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实用】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9篇

2022-05-09
公司审计实施方案 公司面试实施方案 公司培训实施方案

公司审计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项目建设,我们必然需要编制一份完整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我们的行动指南,那么如何写一份实施方案?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实用】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9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一)

一、互助补课情况说明

在班委干部及课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高一(26)班的学习风气逐渐浓厚起来。在浓厚的学风促进作用下,由课代表组织学生互助学习,逐渐形成了课余时间学生互助补课的学习氛围。就学生互助补课情况做几点说明:

1、学生互助补课全是学生自主行为,而不是学校及高一(26)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授意行为。

2、学生互助补课期间的课堂管理,完全由课代表全权负责,高一(26)班班主任不参与管理。

3、参与互助补课的教员和学员不能因课余补课影响课堂学习效率,若频繁出现课堂上精力不济,班主任将建议并敦促相关学生取消部分补课课程和全部补课课程。

4、欢迎并建议(学员和教员)家长不定时莅临学校关注同学们互助补课情况,发现补课课堂纪律涣散、学习低效的情况,请不要直接干预补课课堂,而是向班主任反应情况,由班主任对学员和教员做适当沟通和指导。

5、就学生互助补课方面,若学生提出相关需求,班主任将在力所能及地情况下提供帮助,例如打印学员与教员名单及出勤表等。

二、互助补课实施方案

进行互助补课的学科由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补课时间分别定于:

1. 数学 周一—周六的中午13:40—14:20;

2. 英语 周一、周三、周五和周六的中午11:50-12:30;

3. 化学 周二、周四的中午11:50-12:30;

4. 物理 周日下午14:00—15:30.

三、互助补课学员和教员名单

数学 学员

略......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二】

一、课题的提出

20xx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这样的划分注重了学科的综合性,以趣味性、活动性为主要目的,寓教于乐,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各种能力的发展。这种划分,打破了传统学科科目割裂课程内容的格局,遵循了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幼儿教育前沿的一线幼儿教师们,大多数还没有跳出“学科课程”的理念和规范,仅仅只是给已进入幼儿园课程的新旧内容重新安排次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而已。

因此,我们把游戏作为解决幼儿课程整合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

从我县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来看,虽然一些幼儿园课程方案中开始体现生活和游戏的地位和作用,有些幼儿园也进行过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但对生活和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关系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角度不够宽广,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机制、策略探索不够。因此,在新一轮的幼教改革中,如何贯彻“新纲要”的精神,扎实推进 “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是当前我县幼儿园课程研究和实践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它关系到我县幼儿园课程特质的显现,关系到幼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幼儿的发展。

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重要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生活、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在一个较为广泛的学术平台上探讨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二是试图通过现实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实践,形成与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相关的策略;三是以发现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机制为切入点,对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形成一些支撑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新的理论观念,对幼儿园课程与生活、游戏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相关理论。

本课题具有广泛的实践应用价值。本课题的成果,对于指导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对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课题形成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策略可直接用于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之中。本课题的研究也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和落实。

选题的意义: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研究和实践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它关系到幼儿园课程特质的显现,关系到幼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幼儿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揭示生活和游戏对于3-6岁幼儿的发展价值,探讨系统知识与生活和游戏的关系,探寻各种知识、能力及态度在生活和游戏情境中整合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幼儿园课程的特质。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开发一套有助于幼儿园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课程内容生活化、游戏化的策略系统,有助于纠正面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的倾向和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过分学科化的倾向。

2、本课题的研究的重要观点:

(1)游戏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幼儿而言,游戏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2)游戏包容了多学科的知识,也包容了幼儿情感态度和行为发展的机会。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内容整合的重要途径。

(3)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质。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学科知识和游戏化,将学科知识还原为活动和经验,并在活动和经验的层面上尽可能实现综合和系统化。

(4)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以更为广泛的视角开发和利用多种有益的课程资源,以使幼儿园课程真正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真正做到生活性、综合性和趣味性。

(5)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项需要创新、需要深入实践的工作,设计和实施策略的形成过程都应是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论证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以《纲要》为依据,使幼儿园课程以游戏为主,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的结合。

2.让游戏精神成为贯穿和融入整个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灵魂或主线。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不断改善教育行为和优化教学过程,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总结经验,写出游戏与课程整合研究的论文,积累相关资料,有效地完成课题研究。

(二)研究内容

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整合研究,主要包括游戏主题与课程的整合;游戏指导与课程的整合;游戏材料与课程的整合。

1.构建教师学习模式,探索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方法。

2.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研究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完成子课题研究:

(1)游戏与语言课的整合;(2)音乐游戏与课程的整合;

(3)游戏与社会的整合;(4)游戏与科学的整合;

(5)游戏与健康的整合;(6)游戏与艺术的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理念引领:较系统地学习蒙台梭利、皮亚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纲要》为依据,指导教师在理念上确立正确的研究与实践的方向。

2.实践研究:教学即研究,以一个个研讨好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情境为载体,分成子课题进行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提炼、加工、合成,提升实践的水平。在实施方案期间,为幼儿提供可利用的游戏材料,保证游戏时间。

3.反思提高:针对研究问题,把理论研究、文献比较、案例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进行。通过教学反思提高反思性教学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目标的引领下,历经预论,提出问题,收集与讨论相关信息,拟定应对计划,并进行实践,然后通过反思,再论断,解决实际中的一个个问题,并在集体中形成多元反馈循环的过程。

2.文献法:收集有关幼儿教育新动态和游戏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的论文和经验性文章,组织全体参研人员学习。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成功的教育

经验、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4.观察法:由课题组成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约为三年,研究进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和策划开题阶段。从20xx年6月――20xx年10月,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成员分工,组织开题。制定“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整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从20xx年10月――20xx年10月,构建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教育实验方案,确定子课题,课题组成员针对各自班级特点确定研究方向,拟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期间组织二次阶段性的小结,形成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阶段性成果。子课题成员做好分析总结,进行中期成果汇报。开展课题的“中期评估”,对前半段的课题进行总结和回顾,认真策划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3.研究总结阶段。从20xx年10月――20xx年10月,继续展开研究,并做好资料的积累、小结工作。

4.全面总结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重点理清各个研究的问题,重新思考游戏、生活、游戏之间的关系问题,将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工作。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三)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以计算机及网络设施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程度迅速得以提高。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很快便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中的尖端领域,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使用等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功能,使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得以大大扩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辅助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各个具体学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更优化,教学效果更显著,就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教育现代化设施不断完美:计算机在学校中的数量逐渐增多,日渐能满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开,我校连上因特网,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全面实施,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信息技术从一门单独的学科逐渐进入学校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学的面貌产生了很大变化。

信息技术虽然在不少方面有着强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风貌,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思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小学课程:在这里指学校根据上级课程计划而开出的各门学科。

2、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主要有三个重点:(1)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2)不仅教师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3)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研究思路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规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师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加快学校信息化的步伐;

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研究开发一批实用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科教学课件。

④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研究报告、论文。

⑤积累一批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和典型课例。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学生的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自主性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经验和激励机制;研究并探索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2、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系统归纳、总结、提炼出不同学科内容、不同教学类型的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示范课例;构建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提高学校教师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能力。

3、学校的发展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使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培养一个现代化科研型群体,使学校向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先进学校迈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的途径主要有:学习理论文章,参加媒体培训,上好实验课,撰写论文小结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实验法。通过一堂堂实验课来探索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很好整合,来观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研究怎样合理有效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五、课题实验内容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课题实验管理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实验课题由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负责。在学校实验课题之下,又根据学科教研的特点,分解出几个下级课题,主要有语文组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数学组的《学生如何在信息环境下探究性学习》。各个课题小组定期开展研究活动。课题组之间阶段性地进行集体活动,相互学习、交流、研讨、总结,使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

课题组分工表

姓 名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分工

王志明 小学高级 信息技术 课题主持人

邹小华 小学高级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

陈梅英 小学高级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

徐建祥 小学高级 数学教学 学生如何在信息环境下探究性学习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为使课题研究规范而深入地开展,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不定期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章、教学案例等内容编订成学习小册子,发给课题组成员参考学习;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活动,汇报实验开展情况,探讨发现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

3、按上级要求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4、抓住机会派教师外出学习,听取专家的相关学术报告,听取全国的、省市各级的优秀整合课,认真分析内化,指导自己的课题实验;

5、请教科研专家来校讲座,使全体教师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掌握教科研方法,提高课题实验能力……

(三)从学校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1、在传统课堂里“点亮一盏灯”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历经无数岁月的淘炼而不衰,说明其中自有合理、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内涵,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观念改变,回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在直观性、有效性和启发性等方面,就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适当地发挥以计算机技术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功能,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亮丽的光彩。几年前,我校就有一套装备在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因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够方便,因此,使用效率不高。

(1)恰当而简明的演示,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即便是在传统方式的课堂教学中,也努力利用传统媒体,增强直观性、启发性,帮助学生学习。如今有了多媒体设备,教师或从网络上找寻相关课件,或自己动手制作课件,针对难点进行演示,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式,在一节课上应用的时间不是很多,但应用的效果却是显著的.

(2)生动而丰富的演示,扩充了容量,强化了训练,提高了效率。

随着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其功能也逐渐得以发挥,一套设备替换下了更多的传统设备:小黑板、挂图、卡片等,课堂的容量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训练也得以强化,课堂效率提高了。

个别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动了同轨教师应用,逐渐地更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

以传统作为基础,将传统中有生命力的精华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同时结合时代、科技的发展,将新的内容融入传统之中,使传统合上时代的节拍,跳动时代的脉搏,形成一种新的体系。传统的悠久历史内涵使该体系广博、深刻,合乎时代节奏的新内容使该体系焕发蓬勃生机。

2、在网络环境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接入网络成为终端之后,既是探视信息海洋的窗口,也是作用于信息海洋的码头。带学生进入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探究空间,也给学生以更多展示个性的机会,因为网络是无边的,网络也是互动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网络,查询资料,以补充课本教材信息的不足,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网上互动交流……

六 、实施步骤

根据课题组安排,结合本课题具体情况,拟定本课题实验研究周期为1年半,即20xx年10月--20xx年6月。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调查分析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现状,整理、收集各种数据。

2、组建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接受相关知识培训,上网查询资源

3、填写课题申请书,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培训实验教师,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2月)

1、结合各 学科课程的内容,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编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3、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它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优化网络和多媒体软件,研究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中的一些理论、技术问题。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xx年01月--20xx年6月)

1、撰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按科目分类整理,并加以综述。

2、整理网络和多媒体软件脚本,进行教学反思,最终研制成果用多媒体教学光盘的形式向广大教师推广。

3、分析展示实验成果,迎接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评审鉴定。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四)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提高。免疫规划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人员配备等普遍落后,制约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提升我市免疫规划整体水平,根据《市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依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原则,以城乡医疗卫生“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在全市基层单位实施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到20xx年底,免疫规划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

(一)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每个预防接种单位配备专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2人以上、接种人员5人以上,具备相关学历和资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85%以上。

(三)业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预防接种单位各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序,儿童预防接种证发放、登记管理、冷链管理、安全注射、流动儿童管理、接种证查验等工作有效落实。

