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三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规划word版

2022-11-26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做一些项目,我们在项目开始之前应该有一份完整的方案,每一个方案的实施都有它的意义,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规划word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今年转来一名,男生22人,女生20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有良好的学习习。对于整体来说由于基础过差,拼音一块仍然是一大难关,还有个别同学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思维不能扩散,上课积极性不强。需要多加辅导,多加鼓励。班级原先组织了学习小组,有了一定的学习氛围,在这学期中发扬以前的优点,克服缺点,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创造多种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

2、重视朗读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高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3、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4、重视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再现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4、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多听老教师的课,弥补不足之处。

5、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把爱和关怀平均的分给每一个学生。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7、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正在家表现,双方一起把孩子的习惯以及成绩搞上去。

(二)

1、找准后进生的学困点,因人制宜。给他们配定“小老师”,多多帮助他们。

2、给学困生多创设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4、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5、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诲人不倦,时刻让自己有耐心。

03kKK.Com延伸阅读

[精华]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930字)


很难想象,对于重要的事情没有的执行方案的话它会能成功。对于上级领导委派的任务,我们必须将方案给准备得当,方案要保证我们行动的可靠性,如何写好一篇方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华]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93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一)

要求

1.培养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2.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积累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2.积累成语。

3.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一 语海畅游

1.我会连。

(1)读读词语,理解意思。

(2)独立连线。

(3)投影,集体订正。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练习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1)读句子,自己练习加标点符号。

(2)和同桌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加。

(3)投影,集体读一读。

圆圆摇摇头说:“明年,我该上小学啦!”

林林诚心诚意地说:“那我一定托人把龙眼捎给你。”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积累诚实守信的成语。

(1)读词语。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致。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坚持不懈: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表里如一:形容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

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 孜孜不倦:非常勤奋,不知疲倦。

坚韧不拔: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荡。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 业精于勤:只有勤奋,学业才能精进。

(3)抄写成语。

三 阅读平台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默读短文,回答问题。

(2)朗读短文,把读正确、读通顺。

(3)带着问题,再读短文。

(4)组织讨论。

①周处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他死呢?

②后来,他经过深思明白了什么,又是怎样去做的?

1.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自己。

一 能说会道

1.读题目: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

2.明确要求。

(1)说说不同年龄段的自己。

(2)注意观察照片,说说现在和小时候的你有什么不同。

(3)展开想象,说说十年后你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3.分小组交流。

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二 笔下生辉

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认真观察照片或镜子中的你,重点观察外貌、姿态和表情。

(2)按顺序描述自己。

(3)展开想象:十年后的你又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

2.选择其中一个年龄段的你,写下来。

3.读读自己的习作,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再进行修改。

例文:

照 片

我有一张骑在马上的照片。那是去年国庆节时,我们一家人去康西草原玩儿时照的。

照片上的我穿着白色的夹克,深蓝色的裤子,骑在一匹高大的棕色的马上,正兴高采烈地欣赏着美丽的大草原。你看,我多神气呀!照片上,草原绿绿的,一望无际,在我的周围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骑马人。当时照相的人很多,我摆好了姿势,等了好长时间,才算照了这张照片。看着照片,草原上欢乐的景象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喜欢康西大草原,也十分喜欢我的这张照片。你看,照片上的我是不是很帅?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二)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帽”和“窝”:

1、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

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3、纠正字音:

4、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5、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

挠:右上边不要加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三、分组讨论交流。

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感悟一:课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

2、感悟二:

(1)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

(2)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

(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4)练习读三自然段。

3、感悟三:

(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

(2)指名朗读、评议。

4、感悟四:

(1)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5、感悟五:

朗读6、7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

6、归纳:

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

第三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二、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

1、出示文字:

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

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5、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三、布置作业:

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做:(1)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

(2)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三)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本课“曾、郁、葱”等生字。

2.通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对比小山村被毁的结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大自然。

3.指导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2、通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对比小山村被毁的结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大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同桌互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3分钟)

1、展示以前美丽的小山村(课件)

同学们,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⑴问: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看见了小鸟在歌唱。(你真会观察)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你说。

生2:我看到了有许多小鱼。(把话说完整)

(2)那你能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小山村吗?

生:漂亮、美丽……

(对,这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真是美丽!)

2、展示现在的小山村(课件)

然而,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一场灾难降临了,请看!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呢?

生:小山村被洪水冲走了,我很难过。

(是的,老师跟你们一样,为着小山村的消失而难过。)

3、出示课题

小山村它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2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来,齐读一次课题)(用响亮的声音读课题)

二、检查课文字词,初读感知课文

1、出示阅读要求。(5分钟)

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23页,大声自由地读课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画出来的字词跟你的同桌读一读。开始吧。(出示全屏)

生自读,师巡视。

(不少同学都划好了,别忘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2、检查自学情况

都读好了吗?(生:好了)请坐好来。(大家的坐姿真美!/老师喜欢你,因为你的坐姿真美!/老师是喜欢你的,但不喜欢现在的你。)

(1)读词语(个别读行,全班读行,全班再读全词(6分钟))

刚才,我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那现在就来考考你,谁会认这些词语。你来/我想请一个上课最认真的……(此时针对学生的反馈给予纠音)①个别带拼音读全班读②小组开火车读全班读

③去掉拼音全班读

(2)出示例句,读句子,(2分钟)

真了不起!词语会读了,那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你还会读吗。(请你。)(读得可真好!)

纠音:请再读一遍。)

三、随文识字、以读入境

1.品第1段。

同学们,我们现在词语也会读了、句子也能读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这小山村。现在请你拿起课本,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美丽)

(1)理解第一句

山脚下,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出示)

①来,请你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一句。(还不够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小山村美丽,你能向他那样读一读吗?来,全班一起来读。(你们读得真好!我发现原来你们是着重读了“美丽”这个词)②小山村是美丽的,那小山村一直都这么美丽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曾经)③出示“曾经”

。师:

跟老师读ceng曾(出示“曾”)上下结构“日”字底。组词“曾经”“曾经”有“以前、过去”的意思。

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那我们要着重读哪个词?(曾经)谁能读出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个别、想读的同学来读一读,)

③:所以,同样一句话,抓住的关键词不一样,读出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

(全班一起读,读出小山村曾经是美丽。)

(2)理解第二句,并指导朗读。

①书上是怎么介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的?请你用波浪线划出来。(都划好了吗?)划的是哪一句?你很会读书!大家都很会读书,都找对了。来,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话:1、……2、……你认为哪句写得好?(第二句)来,说说你的看法。

对比句子:

②课件对比句子

山上是树林,村边是小河。

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

生1:因为用了郁郁葱葱、清澈见底。(那你从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读懂了什么?)

生2:因为写得具体详细、生动。(那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读懂了什么?)

生3:郁郁葱葱写出了树木很茂密。(那你见过茂密的树吗?你见过的茂密的树都是什么样?(枝多、叶多,树长得很茂密)枝多、叶多那就是茂密。郁郁葱葱就是茂密的意思。

③出示生字“郁”“葱”。

“郁郁葱葱”这个词是我们今天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跟老师念:郁郁葱葱。(开小火车读)那形容树木长得很茂密就叫郁郁葱葱。

④你发现了“郁郁葱葱”这个词有什么特点?(AABB)

像这样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你积累的词语真多!)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词语,平时呀多多积累。

见过清澈见底的小河吗?(见过)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干净、透亮,澄清)(清得可以小鱼,沙石)说明这河水很干净,透亮,这就叫清澈见底。

谁能好好地读一读这一句。读出这是一个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个别,很好,你是抓住郁郁葱葱、清澈见底这两个词来读的)

(来,全班一起读)

(3)理解第三句

真的太美了,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体会到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然而,此刻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马上飞到这小山村去,看看这里的人们过得怎么样。

漂亮的女孩读一读。帅气的男孩也来读一读。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快乐)说说看。(因为人们每天都能……)书上是怎么说的?(人们每天……)婉转在这里就是动听的意思。你真棒。(人们每天都能听见鸟儿优美、动听的歌声,看到小鱼自由自的游玩,心里自然舒畅。)

你能用“快乐”的心情去读一读吗?全班读,起。

感悟

假如你就是生活在这郁郁葱葱的林子里的一只小鸟,或者是这小河中的一只鱼儿,你的心情怎样?(开心、幸福)(

(现在让我们带着开心、幸福的心情全班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指导背诵、词语练习。

①方法

作者只用了三句话就把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知道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吗?(第一句)对,作者围绕第一句话在具体的写了(课件)先写山上是……再写村边是……,接着写听见的……最后写看到的……

②像这样的写法就是先概括地说,后具体地写,以后我们在中也要这种方法。现在请你试着按照作者的这个思路,赶紧去背背第一自然段。看谁背得最快。(检查结果你们都很棒)

五、指导书写

①课文学到这,我们刚刚学过的这三个生字你还认识它们吗?来,读给我听听。(真棒!)②那这三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或者这些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生说)③那今天我们就重点写一写这个“葱”字(范写: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草字头”写在……“匆”写在……,特别是这一点要落在……最后写“心”部,则要写得扁一些。)④现在,请同学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田字格写一写这三个字,要看准了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大家把笔暂时先停下来)(反馈:你们要向他们学习)

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曾经的小山村很美丽,然而却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

难点:懂得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人类破坏环境带来危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以画导入:

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想去那看看吗?(课件出示画面)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以读入境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请做上记号,再往下读。读完后,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品第一段

这个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美?(第一自然段)

A、听课文配乐读(第一段)

是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通过这些文字同学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

B、指导读

谁愿意也来试着读这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

还有哪些同学也想读这一段的一起读(感悟小山村的美)

C、入情入境,再读

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居民,能允许我来采访一下吗?

在这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小山村中,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感悟小山村带给人们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文字,把你对小上村的喜爱,把小山村带给我们的快乐读出来(齐读)

3、质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里,永远的消失了。

A、学生自由读5、6自然段(课件播放狂风、雨水、喊叫声)

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自己小声读读5、6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读了这些句子以后心情怎么样?

B、齐读这两段

是啊,我们都为这个小山村感到担心、难过。让我们一起来读。

C、质疑

听了你们朗读,我好象听到小山村在难过地哭泣。看到小山村由美丽变成富裕,最后变成一无所有,亲爱的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小山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山村是如何变富裕的?)

4、再读课文,解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再细细读一读,想一想,看从中能感受到什么?(生默读课文)

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

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哪个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

课件对比句子:

想盖房,想造犁,就拿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砍下来。

(很多树木被砍了)

(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窗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了。

还有一个句子也写了许多树木被砍了,是哪一句?生读

你从哪儿看出很多很多树木被砍?(一栋栋、各式各样、大量)

找到这个句子的一起读一读。

(3)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在这片裸露的土地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体会裸露)

(动物越来越少;生:空气越来越差;生:到处都光秃秃的)

齐读!

(4)小结

无数的树木被村民砍掉了,就连小树苗也不放过,这种砍伐是多么可怕啊。

郁郁葱葱的树木消失、小山坡裸露,村民们靠什么富起来,小山村为何最终却消失了?

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指名说

把树木变成生活所需品,让日子富起来的是谁?把树木都砍掉,最终导致小山坡裸露,让小山村消失的又是谁?

(板书:人类)

三、延伸扩展(感悟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

人类!是啊,人们在把树木变成自己的所需品时,确实是让自己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但如果这种砍伐是无节制的砍伐那么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变得一无所有。(课件展示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画面)

你还收集到了哪些有关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听。

看着、听着这些,你除了难过、担心,此时你的心情更多的是什么呢?

这时候你最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的话是什么?

