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系列5篇)

2023-12-13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无论从事哪个领域文档编写都是必须的技能,实在不会的时可以找找网上的范文。范文写作框架不仅实用而且非常具有实践价值,0基础的我们怎么写好一篇优秀的范文?零思考方案网编辑为您收录了许多优质的“中考历史复习计划”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严格遵循开卷考试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计划,整合知识点,科学组织复习,收集焦点和热点,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二、学情分析

1、现在的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普遍不够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偏低,明显表现为上课情绪激情不足,平时主动复习的欲望淡薄,有些学生甚至出现练习马虎应付的现象。

2、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时积累少,或者根本没有积累;二是平时练习时间少;三是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辨析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

4、学生自己可控的时间少,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复习时间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以致于在一些他们所认为相对不是很重要的科目上的复习不够认真,导致复习效果欠佳。

5、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甚至个别的学生眼高手低,对多次出现的习题视而不见,失分严重。

6、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

7、学生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大打折扣。

三、复习方法

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中考复习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1、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要紧扣课程标准,,理清历史事件脉络。

2、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地位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

3、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习惯。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历史知识条理化、简单化、小专题化,可以很好地增强我们读题、解题、做题、答题的能力。

5、课堂以读议练为主,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内容,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重点、要点、难点分明,学生以听记为主。复习中,思考自查,学生则要以思考为要,找出自身的弱点、肓点,要从追求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为得出有用的历史结论。

6、既要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会考试技巧,一道结构完整的历史试题,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主干语、限定语、项目语,答题时要有意识地按照这4个方面去认真分解试题,答题书写要做到“四化”,即构思目标化、层次条理化、答案要点化、书写序号化,尤其是书写序号化要再三向学生强调它的重要性,使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让答卷显得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这有助于提高得分率。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时间到五月上旬。复习内容为:依据课标,引导学生过好教材关。复习任务:课堂复习和练习尽量与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性。学生在读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完成课时练习,真正做到查漏补缺;教会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学会选择答题方向;重视书写和格式,提高应考能力。

利用3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因为这部分内容中考所占比重最大,头绪多,知识点多,学生遗忘的也多,先从这里下手,就切入了重点和难点。

利用2周左右复习中国古代史。

利用2课时复习世界古代史。

利用3周左右复习世界近现代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初步拟定以下专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中国中央及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3、中外改革

4、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5、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6、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演变

五、课堂复习模式

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以单元模块为线索,以学生识记、创新思维为主导,精心设计复习训练题,快节奏大容量,落实课堂效率。具体复习模式:

第一步:依据知识网络,学生熟读教材,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第二步:整合知识点,突破重难点,形成知识平台。

第三步:课堂训练,说写结合,提高应考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第四步:注重知识的迁移,建立知识间的纵横向联系

第五步:课堂练习,量少质高,达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历史科目的中考复习,没有定式,只有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来不得虚假,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在最后的时刻,师生共同努力,为实现终极目标付出所有的细心、耐心和恒心,胜利就在前方。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篇2

一、识记的知识:

概括,系统整理,提高学生识记的效率,这些在平时上课时笔记都有所体现,只需要学生整理,识记就可以,督促学生的方法:课代表是每个班的最高领导,分派几个小组的组长,具体到每个同学,检查笔记是否完整,识记的知识是否掌握,及时反馈,及时纠正督促。

二、理解的知识:

变换练习题的方式,多次训练。每天留作业,针对需要训练的知识点做填图练习,作业评价,100分为完成,低于100分分别划分档次,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把作业完成的得分作为平时成绩和评优评好的依据。

三、制定目标:

每个同学制定自己的考试目标,赶超对象。

四、明确考试意义:

巩固所学知识,为后面的会考做好充分准备。

五、考试答题技巧培养:

1、态度第一,认真的态度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答题认真读题,遇到不会的题目、读不懂的题目不气馁,不放弃,跳过最后检查时再做。

