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方案范文: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2022-01-03
实施方案 体检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住房抗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日常生活中,根据上头委派的任务,我们都需要做好万全的方案实施计划,实施方案是一种安排全面到位的计划性文书,对于实施方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方案范文: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xx年县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字〔20xx〕1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县中小学校招生工作秩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xx年全县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均衡性、公益性和普惠性,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和依法招生,维护广大适龄儿童入学权益,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确保全县中小学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招生原则

(一)坚持依法招生。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的总体目标,各学校必须按照公布的招生片区范围进行登记入学,不得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变相招生”。

(二)坚持房户一致。片区内自有完全产权房产、《不动产权证》(或房地产权证或房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编号)与《户口簿》登记地址一致者,优先安排学位。其他条件的,视学位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学位。

(三)坚持全程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涉及到的“信息采集—信息审核—反馈结果—批次分配学位—入学通知”等工作,全部通过“县中小学新生入学服务平台”完成,平台与相关部门的政务数据审核接口连通,进行房产、户籍、年龄、学籍、务工、经商、纳税、监护人等信息的网上自动验证。

(四)坚持阳光招生。全面推行信息公开公示,加强招生监管,招生过程及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招生。

(五)坚持严控班额。严格按照省定标准控制起始年级班额,有条件的小学、初中一年级每班不超过45人、50人,城区学校每班最多不能超过55人。

三、招生计划

全县小学招生约12430人,初中招生约13900人,确保具备教育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四、招生范围

(一)招生年龄。小学一年级招收20xx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初中一年级招收小学应届毕业生。

(二)片区范围。1.乡镇小学、初中招生:招收本行政区域内的适龄少年儿童和六年级毕业生,中心小学各自确定辖区内各联小(教学点)的招生片区及入学条件,不得跨乡镇、区域招生。2.城区小学、初中招生:招收具有(见附表2)常住城区户口、父母(或其本人、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划定片区内有家庭法定自有住房且实际居住、符合年龄等条件要求的适龄儿童。在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可接收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3.特殊教育学校招生:面向全县招收能生活自理的残疾儿童少年(具体以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和咨询委员会鉴定评估为准)。4.民办小学、初中学校招生:坚持“公民同招”,面向驻地区域及周边,招收自愿就读的适龄儿童及外来务工子女入学。

五、招生办法

(一)录取办法。1.乡镇小学、初中招生。各学校根据户籍和房产对报名学生进行信息审核,严禁招收非辖区范围内的学生。2.城区小学、初中招生。各学校对片区内符合条件的已报名学生,按照“户、住优先”和招生区域类别顺序,依次分4个批次进行学位安排,第4批次须在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才能接收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即:片区学校仅有“一类区域”的,按4个批次依次录取;片区学校既有“一类区域”又有“二类区域”的,先录取“一类区域”前3个批次,再录取“二类区域”前3个批次,再录取“一类区域”的第4批次,最后录取“二类区域”的第4批次。若某类区域、批次报名人数超出空余学位时,采取电脑随机派位。“一类区域”未被录取的学生调剂到有空余学位的其他学校参加录取,“二类区域”未被录取的学生到“二类区域”的第2个学校参加报名。批次划分如下:(1)第一批次。主要指房户一致人员子女;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立功受奖抗击肺炎疫情一线人员子女、我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重大招商项目核心人员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要按照有关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包含下列情况:①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有完全产权房产,且房产、户籍登记地址一致的;②原有房产因旧村(城)改造而搬迁的原住居民子女入学,按搬迁前房产(户口簿、拆迁合同等)所在片区申请学位的;③学生及父母名下无房产,学生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产居住,且学生与父母双方(或一方)户口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口簿上,户口簿与房产地址一致的;④房屋权利人为共同共有,不动产权证(或房地产权证)上只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或适龄儿童,父母或适龄儿童的份额在50%及以上,且房户一致的;⑤现役军人子女。主要包括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子女,驻现役军人子女、在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⑥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⑦抗击肺炎疫情有关一线人员子女。主要指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参与抗击肺炎疫情有关一线人员子女并受到表彰奖励的;⑧高层次人才子女。主要指符合《《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组通字〔20xx〕26号)和相关政策规定,我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子女;⑨重大招商项目核心人员子女。主要指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对外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我县从外地引进且已签约的重大招商投资项目的核心管理人员子女。(2)第二批次。主要指房户不一致,但户籍属于城区的,包含下列情况:①片区内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有完全产权房产且实际居住的,但学生户籍不在此房产地址上的(以下简称“单房产”)人员子女。②学生户籍在招生片区内,但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完全产权房产在其他学区内且实际居住的;③学生户籍在招生片区内,但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在学区内无合法房屋(属小产权性质或租赁房屋)的人员子女。(3)第三批次。主要指学生户籍不在城区的,但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在片区内有完全产权房产且实际居住的;(4)第四批次。主要指无城区户籍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且有自购的无合法手续房屋或租赁房屋。3.民办学校招生。适龄入学儿童和六年级毕业生登录“县中小学新生入学服务平台”的“民办学校”窗口进行报名。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非起始年级招生必须单独提交书面招生计划申请,县教体局依据学校办学条件核定招生数量和确定招生方式,同意后方可招生,否则严禁招生。