总结:感谢你们,老师代表这美丽的小山村感谢你们!!你们倒出了许许多多小山村的心声,你们是它们的知己,是它们朋友!就让我们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吧,告诉人们要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告诉所有的人都来爱护树木,都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五)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了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进

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一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为了完成课标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同时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本册教科书在继承了第一学段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与拓展。

二、教材全貌及特点

本册教科书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9篇(第八单元2篇

略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和指南针。

选文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低段教材选文形式多样的特点,又有所拓展。除了低段教

科书中常见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本册又增加了说明文、科学小品、剧本等新的体裁,使课文的体裁更加丰富。教材选文注意贴近儿童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注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纳多样文化,体现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使儿童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组元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为线索,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组织单元内容。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童心童趣、人与自然、科学精神、景物描写、亲情关爱、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保护环境、中外文化。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可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本册教材在读写训练方面,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一边读,一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积累好词佳句等。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和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提高读写能力。这些训练重点分布在八个单元中。

导学

教材注意了课文的导学设计。在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泡泡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领悟到读书的时候应当在哪些地方想,想些什么,怎么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不仅继承了低段形式的多样性,还注意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后练习大多是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不懂的、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交流。

本册教材继续设置有学习链接栏目,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本册开始,新增设了指南针栏目。在第二、三、六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学习观察学习默读和学习预习,意在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点拨和引发,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整合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课文、课后练习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大都围绕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的整合安排,使教科书的编排更为紧凑,整体推进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第二单元专题是人与自然,在导语中,首先用简练的话语告诉学生,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训练重点是善于观察,用心思考。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会从小山雀的可爱,蜗牛的有趣,猎狗、乌鸦是护林员马哈多的好伙伴的事实,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受到启迪。学会观察这个训练重点,则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悟,课后的小练笔、指南针及语文百花园中阅读平台、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等栏目,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和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而且使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每个语文百花园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3个固定的栏目: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第4、5两个栏目由能说会道笔下生辉和语文大课堂交*安排。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各安排6次,排在百花园二、三、四、五、六;语文大课堂安排2次,排在百花园一、八。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来。

四、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掌握两个原则:一方面要在贯彻

课标精神的实践中,不断寻求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对符合课标精神的优秀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

关于识字、写字

1.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能力。

(1)继续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鼓励学生主动识字,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独立识字。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不要求学生对字的掌握一步到位,允许在滚动识记的过程中逐步学会。

(3)本册要求学生认240个字,写300个字的识字量,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启发旁人;鼓励互相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2.要加强复习巩固。

3.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

关于阅读

在小学各学段中,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在中、高段这个任务尤为重要。课标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读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当今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在摆脱以教师的串讲串问、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的这种习惯势力的束缚的同时,还要警惕另一种偏差出现,那就是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个问题在学习、落实课标精神的教学实践中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下面就如何落实课标中有关阅读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1.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教师首先要对所教课文感兴趣,要读进去,要喜欢。

(2)要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导入新课:要精心设计,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不要千篇一律。

※抓住教学时机:要在学生接触课文后(初读预习后),最想提出疑问,

最想解决疑难,最想表达感受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开始学习。

※教学设计:要抓住时机,精当地设问和安排合理的师生、生生互动学习。

(3)用积极的评价保护学生的兴趣。

(4)恰当地使用一些教学的辅助手段。

2.引导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

3.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1)重视默读、朗读、背诵能力的培养。

(2)加强词句训练。

※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学习词语。

※为防止学生机械地死背词典,还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对课文中的重点句、难句、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去理解。

※要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调动积极性,培养自觉性,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在阅读中进行词句训练,一定要养成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要结合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句不脱离语言环境,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教材在这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请老师们注意这些编排的特点,更好地落实词、句的训练。

(3)要加强对学生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也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体验感受。

文章本身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组成的。描写场景,作者胸有境,叙述事情,作者思有情,文章是不可以肢解的。阅读教学(尤其是阅读精读课文),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首先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老师们在认真研读了教材后就会发现,大部分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就是出于这个目的。由此看出课后练习为整体感悟课文起了导向性的作用。那么,合理地运用课后练习题推进学生阅读的过程,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做到既省时又高效,而且可以更好地把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忌单打一地使用课后练习题,把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词句训练隔裂开来,作为作业去完成。(当然,对课后题的处理还要因文而异,因题目而异,所有课文的处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在加强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营造一个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有关这方面,教材也是尽力这样去引导学生的,诸如: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些词语用得多好啊,我还能找出这样的词来。读句子,结合课文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还可以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读句子,讨论:用上带点的词语有什么好处?课文里还有哪些词语用得好?等等。

(4)认真钻研本册教材各单元读写训练重点,钻研课后练习(包括百花园)和泡泡框的导学意图,重视指南针安排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悟出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这些泡泡框不仅起到导读的作用,它还应该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范例,使他们从中悟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方法。

从本册开始,新增设了指南针栏目,意在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点拨和引发,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册的学会观察学会默读学会预习三个内容,是结合课文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安排的。指南针的内容并不是一次性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在学习实践中多次反复,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如,在第三单元的指南针栏目中,提出了学会默读的内容,接着在此后的课后思考题中,大多都有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样的安排,让学生按照指南针的提示,在阅读实践中把这个学习方法加以运用。在第六单元提出学习预习以后,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课上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当然对三年级学生的预习,是需要老师的指导的,训练要有步骤,要量力而行。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六)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

教学难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歌曲录音《蜗牛与黄鹂鸟》;《蜗牛童谣》、蜗牛爬墙录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发情趣。

2.认识生字。

3.熟读课文。

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听:院子里,邻居家的小姑娘青青,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摆动着地上的一只小蜗牛,口中还念着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

问:你们见过蜗牛吗?会唱这首童谣吗?

板书课题:蜗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

学生齐读课题。

问:你喜欢蜗牛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导入:打开书,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

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抽读字、词卡片。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整体感知:

指名回答: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

四、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

五、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

3.师生研究难记字:

痕:里面不是良,不要加点。

稍:与梢区分。

袋:右上面不要加点。与代区分。

畏:下面左边不要加撇。

免:与兔区分。

熟:与热区分。

悉:注意读音是一声。在词里读轻声。

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

(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

(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

(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查找关于蜗牛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检查字词,理解课文,学习三、四自然段,理解词语,体会蜗牛的胆小,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抽读卡片,巩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

2.听写字词。

3.学生互查,改错。

二、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默读,画出相关语句。

三、朗读感悟:

指名发言: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蜗牛胆小?

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1.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

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通过评议、追问、比赛等形式理解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

板书:总是藏不肯出来

[此处设计意在以读带讲,培养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能力]

2.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

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

巡视一番,直到发现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才慢慢地伸出头来。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会立即把头缩回去。

理解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等词语。

[此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通过想象、表演、比较等方式理解蜗牛的小心谨慎。]

3.板书:

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

4.总结:

板书:出壳前、出壳、回壳。胆小

5.体会作者感受:

所以作者才怎样想?

出示课件:

嘿,真是个胆小鬼!

齐读这一句。

6.连读3、4自然段。

板书设计

蜗牛

出壳前总是藏不肯出来

出壳探、东张西望、直到、

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胆小鬼

回壳轻轻、立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敬佩之情。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随着作者的观察,了解到蜗牛实在是胆小。下面我们再随着作者感受一下他的敬佩之情从何而来?

二、研读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画出最另你敬佩的语句或词语,想想你敬佩它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

(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

(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

(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

4.再读4、5自然段,画出表现作者态度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

不耐烦担心摔坏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5.两人合作朗读:一人读描写蜗牛的语句,一人读描写作者的语句。

6.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经过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怎能不让人敬佩?

三、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

1.引导思考:文中除了写蜗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

2.自由读1、2、6自然段,想一想从这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3.这几段与描写蜗牛有什么关系?不写可以吗?

4.小结: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

四、资料交流:

你们收集了哪些关于蜗牛的资料?

展示资料:

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

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

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

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理解起劲的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

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

3、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

指名发言。

理解词语: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

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总结课堂,鼓励阅读。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小巧玲珑的山雀太惹人喜爱,它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找虫子吃来填饱肚子。当它们遇到危险无法逃离时,就装死来蒙骗对方,以求逃过一劫,真是聪明到家了。

4、鼓励阅读。

三、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新词。

继续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读懂山雀的对话,弄清我的猜想的根据。]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山雀的喜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仿照课文,进行观察、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字游戏。

2、指名反馈: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与了解。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三段。

二、抓住山雀的语言,弄清我的猜想。

1、学生自由读第417自然段,要求用画出自由的山雀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拘禁中的山雀说的话。

2、指名反馈,读一读找出的语句。

3、集体评议,纠正补充。

4、全班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17自然段。

5、引导体会:你从山雀说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6、学生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直接读两只山雀说的话。

7、教师质疑,引导弄清作者猜想的根据,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以及山雀的聪明、机智、团结互助。

(1)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山雀的语言是哪儿来的?

(2)联系上下文,看看文中我是根据什么猜出山雀的对话的。

(3)指名反馈,抓住山雀第一次说的话做具体地示范性的指导体会。

8、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417自然段。

三、总结课堂,拓展仿写。

1、小小的山雀有着高尚的心灵和美好的品质,它们勤劳、聪明、机智、团结、互助、友爱。而文中的我更是通过耐心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小山雀都成了能够说话,能够沟通的可爱的小精灵。

2、拓展仿写。

不止小山雀,其实许多动物都是通过叫声以及动作来代表语言,向同伴或人类表达它们的想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实用精选: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930字)


那些成功的人,对于未来或者重要的事特别注视方案的制定。为了贯彻落实工作项目的要求,我们必然需要编制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制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实用精选: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93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一】

要求

1.培养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2.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积累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2.积累成语。

3.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一 语海畅游

1.我会连。

(1)读读词语,理解意思。

(2)独立连线。

(3)投影,集体订正。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练习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1)读句子,自己练习加标点符号。

(2)和同桌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加。

(3)投影,集体读一读。

圆圆摇摇头说:“明年,我该上小学啦!”

林林诚心诚意地说:“那我一定托人把龙眼捎给你。”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积累诚实守信的成语。

(1)读词语。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致。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坚持不懈: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表里如一:形容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

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 孜孜不倦:非常勤奋,不知疲倦。

坚韧不拔: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荡。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 业精于勤:只有勤奋,学业才能精进。

(3)抄写成语。

三 阅读平台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默读短文,回答问题。

(2)朗读短文,把读正确、读通顺。

(3)带着问题,再读短文。

(4)组织讨论。

①周处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他死呢?

②后来,他经过深思明白了什么,又是怎样去做的?

1.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自己。

一 能说会道

1.读题目: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

2.明确要求。

(1)说说不同年龄段的自己。

(2)注意观察照片,说说现在和小时候的你有什么不同。

(3)展开想象,说说十年后你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3.分小组交流。

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二 笔下生辉

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认真观察照片或镜子中的你,重点观察外貌、姿态和表情。

(2)按顺序描述自己。

(3)展开想象:十年后的你又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

2.选择其中一个年龄段的你,写下来。

3.读读自己的习作,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再进行修改。

例文:

照 片

我有一张骑在马上的照片。那是去年国庆节时,我们一家人去康西草原玩儿时照的。

照片上的我穿着白色的夹克,深蓝色的裤子,骑在一匹高大的棕色的马上,正兴高采烈地欣赏着美丽的大草原。你看,我多神气呀!照片上,草原绿绿的,一望无际,在我的周围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骑马人。当时照相的人很多,我摆好了姿势,等了好长时间,才算照了这张照片。看着照片,草原上欢乐的景象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喜欢康西大草原,也十分喜欢我的这张照片。你看,照片上的我是不是很帅?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二】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帽”和“窝”:

1、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

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3、纠正字音:

4、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5、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

挠:右上边不要加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三、分组讨论交流。

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感悟一:课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

2、感悟二:

(1)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

(2)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

(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4)练习读三自然段。

3、感悟三:

(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

(2)指名朗读、评议。

4、感悟四:

(1)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5、感悟五:

朗读6、7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

6、归纳:

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

第三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二、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

1、出示文字:

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

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5、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三、布置作业:

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做:(1)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

(2)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三】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本课“曾、郁、葱”等生字。

2.通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对比小山村被毁的结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大自然。

3.指导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2、通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对比小山村被毁的结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大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同桌互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3分钟)

1、展示以前美丽的小山村(课件)

同学们,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⑴问: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看见了小鸟在歌唱。(你真会观察)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你说。

生2:我看到了有许多小鱼。(把话说完整)

(2)那你能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小山村吗?