2、答题技巧:认真阅读每一道题的题干,很多隐含的信息会帮助你解决问题。必须认真阅读,否则会因为粗心导致错题,不是不会,是不够认真。认真答题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粗心就等于不会。

3、答卷要求:字写清楚端正,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成绩。字迹潦草,成绩会大打折扣。

4、检查:每一次考试、每一科考试都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检查能充分发挥出你的所学,避免因为粗心而出现所谓的“发挥失常”。我们很有感触,每一次考完试总有10分甚至更多不是不会而是粗心看错题或者没有看到题。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篇3

针对实际复习情况,本学期计划按照三步走的方式进行复习。第一步,复习八年级上下册课本的基础知识;第二步,分版块进行专题和热点的复习;第三步,主要集中在练习演练,将历年的河北历史真题和模拟题作为学生练习的重点,并在最后阶段,为学生讲解答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每复习一个阶段历史知识,先为学生解读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新课标和中考考试评价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复习指导思想。在复习教学中,我们按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复习。复习课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意识。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学会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和拓展知识学生必须掌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对知识准确的记忆,做到知识点的要点化、线索化、条例化、网络化。复习进度及安排如下:

一、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部分:

每课时复习完安排背诵任务,当天下午利用20分钟背诵时间复习掌握,最后五分钟课代表出题进行对当堂任务的检测,如发现不合格状况,立即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和引导。

二、专题热点板块复习阶段:

1、列强侵略人民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与抗争史

2、回顾党史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3、大国崛起风起云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

4、除旧布新改革创新——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改革

5、世界格局变化莫测——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6、引领潮流思想涌动——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7、和平共处和谐外交——中日、中美、中俄、中非关系

8、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新疆、西藏

9、社会保障关注民生——聚焦中国的三农问题

10科技创新持续发簪——中外近代科技成就

三、期间为第二次模拟考试做准备

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月考等,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

四、利用最后10天,学生将四册课本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自由支配时间,针对基础知识和做过的专题和热点问题,进行回顾和在理解,自己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在临近考试的前几天,对学生做系统的考前和答题方法答题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灯内容的培训,并配合考前学生心理及情绪的变化,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辅导。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篇4

在从教初三年历史教学的几年中,经历了历史学科在中考分值上由30分到100分的变革,历史学科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历史成绩的优劣越来越大地影响到中考总成绩的提高,影响到升学。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过去长期以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对历史科的学习并不怎么重视,学习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这让教师肩上的压力更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初三历史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鉴于历史科课时少的缘故,本人基本上采用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所谓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近几年的历史中考试卷来看,试卷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的比例约为8∶1∶1,试题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可见,基础题所占比例比较大,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主干知识,大部分知识点来源于课本。而中考复习期间经常有的一些提纲式的复习资料,显然不可能把书本内容都包罗进去,特别是课本上的一些图片和名言名句。因此,复习的第一阶段还是以课本为主,中考复习的重中之重,还是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用好课木,打牢基础,在中考时就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学以为开卷考可以翻书,看书时不注意适当的记忆,这种方法是不可当的。历史的中考考试时间只有60分钟,如果题题查,页页翻,那时间明显是不够的。因此,理解基础上的适当记忆是很重要的。

那么在复习中,怎样让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呢?我觉得教师要做的是深刻领会考纲内容,把不属于考试范围的排除在外,少做无用功。其次,最重要的还是要求学生多读书,并要善于读书。这里要注意的是,知识点背了不等于你掌握它,而是要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所以,在要求学生读书时还得教会学生掌握技巧,不能仅仅就是浏览一遍,平时看书要精细,知识掌握要准确。具体方法是先读目录,分清教材有哪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涉及到哪一时期历史事件?每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这些课文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课文中有哪些历史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此外,还要重视每本书最后面的大事年表,注重从大事年表中寻找历史规律,并要做到中外结合。只有科学地把握了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个内容,才能捉住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在复习期间,如果能认真地阅读课本,利用课本来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会起到极好的功效。

