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教案参考】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合集八篇

2022-08-29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目录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册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目录。

平时做事无计划,急时做事无头绪。对于上级领导委派的任务,完整有效的方案必不能少,方案是实施某项具体工作的文件,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教案参考】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合集八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一)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物的问题,深刻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一是强调对除法意义的体验。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算式前,之所以安排了三课时分一分的活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并掌握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让学生在积累大量的分东西的经验,有助于他们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在分东西时采取的策略是有差异,关键是每次分得同样多,最后的结果同样多。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交流每次的分法及结果,而不是仅仅只关注如何列出算式。学生一旦明白除法算式不过是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符号表示,体会这是数学化的过程,也就认识到除法的意义了。二是编排学习内容上采取乘、除有分有合的策略,有利于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并且要先弄清两者区别再体会它们的联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贯通。三是倍不作为科学概念,而作为生活概念来处理,所以不下概括性的定义,而是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倍的意义,体会倍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1)分桃子平均分的意义。它是小数目的平均分。(2)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类问题。(3)分糖果大数目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4)分香蕉除法运算的意义。最后我们学习了《飞行表演》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平均分

学生分析:

孩子们是在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孩子们大多来自周边较为富裕的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教育意识也相差很大,所以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但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动脑筋,喜欢听故事,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而且经过一年多的北师大版本的学习,多数孩子学会了一定的探索新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研讨氛围也很好,每个教师有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有背投、实物投影仪等设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活动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探讨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倾听习惯。

3、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小组同学团结协作,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能够把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能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并加深体会。

教法学法:

教学时,教师先请学生用摆棒或图示的方法独立解决: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有了正确答案后,教师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并解释它是如何表示平均分香蕉的过程及结果的,也就是结合问题情境说明算式中每个数与符号的意义,以及算式的读法。继续让学生独立解决: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并尝试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与书上写的算式比较是否一致,说一说它表示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描述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还可以进行还可以怎样分的变式练习,尝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们班要举行航模飞行表演,想请小朋友们做指挥官.谁想报名做指挥官?

师:那么多小朋友都想报名,那这样吧,我们看看谁给飞机编组编得好,我们就请他做指挥官,好不好?

二、回忆乘法.

(设计飞行计划:出示飞机图)

师:飞机已经准备到位,请各位指挥官看看将要参加表演的飞机有多少架.

生1:有15架.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1:一排有5架,三排一共有15架飞机.三五十五.

生2:我和他的算法不一样.我是这样算的:一列有3架,五列一共有15架飞机.

三、回顾平均分的方法,初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

师:飞行的时候,为了方便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现在要将这15架飞机平均分配编成组,你打算怎么样编?请同学们回答。

生1:我将三架飞机编在一组,可以编成5组.

生2:我把五架飞机编成一组,我编了3组.

师:谁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刚才的这两种分组方法?请你写下来.

有意将这两道算式与前面的乘法算式排列在一起

35=15(架)

155=(架)

153=(架)

师:我需要很快得出这两道算式的答案,哪位指挥官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1:我是用乘法口诀算的,我想口诀三五十五,就知道答案是3了.

生2:我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直接看上面的乘法就知道一题的答案是3一题的答案是5了.

师:哦,她认真听了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提出了不一样的方法,真能干.你们的方法都不错,谢谢你们!

四、创设环境,激起矛盾

出示图片飞行表演1或飞行表演14

师:这个造型飞起来更漂亮,可是要将每6架飞机编成一组,怎么分呢?

生1:我们把飞机编成2组,每组有六架.

生2:这样分还多出3架,我想让它们在机场休息,准备后面的表演.

生3:这三架飞机可以作后备,如果哪架飞机出了故障,它们可以顶替.

师:这些想法都不错,那现在就请我们的小指挥官们用除法来表示这种分配方法吧!

生1:老师,怎么写呀?刚才是分成两组,但是15除以6等于2不对呀?

生2:我知道,剩下的三架和起来是一组,所以应该是分成3组.

生3:不对,三六都得十八了,不是十五.

师:那怎么办呀?剩下的这三架飞机,我们怎么表示呢?

师:这样吧,求助我们的好帮手书本,怎么样?

五、回顾除法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称.

师:你的好帮手告诉你答案了吗?