生:漂亮、美丽……

(对,这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真是美丽!)

2、展示现在的小山村(课件)

然而,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一场灾难降临了,请看!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呢?

生:小山村被洪水冲走了,我很难过。

(是的,老师跟你们一样,为着小山村的消失而难过。)

3、出示课题

小山村它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2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来,齐读一次课题)(用响亮的声音读课题)

二、检查课文字词,初读感知课文

1、出示阅读要求。(5分钟)

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23页,大声自由地读课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画出来的字词跟你的同桌读一读。开始吧。(出示全屏)

生自读,师巡视。

(不少同学都划好了,别忘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2、检查自学情况

都读好了吗?(生:好了)请坐好来。(大家的坐姿真美!/老师喜欢你,因为你的坐姿真美!/老师是喜欢你的,但不喜欢现在的你。)

(1)读词语(个别读行,全班读行,全班再读全词(6分钟))

刚才,我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那现在就来考考你,谁会认这些词语。你来/我想请一个上课最认真的……(此时针对学生的反馈给予纠音)①个别带拼音读全班读②小组开火车读全班读

③去掉拼音全班读

(2)出示例句,读句子,(2分钟)

真了不起!词语会读了,那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你还会读吗。(请你。)(读得可真好!)

纠音:请再读一遍。)

三、随文识字、以读入境

1.品第1段。

同学们,我们现在词语也会读了、句子也能读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这小山村。现在请你拿起课本,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美丽)

(1)理解第一句

山脚下,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出示)

①来,请你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一句。(还不够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小山村美丽,你能向他那样读一读吗?来,全班一起来读。(你们读得真好!我发现原来你们是着重读了“美丽”这个词)②小山村是美丽的,那小山村一直都这么美丽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曾经)③出示“曾经”

。师:

跟老师读ceng曾(出示“曾”)上下结构“日”字底。组词“曾经”“曾经”有“以前、过去”的意思。

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那我们要着重读哪个词?(曾经)谁能读出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个别、想读的同学来读一读,)

③:所以,同样一句话,抓住的关键词不一样,读出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

(全班一起读,读出小山村曾经是美丽。)

(2)理解第二句,并指导朗读。

①书上是怎么介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的?请你用波浪线划出来。(都划好了吗?)划的是哪一句?你很会读书!大家都很会读书,都找对了。来,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话:1、……2、……你认为哪句写得好?(第二句)来,说说你的看法。

对比句子:

②课件对比句子

山上是树林,村边是小河。

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

生1:因为用了郁郁葱葱、清澈见底。(那你从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读懂了什么?)

生2:因为写得具体详细、生动。(那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读懂了什么?)

生3:郁郁葱葱写出了树木很茂密。(那你见过茂密的树吗?你见过的茂密的树都是什么样?(枝多、叶多,树长得很茂密)枝多、叶多那就是茂密。郁郁葱葱就是茂密的意思。

③出示生字“郁”“葱”。

“郁郁葱葱”这个词是我们今天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跟老师念:郁郁葱葱。(开小火车读)那形容树木长得很茂密就叫郁郁葱葱。

④你发现了“郁郁葱葱”这个词有什么特点?(AABB)

像这样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你积累的词语真多!)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词语,平时呀多多积累。

见过清澈见底的小河吗?(见过)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干净、透亮,澄清)(清得可以小鱼,沙石)说明这河水很干净,透亮,这就叫清澈见底。

谁能好好地读一读这一句。读出这是一个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个别,很好,你是抓住郁郁葱葱、清澈见底这两个词来读的)

(来,全班一起读)

(3)理解第三句

真的太美了,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体会到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然而,此刻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马上飞到这小山村去,看看这里的人们过得怎么样。

漂亮的女孩读一读。帅气的男孩也来读一读。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快乐)说说看。(因为人们每天都能……)书上是怎么说的?(人们每天……)婉转在这里就是动听的意思。你真棒。(人们每天都能听见鸟儿优美、动听的歌声,看到小鱼自由自的游玩,心里自然舒畅。)

你能用“快乐”的心情去读一读吗?全班读,起。

感悟

假如你就是生活在这郁郁葱葱的林子里的一只小鸟,或者是这小河中的一只鱼儿,你的心情怎样?(开心、幸福)(

(现在让我们带着开心、幸福的心情全班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指导背诵、词语练习。

①方法

作者只用了三句话就把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知道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吗?(第一句)对,作者围绕第一句话在具体的写了(课件)先写山上是……再写村边是……,接着写听见的……最后写看到的……

②像这样的写法就是先概括地说,后具体地写,以后我们在中也要这种方法。现在请你试着按照作者的这个思路,赶紧去背背第一自然段。看谁背得最快。(检查结果你们都很棒)

五、指导书写

①课文学到这,我们刚刚学过的这三个生字你还认识它们吗?来,读给我听听。(真棒!)②那这三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或者这些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生说)③那今天我们就重点写一写这个“葱”字(范写: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草字头”写在……“匆”写在……,特别是这一点要落在……最后写“心”部,则要写得扁一些。)④现在,请同学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田字格写一写这三个字,要看准了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大家把笔暂时先停下来)(反馈:你们要向他们学习)

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曾经的小山村很美丽,然而却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

难点:懂得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人类破坏环境带来危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以画导入:

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想去那看看吗?(课件出示画面)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以读入境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请做上记号,再往下读。读完后,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品第一段

这个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美?(第一自然段)

A、听课文配乐读(第一段)

是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通过这些文字同学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

B、指导读

谁愿意也来试着读这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

还有哪些同学也想读这一段的一起读(感悟小山村的美)

C、入情入境,再读

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居民,能允许我来采访一下吗?

在这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小山村中,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感悟小山村带给人们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文字,把你对小上村的喜爱,把小山村带给我们的快乐读出来(齐读)

3、质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里,永远的消失了。

A、学生自由读5、6自然段(课件播放狂风、雨水、喊叫声)

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自己小声读读5、6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读了这些句子以后心情怎么样?

B、齐读这两段

是啊,我们都为这个小山村感到担心、难过。让我们一起来读。

C、质疑

听了你们朗读,我好象听到小山村在难过地哭泣。看到小山村由美丽变成富裕,最后变成一无所有,亲爱的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小山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山村是如何变富裕的?)

4、再读课文,解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再细细读一读,想一想,看从中能感受到什么?(生默读课文)

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

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哪个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

课件对比句子:

想盖房,想造犁,就拿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砍下来。

(很多树木被砍了)

(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窗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了。

还有一个句子也写了许多树木被砍了,是哪一句?生读

你从哪儿看出很多很多树木被砍?(一栋栋、各式各样、大量)

找到这个句子的一起读一读。

(3)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在这片裸露的土地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体会裸露)

(动物越来越少;生:空气越来越差;生:到处都光秃秃的)

齐读!

(4)小结

无数的树木被村民砍掉了,就连小树苗也不放过,这种砍伐是多么可怕啊。

郁郁葱葱的树木消失、小山坡裸露,村民们靠什么富起来,小山村为何最终却消失了?

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指名说

把树木变成生活所需品,让日子富起来的是谁?把树木都砍掉,最终导致小山坡裸露,让小山村消失的又是谁?

(板书:人类)

三、延伸扩展(感悟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

人类!是啊,人们在把树木变成自己的所需品时,确实是让自己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但如果这种砍伐是无节制的砍伐那么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变得一无所有。(课件展示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画面)

你还收集到了哪些有关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听。

看着、听着这些,你除了难过、担心,此时你的心情更多的是什么呢?

这时候你最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的话是什么?

总结:感谢你们,老师代表这美丽的小山村感谢你们!!你们倒出了许许多多小山村的心声,你们是它们的知己,是它们朋友!就让我们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吧,告诉人们要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告诉所有的人都来爱护树木,都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五】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了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进

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一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为了完成课标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同时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本册教科书在继承了第一学段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与拓展。

二、教材全貌及特点

本册教科书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9篇(第八单元2篇

略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和指南针。

选文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低段教材选文形式多样的特点,又有所拓展。除了低段教

科书中常见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本册又增加了说明文、科学小品、剧本等新的体裁,使课文的体裁更加丰富。教材选文注意贴近儿童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注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纳多样文化,体现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使儿童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组元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为线索,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组织单元内容。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童心童趣、人与自然、科学精神、景物描写、亲情关爱、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保护环境、中外文化。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可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本册教材在读写训练方面,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一边读,一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积累好词佳句等。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和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提高读写能力。这些训练重点分布在八个单元中。

导学

教材注意了课文的导学设计。在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泡泡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领悟到读书的时候应当在哪些地方想,想些什么,怎么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不仅继承了低段形式的多样性,还注意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后练习大多是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不懂的、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交流。

本册教材继续设置有学习链接栏目,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本册开始,新增设了指南针栏目。在第二、三、六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学习观察学习默读和学习预习,意在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点拨和引发,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整合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课文、课后练习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大都围绕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的整合安排,使教科书的编排更为紧凑,整体推进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第二单元专题是人与自然,在导语中,首先用简练的话语告诉学生,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训练重点是善于观察,用心思考。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会从小山雀的可爱,蜗牛的有趣,猎狗、乌鸦是护林员马哈多的好伙伴的事实,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受到启迪。学会观察这个训练重点,则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悟,课后的小练笔、指南针及语文百花园中阅读平台、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等栏目,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和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而且使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每个语文百花园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3个固定的栏目: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第4、5两个栏目由能说会道笔下生辉和语文大课堂交*安排。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各安排6次,排在百花园二、三、四、五、六;语文大课堂安排2次,排在百花园一、八。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来。

四、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掌握两个原则:一方面要在贯彻

课标精神的实践中,不断寻求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对符合课标精神的优秀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

关于识字、写字

1.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能力。

(1)继续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鼓励学生主动识字,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独立识字。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不要求学生对字的掌握一步到位,允许在滚动识记的过程中逐步学会。

(3)本册要求学生认240个字,写300个字的识字量,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启发旁人;鼓励互相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2.要加强复习巩固。

3.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

关于阅读

在小学各学段中,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在中、高段这个任务尤为重要。课标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读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当今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在摆脱以教师的串讲串问、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的这种习惯势力的束缚的同时,还要警惕另一种偏差出现,那就是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个问题在学习、落实课标精神的教学实践中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下面就如何落实课标中有关阅读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1.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教师首先要对所教课文感兴趣,要读进去,要喜欢。

(2)要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导入新课:要精心设计,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不要千篇一律。

※抓住教学时机:要在学生接触课文后(初读预习后),最想提出疑问,

最想解决疑难,最想表达感受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开始学习。

※教学设计:要抓住时机,精当地设问和安排合理的师生、生生互动学习。

(3)用积极的评价保护学生的兴趣。

(4)恰当地使用一些教学的辅助手段。

2.引导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

3.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1)重视默读、朗读、背诵能力的培养。

(2)加强词句训练。

※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学习词语。

※为防止学生机械地死背词典,还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对课文中的重点句、难句、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去理解。

※要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调动积极性,培养自觉性,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在阅读中进行词句训练,一定要养成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要结合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句不脱离语言环境,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教材在这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请老师们注意这些编排的特点,更好地落实词、句的训练。

(3)要加强对学生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也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体验感受。

文章本身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组成的。描写场景,作者胸有境,叙述事情,作者思有情,文章是不可以肢解的。阅读教学(尤其是阅读精读课文),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首先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老师们在认真研读了教材后就会发现,大部分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就是出于这个目的。由此看出课后练习为整体感悟课文起了导向性的作用。那么,合理地运用课后练习题推进学生阅读的过程,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做到既省时又高效,而且可以更好地把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忌单打一地使用课后练习题,把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词句训练隔裂开来,作为作业去完成。(当然,对课后题的处理还要因文而异,因题目而异,所有课文的处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在加强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营造一个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有关这方面,教材也是尽力这样去引导学生的,诸如: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些词语用得多好啊,我还能找出这样的词来。读句子,结合课文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还可以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读句子,讨论:用上带点的词语有什么好处?课文里还有哪些词语用得好?等等。

(4)认真钻研本册教材各单元读写训练重点,钻研课后练习(包括百花园)和泡泡框的导学意图,重视指南针安排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悟出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这些泡泡框不仅起到导读的作用,它还应该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范例,使他们从中悟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方法。

从本册开始,新增设了指南针栏目,意在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点拨和引发,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册的学会观察学会默读学会预习三个内容,是结合课文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安排的。指南针的内容并不是一次性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在学习实践中多次反复,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如,在第三单元的指南针栏目中,提出了学会默读的内容,接着在此后的课后思考题中,大多都有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样的安排,让学生按照指南针的提示,在阅读实践中把这个学习方法加以运用。在第六单元提出学习预习以后,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课上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当然对三年级学生的预习,是需要老师的指导的,训练要有步骤,要量力而行。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六】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

教学难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歌曲录音《蜗牛与黄鹂鸟》;《蜗牛童谣》、蜗牛爬墙录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发情趣。

2.认识生字。

3.熟读课文。

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听:院子里,邻居家的小姑娘青青,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摆动着地上的一只小蜗牛,口中还念着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

问:你们见过蜗牛吗?会唱这首童谣吗?

