礼貌,能跟老师问好,回去能跟老师道再见,能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相信不久,他们能很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班内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优秀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好,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喜欢看课外书,讲 故事 ,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勤劳,学习习惯较好,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作业按时完成,字迹端正,发言大胆积极,能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想,多记,多练,多用。但班内也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还无法转变自己的真正身份,还像幼儿园里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积极性不高,小动作多,爱听就听,不爱听就做小动作,学习兴趣不浓,习惯不好,但他们还是孩子,初入学儿童,可塑性很大,相信他们能学好语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 诗歌 、故事、科普文章等,优美有趣,令人耳目一新。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想像世界。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等8组。教材富有儿童情趣,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每单元由导语、一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构成。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

本册教材在第一册的基础上,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在本课重现的字。识字课改变了以前集中安排的做法,把8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识字课的内容均贴近每一组专题、每一组课文的内容及语文活动的内容,这样,减轻了随文识字的压力。

“语文园地”是本套教材的一大亮点。内设四个板块:“我的发现”主要引导学生陆续发现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日积月累”帮助学生巩固生字,鼓励积累美词佳句;“口语交际”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旨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生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

三、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目标

教材中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这些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且在本课重现的字。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还认识;知道在新认的字中出现的新偏旁。要求写的字,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逐渐在口头或书面运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爱识字,能主动识,学着自己识,这是学生识字不竭的动力。一定要重视兴趣、习惯的培养。要重激励、多鼓励。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读诗歌能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要重视朗读。朗读指导宜分层进行:⑴ 范读或配乐读激趣;⑵ 指导学生读正确,重点是读准生字、难字、多音字的字音,纠正地方音;不指导学生读流利,在学生容易丢字、加字,不会断句,容易读破句等地方重点指导,还要纠正学生一字一字地读或唱读;⑶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重在课文情感基调(喜爱、赞扬、激动、说明)的把握,重在学生自读自悟获得情感体验,再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体验传达出来。了解词句要少而精,重点的,难点的;方法是结合上下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搞以词解词,提倡自读自悟和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畅谈自己的收获、想法,鼓励展开想象,这不仅符合自主学习的理念,而且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低年级阅读教学切忌串讲串问、讲深讲透。古诗只要求读熟背会。学生课后还读不熟、读不好,是不合格的语文课。

4、学习默读。允许有个从指读到不指读,从出声到不出声,从只顾读到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过程。这一册重在默读习惯的培养。读的内容可由段到篇,要求要逐步提出,一步一步地严格训练。要重视通过课内的朗读、默读,逐渐培养阅读的兴趣──关键是读课文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读有所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重视语言的积累。课内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来。还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更多地积累词、句、段。

6、加强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引导、交流与展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一是认字要落实。要求认识的550个字一定要认准,并能在其他环境中认识。二是字要写好。要求会写的字要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并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三是课文要读好,能用普通话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要重视朗读。

2、了解词句要少而精,重点的,难点的;方法是结合上下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搞以词解词,提倡自读自悟和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畅谈自己的收获、想法,鼓励展开想象。低年级阅读教学切忌串讲串问、讲深讲透。古诗只要求读熟背会。

3、教师指导写字,要细致、到位,提倡教师边指导边板书,使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最好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认真练习写字。要切实保证写字质量。另外,在写字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这一册重在默读习惯的培养。读的内容可由段到篇,要求要逐步提出,一步一步地严格训练。要重视通过课内的朗读、默读,逐渐培养阅读的兴趣──关键是读课文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读有所得。

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范读、给画面配音读、分角色表演朗读、读给小伙伴听,等等。

5、课后练习,认字要落实,写字要写好,课文要读好,还要重视词语的积累、运用。此外,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化的理解,知行的统一(如,关爱他人,种草种花种树,爱劳动,保护周围环境。

6、口语交际的教学,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有的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1、识字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如何巩固识字就成了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复现,再复现,通过不同场合,不同使用方法的多次复现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复现的时间间隔可以由一天、两天到渐渐加上长,复现方式可以是读词语,读自编或改编的短文,儿歌、诗歌(其中尽可多地复现最近学的生字)。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3、结合情境,上好特色课文。本册教材中,有一些与儿童生活实际很贴近,因此,要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3、恰当安排“读、讲、练”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主,要读得充分些,讲得精当些,练得实在些,用课文的语言来规范儿童的语言,增加他们的积累,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4、初步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扎实进行语言训练,但应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要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要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推荐: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篇一: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2人。男生24人,女生8人。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活泼好动 ,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爱好。通过入学测试全部达到了入学要求。

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 ,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习 ,也不会学习;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例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 、班级概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 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 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 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 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 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 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 (略)

最新: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学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彩笔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以及丰富画面的色彩。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3、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进度

时间内容课时

第一周到第八周:部分书本内容——16课时

第九周到第十五周:儿童画——18课时

第十六周到第十八周:自由创作——7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1课时

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九课。本教材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造型表现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方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

1、进行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鼓励儿童用绘画和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他们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