生:在后面打上点点,把3写在后面.

出示算式:156=2(组)3(架)

师:后面这个3表示什么呀?

生:表示还剩3架.

出示完整算式:156=2(组)3(架)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6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2组.

师:他的回答完整吗?

生:不完整,应该是,拿15架飞机来分,每6架分在一组,可以分成2组.

师:那等号后面的答案应该是几呀?

生:是2.

出示算式前半部分名称

师:你们的好帮手有没有告诉你们后面的这个数的名称叫什么呀?

生:叫余数.

出示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完整的算式该怎么读?

生1:15除以6等于2和3.

师:他这样读对吗?

生2:不对.应该是15除以6等于2还剩3.

生3:我看书了,应该是15除以6,商2余3.

师:这两种读法都很好.只要不把算式表示的意义说错,两种读法都可以.你认为哪种读法适合自己,就用哪种读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课时,内容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了解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这对于以后学生学习笔算加法非常重要。对竖式的写法,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3.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和数学有关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去书店买课外书,看看在那里会碰到什么数学问题

【利用买书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这一原则。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第一步,让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条件提数学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

【这一环节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和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

2.探讨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28+4=()。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思考同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很快就能得出结论,而有的学生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思考。所以,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在后来的分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时,他们才会勇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2)分4人小组交流算法,要求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

【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8根,再摆4根,然后把4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28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28+2=30

再算30+2=32

算法三:先算8+4=12

再算20+12=32

算法四:列竖式。

学生已经学会了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已经有了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4)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分组进行交流,并说明自己选这种算法的原因。

【通过学生比较,选算法,分组交流,使他们明白选择算法是为了计算更快速、更准确,增强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识。】

三、练习试一试。

1.你想买哪两本书,需要多少钱?

先请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做题,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全班交流时也会很积极地参与发言。】

2.有30元钱,可以买哪些书?

学生独立思考、做题;分4人小组交流,组长统计计算方法,评选出每个小组中想出方法最多的智多星;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四、自由练习。

师:你今年多少岁?算一算再过xx年你多少岁?

你妈妈今年多少岁?再过8年多少岁?

你爸爸今年多少岁?再过7年多少岁?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分4人小组交流计算结果。

【以学生及其父母的年龄为材料进行练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地参与练习与讨论。】

五、小结。

师:同学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找一找数学问题,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存入问题银行以后再解决【再次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

六、学生自评。

要学生说一说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以后打算怎么做?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三)

各位同事,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5课时《小熊开店》。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是在完成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课。从乘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除法的计算方法,类似于以前经历过的从加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减法的计算方法。我觉得这一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良好素材。如能恰当运用这一素材,必将会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发现领略数学简捷的思维方法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的重点: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可逆关系。以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初步

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加深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恰当的选择与判断。

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我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学法上,我让学生把手、口、眼、脑全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播放课件中放鞭炮的声音!并告诉学生原来是小熊的小商店开张了,小动物们纷纷来到了他的商店,你们想不想到他的新商店去凑凑热闹呢?这样不仅创设情境,而且融情入境。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在这一步骤中,根据学生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小猴买4辆坦克需要20元钱,这时小狗从衣兜里掏出20元钱,吵着要买坦克,它能买几辆呢?这样就引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本环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算法。在学生进行此项活动时,我走下讲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并能根据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接着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及列式:教师及时的进行重点板书。

45=20(元)

205=4(辆)四五二十

在这里我适当进引导学生说说其他算法。让学生理解解决数学问题思维的多样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同时进行算法的优化,看哪一个算式很快看出这题的答案。

最后我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很快求积,也可以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商,因为乘除法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该步骤实现了教学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在这里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方式得到了锻炼。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在巩固应用阶段我力求实现分层教学,力求在这一阶段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尤其注意小鸟回家这一环节的设计。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鸟回家的游戏,找4位学生扮演房子,14为学生扮演小鸟,这时电脑播放小鸟的叫声,问学生:谁在叫?原来是小鸟找不到家了,你愿意帮助他们吗?孩子们说愿意,何时让小鸟根据房子身上的乘法口诀找到自己的家,下来我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小鸟都找到家了。这时有两只小鸟没有归宿,我们来帮它们建立一个新家吧,于是从积极热心帮助他人的角度引导学生帮助小鸟建立新家,从而拓展知识,适当进行思想教育。然后让学生汇报,并及时进行评价。

