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德州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精)

2021-12-31
地震应急预案 大厦电梯设备被破坏应急预案 酒店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

针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故,我们需要制定紧急的处理方案,应急预案要保证最大限度的保护更多的人,如何写好一篇应急预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德州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精)》,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各县

(1)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要求,派员参加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办公室工作;

(2)负责起草抗震防灾、救灾工作的有关技术性文件,对市住建局地震应急工作提出技术性建议;

(3)根据指挥小组的指示,负责组织工程抗震专家和有关人员参加地震灾区现场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工程抗震工作;

(4)指导地震灾区(或临震区)的勘察设计力量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的震时应急评价、工程抢险和震害调查等工作;

(5)指导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严重违反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地震中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工程质量责任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6)根据指挥小组的指示,负责组织勘察设计力量对灾区(或临震区)进行对口技术支持或支援。

3.5.3市住建局工程科

负责指导灾区(或临震区)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施工力量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抢险、排险、应急检修、应急加固,临时建筑搭建等工作;根据指挥小组的指示,组织力量对灾区(或临震区)进行对口技术支援;负责制定灾区震后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

3.5.4市住建局城建科

负责对灾区(或临震区)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应急检修、加固、抢险、排险、快速修复和恢复重建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负责指导灾区对受损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进行技术鉴定,实施应急恢复方案,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负责灾区城建系统震害损失的统计汇总工作;负责组织全市城建力量对灾区(或临震区)进行技术支援。

3.5.5市住建局村镇科

负责对灾区(或临震区)村镇建设系统开展村镇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应急检修、应急加固、抢险、排险、快速修复和恢复重建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灾区或临震区村镇的公共建筑和民居进行安全鉴定和排险加固工作,提高农村居住安全水平和抗震防灾能力;负责灾区村镇建设震害损失的统计汇总工作;负责制订灾区村镇重建规划,对恢复重建工作进行技术支援。

3.5.6市住建局综财科

负责灾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震害损失的汇总上报和救灾资金的申请工作;负责建设系统防灾、救灾资金的应急拨款工作。

3.5.7市住建局人事科

负责组织机关及系统全体党员力量对灾区(或临震区)进行技术等各项支援。

3.5.8市建管处

负责指导灾区(或临震区)的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施工力量开展房屋建筑抢险、排险、应急抢修、加固等工作;负责组织全市施工力量对灾区进行技术支援;负责对灾区简易住房和临时建筑(构筑)物的建设进行技术指导。

3.5.9市房屋征收开发办

负责协调灾区城市房屋建筑震害损失的统计汇总工作,对灾区城市房屋建筑的应急检修、加固、抢险、排险、修复维护、减轻次生灾害等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负责组织房地产管理系统对灾区(或临震区)进行技术支援。

3.5.10市质监站

负责对灾区受损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受损的原因,对应急抢险、排险、快速修复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5.11市造价办

负责组织建筑经济等专家组成震害考察组,对灾区受损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进行工程震害调查,评估震害经济损失;对应急抢险、排险、快速修复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5.12市城建档案馆

负责指导灾区城建档案查询、调送等工作,对应急抢险、排险、快速修复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各类馆藏档案支持;督促各县、市、区城建档案馆进一步完善城建档案资料的管理,提高快速查询、调送原始档案的能力;重要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应有数字化异地备份档案。

4.应急响应

4.1等级标准和响应级别

4.1.1地震等级标准

根据《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分为四个等级:

一般地震灾害:指省内发生里氏5.5级;M里氏6.0级地震,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少数人员伤亡。

较大地震灾害:指省内发生里氏6.0级;M里氏6.5级地震,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重大地震灾害:指省内发生里氏6.5级;M里氏7.0级地震,或人员伤亡200至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以上的地震。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指省内发生M里氏7.0级地震,或人员伤亡数超过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

4.1.2地震响应级别

市住建局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按照地震灾害等级标准划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

地震灾害等级响应级别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Ⅰ

重大地震灾害Ⅱ

较大地震灾害Ⅲ

一般地震灾害Ⅳ

4.2分级响应

4.2.1Ⅰ级响应-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

4.2.1.1接到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关于市内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通知后,立即启动市住建局破坏性地震应急Ⅰ级响应。市住建局地震应急指挥小组开始工作,并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要求,立即召开指挥小组紧急会议,传达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指示,通报震情、灾情,讨论制定科学的抢险救灾方案,部署市住建局的地震应急工作,同时向建设厅报告地震震情和灾情。

4.2.1.2指挥小组办公室立即建立与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系,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和救灾情况;指挥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补充、核实有关灾情和救灾情况;指挥小组办公室收集汇总后向指挥小组报告,同时及时向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汇报。