板书课题:蜗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

学生齐读课题。

问:你喜欢蜗牛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导入:打开书,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

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抽读字、词卡片。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整体感知:

指名回答: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

四、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

五、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

3.师生研究难记字:

痕:里面不是良,不要加点。

稍:与梢区分。

袋:右上面不要加点。与代区分。

畏:下面左边不要加撇。

免:与兔区分。

熟:与热区分。

悉:注意读音是一声。在词里读轻声。

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

(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

(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

(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查找关于蜗牛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检查字词,理解课文,学习三、四自然段,理解词语,体会蜗牛的胆小,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抽读卡片,巩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

2.听写字词。

3.学生互查,改错。

二、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默读,画出相关语句。

三、朗读感悟:

指名发言: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蜗牛胆小?

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1.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

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通过评议、追问、比赛等形式理解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

板书:总是藏不肯出来

[此处设计意在以读带讲,培养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能力]

2.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

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

巡视一番,直到发现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才慢慢地伸出头来。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会立即把头缩回去。

理解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等词语。

[此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通过想象、表演、比较等方式理解蜗牛的小心谨慎。]

3.板书:

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

4.总结:

板书:出壳前、出壳、回壳。胆小

5.体会作者感受:

所以作者才怎样想?

出示课件:

嘿,真是个胆小鬼!

齐读这一句。

6.连读3、4自然段。

板书设计

蜗牛

出壳前总是藏不肯出来

出壳探、东张西望、直到、

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胆小鬼

回壳轻轻、立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敬佩之情。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随着作者的观察,了解到蜗牛实在是胆小。下面我们再随着作者感受一下他的敬佩之情从何而来?

二、研读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画出最另你敬佩的语句或词语,想想你敬佩它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

(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

(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

(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

4.再读4、5自然段,画出表现作者态度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

不耐烦担心摔坏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5.两人合作朗读:一人读描写蜗牛的语句,一人读描写作者的语句。

6.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经过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怎能不让人敬佩?

三、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

1.引导思考:文中除了写蜗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

2.自由读1、2、6自然段,想一想从这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3.这几段与描写蜗牛有什么关系?不写可以吗?

4.小结: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

四、资料交流:

你们收集了哪些关于蜗牛的资料?

展示资料:

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

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

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

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理解起劲的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

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

3、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

指名发言。

理解词语: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

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总结课堂,鼓励阅读。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小巧玲珑的山雀太惹人喜爱,它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找虫子吃来填饱肚子。当它们遇到危险无法逃离时,就装死来蒙骗对方,以求逃过一劫,真是聪明到家了。

4、鼓励阅读。

三、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新词。

继续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读懂山雀的对话,弄清我的猜想的根据。]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山雀的喜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仿照课文,进行观察、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字游戏。

2、指名反馈: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与了解。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三段。

二、抓住山雀的语言,弄清我的猜想。

1、学生自由读第417自然段,要求用画出自由的山雀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拘禁中的山雀说的话。

2、指名反馈,读一读找出的语句。

3、集体评议,纠正补充。

4、全班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17自然段。

5、引导体会:你从山雀说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6、学生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直接读两只山雀说的话。

7、教师质疑,引导弄清作者猜想的根据,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以及山雀的聪明、机智、团结互助。

(1)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山雀的语言是哪儿来的?

(2)联系上下文,看看文中我是根据什么猜出山雀的对话的。

(3)指名反馈,抓住山雀第一次说的话做具体地示范性的指导体会。

8、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417自然段。

三、总结课堂,拓展仿写。

1、小小的山雀有着高尚的心灵和美好的品质,它们勤劳、聪明、机智、团结、互助、友爱。而文中的我更是通过耐心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小山雀都成了能够说话,能够沟通的可爱的小精灵。

2、拓展仿写。

不止小山雀,其实许多动物都是通过叫声以及动作来代表语言,向同伴或人类表达它们的想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题1360字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时常会需要撰写一篇方案范文,写好实用文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方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题1360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题(篇一)

一、把句子写具体:

1、江南的景色太美了,

2、这个消息太意外了,

3、运动会200米跑得了第一,小方可得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

5、林林是我最好的朋友,

6、我最爱看课外书,

7、看到这糟糕的结局,我难过极了,

8、他学习很不认真,

二、用几个动词,把句子写连贯:

1、妹妹画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吃午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照样子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2、种子的力量是世上最大的。(改为反问句)

3、战斗打响才五分钟,尖刀排就歼灭了顽匪。(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不停地摇晃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展开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1、站在山脚下仰望,瀑布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跑得真快,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到了,落叶像似的从树上飘下来,美极了!

4、场地上的粮食堆得像一样高。

五、加标点:

1、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2、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3、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六、确定下列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打“√”:

1、他上课时东张西望,很不专心。

A、看();B、陈设();C、展开()

2、不要伏在床上看书。

A、趴();B、低下头();C、低头承认()

3、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很多。

A、推辞();B、去、掉();C、表示转折()

4、大雁听到更羸的弦一响,直往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题(篇二)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十

一、拼写词语,我最棒!(10分)

zī rùn zī shì liáo kuò zhèng què wu wù

gu lì máo dùn zhì huì chuí tóu sang qì

二、巧填词语。(9分)

( )不( )睛 没( )打( ) 五( )四( )

( )( )仆仆 大( )神( ) 满( )而( )

不( )思( ) 一( )正( ) ( )有( )有

三、词语模仿秀。(写出三个)(10分)

1、例:嫩绿 碧绿(含“绿”字)

2、例:七上八下(含反义词)

3、雨蒙蒙(ABB式)

4、又说又笑(ABAC式)

5、津津有味(AABC式)

四、填上适当的词语(10分)

庞大的( ) 苍翠的( ) 弯弯曲曲的( )

茂密的( ) 嫩绿的( ) 澎湃的( )

一本正经地( ) 鲜花开得( ) 飞快地( )

五、句子大本营。(10分)

1、我写完了作业。(改成“把”字句)

2、红旗飘扬。(把句子写的更生动、具体)

3、小明生病了。小明没有来学校上课。(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伞。(缩句)

5、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六、明辨是非。(是比喻句的打对号,不是的打错号)(5分)

1、太阳出来了,放射出千万缕想离间一样的金花。( )

2、他长得很像他爸爸。( )

3、今天好像是要下雨了。( )

4、小兴安岭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

5、那些被闷久了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

七、我会填。(11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 朝的诗人 写的,九月九日是中国的 节。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2、 ,眼见为实。

3、明月松间照, 。

4、聪明在于 ,天才在于 。

5、《夜书所见》是 代诗人 写的。

6、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 ,有的像 。

这句话把 比作 和 。

八、阅读快车。(15分)

我三岁时,父亲去世,我便踏着母亲的泪水走进了幼儿园。在这期间,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终生难忘。小时候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记不清多少个风雨如 晦的夜晚,我高烧不退,是亲爱的母亲让我穿的暖暖的,然后背上我走出家门,一步一步向医院走去。在幽幽的月光下,望着她那慈祥的面孔,我能不心潮起伏吗?

渐渐地,我长大了,终于迈进了小学的大门。上一二年级时,母亲天天接送我上学,满眼热泪看着我欢快地跑进教室后,她才满意地离去。

岁月悠悠,她走过的路已无法计算,其中的艰辛不难想象。在漫天的雪花下,望着她那远去的背影,我能不思绪万千吗?

在我步履蹒跚走过的十个春夏秋冬中,母亲倾注了多少爱心,无法计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4分)

(1)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

(2)形容想法很多。 ( )

2、文中表示母亲对女儿的关系十分周到的词语是( )(3分)

A、无微不至 B、体弱多病

C、思绪万千 D、心潮起伏

3、与“我能不思绪万千吗?”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3分)

A、我思绪万千 B、我不能不思绪万千

C、我怎么能思绪万千

4、“我步履蹒跚的'走过十个春夏秋冬”中,为什么自己“步履蹒跚”?

( )(3分)

A、走路缓慢 B、腿脚不灵便

C、暗示体弱多病 D、腿摔伤了

5、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三年级语文试题——(上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三)

一、写字,将下面一段话写在方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10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二、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2、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意味( )长 兴高( )烈 人流如( ) 美不( )收

举( )闻名 卧( )尝胆 东( )西舍 作恶多( )

3、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3分)

(1)沃克医生冷冷地问 你是干什么的

(2)小猴拉着老人的手 神秘地说 请跟我来

4、修改病句。(9分)

(1)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2)爸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

(3)看了《宝莲灯》这部电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5、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东方之珠”指的是( ),那里有迷人的 ( ),著名的( )和繁华的 ( )。

(2)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 ),( ),( ),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拧到了水面上来。

(3)沃克医生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 ( ) ,一块会说话的( )!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 ( ) !

三、课外阅读。(15分)

1、莫愁前路无( ),天下谁人不 ( )。

2、粉身碎骨浑不怕,( )。

3、两岸( )相对出,孤帆一片( )来。

4、虚心使人( ),骄傲使人( )。

5、莫以( )而不为,莫以( )而为之。

6、清风明月本无价,( )。

7、( ) ,春归柳色新。

8、得好友来( ),有奇书读( )。

9、半路上爆胎--

10、麻雀虽小,(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 、 、 。

2、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 比作 。

3、”五光十色“形容颜色多,你还能写出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吗? 、

4、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

五、作文。(25分)

要求:回忆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选择其中一件事,把这件事的经过记下来。

六、附加题。(20分)

1、填空题(10分)

(1)读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我最喜欢书里的 ( )、( ) 、( ) 等故事。

(2)春天最美是 ( ),夏天最美是( ),秋天最美是 ( ),冬天最美是( )。

(3)九万里风( )。风 ( ),蓬舟吹取 ( )。

2、判断题(10分)

(1)做老师的要欣赏学生,就是要欣赏自己喜欢的学生。( )

(2)微笑是拥挤的公路上永不熄灭的绿灯。( )

(3)《读书的姿势》强调的是读书要静下心来读,要苦学不倦。( )

(4)《蝴蝶选美》这篇童话告诉人们,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永恒的美。( )

(5)”小桥流水人家“是《送春》这首诗中的诗句。( )

五年级语文试题——(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g& 6r y0 h4n x9n ku4ng sh6n y0

ch2ng sh6 #u zh#u ru^ sh@

g5ng ti2n gu9 ju xi1 m2ng

ch8n r8 qu2n W5i

二、按要求填空。(6分)

1.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耒( )封( )乳( )

丐( )具( )弃( )

契( )旱( )缸( )

2.写出下列字共几画。

选( )享( )腐( )

腻( )翼( )耕( )

哟( )酸( )朦( )

三、比一比,再组词。(6分)

怡( )漠( )乏( )

抬( )模( )之( )

卷( )肪( )冉( )

券( )仿( )再( )

四、解释下列带点词在句中的意思。(5分)

五、造句。(4分)

1.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正确读音画√。(3分)

七、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4分)

既然...就... 只有...才...