第二阶段:题型训练,熟悉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学科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既转变了过去长期以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又体现了中考历史学科改革的核心是逐渐转向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此,试题既依据课程标准和《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进行命题,又会体现出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加强试题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由于开卷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很多学生会觉得“开卷考试要比闭卷难。”因此,在中考复习中还要特别重视解题能力的提高,我们应指导学生重视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技巧,从中探索出一定的解题规律,以便考出更好的成绩。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包括选择题、辨析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选择题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覆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想品质,所占分值比重大。从近年的试卷来看,选择题的难度值低,分值占40%,避免这部分的失分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成绩。解题时,须要求学生读懂题意,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一个阶段的知识点。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极为有效。在选择题题型复习时,须让学生注意课本中的插图(20xx年考了4幅,20xx年有6幅)。

辨析题是最迫切需要攻克丢分的误区,这部分题目在于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性把握的程度。课改后近两年中考中,辨析题的失分较为严重。在辨析题解答中,有的学生并不能按要求正确作答,把“错误”与“理由”混合纠缠在一起,影响了得分;也有的同学没能分清辨析题与改错题的区别,直接改错,从而失分。因此,要多设计此类型习题来强化练习,把不准确的、容易混淆的、似是而非的历史概念提供给学生练习。在练习中须规范学生的答题模式,强调辨析题与改错题的不同:理由并不完全等同于改错,要求我们说明的是“为什么错”而不是“应改为什么”,“一件事如果不是在这里或这时发生的,那应该在哪里或在什么时候发生的?”而不是单纯答出“当时还没有”或“当时还没发生”。

材料解析题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如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比较辨别和思维能力等。中考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结合了,且多来源于课本,因此复习时要注意课内材料,特别是课本上那些有极强时代性的名言、名句,认真分析这些名言、名句,对帮助理清解题思路、解题过程都有一定的作用。解题时须要求学生先读懂材料,读懂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读懂不同材料的差别或不同观点,并学会进行比较。读懂发问也很重要:如“依据材料”,就说明答案基本上在题目中可以直接找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则要求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此外,还应要求学生注意看分答题,坚持问什么答什么,语言简洁准确,不必像问答题一样展开回答。

问答题是一种多功能型的题型,根据不同层次的考试,可深可浅,可宽可窄,可点可面;也可根据具体题型的不同,设置高、中、低不同梯度的难易度。中考历史问答题正朝开放性方向发展,难度略有偏高但也只在中下难度,且多与结合。解题时须要求学生注意审题,理清考查的知识点,审出“题眼”,即原因、标志及意义之类的关键词语。在确定考查范围的内容后,搜索相关知识,组织答案。答题须规范化、格式化、系列化、条理化。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注意结合《中考复习指南》,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指南》的习题,不能仅停留在基本问题上兜圈子,应深刻理解习题的实质,挖掘可变的因素,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并对其赋予新意的探索,通过变式提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增强解题能力。

第三阶段:关注热点,小专题复习。

经过两个阶段的全面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但知识相对会比较零碎和孤立。为了把知识学活、用活,还需要结合教材,打破体系,比较对照,纵横联系,进行一些小专题的复习。同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现世问题。近年中考试题均涉及时政热点问题,如:05年的历史中考题出现了选择题中与国共合作有关的问题“重庆谈判”、“同盟会”,材料题中的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及与二战胜利60周年相关的“慕尼黑阴谋”等;06年中考则出现了选择题中与孙中山诞辰有关的“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问答题中的与长征胜利结束70周年有关的“红军长征”、与“中俄国家年”相关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等。由此可见,中考试题体现了时代性,注重联系社会时事,社会热点,融时代信息于试题中,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国内国际大事。

因此,在最后阶段的小专题复习中,专题量勿须多,重在于精,应归纳出一些相对比较“热”的问题进行设计和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信息,整理资料。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比较不同时期的知识点或同一时期知识点的方法,例如,将19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联系,从两次改革的背景、性质、内容、作用、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两次改革的异同;还得注意引导学生把热点问题和历史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如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文艺复兴联系起来(05年中考试题)。