2.接着带领同学接着玩动物赛跑的游戏,旨在锻炼孩子们的小组合作意识,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学生谈收获,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问学生: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除法问题呢?谁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的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用乘法口诀求商

45=20(元)

205=4(辆)口诀:四五二十

效果预测: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把机械教学活动变为生动的竞技场。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鼓励成功,增强信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培养学生耳勤、目勤、手勤、脑勤的良好习惯,并让他们通过实践、观察、探索获得知识,以使他们的理解更深刻。期望全面,具体实现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四)

说教材:

《分桃子》是第四单元除法学习的第一课时,是小数目的平均分,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为今后继续认识除法做了铺垫。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说设计理念:

1、把握恰当的教学起点。用怎么样的方式和知识点来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是在设计时考虑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由于学生对童话故事感兴趣,因此,我就想到了用故事引入。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注重操作的层次性。整个新授都是在一个故事中进行。三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不露痕迹地串成一个美妙的童话故事。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中快乐中学习。

在具体展开新课的时候,我先创设了一个分桃子的情境,从而引出平均分。两只小猴子分桃子,一般要达到结果的公平,那么也就需要分得一样多。先出示一个问题,熊大婶该怎么分,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分法,以及平均分的不同的分法,在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记学生体验到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区别,从而感觉平均分的特点: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再以熊大婶的分法,让学生感觉平均分中一个一个分的分法,为下面的分一分的操作积累经验。整一个分桃子的过程,都在一个情境里完成,会激起学生一定的兴趣,也有突出的指向性。同时,分完后我让同桌的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分法,这一活动,主是要为合作学习作铺堑的同时对学生巧妙地进行团结友爱、讲谦让的思想教育,体现教书育人。第二个活动主要体现合作学习,通过说一说,进一步明天平均分的含义及方法。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在独立完成,完成后通过同桌的相互看一看、说一说来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

3、巩固练习时仍然强调动手实践的必要性。《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理上进行抽象概括,初步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能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先通过实物操作,再经历图画表征,有利于把解决问题从操作水平引向表向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

4、通过变式练习夯实重点。在揭示平均分的意义后,安排了一个判断的教学环节,下面几种物品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以此来巩固对于平均分的概念,是平均分的,学生一般一眼就能看出,对于不是平均分的,比如一共八只小鸭,一边是五只,一边是三只,学生马上就能判断出来是不是平均分,接着通过想一想,怎么样才能使它们变成平均分。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想出不同的方法把本来不是平均分的星星变成平均分,这一过程具有多种功效,让学生在一个练习中,既训练了平均分的分法,又体验了平均分的意义,还能巩固平均分与其他分法的区别。从而也能使本课堂的重点进一步落实。

5、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突破难点。练习的第四题,是一个气球的情境。九个气球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体会有剩余的平均分,这里用气球作为分的原物,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有半个,所以也能比较有效的突破平均分也有剩余这一难点,如果用其他的材料比较难以讲解。这里,我用实物和真人进行分,仅让学生理解了有剩余的平均分,还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教材上有的资源,我也充分利用,让实物分完后再到书上用连线的方式进一步强化,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五)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兔安家》。首先我对为什么选择本课题进行分析。

我们教研组研究的课题是《通过算理分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前期,我们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每位教师都立足本课题,以计算课为切入点,进行对此课题的研究。通过组内研讨,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算理分析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意义。

如果只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那么学生就只会机械的模仿计算。如果加强算理分析,那么学生所达到的目标就不仅仅是知道怎么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么算,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何加强学生对算理的分析呢?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并达成了共识,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丰富,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数形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理解算理是很有帮助的,在课题的引领下我选择的课题是《小兔安家》。

由于二年级对算理方面的要求不是太严格,但是二年级学习的乘法口诀和除法却是算理分析的基础。本节课《小兔安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这部分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之前学生对除法已经有了两次接触,第一次是在分一分,初步的体会除法的意义,第二次接触是在《小熊开店》能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除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出发的意义熟练解决问题。