(四)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新生儿建证率达100%,适龄儿童接种证持有率、使用率100%,票据持有率、使用率95%以上,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率95%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以上,麻疹风疹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预防接种人员队伍建设。

1、配足专业人员。各单位应配备免疫规划专职人员2人以上。常规免疫接种日期间,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不得少于8名,其中儿科临床医师1名(负责询问诊体检及异常反应处理),登记工作人员1-2名,接种人员5名,留观巡视人员1名。各单位要合理调配工作人员,确保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开展。单位人手较少难以安排的,可通过公开招录予以补充。对于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免疫规划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免疫规划岗位。要注重免疫规划工作的延续性,确保免疫规划人员队伍相对稳定。

2、严格资质准入。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等执业资质,并经过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和儿童预防接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培训,获得合格证后上岗操作(卡介苗接种人员须通过专项培训并在培训合格证上注明)。

3、强化业务培训。市疾控中心要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要把预防接种规范、异常反应识别等作为培训重点,以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二)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硬件配备。

1、科学设置预防接种门诊。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应设置一个预防接种门诊,根据服务半径、接种工作量等情况合理设置,建制镇范围内现有多个预防接种门诊的不得盲目撤并,应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加以调整。

2、加快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改造。各单位要对照《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修订)》,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未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单位,尽快启动数字化改造,确保20xx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要按照《市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围绕房屋条件、设备和器械配置、接种流程再造等环节,通过信息化改造,实行预约、登记、候诊、接种、留观等流程规范化管理,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预防接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预防接种单位业务管理。

1、健全各项制度。各单位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接种证登记管理、冷链管理、安全注射、流动儿童管理、接种证查验等制度。要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制度的落实上,确保预防接种安全、优质、高效,努力提高各类疫苗的接种率。

2、严格接种管理。一是规范接种登记。及时对辖区内的应接种对象(包括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进行规范接种并及时登记、录入和报告儿童接种信息。二是加强疫苗冷链管理。做好冷链设备的维护、补充和更新工作,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实施疫苗信息网络报告和月报告制度。三是强化安全注射管理。实行儿童预防接种预约短信通知,在接种前应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实行规范注射,接种后做好留观和接种记录。每个接种工作日门诊总量不超过200针次。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一、二类疫苗的品种、费用规定、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流程以及接种前后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四是做好流动儿童管理。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和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情况,并认真开展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村卫生室每月对本村新生儿出生、儿童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上报乡镇(街道)预防接种单位。五是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漏种儿童及时进行补种。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提高对免疫规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目标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把预防接种工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中之重,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免疫规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稳妥抓好落实。

各单位要根据《方案》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对照本单位实际,全面展开自查和自评,提出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对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欠规范、存在风险隐患的,要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整改措施。对未完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尽快启动升级改造建设工作。对暂不具备改造条件、影响全市建设进程的,要将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市卫生局。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安排不足的,有关单位要统筹安排,予以合理补充,确保工作不脱节。对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难以胜任岗位需要的,可通过业务培训、在职教育等形式,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三)认真开展督导评估。

市疾控中心要强化免疫规划工作的专项督导,每年对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的专项督导不少于2次,对条件差、问题多、工作落后的预防接种单位,要增加督导频次,及时发现、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年底我局将对各单位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综合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督导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情况,作为预防接种相关经费的拨付依据。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五)

为保障全区粮油市场供应平衡和价格稳定,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粮油市场的动态监测,密切关注辖区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建立健全反应快速、覆盖全面、预报准确的粮油信息预警体系,确保我区粮油市场价格基本稳定,流通秩序良好,供应及时充裕。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预警预报

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认真履行粮油市场监管职责,加强粮油市场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粮油库存及价格变化,由专人负责主要粮油销售品种、库存和价格的监测工作,于每周五和每月底向区政府和市粮食局报送监测数据。

2、加大粮油市场供应投放

进一步落实粮油应急加工、供应各项措施,确保粮油加工、调运、供应网络分布合理,衔接顺畅,运转正常。加强对辖区重点敏感市场的监控,强化对中间环节经营者的管理,为及时、准确、有效地投放储备粮提供数据信息,实现合理调度粮油资源,引导市场价格稳定。

3、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

协助市粮食稽查队加大对粮油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粮油经营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强化诚信意识,及时报送各类市场信息。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散布虚假信息、制售不合格商品等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整顿流通秩序净化市场环境,切实保障粮油市场稳定和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领导,成立区保障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办副主任、法制办主任,区商务局局长担任,区财政局、物价局、公安分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商务局分管副局长兼任。

领导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领导组职责,定期或不定期会商全区粮油供应和价格变动情况,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成员单位职责,区商务局负责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监测粮油供应情况,与重点粮油企业签订保障市场供应责任书,并监测其粮油市场运行、供求情况,调查分析价格信息;区工商分局负责粮油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区质监分局负责粮油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监测,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合格和安全;区物价局负责粮食价格监测预报和监督检查,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六】

一、对“校本课程”的理解。

所谓“校本课程”也即“学校本位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就开发者而言,可以是学校中个别教师参与、部分教师参与、全体教师参与,或是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二是就涉及课程范围而言,校本课程有《课程计划》中规定的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可以是国家课程的补充课程;三是从开发的程度而言,校本课程可以选择已有课程,改编已有课程和开发全新课程。

二、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员参与的合作意识;

个性化校本课程的价值。

三、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创办特色学校;

构建特色课程;

成就个性化教师;

培养个性化学生。

四、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建立一个基础: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五、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评价过程动态化,给与多次评价机会;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互动化与多样化,家长、同伴、社会、教师共同参与。

六、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类。

1、学科类课程。开设特长班,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发展学校特色,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平台。

2、体育特色课程。通过羽毛球,游泳,跆拳道,武术等体育特色课程的学习,运用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核心类课程。也称社会焦点课程、社会特点课程。主要有环境保护、网络德育、青春期教育。

七、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艺体兴趣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语文“大量阅读,以读促写”,数学“创新学习,自主发展”常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活动组织的经验。这些都曾一度激活了师生的思维,丰富了师生的视野,锻炼了师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为我们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八、“校本课程”实施节段划分。

我校于20xx年2月份开始组织设置“校本课程”,并在全校展开,下设两个大课题,分别为:校本体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环保类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2——20xx、5)课题准备节段。主要进行资源调查,需求评估,进而研究讨论确立课题,进行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第二阶段(20xx、2——20xx、2)典型课实验阶段。以典型的课程为研究重点以点带面,进行已开设课程的全面研究与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努力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管理和评价细则,使校本课程开展逐步系统化。

第三阶段:(20xx、2至今)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及深化阶段。努力争取相关课程改革专家的指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深化,形成较鲜明的校本特色。

九、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做法。

根据我校实际,对于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们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点”。

1、依靠支撑点——课改政策与新课程理念。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权力主体中,学校是执行课程计划的机构,也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程纲要解读》指出学校应结合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专家合作,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供学生根据不同需求而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政策和新课程理念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支撑点。

2、坚定立足点——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满足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三方面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坚定不移的立足点。

3、确定开发点——学科类课程。体验活动课程、多科交融课程。我们以学科类课程为基础,确立了旨在经历、体验、感悟,以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类课程;确立了旨在深入挖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素质的古诗文诵读课程,书法国画课程。

4、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实施。我们将突出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让他们承担有一定传统优势的学科类课程,从而进一步带动活动类及其他类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与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也会创造出更多更成功的经验与典型范例。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在实践—思考—调整—再思考—再调整中不断成熟和完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将不懈地探索。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七】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3人,其中女生26人,男生27人,其中一人有智力障碍,其余52名孩子属于正常孩子。但这些孩子因智力不同,所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不同。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好的发展,现提出分层次教学。

诚然,在同一年级的学生中,存在这种学业水平、认知能力和动机状态等方面的层次性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按成绩分布、男女比例平均分配的分班规则,加之现行教学规模过大等因素,使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明显的层次性差异。如果按这种分班模式,要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实施针对性因才施教几乎是不可能。因此,必须冲破这种“平均主义“的思维方式,引进分层次教学班的形式,才可能弥补班组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实现因才施教。

分层次教学指的是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程度、能力或学生的选择分班授课。这些班的教学起点、教学进度、以及各阶段的教学要求不同,但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对毕业生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相同。同时,这些班级学生在中学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个人特长的发展方向、个人潜能发挥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认识

教学模式来源于教学实践,是教学实践经验.抽象化的理论概括。因而模式的特色就是教学的特色。

教师和学生是作为教学这个整体中具有同等地位的两个独立部分,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相激励,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弱到强,从无所谓到感兴趣,直到内化为一种内在的需要甚至渴望,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巨大的内在动力。

“双基”传授、方法指导与能力培养,甚至于情感环境的营造,都离不开教师的导。不言而喻,在这个过程中的,教学的“导”学过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爱学”到“会学”直到“学会”。在这里,导是服务于学生这一主体的,主体的状态决定了导的程序,而教师的导又会引起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发生学习状态上的相应改变,这就是教学双边性原则所决定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

教学过程从目的与内容的确定到评价反馈,从本质上说都是实践过程,因此,重视实践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认识、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融会成强大的教学魅力,感染和熏陶

着学生,而所有这些要内化到学生的人格整体中去,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我们认为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情感激励、“双基”导学、方法指导和智能培养,才能真正做到因才施教,塑造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完整人格。

教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要求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发展水平要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可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才施教。在我们的教学模式结构图中,教学目的与内容的确定就是以教学评价所反馈的学生发展水平为依据的。由于目前对学生发展水平全面而准确的测评与定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所以,我们以简略实用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相应的动机发展水平大至按3个层次分列如下:

处在C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最大,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学过程中应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主要目标,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理解所学知识、如何掌握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在实践环节上除了加强“双基”规范演练外,还要多提供略有变化的情境,同时加强思路和方法的引导,要求并带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练习。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生在“情”、“导”、“实践”三个环节上表现为“促内化、助迁移、渐放手”。

处在B层次的学生学习从众性强,往往学习方法会有不当之处,而致命弱点是做事缺乏毅力与恒心,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时刻为他们鼓励打气,使到他们萌生出一种对社会要有所作为的观念,有不甘人后的`精神。在导学过程中首要的是要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是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能急于冒进,以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为主,逐步学会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实践还节上应是立足课本,适当补充,注重讲审题、讲思路、讲规律、讲延伸、讲答题技巧,通过选讲“小、巧、灵”的题目,使他们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去认识吃透教材,夯实基础。所以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生“情”、“导”、“实践”三个环节上表现为“争上游、夯基础、并肩走”。

对处在A层次的学生,应注意尽力把学生稳定的兴趣逐步确定为一种终身的志向;在导学过程中要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独立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在实践环节上则让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只在非常必要时稍加点拔让学生自己领悟其精妙之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对该层次的学

生“情”、“导”、“实践”三个环节上表现为“立志向、导探索、自己走”。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怎样保证实施过程中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教师又能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大家都感到难以协调,更需一个心理的准备。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都会认真分析这一方案能否实施,也有的教师表示这样才能充分解放老师、解放学生,才能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把53名学生分为A生(高素质)、B班(中等水平)、C生(基础欠扎实)。对C生的教学一要耐心、二要仔细、三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学中要更直观、更具体、更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这些学生能得到与他们程度相适应的教学,心情舒畅、学有所得。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呢?即对B、C生的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上敢于放弃一些内容,降低一些要求,再不要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未扎实的情况下,急于冒进,而应循序渐进把教学目标订在适合学生层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我们对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初步有了进一步共识:

1.教学目标分层。A、B、C生的教学目标不同:(1)A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B生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C班学生能模仿课本例题,做好课本配置的练习题。(2)对A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对B生着眼于使用知识的培养,对C生立足对知识掌握和记忆。(3)A生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B生应做到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学习热情;C生应对数学学习减少恐惧,肯记肯做,做到记忆好定义、公式和使用它们的方法。根据以上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C生应是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B生是教学大纲中所有的教学要求,A生是深化熟练大纲的教学要求。

2.教学内容分层:A、B、C生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A生着重于提高,B生着重于理解,C生着重于模仿。A生由于能较快地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能有较多的时间用于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拓宽知识面;B生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C生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此外,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补缺、补差。

3.教学方法分层:根据A、B、C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A生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生则采用“启发——研究——讨论——讲解”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原则应该是: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悟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个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的内容。

C生则采用“低起点,多反馈,段段清”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感兴趣。

4.作业分层:我们老师从一开始就清楚作业不能一刀切,对于A层次的学生应该加大训练量,争取每日都有相应教学内容的提高题;在B层次布置作业时,则掌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兴趣、夯实基础的原则;对于C层次的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数量就较少而且难度是较低的,但C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通过一次的作业练习就悟通、理解,还应有一个重复再练的过程。以上四点的分层次认识是经过高一上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实践慢慢有所体会而形成的,并且把这些认识观点带到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

四、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和需完善的地方

总结上面所述,我论述了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目标、内容、教法、课堂上时间的怎样安排和怎样进行评价的问题,这是进行教学的框架,是一种教学的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做法。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上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而具体到每节课怎样安排,怎样组织则是关键,要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五个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设问、精心设计练习、精心研究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检测题目。要求老师在教学形式上要不断充实和改变提高,力求适应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五个精心,除了要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这关键之外,就是要强调老师们的再学习,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要进行老师们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与评价,即要进行互相之间的听课、评课,做到优良教法的自觉良性流动,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缺少了互相之间的学习、交流、评价、监控,往往就会产生夜郎自大的现象,或会成为井底之蛙。

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其次是以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一份教案,一张试卷,一种训练方式,一个标准面对全体学生的做法,这样老师们非得动一番脑筋不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各层次的学生只要按相应要求去做,努力完成各自的练习,都能在“各自的发展区”中拿A,多些实施“成功”教育,把学习的欢快愉悦还给学生,那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教学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优化。要真正做到变教书为育人,教育目的不是选“好人”来教,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去教“好人”。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的说理、动员的能力更强,要真心关爱他们的成长,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要更化老师的心血,而这方面往往是我们无去做的。

“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三方面是互促互补,互为因果的,成功的教

学不在于教师的授予和学生的接受,而在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教其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一句话,教师做主导,学生做主体,训练做主线。”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八)

为加快全镇交通建设步伐,切实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助推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县交通建设大会战工作指挥部下达的任务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定镇交通建设大会战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县交通工作和镇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主攻干线、完善网络、建好站点、保障畅通”的基本思路,以“突出重点建设、破解交通瓶颈”为着力点,举全镇之力,全面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为“建设江北地区中心镇”提供坚强保障。

二、总体目标

以建通道、改干线、修桥梁、配设施为重点,完成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镇域内交通网络及配套设施,切实改善镇的交通状况。

三、主要任务

1、加快县干线路在我镇范围内的路段改造。茈湖口至花园台公路路段8月底前完成所有前期工作,12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

2、加快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按照县定计划,完成我镇4公里“以奖代补”指标任务。

3、加快危桥改造。按照镇村两级负责原则,政府组织实施动工,村上保证施工环境,7月份全面完成大屋湾一桥、赤塘桥的危桥改造任务。

4、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四级农村乡镇客运站1个。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交通建设大会战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刘雄任顾问,党委副书记、代镇长任指挥长,党委委员、副镇长、党委委员、副镇长、副镇长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镇重点办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按照县政府要求投入相关配套资金用于公路建设,鼓励引导公路建设受益单位、企业和个人捐资、捐物。

3、加强工作责任。将交通建设大会战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到各时间节点。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及维护施工秩序工作,并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责任状。

4、强化督促考核。政府将组织工作组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反馈、通报有关情况,对工程进展、各村(社区)和相关部门施工环境维护、牵头负责人与责任人的履职等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报。严格按照责任状和目标任务分解要求,对各单位及责任人员予以考核,考核情况纳入各村(社区)的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计分和干部个人年度考核。

5、严格奖惩措施。对此项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对不按要求履职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并启动问责机制。具体奖惩办法另行文。

公司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篇九】

一、指导思想: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快城市化战略的实施,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城建指导思想,落实市委提出“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公众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认真实践科学规划、依法管理、热情服务的工作宗旨,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城市规划工作水平和质量,全心全意为建设单位服务。

二、公示范围:

1、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城市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

2、一般地段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城市重要地段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

3、规模较大的市政基础设施。

4、规模和影响面较大的临时建设用地和临时建设工程。

5、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用地和违法建设工程。

6、其他需要公示的规划建设项目。

三、公示内容:

1、城市规划项目公示:规划名称,规划区位,内容提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等),主要图纸(区位图、总平面图)或模型。

2、建设项目选址公示: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位置,工程性质,主要技术指标(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退后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河道蓝线距离),主要图纸(区位图、总平面图)。

3、建设工程公示: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工程位置,主要技术指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主要图纸(总平面图、效果图)。

4、市政管线工程公示: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工程位置,主要技术指标(长度、管径等),主要图纸(纵、横断面图),工程开工、竣工日期。

5、临时建设工程公示: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工程位置,主要技术指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主要图纸(总平面图、建筑立面图等),工程到期时间。

6、违法建设工程公示: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工程位置,所违反的法律法规,违*内容,处理意见等。

四、公示方法:

1、定期分别通过《淄博日报》、淄博电视台、信息网络,刊登、播放需公示的规划、建设项目的主要情况。

2、在已批准开工建设的工程施工现场制作公示牌,对工程的总体布局、景观效果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公示。公示牌应于建设工程开工前立于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规划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撤除。

3、在城市规划展示厅内,对已批准的城市规划及大型建设项目,通过模型、图纸等形式进行公示。

4、利用局办公楼前电子显示屏,对需进行公示的规划建设项目的主要情况进行公示。

5、将公示项目的有关图纸、说明书,报送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单位和规划监督员。

不同的规划建设项目,可视情况采用以上一种或几种方法公示。

五、任务分工(略)

六、公示意见的收集与处理:

1、意见收集:在市规划局和区县规划管理部门办公处设固定专用意见箱,市局由监察科收取,区县规划管理部门应设专人收取。联系电话为,市规划局3170340,张店规划分局2183438,淄川区规划处5281190,博山区规划处4182309,周村区规划局6181294,临淄区规划处7181056,开发区规土局3583758,桓台县规划处8212426,高青县规划处6961238,沂源县规划处3241472。

2、意见落实:责任科室将各方面收到的意见进行汇总研究并初步舍取,然后将拟采纳意见提交局业务办公会研究,若有必要,可邀请有关专家、规划监督员及群众代表参与研究。经局业务办公会确定采纳的意见,由各责任科室予以落实。

3、意见答复:对收到的各方面意见,不论采纳与否,均由责任科室采用书面信函等形式向提意见人做出答复。

七、措施保障:

1、成立城市规划公示制领导小组,加强对城市规划公示制的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及时协调解决公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由市局各局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各区县规划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名单另行文公布。

2、将城市规划公示制作为今后全市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城市规划规范化管理中,作为对各科室和各区县规划管理工作考核的.一项主要指标。

3、视情况邀请有关专家、规划监督员及群众代表参加局业务办公会。

4、对违反城市规划公示制规定的责任单位和人员,由市局视情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予以处罚。

03kkk.coM编辑推荐

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实用


为进一步扶持、发展和壮大肉牛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根据《肉牛产业“六个重点”实施方案》和《县20xx年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围绕打造“中国的和牛”——黄牛的总目标,聚焦肉牛和牧草品种培育、适度规模养殖和延伸产业发展,为把“牛、牛天下”靓丽品牌作出应有贡献。按照县委提出“力争在5至10年把肉牛产业链打造成千亿级的特色产业”,以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畜牧富镇”的实现。

(二)目标任务。20xx年,稳定养殖牛存栏达9600头,其中实现能繁母牛养殖4800头;新增能繁母牛1200头,稳定发展专业合作社1个、新增养殖200户,完善家庭农场申报40个,实现新增肉牛养殖规模养殖场8家;强化牧草及饲料加工,全镇加工收贮青贮饲料1000吨;完成肉牛人工授精配种2500。

二、工作重点

(一)巩固能繁母牛群基础。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的原则,重点发展饲养3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户,增加能繁母牛养殖量。

(二)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鼓励自繁自养,重点发展存栏肉牛20—50头、年出栏肉牛50—100头的专业养殖户和家庭农

场,对年出栏50—100头的养殖场(户)实行标准化提升。打造“黄牛”品牌,走高端化路线,建立健全相应的品种标准、饲草标准、饲养标准、技术标准、品质标准、食用标准和环保标准,让肉牛养殖各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管理农户的优势,让农户、贫困户积极参与并广泛受益。推进肉牛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带动更多贫困户通过养牛脱贫致富。

(四)扎实做好牧草及饲料加工。通过招商引资支持龙头企业建设饲料加工厂,开发生产符合肉牛营养需求的全价料、配合料。鼓励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牧草示范基地,增加亩产,开展青贮饲料加工和标准化收贮。

(五)稳定推进品种培育和改良工作。科学合理开展黄牛培育工作,在充分发挥现有畜牧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培育黄牛品系,走特色化、高质量道路;同时引进改良国外优势品种,走规模化、大众化道路,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提高效益。坚持“母牛本地化、商品牛杂交化、配种服务市场化”发展模式,规范全镇肉牛人工授精输配服务制度,结合市场需求推广利木赞、红安格斯、西门塔尔、黑毛和牛等优良肉牛品种。镇农业服务中心2名技术人员牵头,各村(社)明确1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牛产业统计、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指导,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开展培训,对养殖农户及贫困农户培训做到全覆盖。

(六)做好肉牛精准统计监测。建立肉牛产业统计工作制度和数据库系统,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各村(社)按春秋两季上报生产情况,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镇农业服务中心、统计站加强对产业信息、品种结构、产品价格、市场流向等主要指标信息监测,综合分析研判,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加大与上级部门协调对接力度,确保肉牛产业信息数据统计准确。