(二)招生流程。1.信息采集。7月1日—7月25日,学生家长(其他法定监护人)可登陆“县中小学新生入学服务平台”网页版、微信版、“爱容沂办”APP三种方式进行报名(登陆方式附后),选择各自报名窗口完成信息采集或更改。每名学生只允许填报一所公(民)办学校,但报名卧龙学校初中部的学生可允许再报一所公办学校,一旦被卧龙学校录取,所报公办学校的报名信息系统自动删除。无法进行网络报名的学生,可携带相关证件、证明,到片区内的学校,由工作人员帮助完成信息采集。2.信息审核。7月25日-31日,各学校对提交的学生信息进行审核、校验,对上传材料不完善、不明确的小产权房、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需入户现场调查核实。3.提前批录取。7月26日前,卧龙学校初中部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时,采取电脑随机派位。7月28日前,未按时报到缴费的新生取消录取资格。未被录取的学生于7月31日前,登录“县中小学新生入学服务平台”,到所在招生片区重新报名。4.审核反馈。8月1日-8日,家长于8月1-5日登陆系统查看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会在信息平台显示原因或通过手机短信反馈审核结果(发送至注册的手机号码),对反馈信息需完善修改的,家长要及时修改补充。8月6-8日,各学校对再次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对不能完全满足条件的,需入户现场调查核实。5.学位安排。8月9日—8月15日,分批次进行学位安排。期间,县教体局对各学校审核通过的小产权房、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抽样核查。6.名单公示。8月16日-20日,各学校将拟招收新生名单进行公示。7.入学办理。8月22日起,完成学位分配的学校,家长可通过“县中小学新生入学服务平台”查询电子版“入学通知书”及“入学须知”,并下载打印,按照录取学校时间要求办理入学手续。8.阳光分班。8月28日前,各学校进行均衡阳光分班,分班情况及时公布,接受家长与社会监督。有条件的学校,学生、教师分班要同步进行。9.新生报到。9月1-5日。

(三)其他事宜。1.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所持《户口簿》《房地产权证》(不动产权证)登记时间截止日期为20xx年6月30日。20xx年7月1日至开学前,上述证件新登记或信息发生变化的,根据学校学位情况统筹安排。2.卧龙学校北校区初中一年级计划招收走读生880人(不安排住宿),东校区计划招生2180人(主要招收住宿生,含竞技体校高水平运动员50人、县外招生计划300人)。3.学校片区内公寓、办公用房、商业用房、期房(未交付入住)等,不作为入学依据。4.学生户口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同一户口簿,但空挂于单位、亲戚、朋友户籍上的,不作为入学依据。5.因疾病等特殊情况需延缓入学的,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所在片区学校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经审核批准后可延缓入学。期满,应按规定入学。6.对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入学或造成辍学的,教育部门将联合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提请司法部门依法发放司法文书,敦促家长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学校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小学招生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加强招生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熟业务、素质高的人员参加招生工作。要认真梳理招生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建立风险清单,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控,妥善处理招生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招生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宣传,阳光招生。坚持线上线下联动,通过网上报名平台、县政府网站、教育、传媒等网络媒体和学校门口公示栏、居民小区信息公开栏等多种方式,科学、规范宣传招生政策,招生信息或张贴海报、微信二维码,让广大学生家长明确招生政策及流程。民办学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按有关规定执行。各学校要设立招生咨询办公室,公布咨询地点、时间、人员和电话,指导报名,方便群众。8月20日前,各学校要将招收新生可以公开的基本信息面向全部学生、家长和群众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公平分班,规范办学。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要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安排同年级各班任课教师,阳光分班,避免出现择班、择师现象。各学校严禁考试分班或以各种名义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特色班等,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学校严禁向校外机构或他人介绍生源、提供学生及家长相关信息。加强学籍注册和管理,根据招生报到结果,按时为正常入学的学生注册学籍或办理学籍转接。严禁接收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及抢注学籍、漏建学籍、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