就是...也... 除了...还有... 可是...

1.( )已形成决议,我们( )应该执行。

2.( )拼命干,( )很难完成任务,因为时间太短了。

3.她虽然年龄最小,( )干起活来并不示弱。

4.我的书包里( )课本,( )作业本。

八、修改病句。(8分)

1.季芳同学们叫我去看篮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恩来同志身患重症,还是陆续做着沉重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勇非常喜欢打乒乓球和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肯定张强这次跳绳比赛可能取得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判断。对的画√,错的画×。(6分)

1.顿号主要用在词和词组中间。( )

2.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是一个拟人句。( )

3.《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状物的说明文。( )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白洋淀里荷花香

我的家乡--白洋淀,是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那一望无际的湖水,浩瀚无垠、碧波粼粼。

七月间,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满淀的荷叶挨挨挤挤宛如一块拼成的巨大的碧玉,与天相接。你看那荷花秆多像青竹,笔直细长,身上长满了小刺儿,从茂密的荷叶中钻出头来。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形同大青桃。它多像反挂的大毛笔啊!一支支,一排排数也数不清,仿佛它要“饱蘸白洋万顷水,写满蓝天千里云。”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那娇艳无比的野荷花。人工培殖的,花瓣多是白色,而野荷花却是五颜六色,白如玉、红如火、粉如霞、黄如金。有的野荷花把她那娇美的脸盘紧贴着水面,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荷叶间捉迷藏,随着荷叶摇曳,时隐时现。仔细一看,她那金黄色的花蕊上还有蜜蜂在飞舞,花瓣上有粒粒水珠滚来滚去,阳光下就像颗颗珍珠在闪耀。还有的荷花,高高地伸出水面,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她身穿粉红色的纱裙,在翩翩起舞。

微风吹来,满淀的荷花发出阵阵清香,令人神怡、陶醉。我爱风景如画的白洋淀,它是冀中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横线标出。

2.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在句首画△。

十一、作文。(30分)

《我喜欢的一种花》

要求写出花的特点,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五年级语文试题——(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k4ng zh4n hu% ch2i xi4n m)

j!ng t@ ju6 ji4ng m) p2i

sh5n sh@ b! c! m2ng r6n

g) zh0 y9 ji) sh8 shu!

二、按要求填空。(6分)

1.写出下列的部首。

魅( )牌( )豹( )

冉( )舌( )袅( )

栗( )乏( )勤( )

2.写出下列的字共几画。

衷( )骤( )渠( )

艄( )兔( )矗( )

姆( )涉( )遽( )

三、比一比,再组词。(6分)

添( )盒( )艄( )

漆( )盆( )捎( )

毫( )弧( )残( )

豪( )孤( )线( )

四、解释下列带点词在句中的意思。(6分)

五、造句。(4分)

1.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不转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正确读音,在对的上面画√。(3分)

七、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4分)

既然...就... 只有...才... 就是...也...

除了...还有... 可是...

1.参观展览会的( )科技人员,( )工人。

2.( )努力学习,( )能取得好成绩。

3.你( )不想参加会议,那么( )别去了。

4.小田嘴上不言语,( )心里嘀咕着呢!

八、修改病句。(8分)1.李红期中考试成绩不好,很沮丧。

2.听说今晚看电影,大家非常高兴。

3.参观的人多极了,大门打开后,周立第一个挤进去。

4.图书馆里,书籍摆得整整齐齐。

1.李红期中考试成绩不好,很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说今晚看电影,大家非常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观的人们多极了,大门打开后,周立首先第一个挤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书馆里,书籍们堆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判断,对的画√,错的画×。(6分)

1.“兜”字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 )

2.“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是拟人的手法。( )

3.“我”望着国旗,听着国歌。用了排比手法。( )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我爱大海

一天,我跟随妈妈来到秦皇岛,我把旅行包往住所一放,就和妈妈朝海边游泳场奔去。

啊,我看到了金色的沙滩蓝蓝的大海,景色真是迷人!我扑向了大海,一会儿蛙泳,一会儿仰泳,多舒畅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我仿佛变成了一颗小水珠,自由自在地游荡着。

大约过了一个钟头,海面起风了。有人喊了声:“看!涨潮了!”只见遥远的天边,白色的海浪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向我冲过来,把我吞没了;霎时间,巨浪又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我呛水了,顿时什么也看不清了。妈妈对我说:“别怕,在风浪里游泳免不了喝几口水,练练就好了。”我鼓起勇气,又向深处游去。

天渐渐黑了,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大海。

1.给短文分段,在句首用△画出。

2.分清主次归纳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和比喻句,用横线标出来。

十一、作文。(30分)

《记一次郊游》

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具体,把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写清楚,语句通顺,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题(篇三)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bo li bi jing ying lang tie lian pan deng

()()()()()

xin shang zao li jiao hua shan liang yang juan

()()()()()

(二)、词语。

1、把词语补充完整。(9分)

揠()()长()羊补()()()力尽

和()可()欢()乱()不()思()

()()可口()()苍苍()()实实

2、按要求写词语。(2分)

(1)描写秋天景色的四字词、 。

(2)描写冬天景色的四字词、 。

(三)、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诗句、名言、对子)补充完整。(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2)_____________________,遍绕篱边日渐斜。

(3)飞来山上千寻塔, 。

(4)读书破万卷, 。

(5)学而时习之, 。

(6)天对,对风,大陆对,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题【篇四】

一、拼一拼——书写规范字。

1.读拼音,写汉字。

(1)草méi( )和lì( )枝都是水果。

(2)爸爸不但会chǎo( )菜,而且会lào( )饼。

(3)我紧紧地dīng( )着门口qiáo( )。

2.多音字组词。

茄 调

炸 臂

二、看一看——词语储备站(比一比,再组词)。

三、想一想——句子集装箱。

1.我把脚抬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2.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3.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我们身边。(仿写拟人句)

四、说一说——口语交际及互动。

你到图书馆都看到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五、悟一悟——阅读我能行。

(一)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着座森林公园理有一个池塘很大的。

一天傍晚,我看到一只白天鹅在独自游泳。它不是公园里诚心喂养的,他是一只匆匆的过客。

(二)我和汉字的故事

我和汉字的故事有很多,其中,猜字谜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后,我觉得汉字真是越来越有趣了!这节课,老师给我们出了很多有趣的字谜,让我们来猜。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要出的是什么字谜。

猜字谜游戏开始了!老师说出了一个字谜:“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往下照。同学们,你们猜这是什么字?”我们想都不用想就把这个字说出来了:“是‘香’字。”接着,老师又给了我们三幅图,让我们猜。

“老师,第一幅图是‘闯’字。”一个同学说。我兴奋地说:“第二幅图是‘吾’字。”虽然我们都能把前两幅图的字猜出来,但最后一幅图,我们抓耳挠腮,怎么也想不出来。

第三幅图的左边有一只小虫子,右边有两堆土。我想啊想,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两分钟后,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个“蛙”字。“老师,我知道了!第三幅图是‘蛙’字。”我说道。老师听了,高兴地说:“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

这节课在我们的欢乐声中结束了。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我和汉字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它只会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看着我成长。

1.你还知道哪些和汉字有关的字谜呢?来说几个,好吗?(至少3个)

2.短文给我们介绍了几个汉字的字谜?分别是什么呢?

3.读了这篇短文,你对汉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六、写一写——表达真情实感。

本单元让我们再一次深入接触了汉字,了解了汉字。那么,你对哪个汉字感兴趣呢?请写写你和这个汉字之间的故事吧。200字左右。

[优质教案]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对于重要的事情,事先作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成我们设定好的目标,我们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方案,方案是实施某项具体工作的文件,如何写好一篇方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优质教案]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色彩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雨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色彩美。

二、说教法、学法

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反复品读、深究、讨论,感受秋雨的美。

三、说教学程序

(一)欣赏图,感受美景,揭示课题

1、观看图,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图上画了哪些景物?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画出课文的生字、生词。

2、同桌之间互相帮忙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幻灯出示词语、句子

(三)、品读课文,感受秋雨的美

1、同桌一起读课文,在秋雨里,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

(2)反馈

(3)朗读体会句子

(4)你觉得秋雨神奇吗?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品读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

(2)、你觉得秋雨神奇在何处?再次体会秋雨的神奇,读出喜欢之情。

4、品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把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说说喜欢这段哪句话?

(3)体会银杏树、枫树的句子。(去词体会,比较句子)

(4)、把描写颜色的词画下来。(幻灯出示练习填空)。

(5)、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6)、同桌交流:你还知道秋天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按练习的句式说。

(7)、再次读课文,体会秋雨颜色的美。

(四)、拓展延伸

1、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也数不清,你还知道有哪些美景?

2、学生交流讨论:说说秋天有哪些美景?(引导学生可模仿课文的说)

(五)、总结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起到有条理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它线索清楚,简单明了,概括性强,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是钥匙

11 秋天的雨 有颜料 丰收、快乐

藏起香味

吹起小喇叭

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雨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秋天的雨》,题目是《创情境,品秋意》,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盎然秋意思我的设计思路。我的说课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依标扣本,说教材

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秋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秋天的雨》是其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雨”,而是以“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景象,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理解“五彩缤纷、一把把”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初步体会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初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其中,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中那些艺术化的语言,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上的难点。

二、紧扣重难点,说教法学法

对于孩子们来说,秋天的美景就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却比较缺乏对美的发现,教学中适当选择能展现秋天美景的录像、图片等资源,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学习美、运用美。并在形式多样的训练中促说、促读、促练、促悟。

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将读与写巧妙结合起来。并通过读、演、背等实践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三、以学定教,说过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欣赏秋色

(二)梳理文脉,体会秋意

(三)品读课文,感悟秋韵

(四)总结全文,升华秋情。

在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让孩子们品味盎然的秋意。

开课伊始,我引入介绍秋天美景的短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视听享受中,导入新课,此时板书课题:秋天的雨。

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相机指导“扇”的不同读音:“扇子,扇哪扇哪”,重点指导书写“爽”:先写人,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四个撇点。之后,我出每段的第一句描写秋雨特点的句子,并使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自由朗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手一首欢乐的歌。”

教师相机小结:这是整篇文章缩写成的一首小诗,是文章的线索。再让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读读小诗,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钥匙、颜色、气味、声音”,以达到理清文脉的目的。此时,融入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像这样,把每段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教师动情而又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一走进秋天的大门,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你是想先看看秋雨那缤纷的颜色,闻闻那香甜的气味,还是想听听那动人的声音呢?”此时,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意愿,相机指导教学。这样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品读课文,感悟秋韵。

这部分的学习上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是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不同的段落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的色彩,文字非常优美,引导学生赏秋色时,抓住词语“五彩缤纷”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再通过课件看看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和橙红的橘子,让学生深入体会,然后课件出示一组表示颜色多的词,指导学生朗读、记忆,积累语言。

这段文中出现了许多处生动的比喻句,三年级的孩子较难理解,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多美的句子呀!但学生很难一下子感受这种美,我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先出示银杏叶和扇子图片,让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体会它们的“相像”,然后出示银杏叶往下飘落的动态画面,引读,让学生体会“一把把”的含义。

“一片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两片黄黄的叶子像两把小扇子,满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相信,精彩的动画会让抽象变直观,让孩子们在美的情景中将文字的理解化难为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接着顺势让学生理解其他的比喻句。然后让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最后,大家跟着动情的音乐齐读第二自然段,练习背诵。这样层层加深学生的体会,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情感的升华。