4.2.1.3立即抽调必要的人员、车辆和设备,组成市住建局地震灾区现场工作组,迅即奔赴地震灾区,在市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指导灾区建设系统对灾区受损的的供排水、燃气、热力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进行抢险修复,尽快恢复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对灾区房屋建筑进行震时应急评价和工程抢险;对本系统处在地震灾区的次生灾害源点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对已发生次生灾害的源点进行抢险修复,防止次生灾害扩展蔓延;指导灾区建设系统协助地震部门进行震害评估。

4.2.1.4随时准备接受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和省建设厅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指示、收集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并与市局地震灾区现场工作组保持联系,随时掌握震情、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随时准备组织增援。

4.2.1.5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的要求,派员参加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办公室工作。同时,指挥长(或副指挥长)随时准备参加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组织的赴地震灾区工作组或慰问团等活动。

4.2.2Ⅱ、Ⅲ级响应-重大、较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

4.2.2.1接到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关于市内发生重大、较大地震灾害通知后,启动市住建局破坏性地震应急Ⅱ、Ⅲ级响应。市住建局地震应急指挥小组开始工作,并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要求,立即召开指挥小组紧急会议,传达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指示,通报震情、灾情,讨论制定科学的抢险救灾方案,部署住建局的地震应急工作。

4.2.2.2指挥小组办公室立即建立与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了解有关灾情和救灾情况;指挥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补充、核实有关灾情和救灾情况;指挥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同时向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汇报。

4.2.2.3组织市住建局地震灾区现场工作组,尽快奔赴地震灾区,在市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指导灾区建设系统对灾区受损的供排水、燃气、热力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进行抢险修复,尽快恢复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对灾区房屋建筑进行震时应急评价和工程抢险;对本系统处在地震灾区的次生灾害源点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对已发生次生灾害的源点进行抢险修复,防止次生灾害扩展蔓延;协助地震部门进行震害评估。

4.2.2.4随时准备接受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指示、收集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并与省厅地震灾区现场工作组保持联系,随时掌握震情、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随时准备组织增援。

4.2.2.5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小组的要求指挥小组办公室工作。

4.2.3Ⅳ级响应-一般地震灾害应急响应

接到省政府关于省内发生一般地震灾害通知后,启动市住建局破坏性地震应急Ⅳ级响应。市住建局办公室建立与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系,随时听取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掌握震情、灾情和救灾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必要时及时抽调人员奔赴灾区进行抢险救灾和对口支援。同时,协助地震部门进行震害评估,

4.3应急通讯

指挥小组与上、下级抗震救灾部门应急通讯的主要方式是电话、传真和计算机网络,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救灾需要,配备必要的无线对讲机等通讯设备。指挥小组办公室应掌握组长、副组长、指挥小组成员、上下级抗震指挥小组办公室以及有关单位的联系方式,包括:办公室电话、家庭电话、手机、传真、电子信箱等。

4.4信息报送与新闻发布

4.4.1信息报送

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破坏性地震震情灾情信息的收集、汇总,统一报送市住建局指挥小组或局办公室。力求快速、准确、详尽。

地震震情灾情信息报送的内容包括:地震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震级,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工程抢排险情况;必要时可配以图片、录象等。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地震震情、灾情信息报送的工作预案,明确地震震情、灾情信息报送的具体负责单位,并按规定配备必要的资料收集、整理、报送的装备,确保准确及时、快捷、全面地报送地震震情灾情信息。

4.4.2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要坚持实事求是、适度把握、及时全面的原则,按《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

4.5应急处置

4.5.1工程检查与抢险抢修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对重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重要房屋建筑进行检查,发现险情要立即制定应急恢复技术方案、措施,实施抢险、排险、抢修,设法恢复其使用功能,避免灾害的进一步发生和扩大。

4.5.2震害调查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房屋的抗震鉴定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示或应地震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市住建局应积极组织、指导有关技术力量对灾区受损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进行震害调查和震时应急评价,确定处理方案。条件允许时,应做进一步的检测和安全鉴定。

4.5.3简易住房建设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指挥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指导灾民简易住房搭建的技术指导工作,包括:选择安全适用的场地;因地制宜地制定灾民简易住房建设的方案及技术措施;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为灾民简易住房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4.5.4恢复重建计划

地震应急后期,市住建局着手组织有关部门调查灾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受损情况并制定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计划,其内容包括: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灾情概况;恢复重建方针和原则;恢复重建规划方案,恢复重建技术管理要求;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的实施步骤及对策;恢复重建资金安排等。

4.6应急结束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期结束后,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期随之结束。

5.后期处置

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后,地震灾区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总结应急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汇总上报市住建局。同时要按抗震防灾规划要求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勘察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对严重违反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地震中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市住建局组织科研、设计单位赴地震灾区,对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破坏机理进行科学考察和分析研究,形成考察报告,为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指挥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和指挥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应急期间必须保证计算机和手机处于开机状态,保障地震应急期间通讯与信息传送渠道畅通。