(四)明确责任,严肃纪律。各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九项严禁”纪律要求,杜绝各种干扰,维护风清气正的招生环境,积极构建县教体局与学校、学校与家长的双向监督机制,加强过程督查与指导。县教体局将对城区无法定房产和进城务工(经商)子女审核情况进行重点抽检,对违规宣传、招生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性质严重的按照沂教字〔20xx〕10号《关于规范全县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进行严肃处理;对于违反规定的民办学校,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对在招生过程中因把关不严、失职渎职、态度蛮横等引发群众不满、投诉被查实的,严肃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对发现以招生为由向家长索要钱物等违规行为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五)严格做好疫情防控。要把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贯穿于学校招生工作全过程,严防问题出现。各学校要设置专门场所、专用防疫特殊通道用于招生工作,并提前配备充足的疫情防控日常物品和应急处置物品。要对招生工作场所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所有人员进入招生工作场所,必须测温、消毒、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学校疫情联防联控医疗部门,要主动跟进,配合学校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03Kkk.com相关文章推荐

【荐】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范本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持续深入做好全县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巩固治理成果,健全防治长效机制,进一步防范和遏制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努力把校园打造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现就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排查欺凌隐患,以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以促进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为保障,确保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任务

(一)全面排查欺凌事件。各单位要健全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构、负责人和联系人,制定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实方案,畅通防欺凌工作投诉渠道,并在单位门户网站公布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信息,保证举报信息能多渠道被收集。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学校开展等方式,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围绕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制、制度措施、队伍建设、责任落实、宣传引导、教育惩戒、条件保障等方面,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全覆盖、无遗漏。各中小学校要全面改进和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校门管理制度,保证校园安保人员力量,配备必要安防设备设施,加强校园安防监控视频联网建设和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全校学生开展全面梳理排查。要加强师生联系、密切家校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可能导致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异常行为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二)及时消除隐患问题。对排查发现的苗头迹象或隐患点,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与家长进行沟通,调查了解原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并寻求法治副校长、律师的法律帮助。要对发现的欺凌事件线索和苗头认真核实、准确研判,对早期发现的轻微欺凌事件立即控制,实施必要的教育、惩戒,做到防微杜渐,并举一反三,及时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流程、细化工作举措、防控化解风险、营造良好氛围,切实防止学生欺凌事件发生。要会同公安等部门加大群防群治工作力度,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作为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全面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对近年来发生过学生欺凌事件的学校和地区,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三)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各单位要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有关要求,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压实学校相关岗位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职责、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健全教育惩戒工作机制、校规校纪中明确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处罚规定。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和家长对实施欺凌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情节较重的,学校可给予纪律处分,并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予以训诫。对实施暴力、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应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依法转入专门学校就读。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处置。对遭受欺凌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要严格保护学生隐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事态蔓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坚决避免被欺凌学生受到二次伤害。

(四)规范欺凌报告制度。学校要建立完善学生欺凌和暴力信息报告制度,学校全体教师、员工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都应主动予以制止,并及时向学校报告;学校和家长要相互通知,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情节严重的欺凌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对舆论高度关注、社会影响广泛的欺凌事件,要及时报送县教育局。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基本情况(时间、地点、起因、过程、涉及人员等)和已采取的措施等。报告内容要准确、客观、详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要及时续报。