品秋香时,首先展示一幅秋天水果图,让学生看着诱人图画,听教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并激发想象“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好闻的气味?”适时引导“假如你就在硕果累累的树下,你想干什么呢?”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体会被那香味勾住的感觉,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之中。

在学习第四段听秋声时,老师和学生共同演绎情境。老师扮成秋雨告诉大家冬天要来的消息,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动植物演一演课文内容,体会动植物热热闹闹准备过冬的情景。再练习说话,“秋雨姑娘把冬天要来的消息及时地告诉了大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在师生对话的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抒发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带着这种心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浓缩文本,说板书

在学完文章之后,借助板书回归整体,总结全文。“秋天的雨像一把神奇的钥匙,给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闻到了香香甜甜的气味,听到了冬天要来的消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此时板书:丰收、欢乐。

这样线索清晰、简单明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一目了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后拓展,说作业

最后,课件出示一组秋景图,配以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并布置开放性的作业:

背一背:把秋天的美景永远留在脑海里

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

写一些:自己感受到的秋天

这样的作业背、画、写三者结合,能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总之,教学中,我巧妙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在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中,在读读、说说、写写中“品味盎然秋意”。

2023推荐: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6篇


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咱们时不时会写一些方案范文,不同的实用文种类会用在不同的场合,写方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23推荐: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一】

一、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全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初战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三部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本课时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了解第一次赛马的经过、结果"的基础上,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从而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懂得在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越。他们有了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及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法、学法

朗读理解法、重点词句突破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设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问,围绕重难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见解,深化人物性格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复习第一次赛马的经过、结果以及赛马后田忌与齐威王的神情。设置问题“第二次赛马的情况如何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布置任务“讲述第二次赛马”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 二)学习第二次赛马,并分析转败为胜的原因。

1、学生讲述经过、结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意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第二次赛马。根据比赛的结果让学生分析田忌与齐威王神情的变化,讲解“目瞪口呆”。

2、出示两次比赛的对阵图,让学生分析田忌是转败为胜的原因(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其他调换顺序的方法,这一设计可以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摆、推敲、比较、联系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得出结论孙膑想出的这种出场顺序是田忌能赢得唯一办法,表现孙膑的善于思考,感受孙膑的智慧。

(三)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围绕重点,研读探究,分析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首先出示学习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接着进行小组汇报孙膑想出这样的好主意的原因,弄清孙膑能想出好办法主要得益于他能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让学生找出文中这句话 “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通过马速排行理解“快不了多少”是第二次比赛胜利的关键。通过这一设计我想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突破了课文的难点,二是使学生懂得,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想出正确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汇报田忌和齐威王为什么没有想出这样的好主意?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去理解人物的心理。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在感悟语言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一设计我想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领会这段的内容和人物的想法,并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拓展:

1、做齐威王的谋士。

同学们,如果你是齐威王的谋士,在第二次比赛中途对于田忌调换了马的顺序,你有所警觉的话,你有办法帮助齐威王取胜吗?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五)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和收获呢?(学生自由读文后发言)这一设计我想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认知水平,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并把所想的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说出来,这是培养学生词语的组织运用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胜不骄、败不馁,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同学们,智慧是人生的向导,但智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希望我们同学今后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学习,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你们的成功之门。

(七)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 孙膑 齐威王

垂头丧气

20xx/12/1 10:24:47 得意洋洋

喜出望外 调换顺序 目瞪口呆

七、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我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能环环相扣,课堂中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并通过朗读读出人物的心情,课后谈出了自己的收获。但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唯恐自己对上课时间把握不太好,造成压堂,所以对于有些问题不敢放得太开,以至于不能让学生透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些限制学生的想法。其次要注意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语言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

以上的种种不足之处必须通过实践的不断磨练来弥补,通过日常的每一次备课、上课、反思来实现。我会把这节课当成又一个新的起始点,继续深入地钻研课堂教学,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二)

一、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二、设计意图

读了课文,最初的认识是爱贯穿了始终!但总觉得认识不够深入,后又细读几遍,头脑中冒出了“生命”一词,对,这是用“生命”搭建的爱!

1、复习导入──提出研学思路:

一上来,就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心弦。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

⑴这七颗钻石是从哪里来的?还记得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出示一只水罐)

⑵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到底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

这些问题,意在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另外,文中除了神奇的水罐外,还有“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生命之水。我用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带入到童话中:

是呀,水是多么珍贵呀!可是水呢,这生命之水又在哪里呢?眼看着旱灾将毁灭一切时,一个奇迹发生了。一天夜里,一位小姑娘竟意外地得到了满满一罐子清亮清亮的水。这罐水是怎么来的呢?请小朋友认真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可以用笔划划关键词句。

2、引领体悟──爱是变化的力量:

对妈妈的爱,对小动物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妈妈对孩子的爱……一切的爱使水罐不断变化着。这部分是阅读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变化是一次一次地在升级,怎样让学生能深入地理解语言呢?我着重引导学生来感悟理解“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让学生先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扣住“夜里”“哪儿”“喜出望外”等词语来展开丰富的想象,意在丰满小姑娘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不断挖掘出文本中蕴涵的浓浓情义来。

最后通过朗读体会小姑娘对妈妈的一片孝心,真是这份真挚的爱感动了命运之神。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

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从而得出“爱心”主题。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水罐的最后一次变化。首先,最后一次变化应是在前几次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选择有违“爱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为帮助理解这次变化的重要性,可让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来想象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大地一片荒芜的景象,而现在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人、动物、植物乃至大地将会……可引导学生想象久旱逢甘露的美好景象,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爱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篇童话的内涵。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爱心”的故事来谈谈爱心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延伸阅读──爱是真实的奇迹:

虽然爱的内容不同,但爱的意义是相同的,是爱创造了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学到这儿,学生对课文语言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但仅仅是了解文中故事,明白变化的原因是“爱”。对作者的意图还不甚理解。所以,我向学生提出疑问:

⑴为什么不把钻石留给小姑娘她们,而让它飞上天变成了星星呢?

(让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的心中;告诉我们,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发生奇迹,充满希望;播种爱,就会收获爱……要像小姑娘一样,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由爱而生的七颗钻石化成北斗星,就是告诉人们,让爱成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

⑵读完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么呢?

让学生结合实际谈生活中感人的事,明白爱是真实的奇迹。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爱,到处有奇迹发生。所有这一切都在“爱心”中发展,这样的爱都是用生命编织的!板书的最后,就完成一颗“红红的爱心”。

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三)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2.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 积累课文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二. 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巫老师采取引导法,以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 说教学过程

巫老师的这一节《孔子拜师》第二课时的课堂结构是:复习生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

1. 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2. 质疑导向。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到课文主要讲了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巫老师就此引导学生质疑:“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的,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

3. 探究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习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根据提出的问题,巫老师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进行探究,探究定向后,巫老师又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巫老师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巫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版书,版书设计做到简洁明了,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词句:如(1)“风餐露宿”;(2)“日夜兼程”;(3)“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难点,即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巫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请用谦虚的语气读出孔子与老子的对话等。

4. 学习升华。经过学生的探究体验,最后巫老师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4号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伙伴》。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六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真情”,《伙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猎人和他的伙伴——猎狗、乌鸦之间的故事。它们互相关心,彼此牵挂,很多细节都令人感动。这个故事会引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处等现实问题,对学生很有人生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课前预习本课,了解了课文大意,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但对重点生字词的理解有所欠缺。对文中“伙伴”一词的内涵理解比较片面。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来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自己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的伙伴”。

四、教学重点:

要让学生体会文中“伙伴”间的关心、帮助与牵挂,珍爱生活中的“伙伴”间的情谊,重新认识自己身边的伙伴。

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以朗读促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孩子们已经预习本课,了解大意,通过查字典、问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初步理解它的意思。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知识。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直接出示课题《伙伴》,(板书:伙伴)。

今天我们来学习《伙伴》,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说都有“单人旁”),老师再接着问,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会说与人有关),你们知道什么是伙伴吗?(学生可能会说伙伴就是朋友,就是在一起玩的人)通过这样的交流,既渗透了汉字教学,又了解学生对伙伴的理解程度,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自读课文、深入理解

(1)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内检查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小组合作解释、师生共同理解等等,利用多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2)接着检查认读情况,首先出示3个句子,然后出示8个词,最后出示9个字,分别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学生的认读,为下面的学习扫清障碍。

(3)指名读课文。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篇课文讲了几个人物之间的几件事?”的问题指导学生从两方面把握故事:一是护林人马哈多和猎狗救助乌鸦;二是乌鸦和猎人救助猎狗。(板书:马哈多、猎狗、乌鸦)

这里的问题还隐含了猎人与猎狗、乌鸦之间的平等与真情。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感悟文本,体会真情。

(1)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对课文主要内容有较好把握的基础上,出示本课中心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是伙伴?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的,先用“——”画一画,并把自己的理解、想法、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与小组合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只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保证学生自我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2)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引导学生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感悟。(读幻灯片)

比如:通过“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感受三个伙伴在一起和谐幸福的生活。

通过重点语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得了大病”等,来让学生感悟马哈多对猎狗的关心和牵挂,(板书:牵挂)。从“焦急不安”中可以看出他们三个谁也离不开谁,都把自己的伙伴装在心里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挖掘重点词语、句子进行感情渗透,让学生体会伙伴在一起的快乐,及伙伴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

(3)当学生谈到“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时,同时出示:“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的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在这设计了多义词的教学,让学生说一说“究竟”一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可以通过换词的办法,让学生弄清楚第一个究竟是“到底”的意思,第二个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意思,初步感知多义词。

原来,可爱的猎狗掉进枯井,井太深,爬不出来。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体会到乌鸦为救猎狗不辞辛劳地在家与枯井间奔波,正是在乌鸦的关爱下,猎狗才活了下来,也可以说是爱心使猎狗获得了新生,从中可以看出乌鸦对伙伴的关心,爱护。)(板书:关爱)。

(对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通过朗读将理解深化。)

(4)马哈多看着她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体会马哈多为什么流下泪水?

(是为猎狗失而复得而流下的欣喜的泪,是看到两个好伙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而流下的激动的泪,是为三个伙伴又可以在一起富有诗意的生活而流下的欣慰的泪。)

(5)第一课时结束后,我会布置一个这样的作业:请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将这个故事排演成课本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兴趣,排演课本剧的过程就是对课文内容再理解的过程。

第二课时:

第四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请几个小组展示课本剧,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生生间的评价,更要渗透“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第五环节:结合实际,体验感情

(1)从课文故事引发开去,理解“伙伴”的含义。“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伙伴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学生的理解从学习本课之前“在一起玩就是好朋友”的层面将上升到“伙伴应该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能够和谐相处,在一起很幸福”的层面。(板书:互相帮助)紧接着请学生以“伙伴是”进行写话练习。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板书:彼此关心)

(2)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决不能“就课论课”,而应该站到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的高度。所以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朋友,你为你的伙伴做过些什么?”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学会和伙伴和睦相处,彼此关心,互相帮助。

交朋友是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雨果曾说过“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但有句名言说的好“伪装的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所以文章学到这,为了升华主题引起孩子们的思索,我会给学生出示《农夫与蛇》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后再来谈一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出示图片)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文本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升华文本内涵,使学生学会思辨,懂得人与人之间既有像马哈多、猎狗、乌鸦一样真心关怀对方的真情,但如果交友不慎也会遇到像蛇一样对帮助自己的人反咬一口的人。所以交朋友应该睁大明亮的眼睛,交益友而非损友。)

第六环节:巩固练习

本课出现了多义词,了解多义词能帮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文章和表达情感,所以在此环节我设计了两个练习。首先出示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感受“讲究”、“麻烦”两个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接着加大难度请学生用“骄傲”的不同意思各说一句话。这个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完成,让孩子们的思维在与同伴们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第七环节: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在识记生字时,重点指导“巡” “逻”两个字,我会问学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会说都有走之旁)再问走之旁与什么有关?(走之旁是由“走”字变化而来的,因此与行走有关)。接着问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学生会说半包围结构)因此在书写时要先里后外,再指导笔顺笔画。

以上就是我对《伙伴》这篇文章的说课。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所以,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提出宝贵建议,因为我渴望有像您一样的良师益友。

谢谢!