(七)做好肉牛疫情防控。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和外来动物疫病防控,将牛口蹄疫纳入强制免疫的范畴,对其他疫病因病设防。严格执行跨境引种规定,从疫区引进肉牛。严格落地观察机制,对引进的肉牛执行隔离观察制度和牛场定期消毒制度。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镇肉牛产业专班的作用(名单详见附件2),严格执行县肉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各村(社)主要负责同志对肉牛产业发展要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切实抓好产业发展工作。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做好工作调度和业务指导,根据肉牛产业相关工作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定期分析研判,加强督导检查,着力推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政策保障。对饲养3头能繁母牛的养殖户,执行“见母补犊”政策。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过程中,修建标准化养殖场的农户执行基础设施补助,优先支持粪污综合利用和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的养殖户。对以饲养黄牛为主且年出栏100头以上规模的集中育肥场,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推荐申请项目补助。对全镇养殖场(户)执行肉牛养殖保险政策(具体补助标准见附件3,肉牛保险相关事宜以保险方案为准)。对利用冬闲田土种草用于养牛的,由镇农业农村局无偿提供牧草种子。对新建规模化养牛场所需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情况下按农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对肉牛产业项目所需建设用地、用材、环评、微企等方面手续,尽量简化审批环节,给予肉牛项目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县农业农村局涉农资金,用于能繁母牛发展、龙头企业培育、牛犊繁育、服务体系建设和品牌打造。镇农商行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肉牛产业发展。

(三)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以及召开群众会、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结合产业技术培训会,向广大农户宣传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坚定产业发展信心,营造良好氛围。

(四)严格检查考评。将肉牛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各村(社)单项目标考核。按季度对各村(社)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

地方乡村振兴年度实施方案合集


一、指导思想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实现构建美丽幸福村,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总体目标

在现有产业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收入上下功夫,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立筑牢防返贫动态监测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发展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围绕产业兴旺,全面发展到户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发展以柴胡、猪苓、天麻等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以干杂果、食用菌、养殖业为骨干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着力培育长中短结合、可持续增收的到户产业。引导农户发展种植柴胡1000亩,天麻60000窝,养殖生猪1200头,累计发展核桃600亩、板栗320亩,猪苓18000窝,养殖中蜂1500箱,实现农户收入稳中有升;二是建成的新型经营主体徐香猕猴桃示范园300亩,今年已挂果,预计产量近6000斤,积极协调帮参扶单位,待猕猴桃成熟后帮助销售,发挥帮扶干部消费扶贫的作用,实现猕猴桃种植农户稳步增收。三是扩大高山坪中药材种植项目规模,稳步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四是发挥支部书记带头发展产业的模范作用,落实支部书记种植柴胡10亩。

(二)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农户厕所改造提升为整治内容,扎实推进“八清一改”,广泛动员群众清理“三堆”、治理“三乱”、实施“三改”和美化“三口”。全力实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黑山沟示范点,并有效带动周围村庄提升干净整洁度;加快安置点污水处理站施工进度,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常态化开展垃圾治理和清洁行动,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制定《村规民约》和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不断强化村民环保意识,倡导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生量。持续开展各项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村庄和庭院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激励和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爱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我村无害化厕所改造。

(三)改善和提升村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项目资金,统筹推进村域内道路项目建设,力争本年度实施大路口至大块地7公里通组水泥路建设。二是加强村域内设施管护,落实公益岗位、村民小组长管护责任,加强对村域内砂石道路、水泥路、路灯、水利设施、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公厕、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建立、完善各种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四)加大帮扶力度,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力量,建立全村预警监测体系,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了以联村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村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成员,中心护长、网格员、信息员直接参与的防返贫动态监测体制,按照省、市、县防返贫动态监测“2531”工作要求,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形成互为补充、互相协同的方式,通过日常排查、重点排查、集中排查的工作机制,对排查的问题、风险隐患每周召开会议研究,建立台账,对“三类人群”按要求启动监测识别认定程序,并根据风险点,针对性的落实帮扶措施开展帮扶工作。

(五)持续推进“两业”增收项目,落实后续保障政策。实行“农村基层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骨干项目和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同步推进贫困人口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在引导群众做大做强柴胡、天麻、猪苓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以中蜂、猕猴桃、嫁接板栗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转移就业500人以上,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稳步增收。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组织上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了镇村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巩固衔接期内工作。

秸秆计划烧除工作实施方案实用


为科学组织全镇限烧区农作物秸秆计划烧除工作,根据《省秸秆禁烧区划定及管控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错时、限量、轮烧”原则,要建立计划烧除工作台账,明确限烧区内烧除批次,确定每个批次烧除的秸秆所在地,烧除量(万吨)计划烧除工作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实施,要精准通知到每一个农户,提倡采用“攒堆”集中焚烧的方式进行烧除作业,要组织镇干部、村屯党员全面落实旁站式监管,遇气象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重污染天气及敏感时段,要立即终止烧除作业,确保及时将烧除指令以及终止指令下达到具体工作人员和农民。在气象条件允许情况下,争取最大限度完成烧除作业,避免春耕生产前集中抢烧、无序焚烧,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以社(屯)级为单位,填写《限烧区秸秆计划烧除工作表》,明确镇级、村级监督员,社(组)网格长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二、计划烧除时间安排

20xx年春季限烧区农作物秸秆计划除烧工作分4轮进行,第1轮从3月18日至3月19日;第2轮从3月28日到3月29日;第3轮从4月7日到4月8日;第4轮从4月17日到4月18日;烧除时间为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15点,要统筹安排每天农作物秸秆计划除烧量,分上午、下午2个时段组织实施,同时做好空间管控,相邻行政村要错时段计划烧除。

三、工作要求

(一)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气象局,每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会商研判,并做好提前预报通知。在风力条件合适(大于2级,且小于5级),且空气质量较好(空气质量为优或者良)时,各地按照通知预报要求组织开展计划烧除。

(二)各地要在3月12日前,抓紧时间制定属地限烧区秸秆计划烧除方案,填报限烧区秸秆计划烧除表,各地要以队、社(组)为单位,切实将管控责任落实到人,遇有不利气象条件时,要确保实现可立即终止烧除作业。

(三)各地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防火队,做好计划烧除前防火隔离工作,设专人值守,要在燃烧灰烬彻底熄灭后,方可离开,避免发生火灾等事故。

(四)在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及大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全面停止露天焚烧秸秆,待气象条件满足时按原计划顺延。

(五)结合日常秸秆禁烧管控成效,按照焚烧火点数量较少,秸秆剩余量较多的地区优先烧除原则进行。

四、烧除计划

第一轮:3月18日-3月19日

第二轮3月28日-3月29日

第三轮4月7日-4月8日

第四轮4月17日-4月18日

实用精选:实施方案合集(400字)


在我们不知道工作该如何实施时,完整有效的实施方案必不能少,实施方案是一种安排全面到位的计划性文书,实施方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实用精选:实施方案合集(400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实施方案(篇一)

一、课题的提出

20xx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这样的划分注重了学科的综合性,以趣味性、活动性为主要目的,寓教于乐,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各种能力的发展。这种划分,打破了传统学科科目割裂课程内容的格局,遵循了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幼儿教育前沿的一线幼儿教师们,大多数还没有跳出“学科课程”的理念和规范,仅仅只是给已进入幼儿园课程的新旧内容重新安排次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而已。

因此,我们把游戏作为解决幼儿课程整合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

从我县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来看,虽然一些幼儿园课程方案中开始体现生活和游戏的地位和作用,有些幼儿园也进行过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但对生活和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关系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角度不够宽广,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机制、策略探索不够。因此,在新一轮的幼教改革中,如何贯彻“新纲要”的精神,扎实推进 “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是当前我县幼儿园课程研究和实践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它关系到我县幼儿园课程特质的显现,关系到幼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幼儿的发展。

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重要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生活、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在一个较为广泛的学术平台上探讨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二是试图通过现实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实践,形成与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相关的策略;三是以发现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机制为切入点,对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形成一些支撑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新的理论观念,对幼儿园课程与生活、游戏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相关理论。

本课题具有广泛的实践应用价值。本课题的成果,对于指导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对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课题形成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策略可直接用于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之中。本课题的研究也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和落实。

选题的意义: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研究和实践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它关系到幼儿园课程特质的显现,关系到幼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幼儿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揭示生活和游戏对于3-6岁幼儿的发展价值,探讨系统知识与生活和游戏的关系,探寻各种知识、能力及态度在生活和游戏情境中整合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幼儿园课程的特质。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开发一套有助于幼儿园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课程内容生活化、游戏化的策略系统,有助于纠正面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的倾向和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过分学科化的倾向。

2、本课题的研究的重要观点:

(1)游戏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幼儿而言,游戏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2)游戏包容了多学科的知识,也包容了幼儿情感态度和行为发展的机会。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内容整合的重要途径。

(3)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质。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学科知识和游戏化,将学科知识还原为活动和经验,并在活动和经验的层面上尽可能实现综合和系统化。

(4)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以更为广泛的视角开发和利用多种有益的课程资源,以使幼儿园课程真正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真正做到生活性、综合性和趣味性。

(5)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项需要创新、需要深入实践的工作,设计和实施策略的形成过程都应是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论证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以《纲要》为依据,使幼儿园课程以游戏为主,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的结合。

2.让游戏精神成为贯穿和融入整个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灵魂或主线。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不断改善教育行为和优化教学过程,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总结经验,写出游戏与课程整合研究的论文,积累相关资料,有效地完成课题研究。

(二)研究内容

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整合研究,主要包括游戏主题与课程的整合;游戏指导与课程的整合;游戏材料与课程的整合。

1.构建教师学习模式,探索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方法。

2.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研究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完成子课题研究:

(1)游戏与语言课的整合;(2)音乐游戏与课程的整合;

(3)游戏与社会的整合;(4)游戏与科学的整合;

(5)游戏与健康的整合;(6)游戏与艺术的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理念引领:较系统地学习蒙台梭利、皮亚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纲要》为依据,指导教师在理念上确立正确的研究与实践的方向。

2.实践研究:教学即研究,以一个个研讨好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情境为载体,分成子课题进行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提炼、加工、合成,提升实践的水平。在实施方案期间,为幼儿提供可利用的游戏材料,保证游戏时间。

3.反思提高:针对研究问题,把理论研究、文献比较、案例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进行。通过教学反思提高反思性教学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目标的引领下,历经预论,提出问题,收集与讨论相关信息,拟定应对计划,并进行实践,然后通过反思,再论断,解决实际中的一个个问题,并在集体中形成多元反馈循环的过程。

2.文献法:收集有关幼儿教育新动态和游戏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的论文和经验性文章,组织全体参研人员学习。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成功的教育

经验、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4.观察法:由课题组成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约为三年,研究进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和策划开题阶段。从20xx年6月――20xx年10月,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成员分工,组织开题。制定“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整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从20xx年10月――20xx年10月,构建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教育实验方案,确定子课题,课题组成员针对各自班级特点确定研究方向,拟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期间组织二次阶段性的小结,形成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阶段性成果。子课题成员做好分析总结,进行中期成果汇报。开展课题的“中期评估”,对前半段的课题进行总结和回顾,认真策划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3.研究总结阶段。从20xx年10月――20xx年10月,继续展开研究,并做好资料的积累、小结工作。

4.全面总结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重点理清各个研究的问题,重新思考游戏、生活、游戏之间的关系问题,将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工作。