方法不是万能的,但没方法却万万不能!中考历史学科可用的复习时间短,任务重。这要求我们复习时得有目的性、针对性和计划性,以提高复习效率。如果能让学生做到轻车熟路那是我们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各位老师的目标。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篇5

2、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时积累少,或者根本没有积累;二是平时练习时间少;三是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3、学生自己可控的时间少,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复习时间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学生对历史复习大多跟着感觉走,导致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4、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甚至个别的学生眼高手低,对多次出现的习题不搭理。

5、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二、指导思想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遵循考试标准和开放思维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科学组织复习。整合知识点,收集焦点和热点,迁移训练。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思维水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三、复习方法

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第一轮: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系统复习。

1、紧扣课程标准、深研中考说明: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

2、重视标题,按章逐节。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甚至逆向推导。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习惯。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历史知识条理化、简单化、小专题化,可以很好地增强我们读题、解题、做题、答题的能力。

5、课堂以读议练为主.。课堂上教师讲课的内容,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重点、要点、难点分明,学生以听记为主。复习中,思考自查,学生则要以思考为要,找出自身的弱点、虚点和肓点。要从追求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为得出有用的历史经验。

6、既要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会考试技巧。一道结构完整的历史试题,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主干语、限定语、项目语,答题时要有意识地按照这4个方面去认真分解试题。答题书写要做到“四化”,即构思目标化、层次条理化、答案要点化、书写序号化。

7、重视世界史的复习

(1)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苏)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

(2)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一战、二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

(3)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苏)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

(4)中外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史,如美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全球、三次科技革命等。

8、深化现有知识结构

(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接着,新兴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从而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资料共享平台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如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侵略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这两场斗争的共同点。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3)注意知识的广度。关于国共两次合作,可以理解为第一次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关于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矛盾;美国内战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民国元年为1912年,所以民国六年即1917年。总之,考生不仅知其一,而且能举一反三。
(4)注意知识的深度。复习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1840年,是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 战争的具体年代,而1840年的 战争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这是1840年的内涵
时间:2014年4月底5月初完成
方案:单元过关
第二轮:整合知识,提升能力,专题复习。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注意结合不能仅停留在基本问题上兜圈子,应深刻理解习题的实质,挖掘可变的因素,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并对其赋予新意的探索,通过变式提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增强解题能力。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比较不同时期的知识点或同一时期知识点的方法,例如,将19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联系,从两次改革的背景、性质、内容、作用、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两次改革的异同;还得注意引导学生把热点问题和历史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如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文艺复兴联系起来
时间:2014年5月中下旬完成。
第三轮:综合知识,联系现实,考前模拟。
复习时,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搞好热点专题复习。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人类自身发展并形成综合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做近几年的中考历史真题,同时配以模拟试题进行考前演练。考前模拟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要限时、限量务必有效果出成绩。
时间:2014年6月上旬完成。
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备注 第1周 2.17—2.23 中国古代史(上)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2  
中考占20%
10分 第2周 2.24—3.2 中国古代史(下)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2 第3周 3.3—3.9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2  
中考占40%
20分
  第4周 3.10—3.16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月考 2 第5周 3.17—3.23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2 第6周 3.24—3.30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2     
 
 
中考占40%
20分
  第7周 3.31—4.6 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 - 第三单元 2 第8周 4.7—4.13 世界近代史
第四单元 -第七单元
 调研考试 2 第9周 4.14—4.20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  第三单元 2 第10周 4.21—4.27 世界现代史
第四单元- 第七单元   第11周 4.28—5.4 【第一轮复习结束】 2  
 
  第12周 5.5—5.11 专题突破一、二、三 
调研考试 2 第13周 5.12—5.18 专题突破四、五、六
【第二轮复习结束】 2 第14周 5.19—5.25 综合训练  强化考点联系 2   第15周 5.26—6.2 综合训练  模拟考试(一),查漏补缺 2 第16周 6.3—6.9 模拟考试(二),强化考点联系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