各县、市、区城建档案馆应进一步完善城建档案资料的管理,同时提高快速查询、调送档案、资料的能力;重要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应有备份档案。城市水源和供排水系统、重要房屋建筑、城市燃气供热、住宅区的物业、重要风景名胜区、公共交通、城市道桥等管理部门要管理好本单位工程设施的相关资料。

6.2应急装备保障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当地日常工作、事故防范和抗震、抗风、抗洪等防灾需要,统筹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工程抢险设备、物资的配备、储备和调配方案,纳入数据库,并报市住建局备案。

6.3应急队伍保障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好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基本队伍,并纳入数据库,同时报市住建局备案。

工程抢险力量主要由施工、检修、物业人员组成,担负工程设施抢险和安全保障工作;抗震鉴定力量主要由从事勘察、设计、质监等工作的技术专家组成,担负工程设施抗震鉴定、研究应急对策的任务;应急管理力量主要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机关工作人员组成,担负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管理任务。

6.4技术储备与保障

组织、鼓励有关勘察、设计单位开展工程抗震研究,为提高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和城市道桥建设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安全鉴定支援预案,配备必要的鉴定设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安全鉴定水平。

6.5宣传培训和演习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本着积极、稳妥、适度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抗震救灾知识的宣传,提高建设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对抗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地震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城市水源和供水系统、重要房屋建筑、燃气供热、重要风景名胜区、公共交通、道桥和住宅区的物业管理等部门要加强管理,并结合《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定期组织演练。

6.6监督检查

市住建局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接受上级建设部门监督检查。

7.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旅游学院地震预案

旅游学院地震预案

为确保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防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学校防震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主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综合管理办公室兼防震办公室,主任室为指挥部。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A、各班学生在上课(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按下列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场中央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中央。

就餐时间: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按离出口"近及远"原则撤离,即按座位自左到右、自前到后撤离到操场中央;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当地党委政府。

四、其它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本预案从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篇3:物业宣传:地震自救

物业宣传:地震自救

遭遇地震该如何逃生自救?

(一)不幸被埋压应怎样处理?

1.不幸被埋压时,要保持冷静,轻轻活动身体,使各部位脱离被压的困境;在被埋压范围内寻找可以利用的水,食物,设法延缓生命,等待外援。

2.被埋压时,若受伤重,暂时不能脱险,被埋压肢体不能摆脱出来,不要乱喊乱动而消耗体力,要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救援。

3.寻找手边可以敲击的金属物品或发出明显声音的物体,做好敲打呼救或呼喊呼救的准备,随时等待救援。

4.有可能的话,找一个容器可以用来接尿,以备无水时代用。

5.坚定必胜信心,鼓励自己克服困难,顽强生存。

(二)不幸出血怎么办?

1.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做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2.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3.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03kkk.cOm精选阅读

第三中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第三中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一、单位概况,防震减灾薄弱环节和可能造成的灾害:

地震的危害是很大的,它即可以毁坏物质财产,又可能直接和间接的危害生命。地震的发生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们情绪的不安。学校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人员集中。我校现有学生2500多人,教师150人一旦发生地震,人员疏散、逃生非常重要,困难很大。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做好我校的地震预防工作。

二、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书记、行政副校长、德育副校长

组员:办公室主任、学生处主任、总务主任、各年级组长

三、领导小组职责:

校长:第一责任人,负全面责任,全面领导和指挥。

书记:协助校长抓好全盘工作。

行政副校长:主要负责紧急避震师生的疏散,重要设备、仪器的安全防护措施,组织抢险救灾。

德育副校长:主要负责学校师生临震和震后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紧急避震师生的疏散,震后伤亡人员的救护安置,住校生的食宿安置。

办公室主任:协助校长协调各方面工作,并做好汇报和记录。及时了解掌握震后学校的全面情况向校长汇报。

学生处主任:做好临震和震后对师生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安排。紧急避震时协助年级组长组织师生有秩序地疏散,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震后救护安置伤亡人员,解决住校生的食宿,安定师生的思想情绪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和复课工作。

总务主任:协助行政副校长紧急避震时师生的疏散和总务人员工勤人员对重要设备和仪器进行安全防护,抢险救灾。

各年级组长:紧急避震时负责本年级所在的主要楼层学生的疏散工作。清查学生人数,临震和震后对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安定学生的思想情绪,做好学生的安全防护和复课工作。

抢险救灾队伍:

抢险救灾队伍由总务人员、工勤人员、学校35岁以下的教师组成,紧急避震时要分布在各出口处,指挥疏散学生,震后在行政副校长的带领指导下抢险救灾。

临震和震后工作:

1、抓好临震教育工作。在楼内遇到地震,要就地蹲或爬在桌子下。避开电视机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在老师的组织下有组织的撤离。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角,同时解开衣领钮扣,保证呼吸畅通。