实施方案(篇二)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以计算机及网络设施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程度迅速得以提高。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很快便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中的尖端领域,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使用等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功能,使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得以大大扩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辅助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各个具体学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更优化,教学效果更显著,就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教育现代化设施不断完美:计算机在学校中的数量逐渐增多,日渐能满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开,我校连上因特网,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全面实施,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信息技术从一门单独的学科逐渐进入学校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学的面貌产生了很大变化。

信息技术虽然在不少方面有着强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风貌,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思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小学课程:在这里指学校根据上级课程计划而开出的各门学科。

2、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主要有三个重点:(1)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2)不仅教师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3)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研究思路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规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师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加快学校信息化的步伐;

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研究开发一批实用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科教学课件。

④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研究报告、论文。

⑤积累一批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和典型课例。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学生的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自主性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经验和激励机制;研究并探索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2、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系统归纳、总结、提炼出不同学科内容、不同教学类型的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示范课例;构建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提高学校教师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能力。

3、学校的发展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使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培养一个现代化科研型群体,使学校向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先进学校迈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的途径主要有:学习理论文章,参加媒体培训,上好实验课,撰写论文小结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实验法。通过一堂堂实验课来探索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很好整合,来观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研究怎样合理有效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五、课题实验内容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课题实验管理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实验课题由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负责。在学校实验课题之下,又根据学科教研的特点,分解出几个下级课题,主要有语文组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数学组的《学生如何在信息环境下探究性学习》。各个课题小组定期开展研究活动。课题组之间阶段性地进行集体活动,相互学习、交流、研讨、总结,使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

课题组分工表

姓 名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分工

王志明 小学高级 信息技术 课题主持人

邹小华 小学高级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

陈梅英 小学高级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

徐建祥 小学高级 数学教学 学生如何在信息环境下探究性学习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为使课题研究规范而深入地开展,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不定期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章、教学案例等内容编订成学习小册子,发给课题组成员参考学习;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活动,汇报实验开展情况,探讨发现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

3、按上级要求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4、抓住机会派教师外出学习,听取专家的相关学术报告,听取全国的、省市各级的优秀整合课,认真分析内化,指导自己的课题实验;

5、请教科研专家来校讲座,使全体教师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掌握教科研方法,提高课题实验能力……

(三)从学校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1、在传统课堂里“点亮一盏灯”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历经无数岁月的淘炼而不衰,说明其中自有合理、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内涵,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观念改变,回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在直观性、有效性和启发性等方面,就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适当地发挥以计算机技术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功能,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亮丽的光彩。几年前,我校就有一套装备在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因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够方便,因此,使用效率不高。

(1)恰当而简明的演示,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即便是在传统方式的课堂教学中,也努力利用传统媒体,增强直观性、启发性,帮助学生学习。如今有了多媒体设备,教师或从网络上找寻相关课件,或自己动手制作课件,针对难点进行演示,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式,在一节课上应用的时间不是很多,但应用的效果却是显著的.

(2)生动而丰富的演示,扩充了容量,强化了训练,提高了效率。

随着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其功能也逐渐得以发挥,一套设备替换下了更多的传统设备:小黑板、挂图、卡片等,课堂的容量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训练也得以强化,课堂效率提高了。

个别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动了同轨教师应用,逐渐地更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

以传统作为基础,将传统中有生命力的精华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同时结合时代、科技的发展,将新的内容融入传统之中,使传统合上时代的节拍,跳动时代的脉搏,形成一种新的体系。传统的悠久历史内涵使该体系广博、深刻,合乎时代节奏的新内容使该体系焕发蓬勃生机。

2、在网络环境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接入网络成为终端之后,既是探视信息海洋的窗口,也是作用于信息海洋的码头。带学生进入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探究空间,也给学生以更多展示个性的机会,因为网络是无边的,网络也是互动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网络,查询资料,以补充课本教材信息的不足,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网上互动交流……

六 、实施步骤

根据课题组安排,结合本课题具体情况,拟定本课题实验研究周期为1年半,即20xx年10月--20xx年6月。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调查分析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现状,整理、收集各种数据。

2、组建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接受相关知识培训,上网查询资源

3、填写课题申请书,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培训实验教师,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2月)

1、结合各 学科课程的内容,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编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3、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它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优化网络和多媒体软件,研究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中的一些理论、技术问题。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xx年01月--20xx年6月)

1、撰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按科目分类整理,并加以综述。

2、整理网络和多媒体软件脚本,进行教学反思,最终研制成果用多媒体教学光盘的形式向广大教师推广。

3、分析展示实验成果,迎接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评审鉴定。

实施方案(篇三)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提高。免疫规划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人员配备等普遍落后,制约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提升我市免疫规划整体水平,根据《市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依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原则,以城乡医疗卫生“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在全市基层单位实施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到20xx年底,免疫规划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

(一)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每个预防接种单位配备专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2人以上、接种人员5人以上,具备相关学历和资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85%以上。

(三)业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预防接种单位各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序,儿童预防接种证发放、登记管理、冷链管理、安全注射、流动儿童管理、接种证查验等工作有效落实。

(四)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新生儿建证率达100%,适龄儿童接种证持有率、使用率100%,票据持有率、使用率95%以上,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率95%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以上,麻疹风疹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预防接种人员队伍建设。

1、配足专业人员。各单位应配备免疫规划专职人员2人以上。常规免疫接种日期间,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不得少于8名,其中儿科临床医师1名(负责询问诊体检及异常反应处理),登记工作人员1-2名,接种人员5名,留观巡视人员1名。各单位要合理调配工作人员,确保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开展。单位人手较少难以安排的,可通过公开招录予以补充。对于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免疫规划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免疫规划岗位。要注重免疫规划工作的延续性,确保免疫规划人员队伍相对稳定。

2、严格资质准入。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等执业资质,并经过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和儿童预防接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培训,获得合格证后上岗操作(卡介苗接种人员须通过专项培训并在培训合格证上注明)。

3、强化业务培训。市疾控中心要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要把预防接种规范、异常反应识别等作为培训重点,以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二)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硬件配备。

1、科学设置预防接种门诊。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应设置一个预防接种门诊,根据服务半径、接种工作量等情况合理设置,建制镇范围内现有多个预防接种门诊的不得盲目撤并,应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加以调整。

2、加快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改造。各单位要对照《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修订)》,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未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单位,尽快启动数字化改造,确保20xx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要按照《市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围绕房屋条件、设备和器械配置、接种流程再造等环节,通过信息化改造,实行预约、登记、候诊、接种、留观等流程规范化管理,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预防接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预防接种单位业务管理。

1、健全各项制度。各单位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接种证登记管理、冷链管理、安全注射、流动儿童管理、接种证查验等制度。要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制度的落实上,确保预防接种安全、优质、高效,努力提高各类疫苗的接种率。

2、严格接种管理。一是规范接种登记。及时对辖区内的应接种对象(包括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进行规范接种并及时登记、录入和报告儿童接种信息。二是加强疫苗冷链管理。做好冷链设备的维护、补充和更新工作,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实施疫苗信息网络报告和月报告制度。三是强化安全注射管理。实行儿童预防接种预约短信通知,在接种前应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实行规范注射,接种后做好留观和接种记录。每个接种工作日门诊总量不超过200针次。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一、二类疫苗的品种、费用规定、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流程以及接种前后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四是做好流动儿童管理。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和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情况,并认真开展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村卫生室每月对本村新生儿出生、儿童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上报乡镇(街道)预防接种单位。五是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漏种儿童及时进行补种。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提高对免疫规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目标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把预防接种工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中之重,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免疫规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稳妥抓好落实。

各单位要根据《方案》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对照本单位实际,全面展开自查和自评,提出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对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欠规范、存在风险隐患的,要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整改措施。对未完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尽快启动升级改造建设工作。对暂不具备改造条件、影响全市建设进程的,要将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市卫生局。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安排不足的,有关单位要统筹安排,予以合理补充,确保工作不脱节。对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难以胜任岗位需要的,可通过业务培训、在职教育等形式,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三)认真开展督导评估。

市疾控中心要强化免疫规划工作的专项督导,每年对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的专项督导不少于2次,对条件差、问题多、工作落后的预防接种单位,要增加督导频次,及时发现、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年底我局将对各单位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综合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督导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情况,作为预防接种相关经费的拨付依据。

实施方案(篇四)

为有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扬尘治理实施措施。

一、扬尘治理工作总目标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实施确保工地施工现场达到成都市扬尘治理检查要求,使扬尘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扬尘治理工作职责分工

(1)项目部成立扬尘治理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专职安全员、责任工长为副组长,专项工长、施工员、材料员为组员,实施扬尘治理工作。

(2)由专职安全员负责每天检查扬尘治理落实及实施情况并作好记录。

三、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1、施工现场:

施工前先砌施工区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场所,以遮挡外来风沙、尘土,落实到人,施工现场每日派专人洒水降尘。木工加工场地产生的锯末及钢筋加工厂地产生的铁销应及时清理,以防被风吹散,造成空气污染。

2、密目网:

工程采用外脚手架密目网进行封闭,防止施工粉尘外扬,污染环境。

3、水泥库和搅拌站:

水泥库与搅拌站应设计成全封闭式,避免水泥袋表面的水泥面污染空气。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水泥袋,以防袋内残余的水泥面被风吹散在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

4、建筑垃圾及材料堆放

楼上的垃圾用塔吊、物料提升机或滑轮向地面运输,不能任意堆放和抛洒垃圾。现场垃圾应及时向外运输,现场不存放隔夜垃圾。土方施工时,每天有专人对现场存放的浮土进行洒水、清扫,以防刮风是尘土飞扬。严禁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保护周围环境。现场的石灰粉及各种掺加用散料必须在库房内存放或者严遮盖,沙、石等散粒建筑材料和土方要采取表面固化、覆盖等防扬尘措施。

四、扬尘治理实施办法

1、 在施工现场进出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防止车辆出入带泥土。

2、施工现场的道路做水泥或硬化路面

3、施工现场各类脚手架采用绿色密目安全网封闭,以减少粉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4施工现场使用的沙子、石子、白灰等散体材料集中堆放,并且砌筑不低于0.5m高度的遮挡并覆盖。

5、施工备用渣土存放高度不得超过围挡高度并采取洒水苫盖。

6、工程垃圾、工程渣土和建筑物内清理垃圾、搬运装卸过程中按现喷淋、洒水、压尘后作业的程序进行或采用相应容器管理运输,严禁凌空抛洒

7、对施工现场道路项目部应设专人进行清扫,保持路面清洁。

8、出现四级以上大风时禁止土方工程施工

9、临时堆放的土方采取彩条布覆盖措施,以防尘土飞扬。

10、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沥青、油毡、油漆桶、橡胶、塑料袋等产生有毒有害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11、项目部对汽车尾气进行控制,定期组织车辆进行检测,并将车辆尾气检测报告汇总备案

12、楼层建筑垃圾装袋密封,由垂直运输设备向下转运,严禁由楼层自由倾倒。

13、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存放在库房内,如需露天存放采取严密遮盖措施。

14、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措施。

15、对粉尘、废气排放监督管理

(1)公司负责施工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部预防粉尘污染控制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2)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逐级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3)项目部每半月对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情况进行检查。

(4)项目部要经常教育培训职工,进行粉尘污染相关知识教育。

车辆冲洗制度

1、施工现场主要大门口处必须设置进出车辆冲洗台,配置有效的冲洗设施及足够的水源。

2、配置专职冲洗人员,执行值班冲洗进出车辆。

3、所有驶出大门的车辆,必须接受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场外,严禁拖泥带污车辆驶出场外,影响周边的环境卫生,造成城市道路污染。

4、冲洗台沟必须排水畅通,应经常清理疏浚,保持畅通,排水沟槽应接通市政管道,场地不得积泥积水。

5、加强进出车辆的冲洗管理,严禁车辆未经冲洗驶出场外,严格执行冲洗车辆责任制。

实施方案(篇五)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早已道出了教材的真正意义,然而能真正做到、做实的又有几人呢?反思自己这十年来的语文教学,我也试着做了一些尝试:每天每人在积累本上摘抄一首古诗或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故事或一句歇后语,利用每天的语文课前十分钟展示、背诵。刚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半学期下来就明显感到兴趣倍减,只有少数人能坚持下来,收效甚微。思前想后,还是我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心底渴求读书的愿望,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到底应该怎样去做?