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五)

一、说教材:

《惊弓之鸟》是语文第五册的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先讲述了更赢射大雁的经过和结果;接着讲述了更赢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认字9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更”。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三、说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五、说教具: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在设计导语时,采取了设疑导入的方式。

2、教师读目标,为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此环节我设计的是:在我读完目标后,随即问学生:“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吗?”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我认为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的。

3、学习字词。

此环节我设计的是:先出示自学指导(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射、郊、慢、指、翅、膀、悲”会读、会写、会组词。

(2)、认读“更、箭、猎、疑惑、弦、惨、愈、孤”,会给多音字“更”注音组词。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教师在教室里巡视指导,督促学生快速的完成任务。5分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我会指中等学生先认读,如果有错误,就请优等生来纠正,然后再请优等生多领读几次。最后请几位后进生来读一读,出现错误后,找学生来纠正。下一步是提问:哪些字容易出错?谁来提醒大家一下?对于易错的字,随即让学生在课桌上书空。最后找几位(后进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听写。听写完后找同学批改黑板上学生写的。对于绿色通道的生字,我会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反复地认读,直到读熟。然后学习多音字“更”指名给它组词。然后带领学生多读几次,以巩固记忆。

4、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在这一步,我同样是先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断句。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且完成填空。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有序进行。小组交流完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首先指几名学生分段朗读,其余倾听并圈画错误。每个学生读完后就进行评读,及时纠正错误,会给学生加深记忆。然后我会出示一个填空题,让学生根据提示来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降低难度。最后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来给课文分段。有了不同意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最后大频幕展示正确的答案。

学完后我会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5、当堂检测,精炼促效。

本节课的我结合目标设计了巩固练习:

(1)在文中找近义词。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多音字“更”组词。

(4)画一画。

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六】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本组教材的目标是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这条小鱼在乎》正是一篇保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生动作品。本课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当小动物受伤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它们;通过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美化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全文主要是讲小男孩怎样拯救被困的小鱼,这就是文中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树立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珍贵。

四、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这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创设情境————读中剖析——升华整体

文章对话描写突出,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教学中应挖掘这个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影响。

大海、小鱼、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一个天真的举动,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利于挖掘儿童的生活经验,努力实现情趣交融。教者应有意识地整合课程资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思考中相互影响,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课文。

a.以境激情、以声激情,指导朗读,用心感受第一自然段

创设情境:本课题是《浅水洼里的小鱼》,我通过播放海底各种鱼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同时,问题“你看了这么优美的画面,你觉得小鱼生活得怎么样?”的提出,激发了学生们对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向往,对可爱小鱼的喜爱之情。随之,在教学本课时,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么可爱、美丽的小鱼,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即将干死的难过心情。在感受文本思想的时候,就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b.在学习中通过找重点句子,加深体会。

相机抓住“在乎”一词,让学生说说在家里谁在乎你?理解“在乎”一词的意思。

c.随机指导朗读,体会小鱼的可怜。

出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小鱼的多。

是啊,这么多小鱼被困住了。(放大:困)你想到了什么?

小鱼被困在了浅水洼里,会怎么样?

自己读读这段话,把写小鱼难受的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句子变红)

由这个“蒸”,你想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感受到浅水洼里有许多将要死的小鱼,引起学生对这些小鱼的同情心。

激活思维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挖掘一些语言训练点,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那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又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想象说话:那可是几千条活生生的小生命啊!此时此刻,小鱼们会说些什么?汇报。(板书:在乎)

2、读中剖析。

还有谁也在乎小鱼的生命呢?用疑问引出小男孩的爱心举动

(1)轻声读课文2-6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在乎这些小鱼,想帮助它们?请用笔划划。

汇报反馈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理解

重点抓住:

“这条小鱼在乎!”说明小男孩听懂小鱼的心,在乎小鱼的感受。

那除了小鱼自己在乎,还有谁在乎呢?

三个“不停地”说明什么?(配上动作理解)

“头也不抬”,“一边……一边”说明珍惜时间,想多挽救更多的小鱼。

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利用课件中的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环境。使学生更好的在读中感悟

(2)情境创设,体验学习。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让我们和小男孩一起把那些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扔进大海。重点体验——用力扔。

通过这些,你对小男孩有什么评价?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男孩?

3、这时,沙滩上又走来了一位叔叔,他和小男孩说什么了?同座位的两位同学读读3-6自然段,一个同学是小男孩,另一个是叔叔。3-6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师生分别作为叔叔和小男孩进行口语交际,体会到小男孩爱护小鱼的心理,从而有感情地读出“这条小鱼在乎!”,进而通过贴鱼、评读的方法来体会“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句话。

(1)出示课件“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①、叔叔这句话什么意思?

②、你能把叔叔的意思说清楚吗?(补充句子)

③、把叔叔的意思读出来。

通过叔叔的话体会到叔叔对这些小鱼的轻视,为下文口语交际和体会“这条小鱼在乎!”作铺垫。

(2)出示课件“这条小鱼在乎!”。

①、师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体会小男孩的心里话。利用低年级学生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创设说话情境,训练学生口说我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就是叔叔:小朋友,你为什么还在捡?不就是几条小鱼么,谁在乎呢?

小朋友,看你多累呀!谁在乎你这么做呢?

小朋友,你不用捡了,有谁会在乎呢?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以及小男孩对这些小鱼的爱心。

4、升华整体

师引导扩展到“所有人都要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指导行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假如你看到了受伤的动物,你会怎么做呢?(课件出示:想想说说)

歌曲延伸《水晶般的心》

5、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时,当我们看到花儿吐露芬芳时,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正因为无数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的精彩!相信大家都会做一个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人。

课件推荐: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如果我们希望事情顺利进展,需要重点作好方案。根据领导新分配的任务,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考虑制定方案,制定好方案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成长,那么应该如何去写一份方案?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课件推荐: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我说课 的内容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写景的讲读课文。课文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句,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富饶的物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全文围绕“富饶”展开描写,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谴词用语精确而具体。

课本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我本节课打算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具体目标1、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交流观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2、是能把观察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背诵好词佳句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课文中描写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和海底物产富饶的段落是本节课学习是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小以形象直观认知为主的年龄特征,根据儿童远离大海对大海既陌生又新奇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我准备利用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丰富物产。指导学生观察,以图带文,以文为本,图文并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且本课语言优美,词语准确生动。因此我将从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出发安排,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读,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鼓励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上教学设计理念下,具体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 情境激趣 温故知新上课伊始,我将放映西沙群岛的风光片,同时配乐解说到:上节课 我们已经初读了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共同走进录象中的西沙群岛,瞧:在风光秀丽的南海边上的这片岛屿就是西沙群岛,它像祖国的南大门是海防前沿的哨所。这里的海水鲜艳明亮,色彩缤纷;海底下数不清的各种鱼群在五颜六色的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海滩上有趣的大海龟正在产卵呢,还躺着千奇百怪的贝壳,多有趣啊;海岛上绿树成荫,群鸟纷飞。通过看录象,听配乐解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体会意味,给生以美的享受,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的形象美和意境美,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平等对话 体验美感 在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完录象回顾完课文内容后,我便布置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4段,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边读边动笔画出能表现出西沙群岛美丽和富饶的词或句,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好习惯。读后引导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在小组内与小伙伴读并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从而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小组学习后,引导学生汇报。我相机放录象,把‘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见都没有见过的各种鱼,颜色艳丽形状奇特的珊瑚”“成千上百的海鸟”等形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增强了没的感染力,更让远离海域的 孩子们通过直观形象理解这些生僻的词句,感受南海海域的秀丽风光丰富物产。在看录象的同时,我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看到的内容,并就自己喜欢的部分大胆想象,在学习海水一段时,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0距离对话。

另外,我认为课文中蕴涵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因此在学生汇报时,我指导多种形式的读,如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齐读海水的美丽,配乐读配画读海底物产的丰富并试着背诵一两句喜欢的句子。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 使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在加深理解能力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从而使学生在欣赏、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中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三、搭建平台 张扬个性在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二——四自然段后,布置学生自主合作根据爱好把五六自然段用画一画,读一读,演一演等形式表现出来。小组内合作互助,在全班展示时自我评价与他评相结合,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张扬个性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引导者,合作者的 形象出现,不以乏味的说教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 口去读,用自己 的脑去想,给学生自由感受的空间,并以适当亲切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起来,力求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朗朗的读书声中完成40分钟的学习。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这堂课肤浅的想法,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赐教。

[课件分享]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之三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当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项目建设,我们可以精心编写一份关于自己的方案,好的方案对于行动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应该如何去写一份方案?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件分享]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之三》,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设计理念:

简明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简约的教学环节:

一、 看报告,爱上机器人。

教会学生处理收集信息的方法:挑选与整理。

二、 独立阅读课文。

独立阅读课文,达成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果园机器人是怎样的?能干什么?它有趣吗?还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3、交流学习成果。

4、小结,机器人,服务于人。

三、畅想心中的机器人。

24果园机器人(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点:

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

学习难点:

继续培养学习后进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报告,爱上机器人。

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它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只要我们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关于机器人的知识那是应有尽有,我们仿佛一下子就熟悉了,成了朋友。我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机器人的资料,还进行了认真地整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必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范本汇集1500字(10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慢慢由方案范文组成的,方案范文应用于各种场合,你是否在烦恼方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必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范本汇集1500字(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一】

推荐指数:☆☆☆☆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区别指定的4组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难点:

想像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区别指定的4组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的过程,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区别形近字的形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课。

二、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大家评议,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连带的词语读一读。(困)

2、根据生字构字特点两个人一组识记,然后汇报。

3、对于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范写)

四、练习写字

1、认真观察整个字,记住每一笔的位置,然后书写,一气呵成。

2、写后对照范字检查不足,写每一个字都要有进步。

3、教师行间巡视,重点辅导。

五、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生词

板书设计:

上学一路歌

溪滑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重点:

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难点:

想像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就是山区的孩子,那么谁愿意说一说在你上学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1、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别的地方的山区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上学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2、默读思考:每个季节各有什么乐趣?

看提示,口头填空。

春天上学,走一路,( )。

夏天上学,走一路,( )。

秋天上学,走一路,( )。

冬天上学,走一路,( )。

二、精读课文

1、你对那所山区的小学生在哪个季节上学的情景感兴趣,介绍给同学听,并说说你感兴趣的理由。(困)

介绍春天

a朗读描写春天上学情景的句子,并标画好词佳句。

b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c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

d指名朗读,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介绍每个季节的方法大致相同,仅对重点问题做些提示。

介绍夏天

a边读边想像:溪水、丁冬丁冬的水声、湿鞋印。

想像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b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介绍秋天

a边读边想像:砸核桃、摘酸枣。黑手指、红酸枣。

b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介绍冬天

a指导朗读:读“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时,突出“变成了”,表现出惊奇;突出“长长的大滑梯”表现出多么神奇、有趣。

b边读边想像,再通过读把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c思考:同学们到了学校,为什么“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说说你的相法。

2、分季节读课文,你喜欢哪个季节上学路上的景色,你就读那个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你能用自己的口吻向城市小学生介绍一下你在一年四季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山区孩子一年四季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并通过边读边想像的方法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五、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上学一路歌

春天野花

夏天溪水

秋天野果

冬天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二】

推荐指数:☆☆☆☆☆

1早晨真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理解图意

1、仔细看图,说说图画内容。

2、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描述的?(板书:1早晨真好)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读音,再轻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教学第一小节。

自由读,说说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早晨真好)

2、学习第二小节。

(1)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早晨真好?