2、在楼外遇到地震,应迅速远离建筑物或危险物,然后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震。

3、如果不幸被坍塌物埋压,要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援。同时设法改善环境,先把双手从埋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它危险物,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后又被埋压。

4、设法与外界联系,寻找通道,尝试自行脱险。如暂时不能脱险,要寻找食物和水。如果受伤,要设法包扎、止血,尽量防止伤口感染。尽量闭目休息,节省体力,静待救援。

5、震后抢险救援人员要立即赶到现场,寻找遇险人员。

6、根据各班脱险人数,有目标有重点地寻找,特别是出口处要作为搜寻的重点部位。

7、现场周围要安排好警戒人员,不准非排险救灾人员靠近,防止余震发生,造成伤亡及不法分子乘机哄抢国家财产。

8、在抢救遇险人员的同时,要安排保护好重要设备、仪器等,等遇险人员脱离危险后,集中力量抢救并转移到安全地区专人保护。

9、由校医负责受伤人员的简单处理后派人及时将伤员送到避震疏散医疗区治疗。

10、协助医疗防震部门做好震区防疫工作,防止流行病发生。

11、加强食堂的管理,餐具消毒,饮用水消毒和饮食卫生,饮食环境卫生管理,以防发生中毒和传染病。

12、及时搭建临时帐篷解决住校生的宿舍。

参考资料:E市第十六中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样板


E市第十六中学(学校)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为保证我校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生命和财产损失,提高我校在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反应能力,优化人、财、物等应急资源配置,建立紧急救助体系,提高行动效率,学校制定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市第十六中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一、学校概况

**市第十六中学,1988年迁入现在校址。学校占地面积3168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229.52平方米。操场为标准300操场。可容纳2500人。目前,这个操场已建成应急避难场地,具备一定的应急功能。地震发生时大操场可作为应急避难场地无偿向周围居民开放。全校共有38个教学班。1945名学生,150名教师。各办公室、图书馆、专用教室等都配备灭火器。以、二号教学楼各有疏散通道3处,分布在教学楼的左、中、右位置。

法人代表:*(校长)。电话:87**23

主管校长:*。电话:87*65。

安全处干部:*。电话:87*09转8*7。

二、地震应急机构设置:

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震时地震应急领导小组设在传达室。若传达室不能使用则设在应急帐篷内,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校长)

副组长:**

组长不在时依次由副组长代行组长职责。

**市第十六中学地震应急领导小组下设5个分组:

1)指挥组

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指挥协调,及时掌握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汇报,贯彻传达领导小组的命令,组织有关各组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抢险救灾。

2)疏散组

组长:*

组员:各年级组长及各班班主任、高一年级男学生应急救援志愿者。

职责:在现场指挥下坚守岗位,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有秩序地将全体师生疏散到安全地带,疏散过程中,避免拥挤踩踏,以保证全体师生快速、安全地撤离现场。高一年级女生应急救援志愿者负责维持疏散秩序。

3)医疗救助组

组长:*

组员:各班主任教师、初三年级应急救援志愿者

职责:明确职责分工,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4)物资保障消防治安组

组长:*

组员:**、高二年级男生志愿者。

职责:负责维护学校内出入口秩序,做好消防治安力量的准备,了解校内各区域的情况,加强巡视。维持避难场所秩序,做好家长的接待和协调工作。负责搭建帐篷和应急厕所。

5)宣传统计工作组

组长:*

组员:*

职责:开展地震知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根据市区地震局的震情预报,做好宣传工作,并认真做好地震的监测、上报工作,为地震灾害的快速评估做好准备。

三、接到政府地震预警的应急反应

接到政府或教委等上级领导部门的地震预警后,学校地震应急领导小组及下属五个分组成员应立即到岗,启动预案。

四、感知地震发生时应急反应

1、校方处置措施

(1)立即停止教学,播放广播组织师生按疏散路线有秩序的尽快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并清点人数及时上报,(如停电无法广播,可利用哨声紧急疏散,紧急疏散哨为三短一长.)此时疏散组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应急救援志愿者应及时赶到现场指定地点,组织疏散学生,以防出现混乱。

负责楼内疏散的老师位置安排如下:

一号教学楼:

一楼:东楼梯口:*中梯口:*西楼梯口:*

二楼:东楼梯口:*中梯口:*西楼梯口:*

三楼:东楼梯口:*中梯口:*西楼梯口:*

四楼:东楼梯口:*中梯口:*西楼梯口:*

二号教学楼:

一楼:东楼梯口:*西楼梯口:*

二楼:东楼梯口:*西楼梯口:*

三楼:东楼梯口:*西楼梯口:*

四楼:东楼梯口:*西楼梯口:*

场内巡视:各班老师。(学生由各个地点集中到水泥操场后,各班老师组织好本班的学生,马上清点人数,检查受伤情况,并及时上报统计组。)(可以安排能力强的学生志愿者在楼外参与疏导。)