(五)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本实施方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状况,多渠道向师生宣传有关法制知识和典型案例,加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宣传解读,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要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题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职培训内容,提高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家庭教育力度,采取家长学校等有效途径引导家长注重家风建设,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依法落实监护责任。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影视节目、网络游戏等侵蚀影响。

(六)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制定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压实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和教职工各岗位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预防机制,制定学校或年(班)级反欺凌公约,建立师生联系、同学互助、紧急求救制度,积极探索在班级设置学生安全员,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进一步构建专业研究与评估机制,探索逐步建立学生欺凌数据监测、评估体系,形成理论研究指导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将学生欺凌防治纳入教育质量评价、文明校园创建和教育行政、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及相关岗位教职工工作考评,作为评优评先先决条件。进一步健全问责机制,把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专项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对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督导检查、通报约谈,并向社会公开通报恶性欺凌事件处置情况。对失职渎职的,严肃追责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组织实施

专项治理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宣传教育、制度完善、工作部署、全面排查及相关要求落实阶段;第二阶段为开展集中治理、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阶段;第三阶段为自查督查、集中抽查及迎接国家督查阶段。

(一)部署摸底阶段。各单位要进行全面部署,集中开展排查摸底工作,摸清当前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20xx年3月20前完成。并将排查报告报县教育局,内容包括近三年来发生的欺凌事件、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等。

(二)集中整治阶段。针对摸排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开展集中治理,依法依规做好欺凌事件的调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和制度措施,20xx年6月20日前完成。并将整治报告报县教育局。

(三)督导检查阶段。教育督导机构要对专项治理行动进行全面自查,并7月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市教育局,内容包括专项治理行动基本情况、经验成效、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等。市教育局将对各地教育局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周密部署。各学校要把做好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底线要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治理实效。

(二)部门联动,强化协作。教育局要在属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与法院、检察、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加强协同配合,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强化工作职责,完善防治办法,构建学生欺凌立体防护网,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工作合力。

(三)深入宣传,营造氛围。教育局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专项治理的重要举措、工作进展,深入总结本地治理情况和典型工作经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曝光。要引导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做好舆情引导,防止过度渲染细节,保护受害学生隐私,营造良好治理氛围。

(四)开展督查,确保落实。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围。要会同检察、公安等相关部门对区域和学校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联合检查,指导学校不断改进防治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优秀方案: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实用


为全面促进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进一步引导中小学校按照《县中小学教学常规(20xx修订版)》要求,关注教学质量,抓严抓实教学管理,营造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局工作要点》,结合《基教科20xx年工作计划》,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实施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监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将质量提升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引导中小学校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促进和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组织领导

为了使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此次监测活动中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教育局成立质量监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实施办法

1.监测时间:20xx年11月上旬。

2.监测年级、学科及考试时间安排

教育局决定本学期对全县所有中小学的部分年级(一个班级全员参加)、部分学科进行监测,小学监测年级为五年级,初中监测年级为八年级,中小学均监测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测试时间小学三科共90分钟,中学三科共100分钟。

3.试卷及命题

监测试卷统一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命题。出题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各年段的要求,结合各学科的正常教学进度,完全体现教材目标,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能力的形成情况。

4.考场设置

各校的监测考场统一要求设在多功能教室,确保单人单桌、间隔合理。保证被监测班级全体学生参加监测,班级人数与学生名单要与基教科掌握的相符。

5.监考人员安排

监测工作由教育局基教科组织具体实施。监考人员由基教科成员和其它科室工作人员组成,每个考场一名监考。要求监测工作人员要统一过程管理、严肃学生纪律,监考认真负责,到校后立即对被测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监测结束后,试卷由监考人员和该校一名业务领导共同签名封存,送回基教科205室。

5.试卷的批阅与成绩评定

试卷统一由基教科组织相关人员批阅,批阅结束后认真核算成绩汇总,汇总结束后下发监测情况及结果的通报。

6.质量分析

各学校针对本次学生考试成绩和试卷完成情况,在成绩一周内,到基教科取回本校试卷,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形成文字材料,试卷分析人签字、校长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将试卷及分析送到教育局基教办206室,电子版发送邮箱,联系人:。