3、教会学生认识红、黄、蓝、紫等多种颜色,并学习临摹,添画,记忆画和想象画的画法。

4、指导小朋友学习拼贴,泥工,纸工等基本的制作方法。

5、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作画和制作,培养动脑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欣赏《冬日戏婴图》

第二周《画自己》长呀长

第三周太阳

第四周漂亮的瓶子

第五周洗澡

第六周船

第七周手形的联想

第八周狮子大王

第九周可爱的动物

第十周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第十一周春天的色彩

第十二周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第十三周我们身边的线条

第十四周下雨了

第十五周童话城堡

第十六周钓鱼

第十七周好吃的水果

第十八周伙伴

第十九周花的世界

备注:课程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3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是小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美术课来说也不例外。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关系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其中有部分学生素质很好,画的不错。但也有个别学生素质较差,且纪律涣散。

二、教材分析:

美术教材在分类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分为欣赏、绘画和工艺三大部分,工艺课绝大都是混合课,即锻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练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每册教材又由于儿童年龄段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第一册教材就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课业的安排上形式比较活泼、新颖,着重发展儿童多种形式的创造能力。在绘画和工艺课中,突出训练学生形象概括能力和造型能力,教材还安排了大量的色彩课,以锻练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并使学生对色彩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同龄人的美术创作成果,扩大欣赏视野,进一步启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破除对美术创造活动的神秘感。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色彩兴趣和敏感,鼓励学生更为大胆地使用色彩作画。

3、通过具有游戏性质的撕折,以传授折与撕的规律为核心,启发学生对图案重复规律的感性认识,并在折叠染色展开后的意外效果中强化这种认识。

4、继续强化视知觉训练,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绘画游戏,打破儿童绘画练习中一些僵化的模式,让儿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和记忆形象,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再现,从而突出地强化造形训练在开发右脑智能方面所独具的功能。

5、利作丰富多彩的造型游戏形式手段,打开学生在形象记忆方面的思路,为创造形象和再现特定形象基本特征提供必要的造型依据,同时以抽象形象造型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6、尝试使用纸张材料,进行制作练习。从纸材的色彩、肌理的选择方面,简要地提出对简单形象的形象表现功能和画面拼组上色、形等方面的组合美化要求,启发学生审美创造的兴趣。

7、是进一步学习平面纸材立体装饰的常用手法,通过纸材加工和立体化组合,进行立体制作的基本技能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课前制作教具,运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制作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2、启发学生想象,锻练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3、优化课堂结构,注意精讲多练,作业随堂完成,注重教学效果作业质量。

4、平行班级作业展评、评比,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攀比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5、使用电化教学,增大课业容量,使所受内容条理化,便于学生接受。

6、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向课堂40分中要质量。

7、记录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学习,力争把更多、更准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五、课时安排:

每周2课时

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对美术中美的事物有兴趣,缺乏感受美的能力。

2、还不能有意识地理解美术课中各种作业和幼儿绘画的区别。

3、本能地喜欢上美术课,不知道绘画工具的使用,作业完成度比较随意。

二、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

1、在美育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孩子在生活中正确的审美观。

2、在促进智力方面和才能培养方面,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使他们逐渐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鼓励学生思考、联想,促进他们创造才能的发展。

3、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造型是基本练习,培养良好的作画习惯。

三、提高教学质量,课件园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坚持提前备课,做到深入教材,制作好范画。

2、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别辅导,认真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环节。

4、开展鼓励式教学试验。

5、联合少先队举行一次专题绘画展览。并进行一次黑板报的专题培训。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

第一周欣赏《冬日戏婴图》

第二周画自己

第三周长呀长

第四周太阳

第五周漂亮的瓶子

第六周洗澡船

第七周手形的联想

第八周狮子大王

第九周可爱的动物

第十周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第十一周春天的色彩

第十二周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第十三周我们身边的线条

第十四周下雨了

第十五周童话城堡

第十六周钓鱼

第十七周好吃的水果

第十八周伙伴

第十九周花的世界

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5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段学生在前一学期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大感兴趣。

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绘画上构图能力较差,色彩运用不够丰富,画面排放不够整齐,有零碎感,态度不够仔细。

2.工艺制作上精细度不够,意图能力较差。

3.学生差异较大。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注意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而且该教材课程量不大,极大的减少了课时量,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还可根据学情、教学进度自编一些学生喜爱的教材。

三、教学要求

(一)绘画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用硬笔线描的方法,绘制简单动植物。

3.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二)工艺

1、学习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重点

1.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传授折纸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系列练习。

3.学习用费材料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习。

4.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

五、教学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构图、上色、勾线等)的渗透。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大胆、略有夸张,富有童趣。

3.通过课堂讲评优秀作业与较差作业之间区别,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

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6

一、教材的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美术共18课,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把基础打实。

二、学生知识能力及情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学生的差异很大,有许多学生基础很薄,需要时间和教师的个别注意。从幼儿园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理念很重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的畏惧感逐渐的消失。

三、教学目标任务: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加强绘画的技能。

2、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爱好。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形象具体化的观察力等。

四、教材重、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五、针对该年级的教学计划:

一年级学生男生较多,学习很活跃,在课上纪律需要维持,学习简单的简笔画,提高具体思维的能力。

六、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美术课术新课程标准,加强有关艺术课教育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研究、钻研美术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抓住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及代表性的学习内容。

2、认真备课,不打无把握之仗,备课内容要体现创新,即力求实用,又方便灵活,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3、按时上课,上足课时,布置作业要有灵活性并能及时批改学生作业。

4、加强课外辅导,特别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5、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如实践能力比赛和测评。开展评选优秀作品展评活动。

6、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绘画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七、教学进度表:

1、变化的线

2、涂画的乐趣

3、心中的太阳

4、星星和月亮

5、小餐桌

6、稀奇古怪的梦

7、小花衣

8、下雨了

9、课间

10、小小钟表店

11、五彩连环

12、小飞碟

13、转转轮

14、我是设计师

15、红星闪闪

16、玩陶泥

17、陶泥压纹

18、童谣童画

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1.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他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一双双充满好奇的双眼,急于探索知识的乐园。通过开学初将近两个星期的观察、接触,我发现我班学生从学习习惯、知识能力这两方面有以下特点:

1、学习习惯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他们年纪小,自律性差,课堂纪律不是很理想,确实,对于才六、七的孩子要求他们一堂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思想不开小差是有难度的。对于他们来讲,无意注意还是占优势,有趣的儿歌,新鲜的故事能吸引他们,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较为集中,可持续的时间不长,外界稍有动静还是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再说部分学生把幼儿园里的不好习惯带进了学校,上课不经老师批准随便进进出出,早上早到校的就在教室玩,上课了学习用品也不知道准备。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2、知识能力

汉语拼音方面,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拼音,对ɑoe的读音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发音不够准确。有的只是会按顺序读,指定一个认读就会张冠李戴。识字方面,学生差异很大,有几个学生已经会认读本册教材中所有的生字,大部分学生会认读一些简单的常用字,也有及少部分学生没有一点基础。对于说话,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1、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3、时代性。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期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4、趣味性。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5、广泛适用性。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四、教学目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1)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增强趣味,使学生乐于学习。

(1)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3)拼音教学是本册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应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拼音,同时还要及时复习巩固,还要与识字教学相结合,真正发挥学习汉语拼音帮助识字读书的作用。

(4)识字教学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同时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进行各类的比赛,如“识字大王”评比等。写字教学一定要具体指导,严格训练,对于写字练习要有弹性,对不同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5)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指导,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积累语言。

(6)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交际中去,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3、设立学习小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4、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5、努力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以人为本”贯穿教学始终,建立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让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6、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型教育。

2.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现代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

(一)10篇课文,识字

(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3.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紧跟着学校的教学计划及低年级语文课组工作计划,结合一年级学生新生特点,遵循《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重点抓拼音和识字两大教学要点。同时深入研究课题,为教学质量要效果。

二、学生情况

作为刚从幼儿园出来步入小学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全体学生刚入学,他们的学前教育参差不齐,有很多学生基本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阶段,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习的目的还不明确,学习的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天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小学校园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这部分共有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大体从浅到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后设有语文天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有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是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四、教学重难点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是本册语文教学的重点,特别汉语拼音的教学是本册的难点。

五、教学策略

1、学习习惯

①在课堂上注意培养正确的读书姿势,读书习惯。

②利用课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③利用家长配合注意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拼音教学

①从图入手,引出声母,韵母,读音节,教学采取以拼读为主,直呼为辅的方式进行,再利用早读课、课间进行检查学生的拼读情况,并巩固四声。

②利用写字课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利用看管课进行各种拼音题型的训练。

3、识字、写字

①利用课堂练习及写字课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及写字的习惯。

②在课堂教学中对基本笔画的名称进行过关。

③要求每次作业的字体书写正确、规范,卷面整洁。

④多利用练习形式训练拼音加汉字的拼读。

4、词语、句子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词语、各种句式的训练,并在课外练习中变换题型进行巩固。

5、口语交际

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发言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②在课堂上利用课本插图对学生进行回答问题完整,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连贯的话

③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再说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

6、阅读

①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句子意识,让学生认识逗号,句号,感叹号,并通过朗读体会不同的语气。

②利用课余时间对指定背诵的课文和古诗要求学生各个过关。

③在课堂上教生简单的阅读方法和数句子和数自然段,还能完整回答问题,学会从文中找答案。

7、写话

①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按顺序看图,看懂图意。

②学会根据图意写出一句含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话,或写上两句及两句以上或一段连贯的话,并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六、培优扶困

1、培优

①教学中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积极参与,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通过享受成功的喜悦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②家访中向家长推荐经典的儿童文学名着,让他们从小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达到在生活中和课外中识字,拓宽视野,增广见闻。

③在小组合作中,让他们充当组长的角色,带读生字或课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2、扶困

①教师对后进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

②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鼓励,讲新内容时多与他们眼神交流,试探他们的反应情况。

③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开小灶,争取把当天的知识消化巩固。

④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进步。

⑤双向选择,“一帮一,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⑥抓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进步。

⑦“扶困”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