“海量阅读”这一颠覆性的教学方式让我看到了一条通衢大道,韩兴娥老师的理念和行动研究为我提供了可操作的范例。当然,我不可能完全按照韩老师的方法照搬,毕竟学生没有这多年的积累,我的经验尚且不足,而且这个班是新接手的班级(开学五年级),对学生完全不了解。于是,暑假里我认真学习韩老师的教学成果,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如下海量阅读实施方案。

一、实验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养成爱读书、边读边记边思考的好习惯。

3、达到每个月至少阅读1本书,一年不少于12本书。

4、学会课内外阅读的方法,逐步实现主动阅读。

5、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阅读内容

1、《三字经》 2、《论语》 3、《唐诗三百首》 4、《千字文》

5、《弟子规》 6、《百家姓》 7、《成语故事50个》 8、《伊索寓言》

三、具体措施

1、每周安排两节阅读指导课,课上带领学生阅读,读通顺、流利,知道大意即可,前7项内容背下来最好。

2、每天的早读时间利用起来自主进行阅读,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自行安排。

3、每节语文课前十分钟,背诵自己已掌握的内容,进行巩固。

4、课外阅读紧跟上。班级张贴推荐阅读书目,学生自由选择,每月不少于一本。

5、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每周每人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一本课外书,补充阅读量。

6、每月组织一次书籍换读活动。每月初每人带来家中的图书与班上的同学进行交换,使学生的课外读物量大大增加

7、做好阅读记录。学生自己准备记录本,每天记录自己背诵的内容、进度。每周一小节,每月一总结,学期末汇总。这本阅读记录每月在班级中展评一次,评选出优秀进行奖励。

8、写好读书笔记。随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月要进行展评,评选出优秀要奖励。

四、实验计划

1、(8月、9月)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读完《三字经》、《论语》。学生能读通顺、流利,多数能背下来,知道大概含义即可。

2、(10月、11月)用这三个月的时间读完《唐诗三百首》,按照作者来分类阅读。在读之前先了解作者的生平资料,再去阅读作者不同年代的作品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在阅读诗句时,首先扫清字词障碍,然后读通顺、流利,接着试着解释整首诗的意思,最后试着背诵。

3、(12月、1月)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读完《千字文》。在初读时为学生提供拼音版的,读熟之后把拼音去掉,然后了解大概含义,最后进行背诵。

4、(2月) 由于《弟子规》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把它安排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相信应该能完成,方法与《三字经》一样。

5、(3月)《百家姓》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很有趣,计划这一个月把它完成。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之后自己试着解释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相信事半功倍。

6、(4月、5月)在这两个月内争取读完《成语故事50个》。这些成语学生平时接触过,并不陌生,相信读起来也会饶有兴趣。每读完一个故事就要求学生讲给家长、同学听,逐渐达到运用自如。最后再进行成语填空的测评,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7、(6月)《伊索寓言》是孩子们都很喜欢读的`书,小故事蕴含大道理,成为了它自身独有的魅力。方法也是先读故事,然后讲故事,进而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五、评价机制

评价可谓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给优等生以肯定,给学困生以鼓励。具体措施如下:

1、在班级中张贴“阅读进度表”。每周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奖励一颗星,按照完成的顺序排在前20位的可以奖励一颗苹果,3个苹果换一颗星。

2、在每月进行的读书笔记、阅读记录本展评活动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奖励一、二、三颗星不等。

3、每月进行“阅读之星” 评选。每次选出前10名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有很多,如:奖励去图书馆借书的机会;举办“读书经验交流大会”、“故事会” 、“作品展示会”;发放小奖状、奖章;在班级博客上发喜报、照片??

以上只是我初步的实施计划,在实验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变动,不断完善。希望能通过这项实验,改变现有的语文课堂模式,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带动更多的老师加入进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终生受益。

镇校车公司化运营推进实施方案


镇校车公司化运营推进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镇校车公司化改革,保证校车整合工作顺利实施,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xx年9月11日《关于印发县校车公司化运营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字〔20xx〕60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8月4日-7日)

镇政府组织召开由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管区书记、相关校车管理部门负责人、县校车公司负责人、镇教育办主任、校车服务学校校长参加的动员部署会议,全面进行发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管区负责本辖区内校车公司化运营的宣传发动,并对公司化运营工作负总责。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8月8日-8月20日前)

1、组织校车评估工作。非国标(平头)校车按照评估价格统一公示,进行补偿,完成相应车辆手续注销工作;县校车公司参与国标(尖头)校车评估工作;国标(尖头)校车按照评估价格统一公示,校车车主与校车公司完成相应车辆的过户手续;未按照规定时间领取补偿的视为放弃。

2、各管区、县校车公司、学校协调做好校车安全运营准备工作;各相关部门单位加大宣传和协调力度,形成良好氛围。20xx年8月20日前,全面完成校车整合工作。

(三)实施运行阶段(从20xx年9月1日起)

镇校车公司化正式运营后,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通力协作,认真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维护正常的校车运营秩序。

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镇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派出所、县交警大队三中队、镇教育办、镇财政所、镇交管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管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校车公司化运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校车公司化运营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等工作。成立镇校车公司化运营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全镇校车公司化改革推进工作。

(二)落实部门责任。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派出所、县交警大队三中队、镇财政所、镇教育办、镇交管所及镇宣传办、镇司法所、综合执法办、镇应急办等有关部门单位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

校车公司化运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镇教育办:依照《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与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做好校车使用许可申请的受理、分送、审查和上报工作;掌握学生上下学和现有校车状况以及校车需求,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学校的监管,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和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指导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督促学校加强学生乘车管理;负责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备案管理工作,注意留存、登记校车车辆及驾驶人的相关材料和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维护。

派出所、县交警大队三中队:依法审查校车使用许可申请材料并提出意见;依法做好校车驾驶人资格审查、审验和校车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工作;依法发放收回校车标牌;指导学校、校车服务公司开展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依法查处校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集中接送学生上下学、使用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校车,以及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校车标牌等行为;加强对校车行驶线路的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查处机动车驾驶人不按照规定避让校车等扰乱校车运行秩序的违法行为,保障运载学生的校车优先通行;协助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对校车公司开展校车驾驶人安全教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校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信息抄送其所属单位、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

镇财政办公室:对接县财政局,做好平头车和尖头车补偿款发放工作。

交管所:依法审查校车使用许可申请材料并提出意见;合理规划、设置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积极开通农村寄宿学校周末班车,改善校车途经的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技术条件,整治安全隐患,按照标准设置校车停靠站点预告标识和校车停靠站点标牌,施划校车停靠站点标线;监督汽车维修企业落实校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加强对校车服务公司的监管,督促其健全制度、落实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依照《省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对校车公司有关违法行为给予处罚。

(三)严格责任落实。各管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校车公司化运营工作负总责,成立工作小组,做好校车公司化过渡期间的动员、协调,车辆的评估、补偿、注销、回购以及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完善乡道、村道及学校附近交通安全标志、标牌等设施的建设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牵头组织辖区内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校车公司化运营管理中的相关工作。

(四)严格监督检查。镇教育办要会同派出所、县交警大队三中队、镇交管所、镇城建委等部门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整治保障机制,加强校车公司的日常监管,加大路检巡查力度,集中开展整治行动,严肃查处校车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载运学生现象。要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限期整改,对已出现的矛盾纠纷要加强研判,全力化解。要建立健全约谈见面、挂牌督办、渎职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校车和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不力、隐患整改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因工作措施不落实、监管不到位、交通安全隐患未消除而导致学生接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依纪依规给予处分,坚决杜绝校车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运营过程中学生人身安全和车辆财产安全。

【实用】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精选(7篇)


面临随时可能开展的建设工作,我们可以对行动的具体方案进行一个撰写,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妥善无误,如何才能写好实施方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实用】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篇一】

一、活动目的

1、增强学生游泳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2、了解和掌握游游安全知识。

3、掌握如何预防溺水和溺水急救措施。

二、活动重点

1、夏天游泳如何防溺水

2、溺水急救方法

三、教学难点

溺水时如何自救、急救

四、活动准备:录像

五、教学内容

1、导入:同学们,夏天来了,暑假快到了,游泳是大家喜爱的消暑解热的活动。对同学们来说,游泳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游泳的场所除了室内室外游泳池,还有迷人的海滨、河流和小溪,但是游泳必须要注意一定的安全。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必备的游泳安全知识,增强自救、自护意识,本周我们举行关于游泳安全的主题班会。

2、首先,请大家看视频有关溺水方面的新闻

6月21日,陕西省紫阳县发生一起5名女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在死亡的5名学生中,的14岁,最小的只有7岁。

6月25日,福建省福安市的三名小学生在溪畔游泳时溺水身亡。

6月29日,四川省达州市3名10岁左右的女学生在水塘玩耍时溺水身亡。

7月1日,河南省商都市3名女学生在水库游泳时溺水身亡。

7月4日,4名16岁左右的初中生在吉林省松花江游泳,3人溺水身亡,一人生还。

看了听了这些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3、授课内容:

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箭来相助或拨打“110”。

游泳安全事项要点:

(1)保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态

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饮酒不宜游泳;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2)做好充足准备工作,预防抽筋

做好身体热身准备工作;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腹部疼痛时,应上岸,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营造安全游泳的环境,小心溺水。

溺水自救和急救方法:

1、自救

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同学们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A、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B、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2、急救方法

若遇到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当没有把握时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让落水者攀扶上岸。在救护溺水者时,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A、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B、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C、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篇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项措施。利用防溺水安全活动月,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以不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溺水事故为目标,以各学校周边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整改学校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任务

各学校要开展以围绕“杜绝溺水事故”为主题的预防溺水教育活动,要以学校周边的水域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各校要切实提高对做好防溺水事故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研究和分析本项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要成立相应的防范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对因老师不重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发生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

(二)突出重点,开展以“杜绝溺水事故”为主的各类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活动。各学校要认真开展对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消除各种隐患,以防溺水、防火、防电等一系列事故为主题。同时要结合其它安全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消除校内或活动区域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三)完善制度,逐步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

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篇三】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把防溺水活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召开防溺水主题会议,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同时,对校园和周边水域进行一次大排查,摸清水域情况,做到教育有的放矢。