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安全工作方案大全


入夏以来,多地发生中小学生溺水事件,令人痛心,教训深刻。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两级关于中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从维护社会稳定、学校安全和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高度,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街道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各社区、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贵”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决防范遏制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

一、加强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

一是紧紧抓住“安全生产月”宣传契机,积极发动宣传,结合相关媒体,通过电子屏幕、微信群等宣传渠道及时深入学校、社区、家庭开展预防中小学溺水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宣传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进一步明确家长和学校两个监护人的责任,做好校内与校外的监管衔接,确保学生校内外的安全。

三是积极发挥社区的作用,将防溺水宣传材料发放、宣传到居民小组,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防溺水内容,深入开展防溺水工作社会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学生安全和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氛围。

二、建立防溺水工作联动机制

街道成立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对辖区的段、铁路运粮河公园、沟等河流、沟塘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排查风险隐患,逐一落实防溺水安全措施,警示标志和抢救措施,并明确包保责任人,落实巡河、沟、塘制度,加强防溺水应急救援,努力减少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街道安委办加强学生防溺水工作督促检查,发生学生溺水事件,要按要求及时上报。

【精选】中小学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工作方案汇编


为深入贯彻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推进县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提升城市文明指数,巩固卫生城市,打造健康学校,根据《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市中小学20xx年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幼儿园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通过建章立制、宣传教育、示范引领,以教育促动学生,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牵动社会,推进我县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断提升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新模式,将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良好习惯。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动手”打卡等形式多样实践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促进整个”。推动各中小学校按照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有关规定,落实好分类垃圾桶的设置点,做到“数量合理、种类齐全、图文清晰、摆放正确、专桶专用、清洁卫生无破损”,方便师生分类投放,确保各类垃圾投放到位。到20xx年底,实现中小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100%,人均垃圾产量实现“零增长”,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以上。

三、工作任务

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完善教育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新模式,不断提升全县中小学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水平。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及宣传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时间节点、相关责任及奖惩机制,并报县教体局教育行政股备案。

(二)完善教育机制。明确专业师资队伍,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教学,积极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尤其要做到班主任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培训全覆盖,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意识。将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纳入校本课程,利用每周的第一节课,落实每一位学生在家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情况并做好统计和激励。并将垃圾分类和减量纳入学科渗透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展板、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家长微信群等宣传媒介,普及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垃圾分类和减量知晓率,全面培养师生的垃圾分类和减量意识。

(四)组建学生队伍。动员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在校内外开展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环保实践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师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建立校园环保小卫士制度,对校园内的垃圾分类和减量进行日常管理监督,并建立通报、奖惩机制。

(五)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我先行”为主题活动,强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走出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活动,形成“家、校和社会”互动,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四、组织机构

县中小学垃圾分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教育行政股,负责日常工作。各中小学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学校垃圾分类和减量宣传、教育工作。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领会《县20xx年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细化任务职责,落实资金保障。把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作为打造幸福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提升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美丽。

2.浓厚宣传氛围。利用电子屏幕、短信微信、宣传栏等平台,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知识竞赛、分发图册等方法,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和减量的相关政策、知识,做到人人知晓、个个自觉。教职员工和中小学生要以身作则,影响并帮带身边的人及社会群众投入到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中去。

3.坚持多方联动。各校树立大环保意识,明确责任领导和联络人,加强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统一领导。主动与社区、街道联动,结合师生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走出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垃圾分类教育工作与全市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有效对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4.加强自查督查。各校要加强对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自查自纠,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改进问题,每月5日前向县教体局教育行政股报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素材,领导小组将组织督查组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记录、随机问询等方式,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适时通报有关情况,抓好整改落实。

精彩范文 中小学(幼儿园)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分享


一、目的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打赢脱贫攻坚战宣传工作,全面展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家长乃至全社会深入了解教育脱贫攻坚成就。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内容