(2)所有使用电器设备的人员,立刻切断电源。

2、各班任课教师处置措施

各班任课教师在感知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如是上课时间,告诉学生不要乱动,将身体尽量蜷成一个球,用手护住头和胸,躲在课桌底下,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感觉晃动过后,应立即组织向外疏散。

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门的前后学生立即把门打开1、3、5行的学生走前门2、4、6行的学生走后门.撤出教室后,按班为单位顺序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疏散,年级组长,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楼层楼梯处疏导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顺序撤出。如是课间休息时间感知地震发生,各班上一节课任课教师应迅速赶到本班,组织教室内学生疏散,其他楼梯口负责疏散教师应迅速赶到指定位置并边走边组织学生按划好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所有师生撤离到就近的操场(应急棚宿区)待命。撤离教学楼的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之内。高楼层学生如在短时间内来不及撤出,应由教师带领躲在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屋内。然后择机撤出。

3、来不及疏散的学生,由负责各楼梯口疏散的老师和负责巡视的老师组织到各层中厅紧急出口等待救援.

4、感知地震发生时如多功能厅有活动,由组织活动的本校老师负责迅速打开前后门撤离到水泥操场.

5、校方各工作小组立即进入战备状态,按照各小组职责到达指定位置,开展各项应急救灾工作。各班疏散到指定地点后,马上清点人数,察看伤情,并由统计组的志愿者上报给统计组老师,各班班主任此时应做好学生的安抚教育工作。医疗救护组的成员,马上按小组开始进行紧急救护工作,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后勤保障组开始搭建应急帐篷,临时厕所。等待政府救援。


源自房地产资料下载6、所有师生撤离到水泥操场操场待命。

7、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本地区发生的震级大于或等于6.0,小于7.0级,或者在邻近地区发生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对本地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进入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程序。

1、学校防震减灾工作小组迅速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实施自救和护救,并视灾情请求外界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2、随时监控本地区震情,统计震后受灾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

**市第十六中学

20**-10


源自房地产资料下载

湖北省地震应急预案(精)


湖北省地震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各级政府立即自动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本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

省政府负责全省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处置的统一领导工作。

各市(州)、县(市)政府在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组织实施本辖区地震灾害事件的处置工作。

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条快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湖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经省政府批准,领导和指挥调度防震减灾工作的湖北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湖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湖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湖北省地震局。负责贯彻落实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承担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2.2省地震局

省地震局负责湖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事务,组织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工作。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各级地震监测台网对地震监测信息进行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存贮和报送;群测群防网观测地震宏观异常并及时上报。湖北省地震监测预报中心对全省各类地震观测信息进行接收、质量监控、存储、常规分析处理,进行震情跟踪。

3.2预警预防行动

省地震局划定地震重点危险区,上报省政府并抄报中国地震局;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州)政府;市(州)政府及时部署防震工作。

在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的基础上,省地震局组织震情跟踪工作,提出短期地震预测意见,报告省政府并抄报中国地震局;省政府决策发布短期地震预报,及时做好防震准备。

在短期地震预报的基础上,省地震局进一步组织震情跟踪和地震趋势分析会商工作,提出临震预测意见,报告省政府并抄报中国地震局;省政府决策发布临震预报。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根据湖北省地震活动情况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4级: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我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1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55.9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5.4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4.0--4.9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4.1.2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I级响应;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

如果地震灾害使灾区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上级政府支援,或者地震灾害发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应根据需要相应提高响应级别。

4.2信息报送和处理

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

震区地方各级政府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向上级政府报告并抄送地震部门;重大地震灾害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

省民政、公安、安全生产监管、交通、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环保等职能部门和单位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报湖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

省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收到特别重大、重大地震信息后,及时报省政府办公厅,同时抄送省民政厅;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湖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省地震局和有关市、州地震局依照有关程序和规定组织发布灾情和震情趋势判断的公告;适时组织后续公告。

4.3通信

及时开通地震应急通信链路,利用公共网络等,实时获取地震灾害现场的情况。

地震现场工作队携带通信设备赶赴灾害现场,保持灾害现场与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实时联络。灾区信息产业部门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

4.4指挥与协调

4.4.1I级响应

由省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组织、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市(州)政府配合国务院和省政府实施地震应急工作。

4.4.2Ⅱ级响应

由省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省地震局在省政府领导下,组织、协调省级地震应急工作。市(州)政府配合省政府实施地震应急工作。

4.4.3Ⅲ级响应

在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州)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省地震局指导、协调灾区地震应急工作。

4.4.4Ⅳ级响应

在省政府和市(州)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市)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省地震局指导、协调灾区地震应急工作。