二、完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

建立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对在防溺水工作中发现的有针对性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学校防溺水安全制度和安全预案,探索制定适用性强的相关安全制度。同时,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大对学生上、放学期间的监管力度,学生中途离校须由家长陪同,写好请假条交学校。建立每日课前提醒制度,做到日日提醒,时时提醒。

三、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宣传

通过校园橱窗、悬挂横幅、班级板报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各班级召开以防溺水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危险意识。同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家长对孩子要加强看护和监督,教育孩子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班主任要多与家长联系,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对于特殊孩子留守儿童要重点关注。

学校开展一系列“防溺水”教育宣传活动,即: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节假日、暑假放假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防溺水”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暑假放假前布置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平台作业。同时全面开展“四不一会”教育:不在无成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四、加强外界联系,建立保障机制

与镇政府联系,在学校周边池塘、河流等水域,设立警示牌。与当地村委会联系,对于重点河段、池塘做好安全巡查。做好和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建立防溺水预警制度。

总之,防溺水工作必须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各项工作要有效落实,真正发挥作用,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篇四】

城关镇中心学校20xx年夏季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一、 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小学校长及各班班主任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把防溺水活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转。召开防溺水主题会议,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同时,对校园和周边水域进行一次大排查,摸清水域情况,做到教育有的放矢。

二、完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

建立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对在防溺水工作中发现的有针对性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学校防溺水安全制度和安全预案,探索制定适用性强的相关安全制度。同时,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大对学生上、放学期间的监管力度,学生中途离校须由家长陪同,写好请假条交学校。建立每日课前提醒制度,做到日日提醒,时时提醒。

三、具体措施

1、 通过校园橱窗、悬挂横幅、班级板报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2、各班级召开以防溺水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危险意识。

3、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家长对孩子要加强看护和监督,教育孩子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4、班主任要多于家长联系,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对于特殊孩子留守儿童要重点关注。

5、学校开展“六个一”教育宣传活动,即: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节日、暑假放假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开展一次预“防溺水”工作家长专访活动;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

6、全面开展“四不一会”教育:不在无成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7、落实安全教育课和安全一分钟教育,做到时时提醒。

8、召开一次以“防溺水”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

9、在学校周边池塘、河流等水域,设立警示牌。对于重点河段、池塘做好安全巡查。建立防溺水预警制度。

四、 活动要求

(一)各班主任要认真落实好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加强宣传力度,把学习贯彻本方案列入当前中心工作之一,使我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强培养学生的预防溺水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调查与防治学校及周边的安全隐患。

(三)各班要向学生公布学校、班主任及其它急救电话,教育学生遇紧急情况时能恰当使用。

(四)精心组织,明确目标,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工作有创新、有突破、有实效,保证学校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总之, 防溺水工作必须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各项工作要有效落实,真正发挥作用,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篇五】

为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和县局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和管理工作,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和县教育局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学校预防溺水工作各项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护和防范能力;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措施,着力建立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护、自救的能力;切实做到防溺水教育全覆盖、安全标识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覆盖,杜绝学生溺水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落实工作责任制。我校将学生预防溺水教育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位领导、落实到每一个年级、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做到有措施、有落实。将预防溺水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做到有教育计划,有教育活动,有教育记录,有学生反馈作业。

落实监护人责任。我校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家访、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签订《预防未成年人溺水法定监护责任承诺书》等措施,将防溺水提醒、引导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提醒家长落实家庭教育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做到有家访宣传、有联系记录,有家长反馈承诺。

(二)强化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1、我校重点抓好“十个一”的宣传教育工作,即: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暑假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醒。

2、重点要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一会”: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上下学途中、节假日不到江(河)、水库、池塘等地戏水玩耍;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施救,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3、召开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要点,讲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自我分析应如何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通过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强化假期、双休日、节日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延伸到节日、假期,做到学生放假,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放假”。通过开展安全家访行动、让学生签订预防溺水安全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把学校预防学生溺水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做到节日、假期学生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5、强化重点对象的教育。我校特别关注低年级学生、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用事故实例予以警示,使学生知晓擅自游泳、玩水的危害性。对爱好游泳、玩水的学生开展一次全面的排查、登记,落实好教育和监管的措施,讲清擅自游泳的严重后果,让防溺水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三)全面落实安全提醒制度

重要部位张贴预防溺水教育宣传提示语,学校门前设立固定的预防溺水教育提示标牌,开辟预防溺水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各班级办预防溺水知识黑板报,营造浓厚的校园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

我校坚持每天放学前进行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让学生时时刻刻把“防溺水安全”牢记在心。

对重要时段和重要场所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提醒教育,杜绝管理上的盲点。学校重点做好双休日、暑假以及发放成绩单、考试结束日、返校日等重要时段的溺水事故防范工作,对上、下学经过水域较多的学生,要重点提醒,并向家长发出通知,提醒家长落实教育监管责任。

(四)进一步落实防范工作措施

1、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我校有效组织力量,一是对校园内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做到排查一处整治一处,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校园内易发生溺水的地方必须设立防溺水警示标志(位置要醒目、数量要适中),加装防护设施;对校园内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危险地段要安排人员开展安全巡查工作,确保学生安全。二是对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途中的河道、水库、池塘、水坑,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排查,确保不漏任何一处水域。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请乡政府或村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治。

2、全面开展学生安全大家访活动。活动要覆盖到每位学生家长。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签订履行责任书等多种方式,将相关法律法规、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和要求送到家长手上。暑假期间开展两次以上的安全家访活动,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学生法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安全监管。要建立家长联系台账,家访活动要有记录,有反馈。

3、建立学生校外安全防护小组制度。各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居住地情况,成立校外安全防护小组,并选取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中按时上、放学,相互监督、共同防止学生擅自下水行为。一旦发现有同伴私自外出游泳、戏水玩耍等不安全行为,要及时劝阻并及时向家长、班主任或学校报告,确保同伴安全。

4、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一要加强对上下学途中安全管理,对上下学经过水域较多且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安排家长或有关人员护送等防护措施;二要加强学生的课间管理,特别是中午时段的管理,要时刻关注学生动向,严防学生午间休息时离校游泳;三要建立请销假登记制度和家长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切实负起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四要会同乡、村委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爱心监护,组织有爱心、有热情、有能力的社会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行动,使留守儿童在节假日期间得到有效监管。

5、完善落实学校周边协作机制。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联席会

议制度的作用,积极争取政府和村、社区的支持、重视;建立暑期安全工作对接制度,在放暑假前就假期学生防溺水工作要求和各方职责与所在乡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进行一次全面沟通和对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事故多发地和关键时段进行安全巡查,阻止学生在水域周围逗留,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

(一)宣传教育阶段(每年4月1日至4月30日)

制定开展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对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专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救护能力。切实落实各项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措施,杜绝学生溺水事故。

(二)深化落实阶段(每年5月1日至8月31日)

对暑假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加强预防溺水教育宣传工作,全面开展学生安全大家访活动,确保覆盖到每位学生家长;加强与家长、村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做好暑假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确保学生暑假安全。

(三)总结巩固阶段(每年9月1日至10月30日)

加强和巩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效果,对工作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针对性的问题认真总结,进一步落实防溺水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五、有关要求

(一)我校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制定方案,明确责任,采取措施,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今年(重点在4-10月份)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充分认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长期性,积极探索并建立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措施,做到常抓不懈,确保学生安全。

(三)我校将对辖区内学校、幼儿园、看护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学校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健全工作台账,确保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四)要严格责任追究。对由于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和整治不及时,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信息报告不及时等引发的各种安全责任事故,将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认真总结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将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方案、阶段总结于各阶段结束时报学校本部,本部将汇总上报县教育局。

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篇六】

为扎实做好我镇预防群众、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强化对防溺水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经研究,成立“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二、工作目标

以预防溺水教育为目标,以全镇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并彻底消除暑期游泳等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领导。各中小学校、村(居)委会、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负起统筹、协调、动员、组织、管理等责任,采取综合措施,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工协作,切实增强全社会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督、社会关爱的联防联动机制。

(二)落实监护责任。青少年儿童监护人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负起监护责任,教育青少年儿童不在水边嬉戏玩耍、不在无监护陪伴情况下游泳,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未成年人监护人要对履行法律规定的监护责任作出。

(三)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提醒家长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监护和教育。学校要在每年四月至九月集中开展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做到平日天天讲,上、下午最后一节课利用1—2分钟时间开展一次安全教育;节假日前反复讲,放假前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讲座;开好防溺水主题班会;为每个班级配备宣传挂图;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预防溺水工作全覆盖的大家访活动;布置预防溺水教育作业;制作知识展板、宣传栏,印发游泳安全宣传册页。广泛、深入地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树立预防溺水的安全理念,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四)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要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各水域权属主体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加强日常巡查。村(居)委会要在暑期会同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进行关于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监护责任的家访。建立假期安全对接机制。建立安全家访机制。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学期和每年暑期开展安全家访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家长。要突出抓好各类考试毕业离校后及暑期等节假日学生脱离学校教育、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监管等薄弱环节,落实监管责任。要认真落实青少年儿童安全包保责任制度,特别是节假日的值班包保责任制度,各村(社区)、各校、各单位要坚持领导带班,加强值班力量,值班电话要保证24小时畅通。要实行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制度,及时如实上报相关信息,不得瞒报、迟报、漏报。如遇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妥善处理。各校、各村、各单位上报信息要及时、真实、准确。

四、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

1、如果青少年儿童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和当地村(居)委会或主管单位。

2、学校、村(社区)或镇直单位接到少年儿童溺水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镇政府报告,必要时拨打110、120求救。

3、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

4、第一时间通知溺水少年儿童家长。

5、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

6、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镇政府报告,镇政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五、实施步骤

1、各村(社区)、各校、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对预防溺水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2、围绕工作重点,开展以游泳安全为主的各类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活动。各村(社区)、各单位要认真开展辖区水域的排查和整治活动,确保一方平安,要对周边的池塘、河流、水库等水域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安全警示工作,积极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同时要结合其它安全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消除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学校关于防溺水实施方案【篇七】

3月29日上午,X教委在X小学召开预防学生溺水专项安全教育工作会议,根据会议要求,把会议精神传达给个位老师,并就当前做好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教育,做好如下工作: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不松懈。

(1)各班要切实落实每日安全一句话,学校利用早会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周五早会再次对学生强调教育。

(2)突出四项教育重点,强调三项要求。

(3)LED滚动播放防溺水标语(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4)组织师生共同观看预防溺水、安全度夏微电影《殇》。

二、安全隐患排查不马虎

(1)人的排查:各班利用班会让学生揭发举报以及个别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私自玩水游泳的情况,通告家长加强监管。

(2)危险水域的排查:本周五前填报隐患水域报送并发送,全面巡视危险水域警示牌,对字迹不清、褪色、欠缺进行增补,确保处处安插警示牌。

(3)重点时段巡查:聘请保安在双休日、节假日每天全面巡视危险水域,并做好登记。

三、家校联系

(1)印发预防溺水告家长书,与家长签订安全承诺书,收存回执。

(2)每周五(遇天热)向家长发送防溺水短信。

四、主题教育重深化

(1)举办一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队会,重点是以案例教育。

(2)发现个别私自玩水或者游泳同学,要采取体验式教育措施,让其感受溺水时的痛苦。请家长到场,打一脸盆水、让该同学闭气浸水。

(3)举办一次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漫画或者温馨提示语征集比赛活动,择优在学校文化大道宣传栏上展示。