1.各校(园)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任务成效,深入挖掘特色做法、成功经验、优秀典型、感人案例、生动事迹等,全面梳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方面宣传素材。要积极向教育局信息中心提供宣传素材、推荐报道线索,充分展示脱教育之贫、靠教育脱贫的典型经验,鼓励以师生为主体生动讲好教育脱贫故事。

2.突出育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各校要广泛宣传师生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伟大意义的热烈反响,把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和优秀典型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宣传教育引导师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热情,坚定他们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的信心和决心。要把教育脱贫攻坚成果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春季“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持续体现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各种形式主题活动中,突出展示在校园公告栏等每个载体和角落,引导中小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听党话、跟党走,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

四、工作要求

1.各校(园)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在3月初迅速掀起宣传高潮。

2.各校(园)要加强信息宣传和报送工作,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加强活动宣传力度,每校(园)至少在活动期间向教育局上报一篇报道,传至教育局信息中心邮箱:。

2.各校(园)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于3月12日下午下班前将加盖公章纸质版的工作方案、总结以及电子版影像资料一并上交至教育局信息中心。

【方案精选】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关于中小学“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县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制定县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任务目标

聚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领域薄弱环节,强化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责任,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具体措施

(一)严格作业管理

1.严格选用教辅材料。各学校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教〔20xx〕99号)规定,规范选用程序,坚持“五限原则”,减轻学生负担。

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各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周由班级各科教师协调,严格控制好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坚持“精选、先做、全批、讲评”原则,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分类管理、因材施教,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严格控制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和作业量,杜绝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提倡学校结合学情选编、改编、创编作业,重视学生纠错,提高作业效率;加强学校双常规管理、检查与考核;不使用手机布置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二)加强睡眠管理

1.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健康知识讲座、家长会等多种途径,积极向教师、家长、学生宣传健康睡眠和就寝时间要求,并引导家长、学生严格按要求落实。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要求教师科学适量布置书面作业,避免因学生回家完成作业时间太长,挤占睡眠时间。

2.严格学校作息时间。小学和初中冬季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高中不得早于7:30,夏季可相应提前15分钟到校;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3.合理安排就寝时间。中小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引导,指导家长和学生科学制订周内、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学校和教师应告知家长,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适当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寄宿学生由学校按要求落实就寝时间管理。

4.培养良好作息习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家校合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作息习惯,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5.建立睡眠管理长效机制。各学校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形式,对学生就寝时间、睡眠时长、影响睡眠的因素等方面做充分了解,客观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本校学生睡眠管理措施。

(三)加强手机管理

1.加强教育引导。各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辩论会、板报、演讲、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学生充分客观认识到手机对自身健康、学习、生活的利弊,引导每位同学从自身做起,提高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2.细化管理措施。各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本校学生手机管理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在收缴手机过程中,如出现学生不予配合的,视情节轻重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家校沟通。各学校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把手机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告知家长,宣传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4.建立学生与家长沟通渠道。学校要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热情做好服务,满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

(四)规范读物管理

1.规范课外读物管理和推荐。各校成立由校长牵头,教导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图书室管理员、家长代表组成的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负责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和推荐工作。对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十二种情形”的图书,禁止进入校园或推荐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学校图书室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推荐进校园的课外读物以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xx年版)》(见附件)为主,必须坚持《办法》第四条“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符合第五条“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四个标准内容,遵守第八条推荐程序。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推荐、销售课外读物。各学校对于接受捐赠的读物,要明确读物来源,严格审查读物内容,上报教体局进行审核把关。

2.定期清查学生课外读物。各校对校园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学生书包读物对照《办法》中“十二种情形”进行定期清查,发现问题读物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各学校要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并指导家长按照“原则”和“标准”购买健康书籍。

3.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学校坚持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各学校对现有图书是否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图书室、阅览室借阅管理方式是否方便学生借阅等进行自查整改。各中小学坚持“五育”并举,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4.加强学生电子读物管理。各校要加强对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各项电子、数字读物阅读活动,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对中小学生的毒害。

(五)加强体质健康管理

1.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引导。各校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向家长和中小学生普及健康知识,宣传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各中小学校要落实《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xx〕11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刚性要求。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教研,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技能,保质保量开齐上好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各校组织开好春季趣味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计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品牌活动,做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组建各类体育运动社团,并定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各社团的积极带动作用,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每位学生在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身体素质。