对于I-Ⅳ级响应,灾区市(州)、县(市)政府要根据职责和规定,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在省政府领导下,主动开展地震应急先期处置工作。先期处置工作按照《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执行。

4.5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组织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灾区搜救工作;协同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救援行动。

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组织指挥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

省公安厅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赶赴灾区,扑灭火灾和抢救被压埋人员。

省卫生厅组织医疗卫生救援队伍抢救伤员。

各级各类救援队伍要服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与协调,救援队伍之间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各种救援功能的衔接与相互配合,在救援行动进程中随时报告救援行动进展、新发现的情况、需要请示的问题。

4.6群众的安全防护

省民政厅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其他部门应予以支持和配合。

当地政府具体制定群众疏散撤离的方式、程序的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警戒和防护措施。

4.7次生灾害防御

省公安厅指导、协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处置地震次生灾害事故。

省水利厅、建设厅、交通厅、卫生厅、信息产业厅等部门对处在灾区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场所或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省环保局加强环境的监测、控制。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

省发改委、省质检局、省安监局督导和协调灾区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行业和设施采取紧急防范和处置措施。有关部门、单位应予以支持和配合。

4.8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

省地震局向震区派出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队伍,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增强震区的监测能力,协调震区各观测项目的监测工作,对震区地震类型、地震趋势、短临预报提出初步判定意见。

4.9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特别重大或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各级政府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灾区所在的市(州)政府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省政府根据灾情,组织和动员全省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

4.10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

省地震局向震区派出灾害考察、评估队伍,开展地震烈度调查,确定发震构造,调查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等工作。

4.11地震灾区生命线工程的紧急处置

省建设厅、水利厅、交通厅、电力等部门依据职责分别对可能受损的高大建筑物、水库、堤坝、桥梁、隧道、给排水、燃气热力等要害设施进行检测和安全鉴定工作,视情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解除危险。

省环保局依据职责对可能产生的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进行调查、检测,迅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消除污染危害。

4.12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工作原则,省地震局、省民政厅按照《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和本部门职责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4.13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达到上述条件,由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的原机关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当地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5.2社会捐助

省民政厅负责接受并安排社会各界的捐助。

5.3保险

省保监局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

5.4调查和总结

省地震局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总结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上报省政府。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建设并完善通信网络,存储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应急救灾相关单位的通讯录并定期更新。省通信管理局、信息产业部门做好灾时启用应急机动通信系统的准备。

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6.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6.2.1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省地震局要储备部分必要的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仪器设备、工程抢险装备等资源数据库,有关部门、单位应予以支持和配合。

6.2.2应急队伍保障

包括:人员抢救队伍、工程抢救队伍、医疗救护队伍、地震现场应急队伍、次生灾害特种救援队伍、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

6.2.3交通运输保障

省交通厅、武汉铁路局、民航湖北监管办等部门组织对被毁坏的公路、铁道、港口、空港和有关场所或设施的抢险抢修;协调运力,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优先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6.2.4电力保障

省电力主管单位尽快恢复灾区被破坏的电力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功能等,保障灾区电力供应。

6.2.5城市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

省建设厅、水利厅、交通厅等部门组织力量对灾区城市中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交通等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

6.2.6医疗卫生保障

省卫生厅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暴发流行;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

省经委、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有关部门要保障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等的紧急调用。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灾区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对药品、医药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6.2.7治安保障

省武警总队加强对首脑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省公安厅、省武警总队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6.2.8物资保障

省粮食局保障灾区所需粮食的调运和供给。

省商务厅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省民政厅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6.2.9经费保障

省财政厅对地震应急所需经费,按《湖北省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6.2.10社会动员保障

各级政府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动员机制。

6.2.11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城市和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的城市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公共场所和家庭配置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

6.2.12呼吁与接受外援

省民政厅、商务厅、外侨办等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震情、灾情,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援助,提出急需救灾物资种类、数量、援助捐款总金额。

省民政厅负责接受国际社会提供的紧急援助款物。

省红十字会,依据中国红十字总会的授权,接受和安排境外红十字会和国际社会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提供的紧急救援。

6.3技术储备与保障

地震应急专家队伍作为地震应急的骨干技术力量,包括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和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及后备队伍的专家群体,服务于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地震监测和趋势判断、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考察、建筑物地震现场安全鉴定。

6.4宣传、培训和演习

公众信息交流:各级地震、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培训:各级政府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演习: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

6.5监督检查

由省地震局会同省政府有关部门,对《湖北省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应急措施到位。

7其他地震事件处置

包括有感地震应急、平息地震谣言、特殊时期戒备、应对毗邻震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8附则

8.1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

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公用设施。

建筑物地震现场安全鉴定:指对震损建筑物状况和原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的安全鉴定。应依据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报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GB18208.2-2001)进行。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震及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房屋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物品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财物等破坏市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置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文物古迹和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场地和文物古迹破坏不折算为经济损失,只描述破坏状态。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2预案管理与更新