(2)你喜欢课文中的什么事物,请把喜欢的部分读出来。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朗读:

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美丽的景色。

3、自由朗读3、4、5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我们高高兴兴上学校)

(2)质疑问难:

什么是一同?他们在做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4、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总结

2早晨真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捧着鲜艳飘飘奔跑

闪耀开始小嘴儿红领巾)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可以用换偏旁法,形近字法进行比较识记)

2、重点指导

捧:右边的下面只有两横。

领:左边是个“令:右边是“页”飘:注意与“漂”进行比较。嘴:右边不要写错了。蹦:“足”字旁,右边是个“朋”闪:第一笔是“点”始:左边是“女”,右边不要写成“合”。

三、朗读指导

1、朗读时要读出韵味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读出比喻句子的语调。

2、第2节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的美丽景色。

3、第3、4、5节速度要较快,体现出高兴的心情。

四、做找朋友的游戏反思

3难忘的小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

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3)结果怎样?

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

四、再读课文

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

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

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

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

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4难忘的小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讲课文

1、学习第3— 6自然段课文

(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

(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要读出“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声。

(5)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而是用小诗来教育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6)让我们把这两首小诗再读一遍,你觉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时要怎么样做呢?

2、学习第7自然段

(1)这一段课文是总结全文。

(2)指名轻声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读了这一段,说说这两首小诗为什么令孩子们终身难忘?

3、现在我们来说几句话来表达我们对陶行知校长的敬意吧。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出了一件什么事?

3、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四、课堂练习

小练笔: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联系学校生活,自编一首小诗。

反思:

5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

2、板书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去读这篇课文,现在大家读得怎么样?

(1)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

(2)一个同学读第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

2、教学生字。

(1)这一课有12个生字,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们。

(2)读读写以下词语。

独自、笑眯眯、湿润、紧紧、友善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

四、探究方楠写下自己的愿望时的内心活动

1、看看方楠的愿望是什么?

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想想方楠的内心感受。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方楠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3)同学讨论:读完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一个方楠。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三】

推荐指数:☆☆☆☆

教学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阅》主要讲的是哪一个国家欢庆什么节日?究竟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一说交代了什么?

(二)学习三──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3.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你发现这段中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吗?(2个感叹号)感情非常强烈。

3.自由读一读,读出感情。

4.齐读。

(四)学习十一──十六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指导朗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4.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

(五)明白道理,升华感情。

1.学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2.博莱克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齐读课文,再次体会文中感情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四)

推荐指数:☆☆☆☆☆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灰雀》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看同学们关于生字词掌握的怎么样?老师要考考大家,同学们有信心吗?

1、认一认,读一读

指生认读,小组读。

2、比一比谁记得多?小组比赛。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生说然后总结。

这篇课文讲了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一只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经过交谈,男孩最终将灰雀送回来的故事。

三、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惹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读出感受,把体会写在旁边,做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朗读第一自然段。

汇报交流:“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谁来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感情?你读出了喜爱之情。谁还想再来读。

这句话表现出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三只灰雀欢蹦乱跳的唱歌,你们喜欢吗?除了你们以外还有人喜欢它们呢?是谁?

(3)你是从哪看出列宁很喜欢这些灰雀?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你读出了什么?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从哪几个词语中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从每次、都要、经常这三个词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程度。

出示图片:“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四、学习课文第三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动的句子。

默读第 2 自然段,思考一下,从下面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谁来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感情?从这句话,我们能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担心和着急。谁还想再来读。读出对灰雀的担心和着急。

2、齐读第3-10自然段,体会列宁和小男孩的心里活动。画出列宁和小男孩的语言。

列宁的话: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3.指导学生读一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再说说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2)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指导学生朗读。

五、学习课文第十一自然段。

默读第11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2. 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为什么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从这篇课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奇,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4.从这篇课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请同学们以“灰雀昨天去了哪里”为题,写一段话,进行写话练习。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七、课堂小结

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五】

推荐指数:☆☆☆☆☆

学习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指导学生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发展,嘉陵江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 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19、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2、生读文,解决生字,教师巡视。

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熟练度。

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智(zhi)慧(hui)”;“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来识记。

5、交流质疑,并且疏通课文的结构:

一自然段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二自然段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

四自然段写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合作写字:

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

2、“设”的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

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

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

师: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

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2、出示赵州桥的挂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1)、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

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非常雄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2)、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理解“创举”:

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生: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找出来?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3、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4、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图案有几种?(三种)

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四、结尾升华

1、师: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设计人是谁?

(隋朝、李春。)

2、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板书赞扬劳动人民)

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

六、课后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六】

推荐指数:☆☆☆☆

学习目标

1、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1、 展示屏。

2、 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此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习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学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 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 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 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 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4、 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9掌声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1、 屏显本课的生字。

2、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 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 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和谚语。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1、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2、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3、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 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 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3、 学了课文,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9掌声

四、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1、 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2、 组织学生交流。

3、 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或谚语。

六、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七】

推荐指数:☆☆☆☆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四、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

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八)

推荐指数:☆☆☆☆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揭题导入

1.回忆《朱德的扁担》,谈谈对朱德的认识

2.揭题

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

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

5.再读课题

(二)探究体悟

1.躲红军

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

师穿插介绍红军

(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导朗读

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

2.找藏胞

(1)(PPT)指名读

(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

(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

3.抢春耕

(1)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

指名读并说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指导朗读

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

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

(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

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

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4.夸红军

(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

(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组内练说

班内交流

(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

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2.看图感受: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读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九)

推荐指数:☆☆☆☆☆

《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显然,这些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汉族人。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前面四个自然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有一位汉族人的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

2、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呢?

二、指导看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

3、图上画的有谁?

(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

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说些什么?

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查字典。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难点。

朗:左半部分不要写成“良”。

县:里面是两横。

替:上下结构。第八笔是“乙”,不要写成“、”。

顾:左右结构。第四笔是“l”,不要写成“l”。

(3)理解词语。

硬朗:指老人健壮。

灵便:灵活。

毕竟:到底,究竟。

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去做。

照顾:照料。

替换:把原来使用着的衣物调换下来。·

四、试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找出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挂图。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图,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晾帮助老奶奶洗的床单和衣服。)

2、老奶奶有什么表现呢?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出示这段话。

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竿呼呼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分组讨论思考题。

a、老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么说?

(表示对“我”这样照顾她十分感激,对我非常喜爱。把“我’’和妈妈当作她的亲人,甚至超过了她的女儿。)

b、说说用上带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这三个词把人物高兴、疼爱、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具体,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集体汇报讨论结果。

(3)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采取生练读、评读、师生配合读的形式。

过渡:老奶奶说“你们这样照顾我”,这里的“你们”还指谁?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7、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总要”说明妈妈一直、一贯地帮助老奶奶。)

3、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

(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4、小结:“我”主动地为老奶奶做事,是因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教诲。

过渡;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组读课文,讨论: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讨论归纳为:

①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都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要人照顾。

②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

③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④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团结帮助,友好相处。)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做。

(2)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用上“毕竟”说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岁了;用上“及时”说明该做的不能马上、立刻做。)

(3)指导朗读。五、读课文,说说哪些内容是根据图想象出来的?根据什么想象?(老奶奶的困难,是通过立在墙边的拐棍和老奶奶一头白发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断出”我“这样做的原因)

五、总结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用“亲人”做题目?

(“我”和妈妈对老人的照顾,不仅体现了邻居之间的关怀和对老人的尊敬,而且体现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下面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齐( ) 更( ) 其一( )

争( ) 奂( ) 董一( )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画。

“朗”字共笔,第六笔是——。

“换”字共笔,第九笔是——。

“及”字共笔,第二笔是——。

“顾”字共笔,第四笔是——。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的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1、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填上的词语表达了老、奶奶怎样的心情?老奶奶为什么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国还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篇十)

推荐指数:☆☆☆☆☆

一、教材简解:

课文记叙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胞的信任与感激,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生动感人。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原因。

难点: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课题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扣住课题,从整体入手,逐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体会课文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多媒体出示课题,齐读)。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那么,课文中“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指的是谁呢?

2、学生交流。

过渡:“菩萨兵”,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称呼,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这堂课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细细地品读。

[意图]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满含感情地读课题和回答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大致的了解。

(二)品读课文,感悟军民鱼水深情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意图]提出这样一个能够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地体会像红军这样的军队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是当之无愧的菩萨兵。

2、读读这几段话,看看你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可以把你体会到的和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3、交流:

(1)多媒体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B、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C、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德担心藏胞的身体,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D、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老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E、师述: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2)多媒体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司令着急的心情?他急的又是什么?

B、交流。(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C、师述: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D、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相机理解“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里的“乌云”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呢?)

E、指导朗读。

师:这两段话,一段是翻译说的,一段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来当一当朱总司令,谁来做做翻译。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相机评价)

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还有谁愿意通过朗读将这样一位朱总司令带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3)多媒体出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A、学生自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

B、学生讨论:“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结合课文说说“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C、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

D、请你再读读这段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的?

E、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更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更是指朱总司令所带领的红军战士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他们一心为民的形象扎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图]根据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这一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画出有关句子,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探究句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F、指导朗读:

a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

b从刚才的朗读,品味中,你觉得朱总司令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呢?

c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涵。

G、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师引读: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多媒体播放录像)像这样的劳动场面,你想到了哪个词呢?是的,当许多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如大扫除,植树时就可以用上“热火朝天”。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句话。

(三)前后对比,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怎么做呢?

2、师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谢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呢?(多媒体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意图]让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同时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丰满.

3、师述: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齐读)

这句话表达了藏民对红军怎样的情感呢?(信任与感激)你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读吗。(指名学生朗读)

小结:是呀,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这是藏胞们对红军的无比感激与热情赞颂。

4、感情朗读(让我们带着对红军的信任与感激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5、这么好的司令,这么好的红军战士,为什么刚开始一听说有军队开过来,就躲进了深山?(他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看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四)总结课文,延伸内化

1、小结: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们称红军为——引读课题《菩萨兵》。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把藏胞和红军间的这份鱼水深情也深深地埋入心底吧!再读课题——《菩萨兵》。

2、一路长征,一路故事,在红军足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建立浓浓的鱼水之情。正因为如此,这群菩萨兵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

3、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菩萨兵》一样反映军民情的感人故事。(多媒体出示解放军战士抗击雪灾的图片,5.12抗震救灾的图片)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4、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人——《菩萨兵》。(学生再次读题)

[精品]小学三年级英语学期教学规划之五


很难想象,对于重要的事情没有的执行方案的话它会能成功。根据领导新分配的任务,我们或多或少都应该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要写得非常具有条理性和可行性,怎样写出一份优质的方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品]小学三年级英语学期教学规划之五”,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级,我带的是三年级三班,共48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孩子们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模仿力、可塑性强,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中有些学生已经初步的接触过英语了,有的是刚开始学,但对英语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课程教学目的: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文化,培养学生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思路:

以话题为纲,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结构,运用英语去完成任务为目的。即:

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教材结构与内容:

按单元形式整体设计和编写,采用“教案式”编排体系。第一册全书共6单元,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教师可自由地选择并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别具一格的开头---不是“零”的零起点“Welcome to English ”。

内容安排:

单元

内容

Unit 1

Hello(School things)

Unit 2

Look at me ( Body)

Unit 3

Let’s Paint ( Color )

Recycle 1

Unit 4

We love animals (Animals)

Unit 5

Let’s eat (Food and drink )

Unit 6

Happy birthday ( Numbers )

Recycle 2

总目标要求: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73 个单词(包括文具、人体部位、颜色、动物、食品、数字等6个话题),并能简单的运用;

3)能听、做、演18个游戏;

4)能听、做12个TPR活动;

5)能学会8个小制作;

6)能唱14首歌曲;

7)能听、说、唱10首歌谣;

8)能完成8个形成性评价活动;

9)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10)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小学生主体性地位在英语对话教学中的体现,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怎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呢?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对话。根据这些对话稍稍用心设计一下,便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