4.落实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各学校要把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作为学校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常抓不懈。定期给学生讲解爱眼护眼相关知识,及时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和习惯,指导学生规范做好眼保健操,缓解用眼疲劳。落实一学期1次视力筛查并建档,研判学校学生视力防控水平并做出针对性应对改善措施。

5.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各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xx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落实。组织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和健康体检,规范检测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客观真实准确,及时上报检测数据,向家长反馈检测和体检结果,加强对学生的测试及体检结果数据分析和运用,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6.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各中小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建立副校长分管主抓、班主任负责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体质健康管理、监测专题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和家长介绍疾病预防、营养均衡、预防肥胖等健康知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关注自身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清单管理。各中小学进一步建好“三个清单”(具体内容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规定的通知》)。一是在学校层面建立“问题清单”,对照“五项管理”文件要求,把准本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典型问题,确定20xx年重点推进解决的问题。二是在年级与处室建立“任务清单”。根据“问题清单”,综合考虑本年度落实“五项管理”、“双减”等工作,确立并分解下达本年度整改提升工作的重点任务。三是在教师层面建立“负面清单”。围绕“任务清单”内容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建立“负面清单”,为一线工作建立行为红线、保障正确方向。

(二)坚持定期自查,落实细化管理。各学校成立“五项管理”工作小组,研究并制定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细则,围绕“三个清单”,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解决学校“五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立“五项管理”监督电话,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主动接受家长和学生的监督,细化管理,确保以务实的举措落实落细“五项管理”工作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坚持严格考核,落实督导问责。县教体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办将通过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抽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师生和家长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各学校“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督导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检查和学校年终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及个人,按照相关要求严肃处理;对造成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通报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方案范本] 实施方案范文


在我们不知道工作该如何实施时,我们都需要对其进行策划并撰写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优秀的实施方案是什么样子的?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方案范本] 实施方案范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学生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参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积极组织参加市校园足球活动,在我校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提高青少年的足球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发展体育教育和特长教育。

二、工作方针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协作配合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提供好后勤保障,确保校园足球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廖其华

副组长:杨跃、查兰林、黄发泽

组 员: 李万云、王洪成、陈远亚、吴振翔、邵选兵、

(二) 体艺组全面实施校园足球活动的教学、训练与联赛工作。

四、职责分工

1.由分管副校长负责学校足球工作的全面开展;

2.体育老师负责组建各班级足球队,班主任协助;

3.黄发泽负责组建学校男子足球队,并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足球技术、足球战术的培训与指导,负责组织校内竞赛,负责带领学校足球队参加校外比赛。

4、查兰林负责组建学校女子足球队,并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足球技术、足球战术的培训与指导,负责组织校内竞赛,负责带领学校足球队参加校外比赛。

5.查兰林负责参赛运动员的学籍和注册管理;黄发泽负责将每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有关的图片、信息上传至校园足球QQ空间,其他教师也应积极参与。

五、具体要求

1、各部门统一协调,保证具备足球教学、训练、比赛所需场地及器材等条件;

2、学校足球队教练查兰林、黄发泽根据情况对其他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3、在校学生每周应有不少于2小时足球活动时间,全校保证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

4、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比赛,学校必须组织校内班级、年级间比赛,各级比赛每年保证不少于5场比赛。

六、经费管理

1、建立独立的账目,确保专款专用;

2、经费用于赛事组织、器材和装备购置、教练(教师)和裁判员的培训、场地建设、宣传推广、工作运行、奖励等。

七、鼓励措施

1、所有体育教师均有机会参加校园足球活动教师培训班,所发培训证书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2、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纳入体育竞赛等级运动员评定计划。足球运动水平较好的学生依靠足球特长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足球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依靠文化课或其他特长进入高校,并走向社会。

3.训练教师、带队参赛教师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每训练一次训练教练计3课时,主教练和参与教师每人计2课时;外出参赛按加班计算。

八、其它

1、校园足球的各项工作从实施方案公布之日开始有序开展;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六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