因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需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调整等原因,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为5年。

8.3奖励与责任追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对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

8.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分享:小区盗窃与破坏事件应急预案(精)


盗窃和破坏事件应急预案

1.任一员发现工盗窃和破坏事件或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查清楼号、单元号、楼层,通知保安部或当班保安领班派员前往现场查验,并通知监控值班员密切注意相关画面,监视犯罪嫌疑人动向。

2.保安巡逻时发现有人在小区内实施盗窃或破坏行为,应马上用对讲机向保安部经理或当班领班汇报,并通知消防监控室协助监视;同时保持冷静,如能处理的可及时处理,否则监视现场,记住犯罪嫌疑人的面貌、体形、服饰和特征,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逸,并注意自身安全。

3.保安部经理或当班领班接报后,视情况尽快派适当数量的保安赶赴现场,尽可能制止一切盗窃和破坏行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堵截捉拿犯罪嫌疑人,同时向警方报警。

4.保安人员在事件中捕获犯罪嫌疑人,应询问记录后移交警方处理,并根据警方要求提供情况和证据,严禁施刑拷打、审讯和扣押,并应劝阻业主和围观人员打骂犯罪嫌疑人。

5.若犯罪嫌疑人在警方到来以前已逃离现场,保安人员应注意保护现场,阻止任何人员进入或接近现场,并不得触动现场任何物品和门窗,等候警方前来处理。

6.如在作案现场发现有人受伤,应在保护好现场的基础上,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护。

7.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若有需要可临时关闭所有出入口,劝阻业主及访客暂停出入,配合防止犯罪嫌疑人乘机逃逸。

8.警方人员到达后,保安员应清楚记下警官官衔、编号及报案编号,并积极提供线索,配合警方人员办案。

9.在事件中涉及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应摄下照片或录像,留下当事人员和目击者,供警方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和落实赔偿。

分享:市医院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精)


市医院防震减灾应急预案(五)

为保证医院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市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zz医院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市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把全院职工和患者及家属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维护我院安全与稳定,建立健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长效机制,掌握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主动权。

二、组织保障

1、领导小组

我院防震减灾工作在卫生局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zz

副组长:zz

成员:zz

2、工作原则

预防和处置医院突发性地震事件工作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麻痹大意,不掉以轻心,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处理。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并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

三、安全保障

1、防震减灾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具体负责落实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各科室根据职能分工,各尽其责,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2、认真落实突发灾情及时通报制度,确保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和下达。有关防震减灾等方面的信息专报、日报工作,指定专人负责。

4、要求全院各科室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力度。

四、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听取上级有关地震情况和实情的通报,向上级报告震情和实情,并随时汇报救援工作情况。

2、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对全院职工宣传教育,做好职工、患者及家属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值班值勤,保持通讯通畅,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医院正常医疗护理及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行动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院内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职工、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小区盗窃和破坏事件应急预案(精)


小区盗窃和破坏事件应急预案

1.任一员发现工盗窃和破坏事件或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查清楼号、单元号、楼层,通知保安部或当班保安领班派员前往现场查验,并通知监控值班员密切注意相关画面,监视犯罪嫌疑人动向。

2.保安巡逻时发现有人在小区内实施盗窃或破坏行为,应马上用对讲机向保安部经理或当班领班汇报,并通知消防监控室协助监视;同时保持冷静,如能处理的可及时处理,否则监视现场,记住犯罪嫌疑人的面貌、体形、服饰和特征,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逸,并注意自身安全。

3.保安部经理或当班领班接报后,视情况尽快派适当数量的保安赶赴现场,尽可能制止一切盗窃和破坏行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堵截捉拿犯罪嫌疑人,同时向警方报警。

4.保安人员在事件中捕获犯罪嫌疑人,应询问记录后移交警方处理,并根据警方要求提供情况和证据,严禁施刑拷打、审讯和扣押,并应劝阻业主和围观人员打骂犯罪嫌疑人。

5.若犯罪嫌疑人在警方到来以前已逃离现场,保安人员应注意保护现场,阻止任何人员进入或接近现场,并不得触动现场任何物品和门窗,等候警方前来处理。

6.如在作案现场发现有人受伤,应在保护好现场的基础上,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护。

7.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若有需要可临时关闭所有出入口,劝阻业主及访客暂停出入,配合防止犯罪嫌疑人乘机逃逸。

8.警方人员到达后,保安员应清楚记下警官官衔、编号及报案编号,并积极提供线索,配合警方人员办案。

9.在事件中涉及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应摄下照片或录像,留下当事人员和目击者,供警方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和落实赔偿。

化工企业地震应急救援预案(精)