这节课中我将重点关注学生求商的方法和除法算式的意义,为学习乘除法的综合运算以及学习分数做准备,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时我尽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这节课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赛激趣等几个活动。

以上就是我本次的说课,谢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六)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够用米和厘米为单位进行估测和测量。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教材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现实情境,安排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对米以内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是估测、测量活动以及掌握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准备】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在教学前我还为学生准备了10厘米长的纸条,让他们自备一把直尺、一支铅笔,一张光盘。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教学中,我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景,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为一体,突出了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首先是操作体验,通过估测、测量让学生体验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然后是综合体验,让学生在身上或身边找长度是1毫米或1分米的物体,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说学习评价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七)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七单元《买球》。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流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买球》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七单元第7677页的内容,本课知识是在已经掌握了27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编制口诀的基础,教材在口诀的引入和解决问题时设计了买足球、买蓝球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得出8、9的乘法口诀。在8和9的乘法口诀中,没学过的口诀只有3句,教材创设的情境中的两个问题都是针对还没有学过的口诀提出的。这部分知识是为学生以后学习乘法、除法打基础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及本课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经历编制8,9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中掌握8,9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运用8,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合作意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9的乘法口诀。

难点:发现8、9乘法口诀的规律,探索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二、教法运用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数学理念,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法:

1、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迁移规律,做好知识铺垫。教师创设一个买球情境,再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情境中的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88=?99=?的算法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口诀来推算,然后组织小组或全班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探索、概括、推理能力。

三、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学法有:

1、自学研讨法:学习8、9的乘法口诀时,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88=?99=?的算法,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研讨,然后在班内汇报交流,质疑解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自学探索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和概括推理能力。

2、尝试法:教学中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编出口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讲出自己的依据,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自由,学生在探索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加深对学习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将采用以下步骤: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索新知深入探究、寻找规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课堂小结、激励评价五个环节组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体育用品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导入新课。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取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一,买8个足球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然后班内交流。在学生探索88=?的算法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口诀来推算。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独立编出8的乘法口诀,师板书。

2、解决问题二,买9个蓝球一共要花多少钱?,编出9的乘法口诀。

(三)深入探究、寻找规律

1、让学生观察8、9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可能出现56种情况)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做出评价,并指出这些规律可帮助记忆口诀。

3、教师与学生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手指游戏记忆法。使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记忆口诀的方法。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分四个层次)

1、对口令,同桌合作;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几条腿?

2、比一比、连一连;

3、根据图中的素材解决问题;

4、九九歌;农谚中的九九加一九,共多少天?

(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结合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

五、板本设计.

买球(8、9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一九得九

88=64元二八十六二九十八99=81元

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

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六八四十八六九五十四

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

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

教学重点:

会比较大小、多少掌握方法积累经验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大小、多少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演示过生日的场景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加淘气妈妈的生日宴会,看看她的生日怎么过,餐桌上都有什么?

学生看图说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设疑激趣

生日宴会不可缺的是什么啊?(蛋糕)

二、互动新授

1、比较大小(板书比大小)

如果把蛋糕切成这样,说一说,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蛋糕的大小)

课件出示蛋糕的大小图,得出③号最大,①号最小。

西瓜切成这样你们也能比较它的大小吗?得出结果:①号最大,③号最小。

2、比较多少(板书:比多少)

(1)下图是为淘气一家三口分配好的饮料,观察杯子的大小。

思考:哪个杯子装的饮料最多,并打。最少的又是哪杯,画○。

(2)学生观察,举手发言

(第二杯装的最多,第三杯装的最少。因为它们的杯子一样高,但是第二杯的杯子最粗,所以装的最多,第三个杯子最细,装的最少)

(3)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瓶子,哪个装的多?

这两个饮料瓶子高矮形状都不一样,用眼睛不能准确的判断出多少,你能想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吗?

请学生看书本和思考,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瓶饮料的多少。(1、各倒在空杯里。2、首先把其中一瓶倒空,再把另一瓶饮料倒进空瓶)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的题目。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

2、请学生说出1、2题的答案。

3、练一练第3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发现根据倒出的多少来判断两个瓶子谁装的多。

4、第4.5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比较了蛋糕、西瓜、杯子和瓶子等物体来感知大小与多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中获益良多。

板书设计:

过生日比大小

比多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