方案范文:年度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


年度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就业管理工作,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124号)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征求通知》有关要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原则,实行“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科学控制公益性岗位规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充分考虑我县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状况、就业创业补助资金规模及各用人单位需求、行政村数量、旅游业发展情况、乡村振兴及生态保护任务等,20xx年度共开发三类公益性岗位595个,拟安置595名就业困难劳动力上岗。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

具有户籍、有劳动能力、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有就业愿望的以下人员:

(一)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城镇户籍在就业局办失业登记证的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5周岁;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初次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时。);

(二)未实现就业且有就业意愿的“9+3”毕业生;

(三)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有就业意愿的城镇户籍人员所在乡镇或社区出具证明);

(四)牧区无业青年(年龄:16周岁-45周岁);

(五)脱贫人口(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脱贫人口: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5周岁;县扶贫移民局出具相关证明)。

二、岗位种类、数量及职责

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应根据本地就业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就业困难人员需求、就业专项资金承受能力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等因素,坚持量入为出、总量控制、类别合理原则科学设置。

(一)公共管理类岗位(68个):社会保障协理员22个、城管市容协管员29个、交通协管员17个。

1.社会保障协理员:协助乡(镇)政府或社区开展社保、就业、劳动保障方面的服务工作,负责完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排的有关劳动保障、新农保金征收、就业服务管理等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各乡(镇)场、村(社区)。

2.交通协管员:协助县交警大队开展县城区域内各街道、巷口车辆停放秩序维护及停车点车辆管理等工作。责任单位:涉及乡、镇。

3.城管市容协管员:协助县城管局开展县乡城镇基础设施和县城街道绿化日常管护。责任单位:县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和市场监督管理。

(二)公共服务类岗位(483个):设施维护51个,保洁432个。

4.设施维护:负责城乡公益设施管理维护、应急排除等工作,兼劝导员、疏导员及交通维护等职责。责任单位: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各乡(镇)、场及村(社区)。

5.保洁:负责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集中处置所在辖区生活垃圾;负责旅游景区、213线、209线沿途环境整治,负责饮用水源卫生管理、非营利性公共卫生服务等。责任单位: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民政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景区管理局、县第二政务服务中心、县粮油和物资储备中心、县惠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县信访接待中心、县公务服务中心、县残联、县工业园区、各乡(镇)、场及村(社区)。

(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14个):疫情监测14个。

6.疫情监测:负责做好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按照安排,做好外来人员排查及体温监测工作等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县公务服务中心、各乡(镇)、场及村(社区)。

(四)其他类(30个):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的其他公益性岗位(30个)。

7.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的其他公益性岗位:县域内26座寺庙环境保洁30个。责任单位各相关乡(镇)场及村(社区)。具体岗位职责由相关乡(镇)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20xx年公益性岗位安置中,如遇用人单位找不到符合条件人员上岗或自愿放弃安置计划的,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把本单位的计划退回县人社局和就业局,县人社局将根据其他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年度总计划内进行调剂。

具体分配情况详见附件《20xx年公益性岗位分配表》。

三、岗位申报程序和所需资料

(一)岗位开发

用人单位向县就业局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岗位数量、招用条件、岗位待遇等,填写《公益性岗位开发申请表》,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同意后,纳入县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局统筹管理。

我县公益性岗位实行按年度开发,上岗人员实行一年一聘,同一符合条件人员在公益性岗位上岗不超过三年。

(二)人员招聘与管理

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由用人单位负责,坚持自愿报名和公开、公正、公平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以现场招聘的方式公开进行,招聘人数不超过县人民政府当年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

用人单位确定招聘时间后,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填写《公益性岗位就业申请表》。由用人单位进行初审,并报县就业局审核,就业局审核通过后纳入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范围。

公益性岗位招录前用人单位对拟聘用人员进行公示(乡村两级),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予以安置。用人单位应与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以当年公益性岗位安置时限为准。对考核合格、有能力胜任工作的人员,可按程序继续聘任,但累计不得超过3年。

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用人单位负责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日常管理,从业人员必须由本人持证上岗(佩戴袖章和上岗证),由本人完成工作任务,不得由他人顶替,杜绝“人岗不符”“变相发钱”,防止福利化倾向,上岗人员相关安全事项由本人自行负责。

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履行工作职责的人员,用人单位可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并及时将人员减少情况填写《公益性岗位人员变动花名册》报县就业局。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被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出现空岗需要补充人员的,按上述程序重新招聘,用人单位自行补充人员上岗的,不予拨付岗位补贴。

公益性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发放各项补贴:

1.已实现就业的;

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死亡的;

3.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

4.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管理制度的;

5.有违法行为的。

(三)用人单位申报公益性岗位时向县就业局提供的资料如下:

1.《公益性岗位开发申请表》;

2.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3.《公益性岗位就业申请表》;

4.《20xx年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拟上岗人员花名册》(公示)。

5.《20xx年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花名册》

6.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

7.《公益性岗位管理承诺书》;

8.用人单位拟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公示情况及公示图片(盖章);

9.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包括:从业人员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区域、考勤管理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办法等;

10.从业人员中“9+3”毕业生需教育局加盖鲜章的证明材料、脱贫人口户需提交乡镇和扶贫开发局加盖鲜章的证明材料;

11.从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12.从业人员户口簿复印件;

13.从业人员本人银行卡(社保卡)复印件;

14.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15.从业人员1寸彩色照片1张;

16.经县就业局调查并建档有就业意愿的牧区无业青年:必须是就业局已登记建档的人员《20xx年无业青年入户调查登记表》;

17.回县未能实现就业且有就业意愿的“9+3”毕业生:另提供县教育局出具的“9+3”学生身份证明及《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非农业户口的“9+3”毕业生,还须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18.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指本县非农业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内退人员、办理提前退休人员除外)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无一人就业的家庭。需另提供非农业户籍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及村社和乡镇出具的无一人就业的证明.

强调:各乡镇及用人单位于5月10日前交齐开发全套资料的单位从5月起开发,5月10日后未交齐全套资料的单位从6月起开发。

四、待遇、补贴、申报资料及公示制度

(一)待遇

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上岗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按月足额支付。用人单位和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其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补贴资金来源及标准

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来源于国家每年下拨的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只能用于上岗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后对其用人单位给予的补贴,补贴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补贴。

给予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补贴的目的是鼓励用人单位在开发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不是政府给予用人单位的环卫费或其他补助。

20xx年补贴标准暂按(阿州人社办〔20xx〕133号)文件规定的全州最低工资标准1650元/月执行。岗位安置时限为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10月31日,共计6个月。补贴时限为上岗之日起至20xx年10月31日止。

(三)用人单位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时向县就业局提供的资料如下:

1.《公益性岗位补贴审批表》;

2.《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人员名单》;

3.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工资支付凭证(银行鲜章);

4.经用工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的《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工资发放公示表》及公示结果、公示图片;

5.经用工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的《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考勤表》;

6.《公益性岗位上岗证》复印件;

7.用人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用人单位出具的领条、非经营发票;

8.公益性岗位每月工作开展情况;

9.公益性岗位工作总结;

10.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工作的考核情况(领导签字加盖鲜章,考核情况为合格、不合格)。

上述资料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县就业局各1份。

(四)就业专项资金拨付公示制度

1.公示内容:申请者的名称、申请补贴项目及简要申请理由、审核意见、拟补贴金额及补贴期限等。

2.公示程序:第一步:由用人单位在所在辖区内公示(申请补贴时将公示情况及公示结果报就业局),乡镇公益性岗位必须村(社区)、乡镇分级公示;第二步:县就业局受理申请并进行审核,经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复核后,由县就业局予以公示。

3.公示方式:在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同时在县就业局所在场所和街道、乡(镇)、场、社区等地点,通过张贴公告等方式进行公示。

4.公示期限: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5.公示反馈意见的处理:对公示无异议的,按规定提出资金划拨意见并及时支付资金。对公示有异议的,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就业局组织力量予以逐一核实后依规处理。

五、工作要求

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来源于就业创业补助资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生命线,和社保基金一样,是高压线。为杜绝上述现象发生,确保就业专项资金的安全与完整,20xx年公益性岗位安置时,由用人单位“一把手”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公益性岗位管理承诺书》。各用人单位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保障就业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

六、监督检查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对用人单位岗位使用、待遇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检查从业人员的上岗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公益性岗位人员,一律不拨付补贴。对虚报冒领、骗取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用人单位,除追回所有资金外,还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及所在单位的责任。

各用人单位每季度要书面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就业局上报公益性岗位工作开展情况,申报补贴时上报工作总结(此类材料将作为是否拨付公益性岗位依据之一)。凡不按要求申报、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上报相关材料、公益性岗位发挥作用不明显的,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调整、削减或收回相关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计划。

备注:本方案主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征求通知》制定,具体以州局下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正式文件为准。

优秀方案:肺炎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实用


为应对我乡可能发生的疫情,落实好“四早”措施,明确工作任务,乡政府根据县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办公室[抚防函文件的总体要求,制定乡辖区内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开展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要求,研判疫情可能来源、散播程度,科学划定高、中、低风险等级区域,实施差异化核酸检测,以村为单位,实现3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二、成立核酸检测能力应急小组

为做好应急状态下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成立肺炎疫情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主管疫情领导和卫生院领导担任,成员由各村委会书记主任担任。如本乡发生散发疫情或局部聚集性疫情时,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做好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三、加强核酸检测人员培训

乡卫生院采样组要按照《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加强本单位核酸检测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覆盖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等各环节确保采样标准规范。

四、采样点场所设置

乡政府划定14个行政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临时采样点,根据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并设置人行通道、一米线,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逐一进行采样,严控人员密集。对失能、半失能等残疾人采取集中入户采样,采样点应在显著位置悬挂相关标识。

五、采样点人员配备

采样点配备采样组和现场发动组有9人组成。采样组由采样员、登记员与辅助人员3人组成(卫生院);现场发动组由组长、维持秩序人员、维持秩序民警、登记员、消杀员、志愿者6人组成。联络员、召集员(乡政府配备)、环境消杀员(乡政府配备),辖区内派出所维持秩序人员、入户排查登记人员、志愿者根据现场采样情况适当增加相关人员。

六、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各村委会根据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周密安排本村村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明确调查登记、宣传动员、人员通知、秩序维持等发动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为每一个临时采样点配齐各相关人员。如以上相关人员不足,乡政府可派机关干部志愿者支援采样点。预计每日每个采样点组采集600人,2日内可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七、采样流程

根据采样对象类别确定具体采样流程,制定采样点流程制度,流程制度内容包括预约,信息核对、采样、送检、报告发放等。可利用条码扫描等信息化手段采集受检者信息。标本信息采集前,采集人员应当对受检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对,每个标本应当至少记录以下信息:1、受检者(患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居住地址、联系方式;2、采样单位名称、标本编号、标本采集日期、时间,采集部位、类型、数量等。

相关推荐