化工企业地震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目的

为保障本公司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企业概况

2.1基本情况

2.1.1企业基本概况

企业名称:北京xxx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xxx

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从业人员人数:53人

成立日期:xxx年06月06日

生产经营范围:制造、销售环保设备、涂料、玻璃制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建筑材料

2.1.2厂区气候及周边环境

厂区占地面积:9200㎡

所属区域气候特点:

公司所在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具有典型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少雨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且多风少雪。

气温:年平均气温12.1℃。最低温度-11.5℃。

湿度:年相对湿度只有3%左右,年平均湿度55%。

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589.8mm。

地面风:昌平区全年多风,平均风速2.0米/秒,最大风速14.0米/秒。

厂区周边建筑(包括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区):

东:干河渠距离:70m

西:xxx公司距离:50m

南:xxx纸业距离:70m

北:农田距离:100m

3、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3.1组织指挥机构:

消防安全负责人:xxx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xxx

从业人员构成(53人):xxx

A、灭火救援组(21)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火场灭火、人员及物资的救援工作。

B、设备维护组(4)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水、电、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火场现场设备操作等。

C、疏散演练组(12)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火场被困人员疏散、警戒、救护工作。

D、检查巡查组(8)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各项检查工作以及协助疏散组检查火场被困人员有无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E、宣传培训组(7)

组长:xxx

组员:xxx

3.1.1职责:主要负责防火安全教育培训、火场组织人员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残火复燃,为调查火灾原因提供情况等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在岗人员担任。

任务:根据消防安全责任人的指令主要完成;

启动灭火设施进行扑救;

通知有关领导前往火场进行组织指挥;

通知其他人员带来灭火器材、用具等前往火灾现场请领任务;

向着起火点和其他范围发布疏散命令;

通知场内值班电工及时切断相关电源;

向社会有关部门报告,请求协助和支援。

厂内值班人员应确保24小时开通手机,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3.1.2主管领导不在时,要明确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3.1.3其他成员不在岗时要指定后备人选,代替其行使相应职责。

3.2应急救援保障

3.2.1外部救援力量急救中心:120

3.2.2救援物资:厂内可利用安全、消防、个体防护设备器材及分布情况。

表2救援物资分布情况表

设备设施名称数量位置日常维护负责人备注

3.2.3救援队伍

生产现场人员: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关、停车等处理措施;

通讯人员:确保厂区内部及企业与外部救援力量的通讯畅通;

消防人员:对火灾泄漏事故,利用专业器材完成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治安队: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医疗救护队: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活动。

3.2.3.1报警与通讯联络

24小时有效报警

报警讲明如下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是否剧毒品,发生事故的装置部位、物料性质、事态程度、扑救要求及报警人姓名、联络电话等。

24小时内、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内部:xxx

总经理手机:xxx

xxx手机:xxx

xxx手机:xxx

3.2.3.4外部:公安:110、消防:119、急救:120

4.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各个办公室——迅速关掉电源、气源,就近“蹲下,掩护、抓牢”,注意避开空调、电扇、吊灯。

车间——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严禁点明火。

5.地震后的自救互救

5.1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

5.2震后互救

震后,公司救援队伍应立即赶到救灾现场,积极投入互救。

救人的方法,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

6.预案的演练与培训

本预案中涉及到的部门、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的内容,明确其职责。并根据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本预案要求每年在全厂范围内组织职工进行一次演练,各相关部门均应按照事故处理职责分工进行模拟实战的演习,如:疏散、急救、消防、抢险等,在演练过程中,如发现应急预案有关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必须立即进行检查、修订补充,并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建档记录。

根据预案的实施情况,组织员工救援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应急知识、应急技能的培训。

7.由地震引起的火灾、泄漏等安全事故起动公司《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范例


为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给中心造成的灾害,保障中心财产和宾客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

执行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处理小组组长、执行组长或副组长成员到达之前,由总值班员负责处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处理抗震救灾有关事宜;掌握震情和灾情,随时向上级汇报,向指挥部各工作组通报;筹集、调拨救灾经费和救灾物资;负责处理指挥部的日常事务。

二、各组任务与职责

(一)抢险救灾组(建议主要由工程部、中厨、保安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xxx

1、迅速集结人员和器材,抢救被埋压人员;

2、及时运送重伤员和调配救灾物资;

3、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4、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线和设备,迅速恢复供电、供水、供气主要职责:组织指挥全院师生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包括抢救被压埋人员;

5、保证通信联络设备的畅通,确保能够随时接受和发布信息。

(二)医疗救护组(建议主要由市场部人员以及懂得医务常识的员工组成)

负责人:xxx

1、准备充足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根据灾情情况,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重伤员。

(三)治安保卫组(建议主要由保安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xxx

1、加强单位内治安巡逻、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心安全稳定;

2、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况;

3、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4、维护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5、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6、疏导中心交通。

(四)人员疏散组(建议主要由餐饮部、客房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xx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